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突發言語不清、步態搖擺……千萬別漏了這個病因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路遙知馬力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帶你層層剖析,養成正確的診斷思路!

我們都知道甲硝唑是臨床常用抗菌藥,對厭氧菌和原蟲感染效果顯著,應用廣泛。其不良反應一般少而輕,噁心、口腔金屬味較為常見,偶見嘔吐、腹瀉、腹痛、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然而極少數患者會因為服用此藥患上腦病!

對於甲硝唑腦病,應及早判別,及時停藥。實踐出真知,下面來看看三個該病實例以及如何將該病與其他腦病進行區分。

病例分享

Case 1

患者男,41歲,12年前因交通事故致四肢癱,有多次褥瘡及糖尿病病史。因言語不清、面部抽搐2天入院。

查體:脈搏101次/分,血壓120/80mmHg,神志清楚,定向力正常,言語不清,可服從簡單指令,腦膜刺激徵陰性。

顱腦MRI示雙側小腦齒狀核和胼胝體壓部對稱性T2WI/T2FLAIR高信號、T1WI稍低信號及DWI彌散受限。影像學表現高度提示甲硝唑腦病可能。

進一步詢問病史,患者因褥瘡口服粉末狀甲硝唑片(凝膠)8-10個月。因考慮甲硝唑腦病後立即停用抗菌藥,患者病情逐漸好轉,5天後出院。

1個月後隨訪,複查顱腦MRI示病灶完全消退。

圖1 顱腦MRI示雙側小腦齒狀核和胼胝體壓部T2Flair高信號,隨訪1個月病灶消失

Case 2

患者男,11歲,3個月前因梭菌屬腦膜炎口服抗生素(其中包括甲硝唑)。1周前出現間歇性嘔吐、眩暈,1天前出現步態搖擺和雙下肢感覺異常。

FLAIR和T2WI示雙側小腦齒狀核、腦橋背側包括中央被蓋束及延髓對稱性高信號。TIWI無信號異常、增強後無強化、DWI未見彌散受限。

基於腦幹和小腦的特徵性影像學表現,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患者診斷為甲硝唑腦病。

停用甲硝唑6周後複查顱腦MRI示病灶消退。

圖2 顱腦MRI雙側小腦齒狀核、腦橋背側包括中央被蓋束及延髓對稱性T2/T2Flair高信號

圖3 6周後複查顱腦MRI示病灶消退

Case 3

患者女,75歲,在腹主動脈瘤修復術後出現感染性主動脈周炎(服用甲硝唑)。1個月後出現眩暈、言語不清、步態不穩,逐漸出現不能站立和定向力障礙。

查體示辨距不良、輪替運動障礙和嚴重的小腦性共濟失調。服用甲硝唑1個月顱腦MRI示雙側小腦齒狀核對稱性FLAIR高信號。

停藥15天後複查示信號消退。

圖4 顱腦MRI示雙側小腦齒狀核對稱性T2Flair高信號,停藥後複查病灶消退

甲硝唑腦病發病機制探討

甲硝唑是一種常用的抗菌藥,治療厭氧菌和原蟲感染效果確切。儘管它可以很容易穿透腦脊液和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但使用適當劑量時它是安全的,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然而,也報導了一些罕見的神經系統副作用,如周圍神經病變、小腦功能障礙、言語障礙和癲癇發作。尤其是患者存在潛在的肝功能異常、長期服用劑量超過每日2克或累計劑量超過20克。

甲硝唑腦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的機制包括血管源性和細胞毒性水腫、線粒體功能障礙、甲硝唑中間代謝產物結合神經細胞DNA/RNA以及甲硝唑與氨基丁酸受體上的苯二氮卓位點結合,導致氨基丁酸能抑制作用減弱。

甲硝唑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毒性表現主要有3種:

①小腦功能障礙(75%)

②急性精神狀態改變(33%)

③癲癇發作(13%)

圖5 甲硝唑腦病的受累部位和發生率

甲硝唑神經系統毒性表現的發展時間差異很大,從口服甲硝唑1周至12周不等,這似乎提示甲硝唑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毒性與使用時間無明顯相關。

鑑別診斷

韋尼克腦病

甲硝唑腦病的MRI表現具有特徵性。MRI異常信號幾乎都是雙側對稱的、無強化,最易累及小腦齒狀核和腦幹背側。胼胝體病灶多位於壓部。延髓下橄欖核和腦白質也有報導但十分罕見。幕上結構受累可能與甲硝唑誘導腦病的嚴重程度和影像延遲有關。

儘管齒狀核T2WI和FLAIR高信號最常見於甲硝唑腦病,然而這種影像改變並不一定絕對特異。其中最需要鑑別的是韋尼克腦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WE的MRI異常信號圍繞第三/第四腦室和導水管。常受累的結構為乳頭體、丘腦背側。也可同時伴有小腦齒狀核和腦幹背側異常信號。

