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實驗室將於下半年投入使用

2020-11-28 珠江時報

■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的季華實驗室一期已完成建築主體封頂,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恆攝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廣東(佛山)研究院規劃效果圖。

作為南海全局發展的牛鼻子,科技創新將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的南海區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分別提到增強重點平臺磁聚效應、構築人才聚集高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成果加速產業化等工作。作為負責部門,南海區科學技術局將如何落實?

近日,珠江時報記者專訪了南海區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沈海泱。沈海泱表示,接下來區科技局將圍繞一個平臺+一個產業園的建設體系,加速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區科技局正在修訂新的創新平臺扶持辦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線上對接平臺,將增強新引進平臺與南海本土企業的產學研合作,預計在下半年與技術經理人聯盟同步推出。

此外,區科技局還將繼續做好高企培育,設立科技型高成長企業培育庫,力爭高企總數超2200家,從政策和資源傾斜上支持高企做大做強;將繼續完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建設,吸引更多「藍海人才」落戶南海。

將出臺創新平臺新扶持辦法加速推進產學研合作

記者:報告中提到,將聚焦重點平臺構建,全面激發產業升級新活力,增強重點平臺的磁聚效應,在政策、資源上為重點平臺創造更有利條件。作為主要負責單位之一,區科技局接下來在政策和資源的傾斜方面有哪些思路和措施?

沈海泱:南海目前有42個創新平臺,其中重點平臺佔比過半。區科技局將根據一個平臺+一個產業園的建設體系,圍繞廣東省「雙十」產業集群,重點針對落戶南海的創新平臺建設相應的產業園。例如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廣東(佛山)研究院,圍繞其建設納米電子產業園,布局在獅山大學城一帶,首期約超1000畝;清華大學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將圍繞材料的研發,計劃在大瀝建立華南新材料產業園。

基礎建設方面,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已完成建築主體封頂,今年下半年陸續投入使用,二期項目預計2022年6月交付使用。

在政策方面,目前已有《佛山市南海區科技創新平臺發展扶持辦法》,現正在重新修訂,修訂後的版本最遲於下個月發布,與原有政策相比,新的辦法有兩個主要變化:

一是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的力度加大,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未來在企業創新平臺的研發投入會給予一定的支持;

二是更注重新引進的平臺與本地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更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對成功促成南海企業購買科技創新平臺技術研發服務的南海區行業協會、商會和科技服務機構等,將根據技術交易合同的金額按一定比例進行獎勵。

此外,區科技局將繼續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動,創新平臺建設涉及發改、教育、經促、財政、國土、規劃、住建、人社等部門,取得各相關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比如在季華實驗室建設中,南海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實行事權下放、並聯審批、現場決策等措施,將原本一年半的基建審批周期縮短至4個月。

完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引進更多

「藍海人才」落戶

記者:報告中提出,構築人才集聚高地,需深入實施「藍海人才計劃」,重點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今年的「藍海人才計劃」已推進到哪一步?接下來將如何繼續落實,建立多方位、全鏈條就業創業服務機制,吸引更多人才選擇南海、落戶南海?

沈海泱:2020年第十一批「藍海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共收到智能裝備與先進位造組、新型電子信息組、新材料組、新能源組、生物技術與新醫療組5大組別131個團隊申報。目前紙質申報書已通過形式審查,下一步將進入技術評審階段。

接下來服務人才團隊方面也有相應的創新舉措:一是藉助7月南海的人才服務月,重點開展創業輔導和培訓,通過面對面培訓或集訓等方式,主要針對管理和運營兩方面進行全方位培訓;二是持續進行科技鎮長團柔性引智工作,預計7月底,第七批共9位科技鎮長助理將到崗開展工作。這批新的科技鎮長也擁有了新的任務,每一位科技鎮長都需要掛鈎所在鎮街的重點人才團隊,幫助人才團隊成長。

此外,為了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區科技局還將加快推動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新載體的建設,促進科技企業成長壯大;並結合村級工業園改造,對重點產業的重點孵化器加大支持,完善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建設。

高企總數力爭超2200家資源傾斜助高企樹標提質

記者: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面,報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鼓勵大中型骨幹企業建設各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究院和重點實驗室。繼續做好高企培育,設立科技型高成長企業培育庫,力爭高企總數超2200家,未來區科技局在培育高企與高企樹標提質上有什麼計劃?

