真實的恐龍形象,或許比你想像的「萌」

2020-11-22 財新網

  【財新網】(特約文化記者 李大衛)很長時間不能理解《侏羅紀公園》這個書名。故事裡出現過那麼多史前物種,除去腕龍、劍龍還有一些翼手龍,基本都是來自白堊紀。那些最搶眼球的伶盜龍、霸王龍、三角龍,侏羅紀那會兒還沒進化出來呢。問題是,只要在這種事上認真,你就已經輸了。

  近日壓倒《星戰》新版續集,斬獲北美票房冠軍的《侏羅紀世界:失落王國》一片中,女一號克萊爾·蒂林問了一個問題——你還記不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恐龍。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改成恐龍給你留下的最早印象是什麼。按照當今古生物學的主流看法,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平生第一次看到的恐龍,應該就是鳥。它們都是六千五百萬年前,那次物種大滅絕的倖存者後代。但了解這一點的人,至今不是主流。

相關焦點

  • 恐龍迷們,長羽毛的霸王龍,你能接受嗎?
    華麗羽王龍想像復原圖恐龍身上長羽毛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在過去十多年中,中國出土了大量長羽毛的恐龍化石,顛覆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對恐龍的認知。關於霸王龍是否長羽毛,目前最多認同的一個推測是成年霸王龍身上的羽毛基本已經退化(類似犀牛、大象這樣),而幼年霸王龍身上則還保留著類似小雞那樣的絨毛也許再過幾年,隨著霸王龍長羽毛的推測徹底被證實,你在書中、大屏幕上再也看不到十年前那種經典的蜥蜴式的霸王龍形象
  • 這才是恐龍的真實模樣?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古希臘語的蜥蜴,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竜」,後來流行於中國。一提到恐龍,我們總會浮現出兇猛野獸的畫面,張著血盆大口,遠古時代仿佛就是無休止的掠食。
  • 我們看到的恐龍模樣,是真實的樣子?其實很多都是推測出來的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恐龍時代無疑是非常讓人感興趣的,因為恐龍已經滅絕了,所以我們無法看到真實的恐龍模樣,但是我們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因此研究人員通過這些化石復原了恐龍當時的風採,但是這些恐龍是真正恐龍的樣子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恐龍帝國萌物爭霸戰 網易《口袋侏羅紀》雙版上線
    3D萌系策略手遊、首款恐龍爭霸題材力作,網易《口袋侏羅紀》今日IOS、安卓雙版上線。傳承經典的策略戰爭元素,配以炫酷的恐龍題材,Q萌的畫面人設,遊戲一上線,便迅速俘獲了大批忠實玩家。
  • 我們現在看到的恐龍,並不是真實的,復活恐龍為何難以實現?
    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在世界各地所出土的恐龍化石當中,大多數都不完整,因為時代太過於久遠,只剩下了恐龍的殘骸而已,也給恐龍的還原增加了不少難度。
  • 外星人難道真實存在?恐龍的消失,可能與它們有關!
    外星人難道真實存在?恐龍的消失,可能與它們有關!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疑難問題也迎刃而解。人們從一開始詢問是什麼,逐步變成了為什麼。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萬事萬物的好奇心,尤其是對地球的誕生以及人類的出現,我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
  • 大型恐龍真的都滅絕了嗎?或許他們就生活在極地的深海之中
    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或許當年雄霸地球的恐龍,除了極少的小型恐龍倖存下來之外,可能還有一些大型恐龍也倖存了下來,而他們極有可能就生活在海洋之中。而「龍」的形象其實並不是僅僅出現在咱們華夏文明的傳說之中,最早的蘇美爾文明出土的泥板雕刻中也有類似的形象。
  • 你造嗎,非鳥恐龍竟然是有毛的!
    《侏羅紀公園》裡科學家們在琥珀裡找吸過恐龍血的蚊子的場景,可能至今還令許多人記憶猶新。但現在,一支來自多個國家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找到了一件琥珀中的恐龍標本。  你沒看錯,這就是,琥珀中的,恐龍。  說起恐龍,人們不是想起它們在電影裡那令人畏懼的形象,也許就是想到冰冷的骨架化石。骨骼化石無疑是了解恐龍的重要材料。但它們往往只能保存生物的硬質結構,而無法留住。相比之下,琥珀中的動物標本能提供大量的細節。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
    從昆蟲體內提取DNA復活恐龍的設定可能不是那麼真實,不過侏羅紀公園中的人物倒是更真實。電影裡,主角阿蘭·格蘭特是一個有些特立獨行的恐龍研究者,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位改變了恐龍研究的專家傑克·霍納,人們認為他就是侏羅紀公園中主角的原型。霍納的很多觀點顛覆了人們對恐龍的傳統認知,他在蒙大拿州的一處化石場發現了恐龍是社會化動物的證據。
  • 恐龍電影排名 生物學家眼中最佳 你信恐龍的真實故事麼?
