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話健康:各種皮膚瘙癢的中醫應對方

2021-01-20 中醫百草園

郭力話健康:各種皮膚瘙癢的中醫應對方


苦參湯: 苦參 30 地膚子 蛇床子 白鮮皮各10 黃芩 15.每日一次.連用10天或更長時間。


因藥方具有清熱解毒祛溼的作用,故胃寒的人慎用,建議用外用的溼疹散或連柏散塗抹。


溼疹散: 硫磺 60 枯礬 150 煅石膏 500 青黛 30 冰片 2

連柏散: 青黛 150 薄荷 150 黃柏 120 黃連 45 硼砂 60 冰片 6 上藥烘乾研末,過100篩,香油調擦,每天一次。(只選一種即可)


股癬:可以試用獨頭蒜.用法是切開大頭蒜後用切平面反覆擦患處.大蒜擦面隨擦隨切,每次10分鐘,每天二次.


陰囊溼疹:蘸蜈蚣油敷治:

組方: 蜈蚣 10條 土元 5 地龍 5
製法: 上藥烤乾,研成細末,加適量香油攪勻,調成糊狀油膏.
用法: 在用蜈蚣油之前,先用苦參湯液洗陰囊患處,洗後再用鵝毛蘸油膏敷於患處。


蕁麻疹、溼疹、皮膚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皮膚病可以試試祛風止癢湯:
荊芥、 薄荷、 蘄蛇、 地膚子、 蟬脫 各10克,防風、當歸、 威靈仙 各12克,何首烏 20克 甘草 6克 土茯苓 12克 蒼朮 12 黃柏 12克,水煎,每日一劑。外用"爐甘石洗劑"塗擦患處。


溼疹的中醫治療:
1.風熱溼困 ---- 疏風清熱,利溼止癢
荊芥 12 防風 12 銀花 15 生地 18 土茯苓 20 綿茵陳 20 蟬蛻 10 蘇葉 10 魚腥草 20
加減: 大便乾結去蘇葉,加紫草 20 ,玄參 12 ,麥冬 15
2.溼熱毒盛 清熱利溼,涼血解毒
銀花 生地 土茯 綿茵陳 石膏 薏仁 白花蛇舌草 各20
魚腥草 15 紫草 各15 苦參 白鮮皮 12 甘草 5
加減: 病發頭面部可佐加疏風清熱葤,如荊芥,防風,蟬脫等
病發下肢可重用利溼解毒之品,病發外陰部可佐加清利肝膽溼熱葤,如柴胡,龍膽草,山梔子等
3.血虛風燥----養血活血,祛風止癢
防風 黃精 烏梢蛇 白鮮皮 茯苓 各15 雞血藤 玉竹 各20
僵蠶 赤芍 各12 牡丹皮 當歸 10 甘草 5
加減: 瘙癢影響睡眠加酸棗仁 15,合歡皮 15;夾瘀者加紅花 3,桃仁 12
4.脾虛溼困健脾利溼止癢
黨參 茯苓 山藥 綿茵陳 各15 薏仁 炒扁豆 各20,白朮 防風 僵蠶 各12 甘草 3
加減: 溼困化熱者去黨參,白朮加銀花 15,萆解 15以清熱利溼;脾弱氣虛者加炙北芪15克益氣健脾.

口腔潰瘍:用"錫類散"噴在潰瘍面上,清熱解毒,癒合瘍面。

溼疹:透骨草、生地榆、蒲公英各30克;苦參、枯礬、生大黃各10克;黃柏20克 冰片6克,上藥煎汁成400毫升,冷卻後加地塞米松注射液 10ml , 1%利多卡因 20ml,冰箱保存。
用法:使用時取出融化後溼敷於患處,每次 30分鐘,每天3次,5天為一療程,一般需1--2個療程,治療期間忌辛辣,及不良刺激。


以上方法僅供參考,臨床治療可以向專家諮詢。現在可以收藏分享以備不時之需。



悄悄告訴您郭力的微信號:guolijiankang

動動手指頭,麻溜兒地分享出去,做一個充滿正能量並溫暖的人!