沈海泱:區科技局將從高企的增量和存量兩方面繼續發力。在增量上,將持續加強高企申報認定的培訓,疫情期間已開展20多場線上培訓,各鎮街的科技部門和服務中介已深入到有意向的企業中進行一對一服務,爭取高企總數超2200家。

在存量上,將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繼續落實政策,2019年南海重新修訂了高企扶持政策,按企業營業收入劃分扶持標準,促進規下企業成長為高企、規下高企成長為規上高企。在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政策兌現方面,與稅務局聯動,繼續開展精準服務,南海1931家高新技術企業中,享受了2019年度稅收優惠的企業有1468家,佔比為76%。其中享受高企稅收優惠的企業有351家,所得稅減免總額達6.66億元;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有1117家,所得稅減免總額為1.42億元。另外,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的高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額達25.15億元。

二是各級科技政策向高新技術企業傾斜,比如在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上,區科技局組織高新技術企業牽頭承擔,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組織103個企事業項目申報2019年佛山市核心技術攻關項目,238個項目申報2019年佛山市自籌經費類科技計劃項目。

三是做好創新平臺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精準對接服務,重點落在產學研服務,繼續開展線下推介會,打造覆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全過程的創新生態鏈。比如廣東工業大學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圍繞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已經持續有100多個項目進行對接;季華實驗室也與九江酒廠、瑞洲科技、星期六鞋業等本地企業開展合作。

淡化經濟指標考核優化技術創新容錯機制

記者:報告中提出,將探索建立技術創新容錯機制,建立健全更加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經費管理制度。對此,區科技局有什麼建議或相關的規劃嗎?

沈海泱:2020年4月,區科技局出臺了科技扶持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對項目的申報、評審、立項、評估、驗收、監督等環節進行全程管理。

目前大部分創新平臺還是一事一議,未來對創新平臺的績效考核上,將更加注重對科技數據的考核,主要對專利申請、人才團隊、成果轉化等作為考核的重點,淡化對經濟指標的考核,從而優化創新的容錯機制,目前相關細則還在探索中。

同時注重對到期的政策展開評估,主要圍繞績效、產生效果、漏洞檢查等方面進行評估,並提出更完善的政策建議,作為政策修訂或更新的依據。

圍繞重點平臺建產業園打造線上成果轉化平臺

記者:近期,區科技局組織了部分商協會參觀季華實驗室成果展,並促成了九江酒廠與季華實驗室的合作。那麼在推動創新成果加速產業化方面,區科技局還有哪些健全科創平臺與區內企業常態化、精準化對接機制的相關計劃或措施嗎?

沈海泱:為提高成果轉化效率,推動創新成果加速產業化,區科技局主要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圍繞重點平臺建立相應的產業園;二是打造南海區內的線上成果轉化平臺,提高創新平臺和各大商協會、龍頭企業的對接效率,起到示範效應,從而帶動廣大中小企業利用該平臺;三是建設技術經理人聯盟,技術經理人主要由創新平臺的科技處處長、行業協會秘書長、骨幹企業的研發主管等相關人員組成,將精準地幫助技術供需雙方將項目產業化。