    「我可以保證影片中恐龍形象的準確性:我是與製片人合作的科學家之一,負責確保恐龍的大小,形狀,動作和行為正確。對我來說,這是屏幕上出現的恐龍最逼真的視角。「排在第四位的動畫電影,「地球在時間開始前」。「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情緒化的恐龍電影。
  • 恐龍一直是以殭屍形態出現的,它的真實樣貌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旋齒鯊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科學家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生物的時候,它僅留下了一排形狀奇怪的螺旋物。而就外表看來,普通人可能會以為這個螺旋狀物體是原始生命菊石,直到後來,科學家才意識到,螺旋化石其實是生物器官的一部分,而且還是牙齒。
  • 國內唯一古生物化石形象重建師:畫出千幅恐龍(圖)
    從大二開始,趙闖就在各大恐龍網站、貼吧裡和同好們分享著自己的彩鉛素描,交流有關恐龍繪畫的知識。汪筱林看到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很驚喜,他們正想為新發現的遠古翔獸畫一幅形象復原圖作為文章配圖。  受到邀請的趙闖受寵若驚,他記得汪筱林當時對他說,圖片好的話可以衝擊《自然》雜誌的封面。  趙闖不是繪畫科班出身,但是從小喜歡畫畫,而且特別喜歡畫大型陸生動物。
  • 遺憾地告訴你,那些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其實基本上都是錯誤的
    >誠然,作為史匹柏的成名之作,《侏羅紀公園》確實滿足了很多人對於史前世界的嚮往,其中各種恐龍動物的形象幾乎已經成為了現在公眾對於恐龍普遍印象的借鑑,水下巨獸和陸地怪物,他們都擁有長而鋒利的指甲和尖銳的牙齒,各生物的傷害力和撕咬能力放到現在來說比任何生物都要恐怖
  • 恐龍復活將真實上演?
    專家驚人推測,如果科學家能從這些組織中取得恐龍的DNA,電影《侏羅紀公園》恐龍復活的情節或許將真實上演。  驚現細胞軟組織  據報導,這一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據負責這項研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與蒙大拿州立大學瑪麗·舒薇茲博士介紹,這條暴龍的化石是2003年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東部的「地獄溪巖層」挖出的。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其人?
    從昆蟲體內提取DNA復活恐龍的設定可能不是那麼真實,不過侏羅紀公園中的人物倒是更真實。電影裡,主角阿蘭·格蘭特是一個有些特立獨行的恐龍研究者,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位改變了恐龍研究的專家傑克·霍納,人們認為他就是侏羅紀公園中主角的原型。
  • 他們是恐龍的後代,生活在地下世界?
    恐龍是地球曾經的霸主,在某些人的認知中,他們認為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在數千萬年的演變過程中已經進化成了其他的生物,有一些鳥類便是恐龍的後代,也有一些恐龍的後代深藏在了海底中。除了這種說法外,還有人認為在地球的內部世界中生活著蜥蜴人,蜥蜴人便是恐龍演變而來的。
  • 真實恐龍和《侏羅紀世界》一樣嗎?聽中國古動物館館長講化石的故事
    他甚至在書中加入了一段真實存在的DNA序列;而導演史匹柏的銀幕版本更是塑造了一代人對於恐龍的想像——蜥蜴般的粗糙外皮和鱗片、從棕到綠的暗淡顏色、體形驚人、製造可怕的破壞……直到今天,大部分人心目中的恐龍,依然是這樣的形象。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當年讓我們迷戀的《侏羅紀公園》和許多童年時期默認的「常識」,都已經在這20年內被顛覆。
  • 中國的恐龍與恐龍時代
    這是一個清晨,陽光從樹冠的縫隙中斜照下來,鬆軟的沙土堆上,躺著許多竊蛋龍類恐龍胚胎。母親銜走落下的樹枝,坐上土堆,用厚厚的羽毛覆蓋住自己的孩子們。她似乎有些焦躁不安,或許是為了即將降生的孩子們,或許是隱約嗅到了危險的痕跡。儘管這會兒,世界靜謐得一如過去的一億年。沒多久,下起了雨。先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接著越來越大。
  • 《恐龍王》預告曝光 真實還原中國白堊紀
    合家歡動畫電影《恐龍王》將於10月13日上映,今日片方曝出「父子版」預告,展示了影片中的父子親情和小恐龍的成長曆險。影片中恐龍的形象逼真,動作自然,生動地還原了7000萬年前的中國大陸。
  • 中國首部製作恐龍電影《龍林逃生》具象分析:生活如夢,知真實?
    談及恐龍電影,大家都會想像到《侏羅紀公園》裡面場景的恢弘,人與自然在原始面前的天然抗爭……但也難免會涉及到特效問題,而特效大家知道,這是一個最貴的東西!人之做夢,很多意象除了來自於真實生活,另外也存在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以及一些幻想,而這個最終的本源,則來自於真實生活,因此,在夢境當中,男主陳義天下意識覺得恐龍沒有以前那麼大,甚至有可能虛妄的,因為他意識到了現實裡面不存在恐龍……那麼這個前提也是成立的……至於美女們的叫聲不夠可怕,反而顯得楚楚動人……我相信,在男性的夢境當中,尤其是直男等等,對他們而言,在女性意識方面的一些表達,或許會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