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實驗室一期今年8月投入使用,已爭取到國家和省7項重大項目

2020-11-28 騰訊網

3月27日上午,佛山舉行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南都記者從會上獲悉,落戶在佛山的季華實驗室一期已在2019年底完成主體施工,今年8月份將正式投入使用;二期17萬平方米的建築已經完成規劃和招投標,預計上半年開工。

截至目前,季華實驗室,目前已爭取到半導體技術與裝備、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增材製造微納製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等領域的國家和省各類重大項目7項,總經費達4.06億元,

科研人員規模已達600人。綜合建設效率、獲國家和省重大科研項目的數量及經費均居省實驗室前列。

7項國家、省級重大項目落地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據了解,季華實驗室以打造國家實驗室為目標,以半導體技術與裝備、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增材製造微納製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等作為重點研究方向,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形成一批產業帶動性強、在國際上並跑領跑的重大創新成果。

目前已爭取到上述領域國家和省各類重大項目7項,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專項02專項1項,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4項,高層次人才認定項目2項,總經費達4.06億元;為全職落戶佛山的高層次人才團隊設立科研啟動資金,資助46個項目,自主啟動的新型顯示核心裝備、中醫藥重大裝備、先進位造業核心材料應用研究等項目及衍生項目有望在科技部立項。目前實驗室已申請124項發明專利,佔首批四家省實驗室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59.9%。

為應對此次新冠疫情,實驗室向省科技廳申報的「用於環境中冠狀病毒檢測的小型化檢測裝置的研製」項目獲廣東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科技攻關應急專項資金支持;由實驗室聯合廣工大等多個團隊研發的納米纖維靜電紡絲批量生產設備以及醫用口罩納米纖維濾膜,產出的口罩抗菌性能可達99.99%,可有效助力抗擊疫情。

此外,根據企業需求開展項目布局,與本地3家企業籤訂作協議。與廣州聚華共建新型顯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國家新一代顯示材料和裝備的替代進程;與全國最大變壓器生產廠家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布局非晶合金帶材設備研製科研項目,有效帶動我市相關產業;與佛山高富中石油燃料瀝青有限責任公司共建省技術中心和國家技術中心,聯合開展科技攻關。

目前,實驗室已孵化成立企業5家,其中佛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當年實現合同銷售額1184萬元。與粵科金融集團合作成立廣東季華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一期規模5億元,主要面向實驗室技術成果進行投資,目前已籤約落戶千燈湖創投小鎮。

引進全職院士

打造一支紮根佛山的科研隊伍

目前,季華實驗室初步形成對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吸引匯聚效應。去年,全職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恆強,實現了佛山全職院士零的突破。在葉恆強院士的推薦和帶動下,4名傑青、3名萬人計劃、1名973首席、1名中科院百人在內的6支高端團隊約50人,已經達成全職進駐實驗室意向。實驗室還引進了外籍院士領銜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増材製造和精密模具研發團隊,有望實現我國在航空關鍵零部件領域的戰略突破。

目前,實驗室已形成605人的科研人員規模,其中全職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兼職院士11名,千人、傑青、長江學者等領軍人オ32人,正高級職稱98人;已引進18個國內外高端科研團隊,其中2個創新創業團隊、1名青年拔尖人オ入選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人才招聘工作方面,2019年實驗室錄用了雙一流高校應屆博士261位和碩士200位。

實驗室新園區建設如火如茶,日新月異,彰顯了工程建設的「佛山速度」。一期13萬m的建築在2019年底完成主體施工,今年8月份將正式投入使用。二期17萬m的建築已經完成規劃和招投標,預計上半年開工。

