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證據:青中年男性吸菸者腦灰質和白質體積變小

2021-01-21 我陪你戒菸


許多研究表明吸菸可導致腦體積改變,然而吸菸時間長短對腦內灰質和白質體積改變的影響尚未明確。


 近期中日友好醫院菸草病學與戒菸中心肖丹教授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吸菸者戒斷的腦結構和功能影像學研究」有了進一步進展,其團隊成員彭朋博士的研究發現,與不吸菸者相比,青中年男性吸菸者腦灰質和白質體積更小,其中部分腦結構區域大小與煙齡長短呈負相關。該研究成果 2015 年 9 月在線發表在英國 Clin Respir J 上。


 研究團隊使用了 3T MRI 掃描儀,採用了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方法(DARTEL-based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對 53 位長期吸菸的男性(30.72±4.19 歲)及 53 名不吸菸的健康男性(30.83±5.18 歲)進行檢測。同時研究團隊根據吸菸史將吸菸者分為輕度吸菸者及重度吸菸者。通過對比吸菸者和不吸菸者的腦體積的不同,並將吸菸史作為協變量,進行協方差分析。


 結果顯示相較不吸菸者,輕度吸菸者和重度吸菸者腦部灰質和白質都出現了體積變小,重度吸菸者變化更加明顯。輕度吸菸者和重度吸菸者腦部變小區域主要出現在:灰質中的顳上回、腦島、枕中回、後扣帶回、楔前葉,以及白質中的後扣帶回、丘腦、中腦。此外,協方差分析發現吸菸時間更長者腦部白質和灰質體積改變程度更明顯。

 

圖 1 26 名輕度吸菸者(紅色)和 27 名重度吸菸者(黃色)的灰質體積比不吸菸者縮小的腦區 橙色區域為重疊的萎縮腦區。第一排顯示的是 4 個軸向切面,第二排為 3 個矢狀切面。

 圖 2 26 名輕度吸菸者(紅色)和 27 名重度吸菸者(黃色)腦部白質體祝比不吸菸著縮小的腦區 橙色區域為重疊萎縮腦區。第一行顯示的是 1 個軸向切面和 3 個冠狀切面,第二排為 3 個矢狀切面。

 圖 3 53 位吸菸者和 53 位不吸菸者檢測的結果顯示灰質體積大小與吸菸量成反比的腦區。左測第一排為 3 個軸向切面,第二排為 2 個矢狀切面和 1 個冠狀切面;右測為相應的 3D 圖片。

 圖 4 53 位吸菸者和 53 位不吸菸者的檢測結果顯示,白質體積大小與吸菸量成反比的腦區。左測第一排為 2 個軸向切面,第二排為 1 個矢狀切面和 1 個冠狀切面;右側為相應的 3D 圖片。 此研究證實了吸菸者的某些腦部區域包括獎賞通路,例如腦島、額葉、扣帶回、丘腦以及豆狀核,及其他腦部區域例如枕葉、顳上回,較非吸菸者可能存在體積上的改變。這些部位的部分區域和大腦的其他部分,例如頂上小葉,其白質和灰質的體積大小與吸菸時間長短成負相關。 


這些改變可能是由於吸菸直接導致了獎賞通路結構的損傷,並進一步削弱了對吸菸的控制。有些改變也可能是由於吸菸的其他病理生理學作用所導致,例如尼古丁對血管收縮作用。


 肖丹教授指出,研究未檢測到吸菸者與非吸菸者相比有腦部體積增大的部分。研究檢測出來的這些大腦區域的改變或許可以有助於我們對吸菸者菸草依賴行為、認知等異常表現的理解。


 肖丹教授強調說,該研究表明長期吸菸者可發生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中青年吸菸者的菸草依賴行為若未受到重視,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認知障礙、菸草依賴加深等表現。臨床醫生應重視吸菸者的菸草依賴臨床診斷,並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診療,或推薦到戒菸門診進行規範化治療。




菸癮是病(尼古丁依賴症候群:疾病分類編碼:F17.2),戒菸是治病.如果您戒菸多次失敗,請儘早選擇科學醫學戒菸方法,諮詢當地戒菸門診或者撥打中國控煙協會公益戒菸熱線:4008885531諮詢。


