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0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記者 王寧 期貨日報
11月26日,由大商所特別支持、信達期貨與期報投資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期貨(期權)FOF私募邀請賽私募CTA策略研討會暨錢塘論道·農產品主題沙龍」在寧波舉行。
期貨日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0年是CTA策略的大年,國內期貨市場受宏觀環境和基本面變化的影響走出了比較大的市場行情,很多私募CTA策略也在今年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具體到品種,市場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受豬周期產能釋放、拉尼娜現象、主產區乾旱等因素的疊加影響,玉米、豆粕等農產品今年下半年走出了趨勢性上漲行情,受到市場參與者的廣泛關注。
當前,農產品市場的關注焦點仍在拉尼娜現象的形成及其帶來的影響。據廈門寧水投資基金經理程平庚介紹,研究機構此前預測,拉尼娜現象有 92%的概率會從2020年12月持續到2021年2月,75%的概率持續到2021年1—3月,59%的概率持續到2021年2—4月,42%的概率持續到3—5月。預計本次拉尼娜將達到中等強度,或將超過2017—2018年,是2011年冬季以來較強的一次拉尼娜。
大連富利投資投研副總經理張茜也認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或將交替出現,市場研究認為今年冬季大概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在出現拉尼娜的年份,南美大豆單產大概率會同比下滑。從近20年出現拉尼娜的年份來看,阿根廷產量受到的衝擊更明顯,產量絕對量下滑900萬—1780萬噸。目前南美種植進度基本正常,前期乾旱地區進度追趕較快,市場有反映出苗差的情況。」她說。
「拉尼娜對大豆的種植和單產有較大影響,美豆價格也隨著拉尼娜現象的出現而上漲。但國內大豆減產與拉尼娜現象並無明顯邏輯關係。」程平庚表示,我國玉米種植區主要集中在黃淮海及東北地區,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較小。此外,拉尼娜對玉米價格會產生較大影響,強度較大的拉尼娜現象均會帶來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而且漲價與拉尼娜現象同步結束。
程平庚還表示,受拉尼娜影響,玉米供需缺口加大。玉米產量受天氣的影響而下降,明年玉米播種將會推遲。2020—2021年度我國玉米產量2.60億噸,國內消費量2.79億噸,期末庫存1.89億噸,庫消比67.7%,較 2019—2020年度下降4.8個百分點。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20—2021年我國玉米供需缺口2454萬噸,需進一步消耗庫存,玉米供需缺口的持續擴大將支撐玉米價格上行。
豆粕方面,程平庚表示,10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32%;全國生豬存欄3.87億頭,連續9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27%。從總的產能來看,現在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已經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8%左右。按照這種趨勢,最快到明年3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而且生豬行業產能仍在擴張中。
「飼料需求穩定上升,特別是豬飼料增速快,豆粕需求確定增長。」程平庚說,受拉尼娜的影響,2021年大豆產量下降,且南美大豆出口季節推遲,美豆價格抬高大豆成本,同時國內生豬存欄超預期恢復,豆粕需求旺盛,因此看好豆粕後期走勢。
*END*
原標題:《拉尼娜將影響哪些農產品走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