文/珠江時報記者黃海綿通訊員魏麗

相關焦點

  • 全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季華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召開
    每年投入不少於1500萬支持青年科研工作者「實驗室的建設期目標就是『四個一』,要打造一支紮根佛山的科研隊伍、搭建一個國際高端的科研平臺、沉澱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帶動一方創新驅動的新興產業。」做季華實驗室工作報告季華實驗室深知,栽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為了進一步吸引人才,季華實驗室全面開放,致力於搭建國際高端的科研平臺。
  • 季華實驗室一期今年8月投入使用,已爭取到國家和省7項重大項目
    南都記者從會上獲悉,落戶在佛山的季華實驗室一期已在2019年底完成主體施工,今年8月份將正式投入使用;二期17萬平方米的建築已經完成規劃和招投標,預計上半年開工。 截至目前,季華實驗室,目前已爭取到半導體技術與裝備、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增材製造微納製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等領域的國家和省各類重大項目7項,總經費達4.06億元, 科研人員規模已達600人。綜合建設效率、獲國家和省重大科研項目的數量及經費均居省實驗室前列。
  • 季華實驗室一期工程9月底建成啟用
    季華實驗室現代化的大樓已從近240畝土地上拔地而起。9月底,季華實驗室一期將投入使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高端戰略科技創新平臺的季華實驗室,經過兩年多的運營,正在努力成為佛山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基建:首期工程9月底投用佛山作為全國知名的製造業城市,2019年GDP已突破萬億元。
  • 季華實驗室一期即將建成啟用!
    宋茲檀攝2017年12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廣東省委、省政府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啟動建設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其中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季華實驗室)由佛山組織建設。2018年5月,季華實驗室首批專職運營團隊進駐佛山,吹響全面建設號角。
  • 佛山「頂天立地」建設季華實驗室 預計2020年建成9個實驗室
    原標題:我市提出多措並舉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頂天立地」建設季華實驗室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市將堅定不移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緊緊圍繞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 季華實驗室舉行博士後開題報告會
    近日,佛山市季華實驗室博士後開題報告會在實驗室C區802會議室順利進行,會議由人力資源處處長寧宇主持。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佛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佛山市博士後工作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東航,科長屈天寶,南海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賴碧儀,科長李昶文,副科長李家強蒞臨指導。
  • 季華實驗室創造多項「第一」 啟動14個「頂天立地」項目
    沿魁奇路東延線一路馳往廣州南站,將經過南海三山新城,這個片區是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南海主戰場」,也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的季華實驗室所在地。自籌建以來,佛山市委、市政府就對季華實驗室寄予厚望。
  • 季華實驗室招人!薪酬豐厚,還有安家補貼!
    季華實驗室又招人啦!近20個崗位虛位以待!薪酬豐厚!適合的小夥伴快來報名!季華實驗室(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是省政府批准設立的事業單位,選址於佛山市三龍灣高端創新聚集區核心區域——南海區三山新城文翰湖畔。
  • 季華實驗室年底全面動工 朱偉要求引進一批「佛山永久人才」
    佛山日報訊記者倪玉潔 通訊員鄭歲華、陳振浩報導:昨日,季華實驗室舉行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報告會。市長朱偉要求,實驗室要立足基礎學科研究,邊建設邊搞科研,引進一批「佛山永久人才」。2017年12月22日,我省啟動建設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季華實驗室就是其中之一。
  • 共傳中國佳釀,遠航酒業與季華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日上午, 季華實驗室與廣東遠航酒業集團(下稱「遠航酒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合作進行酒類產品研究。籤約儀式透露,雙方合作包括摘酒、酒液懸浮物智能檢測、產線升級、酒類膠體化研究等8個方面,將結合季華實驗室的創新平臺優勢及遠航酒業的生產實踐經驗,共同開發基於拉曼光譜分析技術的智能裝備,並利用原子力掃描電鏡等先進裝備,探索影響膠體形成的因素及其對酒類感官的影響、開發消費者大數據分析集成系統等,提高酒的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
  • 季華實驗室打造佛山首個高端學術期刊
    由季華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簡稱「長春光機所」)主辦的《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以下簡稱為Light)姊妹刊《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光:先進位造》,以下簡稱LAM)已經獲得ISSN國際標準刊號,並於近日發布創刊號,開始面向全球徵稿。
  • 季華實驗室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
    今年6月,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拔地而起的季華實驗室一期提交驗收,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將迎來800餘名科創人才。作為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也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創新平臺。
  • 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院士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佛山季華實驗室將以葉恆強院士為核心,集聚材料分析測試領域高端人才,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建設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打造材料微觀結構表徵、力學性能測試、使役行為分析等全面的先進材料檢測平臺,為實驗室的增材製造、微納製造、半導體技術與裝備等方向相關的先進材料應用研究提供支撐,力爭建成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材料科學和先進位造關鍵材料與器件特性檢測分析的一流平臺。
  • 魯毅調研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
    佛山日報訊 記者鄭奕純 通訊員史偉宗報導:昨日下午,市委書記魯毅來到南海區,深入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就學習宣傳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調研。隨後,魯毅來到季華實驗室,詳細了解實驗室建設運營、科研團隊進駐情況,對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和科研項目布局、成果孵化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季華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選址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片區文瀚湖畔,整體佔地1000畝,其中科研用地240畝,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規劃產業化基地760畝。
  • 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步入正軌,線上招聘組建人才隊伍
    走進位於南海三山新城文翰湖旁的季華實驗室建設工地,只見現場一片熱火朝天,一期建設項目7棟主體建築封頂,鋼結構完成60%,外立面幕牆完成55%,正進入室內機電安裝階段。季華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同步推進園區建設、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力爭減少疫情影響,全力爭取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 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工作站落戶季華實驗室
    12月22日,「科技之家大使、外交官·2020佛山行」活動在季華實驗室開幕。多位前駐外大使和前外交官齊聚佛山,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建設、佛山國際合作與發展建言獻策。
  • 佛山季華實驗室高薪招聘30名博士
    佛山日報訊 季華實驗室招博士30人,月薪2萬元以上。根據佛山市和南海區人才引進政策,博士安家補貼不低於35萬元,博士後不低於45萬元。季華實驗室打出的優厚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眾多高校畢業生圍觀。
  • 佛山季華實驗室招聘200名博士!
    昨日,記者跟隨「魅力佛山行」全國部分高校師生走訪季華實驗室時獲悉,該實驗室已啟動2020年應屆畢業生招聘工作,招聘全職科研人員,其中博士生200人,碩士生100人。這次招聘對象為2019~2020年應屆畢業生。
  • 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季華實驗室舉行 季華實驗室...
    原標題: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季華實驗室舉行季華實驗室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11月26日~28日,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廣東省真空學會2020
  • 季華實驗室招200個博士,年薪最低26萬+!
    佛山季華實驗室最新招聘信息來了:   超高比功能柔性光電成像技術項目組崗位招聘   社會招聘   季華實驗室超高比功能柔性光電成像技術項目組崗位招聘  項目組介紹  超高比功能柔性光電成像技術項目組以雷射跟蹤、超輕量化成像技術等為主要研究方向,是橫跨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熱分析與控制以及空間環境科學的綜合性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