如果您對科學戒菸知識感興趣,請點擊關注本微信號「我陪你戒菸」,掃一掃如下二維碼。


「醫學戒菸俱樂部40」今日開放

歡迎新朋友掃碼入群,共同探討戒菸心得



相關焦點

  • 腦灰質/白質比值與aSAH患者認知功能預後密切相關
    有研究報導,腦灰質/白質的比值(gray matter-white matter ratio,GWR)與心臟驟停引起的缺氧性腦損傷患者呈植物人狀態相關,但還未有報導認為此可作為認知功能改變的預測因素。近期,土耳其伊斯坦堡大學醫學院麻醉和復甦科的Achmet Ali等研究輕中度aSAH患者GWR與認知功能以及生活質量之間的關係,結果發表在2018年1月的《Acta Neurochir (Wien)》。 該研究納入NICU中的WFNS≤3分aSAH患者。
  • 一杯敬萎縮的海馬體,一杯敬減少的腦灰質:酒精對你的腦子做了什麼?
    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MRI)對參與者研究前後的大腦進行追蹤,發現大量飲酒的參與者灰質的數量下降得更快,中央白質增長的速度要慢於低度飲酒組。圖2 重度飲酒青少年的大腦區域在灰質體積上有顯著的減少正常情況下,大腦成熟過程中,大腦皮層灰質在生命的第一個十年裡會增加,之後會持續下降。
  • 西媒:肥胖改變大腦形態和結構 使肥胖者更難控制體重
    此外,先前的一些研究也將肥胖與加速認知功能障礙和痴呆風險的增加聯繫在一切,這表明肥胖很可能引起大腦的變化。報導稱,為了更多地了解這些變化,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庫中1.2萬名參與者的腦成像結果。生物樣本庫研究始於2006年,旨在研究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與人類重大疾病的關聯。大腦掃描使用複雜的磁共振技術,提供了大量腦灰質和白質的信息。
  • 五月該減肥了:研究顯示肥胖易加重新冠病情,還使腦容量變小
    有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飲食、運動量和精神壓力都是肥胖的「推手」,也有研究顯示,肥胖也與腦容量有關。肥胖且腰臀比例高的人,大腦灰質更少。肥胖會引起免疫反應過度根據《中國肥胖預防與控制藍皮書》顯示,中國肥胖人群已經突破1億,其中,城市體重超重者比例超過40%。
  • 研究:遠古DNA和腦灰質將揭示人類進化的新證據
    但是,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早在 1856 年,人們從德國尼安德谷的一個礦山中發現了一塊穴居人頭骨化石,這意味著曾經有另一種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自那時開始,我們就用石頭和骨骼來推斷人類的系譜。這些化石和工具證明,我們的祖先起源於非洲,他們能夠直立行走,懂得製造工具等。不過,現在又有兩個新的證據出現了,那就是 DNA 和大腦。  人類進化科學正在經歷自身的進化。
  • [視頻]澳大利亞:認知功能減退與大腦白質減少有關
    進入[午夜新聞]>>    央視網消息(午夜新聞):澳大利亞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腦白質減少導致神經纖維關聯性缺失是認知和記憶功能下降的罪魁禍首。
  • 跨性別女性的大腦灰質和白質體積
    ,但迄今為止,很少有研究關注跨性別女性(TW-transgender women)的大腦形態差異,跨性別女性的出生性別為男性,同時被診斷為性別焦慮。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一篇研究Grey and white matter volumes either in treatment-naïve or hormone-treated transgender women: a voxel-based morphometry study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
  • 男性比女性更聰明?荷蘭研究結果惹爭議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男性的大腦比女性大,智商測試成績平均比女性高近4分,不過女性在記憶力測試中成績更佳。這項研究結果引起爭議。  研究人員藉助磁共振成像掃描(MRI)技術掃描896名22歲至37歲志願者的大腦,評估他們的智商水平。結果顯示,大腦總體積、灰質體積和白質體積存在性別差異,男性的大腦平均比女性大14%左右。
  • 童年鉛暴露與中年時期大腦結構完整性和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近日,JAMA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就驗證了兒童鉛暴露與中年大腦結構完整性較低的磁共振成像(MRI)測量結果相關的假設,這項對564名紐西蘭中年-兒童進行的縱向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兒童期鉛暴露過多與45歲時大腦結構的MRI測量值差異顯著相關,包括皮質表面積更小、海馬體積更小、整體各向異性分數較低,大腦老齡化等。參與者都是Dunedin研究的成員。
  • 談血管性步態異常:灰質和白質怎麼了?
    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小血管病變如何影響白質完整性和患者的運動和認知功能,最終導致臨床症狀出現。研究詳情:步態障礙與灰白質改變現代的成像技術可以揭示有關血管和神經退行性病變病理作用,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的前所未有的信息。
  • 中年發福影響大!肥胖或將導致腦容量變小