圖6 韋尼克腦病患者腦MRI圖示例

WE患者表現為意識障礙、肢體不自主運動、小腦性共濟失調、眼球震顫、雙側外直肌麻痺。顱腦MRI示:雙側小腦齒狀核(空箭頭)、前庭神經核(白色箭頭)、展神經核異常信號(短箭頭)雙側頂蓋、黑質、乳頭體對稱性異常信號。

此外,雙側齒狀核對稱性受累時需要與其他中毒性腦病鑑別,如有機溶劑中毒、山豆根中毒、海洛因中毒、其他抗生素相關性腦病等。

山豆根中毒性腦病

山豆根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乾燥根莖,是中醫臨床較為常用的清熱解毒藥。山豆根有毒,其規定用量為3~6 g/d,>9 g即可出現中毒反應,其涉及的系統主要是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尤以神經系統最為嚴重。山豆根中毒的腦損害的特徵性影像學表現為基底節對稱性的損害(以豆狀核為主要受累部位),而小腦及腦幹受累少見。

圖7 山豆根中毒性腦病患者腦MRI圖示例

山豆根中毒性腦病患者,男,52歲,因發熱、咽痛、扁桃體炎服用中藥湯劑(含山豆根12 g/d)。顱腦MRI T2WI和FLAIR示雙側小腦齒狀核對稱性新月形的高信號。

有機溶劑中毒性腦病

苯中毒性腦病往往發生於含有苯劑的化學物質使用環境下,如油漆或鞋類製造廠房中。MRI表現為雙側對稱性大腦半球皮層下腦白質、外囊、小腦齒狀核及兩側蒼白球受累,並伴有不同程度的腦腫脹。

圖8 有機溶劑中毒性腦病患者腦MRI圖示例

苯中毒性腦病患者男,43歲,急性起病,因頭痛10天入院。顱腦MRI示雙側大腦半球皮質下及深部白質區、雙側半卵圓中心、基底節、腦幹及雙側齒狀核見多發對稱性瀰漫性異常信號。

總結

總而言之,甲硝唑性腦病的診斷有賴於臨床及影像醫生的及早判別,儘早停用甲硝唑是針對病因治療的唯一有效措施。大多數患者將在3-16周內康復,不可逆性神經系統後遺症在少數病例中仍然存在。

參考資料:

1.Case 271:Metronidazole-induced Encephalopathy.Radiology 2019;293:473–479.

2.Teaching NeuroImages:The dentate sign in subacute cerebellar ataxia Metronidazole neurotoxicity.Neurology 2020;94:e1-e2.

3.A Case of TopicalMetronidazole–Induced Encephalopathy.JAMA Neurol 2020 Aug 10.

4.山豆根中毒的腦MRI表現2例及文獻複習.實用放射學雜誌2016年2月第32卷第2期.

5.Metronidazole-induced encephal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J.Neurol.2020 Jan;267(1).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路遙知馬力

