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NOOA(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
根據多種模型最新預測,以及海洋和大氣的監測數據,拉尼娜現象將在2020-21年冬季發展至北半球,並在春季減弱。尤其是在11月至1月的高峰期,有可能出現中等甚至強烈的拉尼娜現象。鑑於已經存在的重要的海洋-大氣耦合現象,以及氣象預測員們也達成共識表示支持該觀點,預計拉尼娜很可能會持續到2020-21年冬季北半球(概率為85%)和2021年春季(2-4月的概率為60%)。
2020年9月太平洋海面溫度偏離1981-2010年平均水平。來源於Climate.gov
科普一下:「拉尼娜」被稱為「反厄爾尼諾」,在西班牙語中「拉尼娜」意為「聖女、小女孩」。「拉尼娜現象」指的就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海水錶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
一、那麼拉尼娜現象會對我國造成什麼影響呢?
回憶一下2008年南方雪災的情況就明白了!
2008年南方雪災實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2008年1月-2月全國發生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20個省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經濟損失多大500多億。
2008年南方雪災實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暴風雪造成多處鐵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斷。由於正逢春運期間,大量旅客滯留站場港埠。另外,電力受損、煤炭運輸受阻,不少地區用電中斷,電信、通訊、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某些重災區甚至面臨斷糧危險。
這被稱為百年不遇的冰凍自然災害,根據相關氣象部門分析,引起2008年南方雪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拉尼娜現象。
根據相關氣象數據,2008年1月Niño3.4(代表監測區域)海面溫度異常監測數據比平均值低了1.77℃。
而根據2020年10月(截止目前)最新的Niño3.4的監測數據已經低於平均值1.1℃。
這說明2021年1月的拉尼娜現象將非常有可能進一步超過2008年1月的程度。
由此,我們有理由推斷,今年冬季的大寒潮將不期而至!
二、今年的寒潮對我們的經濟會有多大影響?煤炭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
根據2008年的雪災經驗,我們不難推斷出,如果出現像2008年一樣甚至更為嚴重的冰凍自然災害,首先導致的將是電力系統會遭受打擊,同時能源供應將會出現超量需求。在氣候上,南方地區氣溫低於常規水平,並且多乾旱,北方氣溫比同期顯著降低,並且雨雪量將升高。這種紊亂的氣候將直接對農業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同時,我們從過去一年中糧食價格一直處於上漲預期之中,不難推算,今年冬天的拉尼娜現象將會進一步加劇市場對糧食價格上漲的預期。
因此,我們應該對以下方面提前有被影響的預期:
一、電力及與電力相關的上下遊行業。
二、農業及與農業相關的上下遊行業。
三、交通運輸(鐵路、航空等)相關的行業。
四、海洋業等。
分析至此,我們認為今年冬季至春節期間的煤炭價格應該會有較大的上漲空間,同時,對於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來說,今年冬天才是真正考驗各品牌新能源電動車質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