免費訂閱方法:

方法一:掃一掃上面二維碼直接關注

方法二:用手指長時間點按上面的二維碼,自動識別加關注

方法三:查找微信公眾號郭力話健康

方法四:查找微信號guoLijiankang

方法五:長按文章標題下藍色字體郭力話健康

全國廣播電視健康品牌節目

全國廣播電視民生影響力10強欄目

——《中醫百草園》

全國廣播電視金牌主持人郭力

山西健康之聲廣播每天17:00——18:00直播

傳播正能量 傳遞大健康



相關焦點

  • ...應對耐藥——西安市中醫醫院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醫院動態】齊心協力 應對耐藥——西安市中醫醫院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2020-11-23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出現了皮膚瘙癢,要警惕這種皮膚病
    很多朋友的身體出現了皮膚瘙癢和疙瘩,要警惕這種皮膚病突襲。 蕁麻疹 蕁麻疹的發病症狀有瘙癢、風團、風團症、風疹等明顯症狀。據調查,蕁麻疹症狀是皮膚突然發紅、發癢,出現大大小小的各種形狀的皮疹。剛開始被孤立或分散,逐漸變大,融合在一起,這些皮疹大部分在24小時內自動消失,但新的皮疹陸續發生,互相趴下。
  • 看名中醫,不收掛號費!
    看診疾病包括:內科常見病(感冒、久咳不愈、腸胃炎、便秘、鼻炎、肝病、腎病、失眠、偏頭痛、風溼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癌症、婦科疾病(婦科炎症、月經不調、更年期症候群、白帶病、乳腺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等)、小兒疾病(小兒發熱、咳嗽、鼻炎、腹瀉、便秘、厭食、遺尿等)、前列腺疾病、皮膚病(皮癬、皰疹、溼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眼病(青少年弱視近視、青光眼、白內障
  • 全民中醫健康養生報告發布 專家:六大因素影響健康
    中國網財經12月22日訊 今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與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2015年全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狀態與養生狀況調查結果(以下簡稱:全民中醫健康養生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養生指數為58.7分。其中,精神緊張、不良情緒、過度勞累、久坐不動、吃飯過飽、熬夜晚睡是影響健康的六大因素。
  • 中醫的診斷方法有哪些?這4步,可以看出你的身體狀況!
    中醫是一種中國的傳統醫術,也是一種對患者刺激較小的慢性療法。那麼,你知道中醫的診斷方法有哪幾種嗎?還有,在看中醫之前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說明。3.問問,很好理解,就是指醫生喜向患者詢問病情及症狀,比如患者平時有皮膚瘙癢以及偏頭痛等症狀,通過患者的日常的症狀,來判斷其所患病情。當然,此種方法只是一種判斷依據,並不能完全的判斷患者是否患此病,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4.切切,就是我們常說的把脈。
  • 一味含有劇毒的藥物,用來治療頑固的皮膚瘙癢,卻能取得神奇療效
    古代醫學著作中也有將雄黃稱作「黃金石」「雞冠石」的,這種稱呼在中醫對中藥的命名中顯得比較普遍,大多數情況是對一味中藥形態和顏色等特殊點進行的命名。雄黃雌黃本屬於同一種礦石,不過雄黃呈紅色或橘黃色,而雌黃則顏色相對暗淡,兩者因顏色不同,功效也有些許差別,以顏色命名別之。
  • 公益活動再啟動 23位名中醫義診
    看診的範圍包括:內科常見病和疑難病(感冒、久咳不愈、腸胃炎、便秘、鼻炎、肝病、腎病、失眠、偏頭痛、風溼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癌症、婦科疾病(婦科炎症、月經不調、更年期症候群、白帶病、乳腺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等)、小兒疾病(小兒發熱、咳嗽、鼻炎、腹瀉、便秘、厭食、遺尿、抽動症等)、前列腺疾病、皮膚病(皮癬、皰疹、溼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眼病(青少年弱視近視
  • 皮膚瘙癢,或是這幾種肝炎「作怪」,常用這5招,止癢很輕鬆
    很多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檢查身體時都會發現,身上有明顯的抓痕,這其實是肝病引起皮膚瘙癢,使得患者忍不住抓撓皮膚導致的。一般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了瘙癢反覆發作的情況,需要注意是不是肝病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或是哪幾種肝炎來臨?
  • 泰安市中醫醫院睡眠門診:健康睡眠從這裡開始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研究表明,成人實際睡眠時間要保證7~8小時,老年人要保證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合理睡眠是每個人維持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睡眠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 去年二級及以上醫療事故中醫方責任達400多起
    去年二級及以上醫療事故中醫方責任達400多起 2015-09-26 06:34:16 2015年09月26日 06:34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    二級及以上醫療事故中醫方責任達
