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血管性步態異常:灰質和白質怎麼了?

2020-12-01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小血管病變是已知最常見的大腦疾病,在其所有疾病特徵中,行走異常是增加患者依賴性、降低生活質量,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雖然步態問題與各種小血管病變神經影像特徵(如白質高信號、腔隙性腦梗死和腦微出血)的存在和程度相關,但目前並不清楚其確切的相關機制和任何其他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病理作用。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小血管病變如何影響白質完整性和患者的運動和認知功能,最終導致臨床症狀出現。


研究詳情:步態障礙與灰白質改變


現代的成像技術可以揭示有關血管和神經退行性病變病理作用,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的前所未有的信息。在近期的Neurology雜誌上,Kim等[1]提供了其研究中129例皮層下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的重要信息,包括輕度認知障礙至血管性痴呆的患者。腦小血管病嚴重程度可利用全腦和區域的白質高信號體積、腔隙性腦梗死和腦微出血進行量化。大腦澱粉樣蛋白負擔是澱粉樣蛋白相關神經退行性病變病理學的公認標誌,可使用匹斯堡複合物B(PiB)-PET進行評估。


作者利用錐體和錐體外系量表來衡量患者的步態功能,包括統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和殘疾評估指南中的特定項目。利用彌散張量成像基於纖維束示蹤的空間統計法評估白質完整性,包括部分各向異性。利用基於表面的方法測量皮層厚度。路徑分析——一個統計學方法,用於評估設置步態評分變量之間虛擬因果關係的大小和重要性,利用區域CSVD標誌物作為預測因素,FA(一種評估神經束微觀結構完整性的方法)和皮層厚度作為介質,步態功能評分作為感興趣的結果。


作者發現,腦室周圍白質高信號體積與步態評分相關,但與其他的腦小血管病標誌和PiB無關。步態評分與額葉和頂葉白質及雙邊胼胝體的FA,以及雙邊額葉和側面顳-頂-枕葉區域的皮質萎縮相關。路徑分析表明,腦室周圍白質高信號可導致步態障礙,通過平均FA和皮質厚度介導。作者總結道,步態障礙與額葉和頂葉區域的灰質和白質改變(可調節腦室周圍白質高信號的影響)相關。


這項研究證實了以往的觀察[2],暗示步態異常(腦室周圍異常)患者(包括正常壓力腦積水患者)的腦室周圍白質高信號和胼胝體與步態障礙相關[3]。在腦小血管病人群中,這與腦室周圍白質區域灌注不足這一脆弱之處相符合,並且與行走功能相關的豐富連接也是十分關鍵的。


研究評價:有亮點也有不足


研究中最新穎的方面是,在額葉和頂葉區域使用路徑分析的這個過程中與皮質厚度減少相關聯,這對於在CSVD中觀察到的臨床圖像增加了新的潛在機制:傳統上,血管性步態異常已經與皮質下病變相關聯,而不是皮質病灶。


研究的另一個亮點是,澱粉樣蛋白負擔與步態之間並無關聯,提示步態異常的主要病理改變以血管因素為主,而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這些發現與顯示澱粉樣蛋白和跌倒之間關係的研究相悖[4],突出了跌倒、認知和步態之間的複雜關係。


研究的一項局限性是有關於白質和灰質病理關係的因果方向仍不確定:研究提供了線索,但並未提供證據。然而,最合理的解釋似乎是,白質束的中斷可能會導致在連接的皮層區域出現連接斷開和體積損失,這種現象在對於腔隙性腦梗死的序列成像中得到了展示[5]。在其他大型代表性腦小血管病隊列的序列成像中,例如基於人口的研究[6],可能會產生類似的見解。


另外,其它的局限性還包括:研究中的人群認知功能有損害,所以這一研究結果可能不能推廣到其他小血管病人群,或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但無小血管病的人群。此外,作者所使用的半定量的步態量表或其它定量評估(如步態墊子、步態實驗室評估)可能無法充分體現患者的表現情況,如步速、步幅。對於中晚期疾病患者,如研究對象這樣的群體,這種方法可能捕捉到具有臨床意義的觀察結果,正如腦白質疏鬆症和殘疾(LADIS)研究針對白質變化的老年群體[7],通過使用這些措施進行進一步驗證是必要的。最後,該研究沒有專門探究深部腦結構與步態之間的關係[8]


研究意義:控制白質病變進展的必要性


這項研究對於臨床醫生和未來的研究有什麼意義?白質對於疾病的關鍵作用在步態不穩之中再次出現,因此,對限制這一進展採取一些措施想必是受歡迎的。他汀的使用[9]和積極降壓對於減少白質疾病進展顯示出了一些希望[10],並且確定這些或其他幹預措施是否會對未來研究步態功能的試驗產生影響將會很有趣。結合白質結構的完整性和皮質厚度,可在未來的幹預實驗中帶來相當大的興趣,包括新型幹預措施的小研究,如認知、康復或藥物治療的新策略等。


本研究中發現的皮質變薄的作用,可能與其他具有步態障礙風險的人群具有相關性:例如,在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或具有此種疾病風險的人群。下一步對這些人群進行研究將是重要的一步。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清楚地表明,對於血管和神經退行性病變的評價進行細心和專注的研究有助於闡明常見和重要的臨床症候群,使得我們有希望對於這種疾病進行監測和預防,並且最終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1.Kim YJ, Kwon HK, Lee JM, et al. Gray and white matter changes linking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to gait distur-bances. Neurology 2016;86:1199-1207.