原標題:《患者突發言語不清、步態搖擺......千萬別漏了這個病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患者出現直立性頭痛,這個病因可別漏診了
    原創 MaGic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來自專輯神經影像室這個容易被忽視的病因你了解了嗎?現在的人,十個人裡就有九個人有過頭痛,很多時候,我們神經科醫生看見頭痛患者也「頭痛」,因為能引起頭痛的病因實在太多、太複雜......
  • 「觀步態,知其病」家中有人這樣走路,別猶豫,快送醫院!
    「觀步態,知其病」家中有人這樣走路,別猶豫,快送醫院!一個人的神態和他走路的姿態,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雖然大多數人,並不是對醫學深有研究的,也可以從一個人的大概狀態,看出這個人是病態和健康狀態。古人云:「望而知之謂之神」,就是這個意思。
  • 看善水藥墨如何從步態看健康
    每個人都不同,長相、身材、身高、姿態、步態等。今天善水藥墨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是關於步態的健康隱患。每個人走路的姿勢都不同,或者因為心情、環境等原因,步態也會有所不同,怎麼能從步態看健康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走路步態,就像我們大老遠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不確定是不是自己的朋友時,有時候可以從對方走路的姿勢來確定。那麼,步態又怎麼能看出健康問題呢?善水藥墨小編總結了幾種種走路步態,可為您提供一些健康預警信號。
  • 談血管性步態異常:灰質和白質怎麼了?
    小血管病變是已知最常見的大腦疾病,在其所有疾病特徵中,行走異常是增加患者依賴性、降低生活質量,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雖然步態問題與各種小血管病變神經影像特徵(如白質高信號、腔隙性腦梗死和腦微出血)的存在和程度相關,但目前並不清楚其確切的相關機制和任何其他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病理作用。
  • 保定民眾耳鼻喉醫院提醒:突聾,離你並不遙遠!
    ,又叫急性特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急性指的是發病在72小時以內,特發性指的是病因不明。目前,突聾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常見因素主要包括血管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和腫瘤等。突聾多中心研究表明,突聾發病率正在逐步升高,雖然突聾一般發病於老年人,但最近有調查發現,突聾的發病人群正在逐步年輕化,很多年輕的職場人甚至學生群體也加入「突聾大軍」。
  • 排便很重要,千萬別忽視
    造成腸梗阻的病因大概有以下幾大類: 機械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往往多見於幾種情況,腸外因素比如腹腔長腫瘤了或其他臟器壓迫造成腸腔不能正常地通過腸內容物
  • 胸腔積液病因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漏出性胸液最常見的病因,同時它也是美國人胸腔積液的首位病因,年發病例數達500,000例。此類胸水多表現為2側,而且以右側量較多。約5~10%的肝硬化病人可產生漏出性胸液,70%發生於右側,而且有隨腹水增多而增多的趨勢。多於20%的腎病症候群患者會出現胸液,常為兩側。其他病因包括腹膜透析,先天性肺不張等。
  • 步態 周期
    每一個步態周期都被劃分為兩個階段:支撐相和擺動相,支撐相被定義為足部與地面有接觸這一階段的全過程,支撐相開始於初始著地。(如下圖)      擺動相用於描述足與地面無接觸(在空中移動)肢體向前移動這一時期,擺動相開始於足抬離地面的瞬間(足趾離地)。     根據雙足與地面的接觸序列,支撐相被細分為三個時段。
  • 帕金森綜合症患者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患者常表現為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等運動性症狀,非運動性症狀如抑鬱、焦慮、便秘、感覺減退、睡眠障礙等也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目前其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多種因素均與其密切相關。
  • 這個地方疼千萬別只當骨科病,可能是心臟
    這個地方疼  心跳隨時可能停,千萬別當骨科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左手臂沒有緣由的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千萬別當作是勞累引起的骨科問題!  所以,如果出現出現了左臂疼痛,千萬別簡單的以為就是胳膊疼,這可能是心臟在拉警報!
  • 非吸貓患者千萬別看
    可以說是吸貓患者的神級福音了。《大貓》準確的說,這是一部貓科動物紀錄片。在這部耗時兩年的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攝製組走遍了全球,下至枯日狂沙的荒漠拍攝雄獅,上至生靈稀少的喜馬拉雅山脈上蹲守雪豹,只是為了拍到這些幾乎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的神秘生靈。
  • 手術切除左額葉少突膠質細胞瘤一例
    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的劉先生,決定到醫院檢查下,結果頭部CT顯示,劉先生左額葉佔位性病變,初步診斷是少突膠質細胞瘤。什麼是少突膠質細胞瘤呢?少突膠質細胞瘤是一種較少見的神經上皮性腫瘤,來源於中央白質區的白質,絕大多數發生在幕上,其中以額葉最為多見,約佔腦膠質瘤的2%-12%左右。聽到自己大腦裡長了腫瘤,劉先生十分吃驚,雖然病因找到了,但是沒想到是這麼嚴重,有些不能接受現實的劉先生,決定再到大醫院檢查下。
  • 步態看出老痴類型
    研究人員對29位認知功能未受損的老年人、36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以及45位路易體痴呆(同時具有帕金森病與阿爾茨海默病臨床症狀的一種症型)患者進行對比分析。具體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步態相對穩定,路易體痴呆患者的步數、步長和邁步時間更加不規則,左右腳步表現出明顯不對稱,跌倒風險更高。老年痴呆症目前尚無特效藥,若醫生和家屬可以及時準確判斷其病症類型,將有助緩解患者病況。此項研究對老痴亞型的快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手抖,這個症狀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說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抖,確實這個症狀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也不是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動作緩慢、走路慢才是診斷帕金森病的必要條件。帕金森病的表現主要就是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運動症狀就是這些表現會影響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也就是患者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步態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就是身體在靜止,不活動的時候出現震顫明顯,典型主訴就是「手經常抖動,越是不動越是抖得厲害,幹活的時候反而不抖了」。
  • 魚身上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
    魚身上這個部位有劇毒。開門見山地說,這個部位就是魚膽!坊間流傳一種說法,稱魚膽可以治療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因此,即使魚膽再苦,不少人也會忍著吞下去。可是,結果呢?每年因吃魚膽而造成悲劇的事例一樁接一樁!
  • 七成患者未針對病因治療 中國漸凍人治療存三大誤區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崔麗英教授表示:「中國ALS協作組單位的特點是每家醫院都有專職從事ALS方向臨床和科研工作的專家,這些醫生因為接觸到的ALS病人更多,擁有更豐富的診治經驗,從而能更早期的幫助患者鑑別診斷。同時每家協作組單位,都會定期開展針對ALS患者的健康教育講座和醫患交流活動,幫助患者答疑解惑,鑑別有效或無效治療,讓患者少走彎路,並為這個特殊的患者群體傳遞溫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