  •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為你解開健康密碼
    CFIC導讀8月20日晚,新華社"快看"快手直播間成功上線《神奇的中醫》系列直播節目第五期——尋找中醫的"健康密碼"。本次直播邀請到東方醫院精準健康管理中心中醫部主任張春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治未病學術帶頭人張振賢為大家解密中醫的健康密碼,並介紹提升健康管理能力的妙法良方。什麼是亞健康狀態?針對不同時辰所對應的臟器病症,如何運用"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改善亞健康?當下年輕人流行的"朋克養生法"又真的有效嗎?
  • 等級資料的比較:秩和還是卡方?
    等級數據屬於分類數據,分類數常見的比較方法便是卡方檢驗,因此,等級數據的第一種分析策略是應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比如本例,採用卡方檢驗結果如下:很明顯,中醫組和西醫組在療效的構成比分布是顯著不同的,西醫組主要人群集中在好轉(佔87.0%),中醫組無效、好轉、顯效分布接近(30%左右)。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你會選擇那一種方案?西醫是一種保守方案,而中醫則是一種冒險方案。看似有差別,但從上表來看,從兩組人群的平均水平來說,療效應該差別不大。
  • 中醫拿出「絕活」戰疫情!省中醫院副院長給了7個方子,一定要記下
    楊志敏從中醫的角度分享了對疫情防控的認知。中醫側重提升抵抗力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中醫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中醫界也因此提振了信心。2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說,湖北地區一半以上確診病例都使用了中醫藥治療,此外,中醫藥還積極參與了社區的防控,為有需求的群眾發放中藥。
  • 中醫教你從面部皺紋看內臟健康
    為什麼會長皺紋中醫教你從面部皺紋看內臟健康飲食不當:如果我們平時的飲食不當的話,那麼也會導致皺紋的發生,人體飲食過飢使攝食量不足,使體內營養物質匱乏,使面部肌肉失去營養,產生皺紋,長期飲食不平衡,可導致皺紋的產生。
  • 省二院健康講座 專家教你冬季中醫養生膏方
    流傳千年的中醫養生膏方,由此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此次膏方調理治療疾病講座上,著名中醫專家李學武主任醫師,許建秦主任醫師,王香蘭主任醫師,韓世榮主任醫師、黃斌強、胡元奎、詹道琛、王新美、王世傑等到場為現場百姓講解了中醫用膏方巧治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兒童發育不良、婦科病等專業知識,讓在場聽眾進一步了解中藥膏方、認識中醫膏方、應用中醫膏方,體驗中醫膏方在醫療預防保健中的獨特功效。
  • 我國中醫心理健康領域理論與實踐迎來重大突破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4月25日,國內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們齊聚北京西鶴年堂中醫醫院,與汪衛東教授(北京西鶴年堂中醫醫院院長、原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一同為北京中醫心理研究所和鶴年養心苑舉行揭牌儀式。與此同時,西鶴年堂中醫院特聘汪衛東院長為鶴年養元社名譽社長,鶴年養心苑的名譽苑長。
  • 「智能中醫」讓菲律賓人讚嘆「神奇」
    【環球時報赴菲律賓特派記者趙益普】坐在一個圓筒狀的類似飛行器艙體的智能儀器前,菲律賓問診者裡維拉女士對著電子屏幕回答了一些問題,十幾分鐘後,一份詳細全面的中醫健康管理報告就交到她手上
  • 《讓中醫插上翅膀,飛向全國走向世界》
    時時考慮患者利益,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這才是醫學的真正目的,也是醫生的價值所在。醫生治病固然重要,但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更責無旁貸。 在這方面,中醫理念給現代醫學樹立了典範。邀請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介紹考察組現場調研情況並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首先由中方組長梁萬年介紹了考察組的一些基本情況,梁萬年說:「聯合考察組由25位中外專家組成,涵蓋流行病學、病毒學、臨床管理、公共衛生等領域。
  • 對症下藥(成語裡的中醫)
    開欄的話「成語裡的中醫」欄目今天和大家見面了。為什麼要開這個欄目呢?主要想傳播一些有趣味性的中醫文化知識。中醫藥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古人的生存生活休戚相關。而成語是約定俗成、廣泛使用的短語,其中有不少反映了中醫治病救人的內容,如病入膏肓、對症下藥等;有的是文人學者借用中醫概念來說明社會現象的,如諱疾忌醫、無病呻吟等;還有一種情況,是其他領域的用語被中醫拿來改造後賦予了新內涵的,如起死回生、不寒而慄等。我們想通過介紹一個個與中醫有關的成語,來說明廣義的醫學、廣義的健康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根深葉茂。
  • 中醫望診看眼睛 教你診斷各種臟腑異常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看眼睛也是望診的一部分。從眼睛可以觀察身體的健康狀況,包括上下眼瞼的顏色以及瞳孔、黑眼球和眼白等各部位,不同部位出現異常顏色,都可能是內臟疾病的反映。所以,學會眼睛的自我健康檢測,可為自己的身體做第一道把關。眼睛五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