2.Kanno S, Abe N, Saito M, et al. White matter involvement in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a voxel-base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J Neurol 2011;258:1949-1957.

3.Srikanth V, Phan TG, Chen J, Beare R, Stapleton JM. Reutens DC. The location of white matter lesions and gait: a voxel-based study. Ann Neurol 2010;67:265-269.

4.Camicioli R. Comment: brain amyloid increases the risk of falls. Neurology 2013;81:441.

5.Duering M, Righart R, Csanadi E, et al. Incident subcortical infarcts induce focal thinning in connected cortical regions. Neurology 2012;79:2025-2028.

6.Verlinden VJ, van der Geest JN, Hoogendam YY, Hofman A, Breteler MM, Ikram MA. Gait patterns in a community-dwelling population aged 50 years and older. Gait Posture 2013;37:500-505.

7.Kreisel SH, Blahak C, Bazner H, et al. Deterioration of gait and balance over time: the effects of 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 the LADIS study. Cerebrovasc Dis 2013; 35:544-553.

8.Macfarlane MD, Looi JC, Walterfang M, et al. Shape abnormalities of the caudate nucleus correlate with poorer gait and balance: results from a subset of the LADIS study.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5;23:59-71.

9.Versluis CE, van der Mast RC, van Buchem MA, et al. Progression of cerebral white matter lesion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elderly subjects at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PROSPER study.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6;21:375-381.

10. Dufouil C, Chalmers J, Coskun O, et al. Effects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on cerebral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the PROGRESS (Per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ecurrent Stroke Stud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ubstudy. Circulation 2005;112:1644-1650. 