採寫:南都記者關婉靈

相關焦點

  • 季華實驗室一期工程9月底建成啟用
    季華實驗室現代化的大樓已從近240畝土地上拔地而起。9月底,季華實驗室一期將投入使用,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高端戰略科技創新平臺的季華實驗室,經過兩年多的運營,正在努力成為佛山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基建:首期工程9月底投用佛山作為全國知名的製造業城市,2019年GDP已突破萬億元。
  • 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步入正軌,線上招聘組建人才隊伍
    走進位於南海三山新城文翰湖旁的季華實驗室建設工地,只見現場一片熱火朝天,一期建設項目7棟主體建築封頂,鋼結構完成60%,外立面幕牆完成55%,正進入室內機電安裝階段。季華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同步推進園區建設、隊伍建設、科研工作,力爭減少疫情影響,全力爭取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 全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季華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召開
    季華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八次會議現場自2018年5月首批專職運營團隊進入佛山以來,季華實驗室瞄準國家和省內發展需求,主動承接重大科技項目,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實現佛山全職引進中科院院士零的突破,不斷刷新「佛山紀錄」。
  • 季華實驗室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
    今年6月,在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拔地而起的季華實驗室一期提交驗收,預計9月底具備入駐條件,將迎來800餘名科創人才。作為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也是佛山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創新平臺。
  • 季華實驗室將於下半年投入使用
    ■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的季華實驗室一期已完成建築主體封頂,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基礎建設方面,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已完成建築主體封頂,今年下半年陸續投入使用,二期項目預計2022年6月交付使用。
  • 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季華實驗室舉行 季華實驗室...
    原標題: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季華實驗室舉行季華實驗室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11月26日~28日,第四屆粵港澳真空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廣東省真空學會2020
  • 季華實驗室創造多項「第一」 啟動14個「頂天立地」項目
    記者從季華實驗室採訪獲悉,包括上述「第一」在內,該實驗室還創造了其他多項「第一」,例如廣東省實驗室中首個制定系列規章制度、首個獲得省重大科技專項立項支持等。目前,季華實驗室決策機制和組織架構已基本搭建完成。
  • 季華實驗室一期即將建成啟用!
    現代化的季華實驗室科研園區一期項目,經歷短短一年半,在桂城三山片區240畝土地上拔地而起,預計6月底完成驗收,見證了廣東省實驗室建設的佛山力量與佛山速度。宋茲檀攝2017年12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廣東省委、省政府瞄準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啟動建設首批四家廣東省實驗室。其中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季華實驗室)由佛山組織建設。2018年5月,季華實驗室首批專職運營團隊進駐佛山,吹響全面建設號角。
  • 部署半導體技術等六大方向,廣東首批實驗室之一季華實驗室9月完工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作為廣東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已步入正軌。圖片來源:南海桂城據南海桂城消息,目前,季華實驗室一期建設項目7棟主體建築已經封頂,鋼結構已完成60%,外立面幕牆已完成55%,正進入室內機電安裝階段,根據工程進度,有望如期在9月底完工。季華實驗室是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2018年12月28日,該項目正式動工。
  • 季華實驗室招人!薪酬豐厚,還有安家補貼!
    季華實驗室效果圖季華實驗室佔地近1000畝,5年期投入不低於55億,10年期投入不低於100億,其中科研區240畝,產業區760畝。季華實驗室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圍繞國家和廣東省重大需求,集聚、整合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打造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 共傳中國佳釀,遠航酒業與季華實驗室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1日上午, 季華實驗室與廣東遠航酒業集團(下稱「遠航酒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合作進行酒類產品研究。籤約儀式透露,雙方合作包括摘酒、酒液懸浮物智能檢測、產線升級、酒類膠體化研究等8個方面,將結合季華實驗室的創新平臺優勢及遠航酒業的生產實踐經驗,共同開發基於拉曼光譜分析技術的智能裝備,並利用原子力掃描電鏡等先進裝備,探索影響膠體形成的因素及其對酒類感官的影響、開發消費者大數據分析集成系統等,提高酒的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
  • 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院士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曾擔任國家973計劃專家顧問組專家,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三項、攀登計劃預選項目一項、973計劃材料領域項目一項。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院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出版著作6部、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0餘篇。2019年12月,葉恆強院士回到家鄉廣東,加入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佛山季華實驗室,在科研領域繼續深耕。
  • 季華實驗室打造佛山首個高端學術期刊
    該刊於2012年3月29日正式創刊。2013年10月被國際權威檢索資料庫SCI收錄;現已被Scopus、Ei、PubMed、DOAJ、CSCD、CSTPCD等國內外資料庫收錄。和Light一樣,LAM將用英文來辦,主要發表面向先進位造,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儀器科學與技術、複合材料、光學、生物醫學工程等跨領域的優秀論文,重點報導國內外最新進展和突破,反映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
  • 廣東省實驗室建設駛入「快車道」
    日前,位於佛山的季華實驗室(先進位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迎來重大進展:實驗室科研園區一期項目提交驗收,預計下半年即可正式進駐;深圳灣實驗室(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也在前不久公布了最新進展:揭牌成立僅約一年,已組建49支科研團隊,集聚了數十位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參與實驗室建設。
  • 9家省級實驗室落戶!珠三角離「國家實驗室」還有多遠?
    經過近三年建設,再生醫學省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季華實驗室、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首批4家省級實驗室,成為競逐「國家實驗室」預備部隊,廣東發力源頭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先行軍」。這是廣東產業升級未雨綢繆之舉,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次戰略性衝鋒。
  • 青島芯恩項目一期廠房和研發設計中心投入使用,8、12英寸等廠房...
    集微網消息,近日,青島芯恩項目傳來了新進展。據半島網報導,目前,芯恩項目8英寸、12英寸、動力廠房和研發、設計、辦公樓六棟單體全部完成主體施工。一期廠房和研發設計中心現已投入使用,已遞交基礎專利申請248項,取得中國臺灣及美國申請號22項,獲國家專利授權76項,搬入設備139臺。據了解,芯恩青島項目由張汝京博士領銜。2018年5月,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晶片項目啟動籤約儀式舉行,這是中國國內啟動的首個CIDM集成電路項目。
  • 季華實驗室年底全面動工 朱偉要求引進一批「佛山永久人才」
    佛山日報訊記者倪玉潔 通訊員鄭歲華、陳振浩報導:昨日,季華實驗室舉行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報告會。市長朱偉要求,實驗室要立足基礎學科研究,邊建設邊搞科研,引進一批「佛山永久人才」。2017年12月22日,我省啟動建設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季華實驗室就是其中之一。
  • 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項目用地獲批
    2017年2月14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安徽省與中國科學院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承辦的「一號工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一期工程建設用地項目,日前獲得安徽省政府批准
  • 魯毅調研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
    佛山日報訊 記者鄭奕純 通訊員史偉宗報導:昨日下午,市委書記魯毅來到南海區,深入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就學習宣傳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調研。隨後,魯毅來到季華實驗室,詳細了解實驗室建設運營、科研團隊進駐情況,對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和科研項目布局、成果孵化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季華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啟動的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之一,選址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南海片區文瀚湖畔,整體佔地1000畝,其中科研用地240畝,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規劃產業化基地760畝。
  •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一期項目基本完工 有望今年9月投入使用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一期項目基本完工 有望今年9月投入使用 2021-01-14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