    據法國健康媒體「medisite」報導,《放射學》雜誌刊登的一項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稱,肥胖可能會導致中年人的腦容量變小,從而增加日後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該研究的研究人員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1.2萬名年齡在45到76歲之間的英國人的腦容量進行研究發現,體內脂肪越多,大腦灰質體積就越小。
  • 研究表明:重度吸菸者伴有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
    原標題:重度吸菸者伴有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   繼此前的青少年網癮神經影像研究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後,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磁共振影像團隊近期在吸菸(尼古丁)成癮的腦成像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癮生物學》雜誌。   吸菸是導致包括肺癌在內的許多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普遍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 自閉症研究新進展:症狀嚴重性與腦部大小和白質發育相關
    近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思維研究所的兩項開創性研究揭示了自閉症類型與大腦結構、大小和白質發育之間的聯繫的線索。多年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對一些自閉症女孩神經發育進行成像成像研究,這也是自閉症研究項目的一部分。這一項目也是此次研究的基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400名兒童進行了1000多次核磁共振掃描,歷時長達15年。
  • 肚子越大,腦子越小?
    有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飲食、運動量和精神壓力都是肥胖的「推手」,也有研究顯示,肥胖也與腦容量有關。肥胖且腰臀比例高的人,大腦灰質更少。肥胖會引起免疫反應過度根據《中國肥胖預防與控制藍皮書》顯示,中國肥胖人群已經突破1億,其中,城市體重超重者比例超過40%。
  • 新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性別差異:這意味著什麼?
    在分析了這些數據並修正了大腦總容量(正如男性的平均體型大於女性,大腦也是如此)之後,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明顯的差異。  比如,男性在枕葉(與視覺有關)、杏仁核和海馬體(在情感和記憶中起重要作用的區域)的部分區域具有相對的體積優勢。另一方面,女性的前額葉皮層(與決策和自我控制有關)和腦島(與情感、味覺等多種功能有關)的灰質更多。
  • 研究發現可換彈式電子菸減少了對吸菸者的傷害
    當談到減少尼古丁成癮的危害時,布朗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可換彈式電子菸可能對吸菸者的傷害較小。該研究涉及目前的香菸吸菸者,其中一些人的任務是用換彈電子菸代替他們的常規菸草香菸。這些設備越來越多地以 "換彈"的形式出現,使用小的可再填充的煙彈,有一個封閉的加熱元件和燈芯。這些設備與含有尼古丁的液體溶液一起使用。雖然公共專家告誡說電子菸是不利於健康的,但證據確實指向它們比菸草香菸的危害更小,菸草香菸會讓吸菸者接觸到一氧化碳、焦油和各種有助於其成癮性的化學物質。新研究涉及186名參與者,他們都是吸菸者。
  • 阿爾茨海默病腦白質改變的磁共振研究現狀
    AD的腦灰質改變一直是AD病理和影像研究的熱點。在腦白質方面,主要的改變為神經纖維髓鞘脫失、微管退化、軸突損傷、突觸喪失等,最終導致神經纖維束減少,白質體積減少。目前神經病理學研究顯示在AD早期神經纖維髓鞘成分就已經發生改變,如髓鞘蛋白和脂類的異常(髓鞘蛋白的變性和脂類成分減少)。這些異常改變導致神經元體積減小,使細胞外間隙明顯擴大,水分子的彌散上升破壞了纖維軸的完整性。
  • 慢性疼痛的腦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
    而大腦區域之間的聯繫目前也在研究中,擴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已經被廣泛用於研究不同慢性疼痛疾病下腦白質的改變。通過聯合使用VBM和DTI來觀察腦結構的改變,進而可發現慢性疼痛病人腦灰質和腦白質改變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繫。
  • 大規模轉錄組學研究表明:2019-nCov受體基因ACE2在吸菸者中顯著高...
    此前基於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發現,不同人群對這類病毒的易感性存在差異。在當前2019-nCov在中國境內外暴發的緊急情況下,明確該病毒的易感人群以進行有效的保護和護理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 雙語閱讀:新研究發現 肚子越大腦子越小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腹部肥胖對心臟特別不好,但現在一項新研究提出的新證據表明,它可能還對你的大腦有害。英國的這項研究發現,肥胖者以及腰臀比(腹部脂肪衡量指標)高的人比起那些體重健康的人來說,平均的腦容量要稍微小一些。具體來說,腹部肥胖和腦灰質含量低有關。腦灰質是含有神經細胞的腦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