醫脈通編譯自:Werring D J, Camicioli R M. Vascular gait disorders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white and gray matter?[J]. Neurology, 2016, 86(13): 1177-1178.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雙語字幕Armando】3.膠質細胞、白質、灰質
    本期視頻的內容是膠質細胞、白質、灰質,包含如下幾個部分:端腦、腦幹、脊髓的灰白質分布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二):皮質和深部灰質改變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一):灰質白質改變皮質和深部灰質改變相似疾病鑑別缺血缺氧性腦病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臟驟停、呼吸衰竭和休克。嚴重的患者大腦皮質和深部灰質均受累(圖7)。較輕的患者可以見到邊緣帶梗死類型。罕有純白質型,這可能是全腦缺血誘發脫髓鞘表現。小腦通常不受累。
  • 多發性硬化早期改變:先累及白質還是灰質?
    然而,由於技術限制,白質區的 MS 病灶相對更容易被檢測出,但灰質卻更易出現早期炎性改變。近來,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學者 Maranzano 及其同事整合了早期 MS 患者的 MRI 圖像,以更好地理解皮層炎性病變的演變。其揭示了早期 MS 灰質病變的動態變化,為明確皮層病變發展及疾病進展的治療靶點提供了很好的基礎,研究發表在Neurology雜誌上。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一):灰質白質改變
    缺血性腦卒中及其相似疾病的分布類型灰質和白質區域改變相似疾病鑑別診斷單血管分布腦卒中單一血管分布區的缺血性梗死通常是由於栓塞所致他的入院MRI顯示左側額頂葉皮層和皮層下白質彌散受限(A和B)和水腫(C)。他的症狀和影像學(圖像未提供)顯示在出院前完全緩解。偏頭痛先兆性偏頭痛和偏癱型偏頭痛佔腦卒中類似疾病的5~10%,並且也可出現彌散受限。鑑別因素包括長期偏頭痛病史、累及多個血管分布區和無血管閉塞。
  • 中國研究證據:青中年男性吸菸者腦灰質和白質體積變小
    許多研究表明吸菸可導致腦體積改變,然而吸菸時間長短對腦內灰質和白質體積改變的影響尚未明確通過對比吸菸者和不吸菸者的腦體積的不同,並將吸菸史作為協變量,進行協方差分析。 結果顯示相較不吸菸者,輕度吸菸者和重度吸菸者腦部灰質和白質都出現了體積變小,重度吸菸者變化更加明顯。輕度吸菸者和重度吸菸者腦部變小區域主要出現在:灰質中的顳上回、腦島、枕中回、後扣帶回、楔前葉,以及白質中的後扣帶回、丘腦、中腦。
  • 跨性別女性的大腦灰質和白質體積
    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的Giancarlo Spizzirri及其團隊收集了以下四組人群(共80人)的MRI-T1序列數據:未經治療的跨性別女性、經過至少一年性激素治療的跨性別女性、普通男性和普通女性(普通性別均作為對照)。研究人員使用了基於體素(voxel)的形態測定法測量了全腦和局部白質體積和灰質體積(GMV-grey matter volume)的差異。
  • 複雜任務學習過程會致大腦中白質變化
    白質是大腦神經元細胞體連接區中的白色物質。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包括視覺和運動過程在內的複雜任務學習過程會導致大腦中白質的變化,如戲法和魔術的訓練。
  • [視頻]澳大利亞:認知功能減退與大腦白質減少有關
    進入[午夜新聞]>>    央視網消息(午夜新聞):澳大利亞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腦白質減少導致神經纖維關聯性缺失是認知和記憶功能下降的罪魁禍首。
  • 研究發現大腦灰質影響疼痛感知
    新研究發現,負責處理內部思維和注意力的大腦區域中灰質較多的人對於疼痛的感覺比其他人來的弱。  大腦包含灰質與白質,其中灰質主要負責信息處理,而白質負責連接大腦各個不同的區域。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特定大腦結構發生細微的變化,特別是控制思維和注意力的區域出現了變化以後,人的疼痛感覺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 科學家們已經證實抑鬱症與腦內白質的結構有關
    科學家們已經證實抑鬱症與腦內白質的結構有關聯,白質區域負責連接灰質,確保我們能恰如其分地處理情緒與想法。這項研究的價值在於為治療與控制抑鬱症提出了新的方法,前提是能夠弄清楚白質改變如何影響情緒與焦慮。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來自英國生物資料庫3461名成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此大規模的樣本數據使得這項研究更有分量,然而實驗結果與先前關於腦實質和抑鬱症的相關研究並不一致。來自研究團隊的Heather Whalley說,「該研究使用的數據來自迄今為止最大的單樣本庫,結果顯示抑鬱症患者腦內白質的連接發生了改變。」
  • 為了減肥,她們喝出了中毒性白質腦病……
    1、胼胝體最常受累,表現為胼胝體瀰漫性腫脹,呈稍長 T1 稍長 T2 信號,DWI 及 ADC 顯示彌散受限,提示病灶細胞毒性水腫,部分停止服藥後異常信號消失。2、皮層下白質及橋腦病灶,局限性或者瀰漫性分布異常信號,彌散受限。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基資料:中樞神經系統脊髓白質的分類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基資料:中樞神經系統脊髓白質的分類。每次進行中樞神經系統的複習過程中,同學們都會被白質、灰質、皮質、髓質這些專有名詞繞暈,又在各種纖維束的名字中迷失錯亂。針對脊髓白質的分類,中公衛生人才網整理了以下頁面,希望能幫到大家!首先我們要再次明晰的是,白質的概念:神經纖維在中樞部聚集的部位稱白質,因髓鞘部含類脂質色澤明亮而得名。
  • 【神經科學】灰質
    Hoekzema 博士和她的同事對65個女性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細緻的掃描,這些志願者之中沒有人曾經懷孕過,除了其中的20 個人,其他人均有短期內受孕的打算。大約15 個月期間,25 個志願者順產,她們又重複了掃描。
  • 專家稱網癮致大腦灰質萎縮 與鴉片依賴症類似
    遼寧日報:您的研究過程中一共考察了多少位網癮患者,這些人當時「癮」到什麼狀態和程度?  雷皓:我們選擇了35名14至21歲的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7名青少年被界定為上網成癮患者,其餘的為正常對照。  遼寧日報:我們用什麼方法來研究這些人的腦部?是磁共振嗎?磁共振成像研究腦部有什麼特點?  雷皓:對,是磁共振成像。
  • 【學術前沿】黃薇等揭示人類胚胎少突膠質細胞發育與大腦皮層白質...
    就變化最為顯著的大腦皮層而言,除了灰質在水平方向上的急劇擴增並形成特定摺疊形式的溝回結構之外,人腦白質區域的體積更是大大增加,與之相伴隨的是白質損傷也成為皮層發育異常性疾病中常見的症狀,嚴重時甚至導致腦癱。少突膠質細胞作為白質中豐度最高的細胞,形成包裹神經元軸突的髓鞘,促進神經信號的跳躍式傳導。
  •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 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 。腦組織由灰質和從灰質細胞延伸出來由神經纖維或髓鞘構成的白質組成,灰質體積似乎與各種技能和認知能力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最大攝氧量的增加與灰質體積的增加密切相關 。這項研究涉及德國東北部兩個獨立隊列的2013名成年人。參與者從1997年到2012年分階段接受檢查。
  • 新研究發現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腦組織由灰質和從灰質細胞延伸出來由神經纖維或髓鞘構成的白質組成,灰質體積似乎與各種技能和認知能力有關。
  • ...基底節區|橫斷面|徵象|影像|腦橋|黑質|髓鞘|脊髓|白質|-健康界
    MRI T2WI 腦橋的十字形異常高信號影,腦橋核及其發出的通過小腦中腳到達小腦的纖維(橫橋纖維)變性,而由齒狀核發出構成小腦上腳的纖維和錐體束未受到損害,腦橋橫行纖維和小腦中腳的變性、神經膠質增生使其含水量增加形成十字形高信號。2. 常見於多系統萎縮(MSA) 的小腦性共濟失調型(MSA-C)黑質紋狀體變性(SND),Shy-Drage 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