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重度吸菸者伴有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重度吸菸者伴有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

  繼此前的青少年網癮神經影像研究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後,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磁共振影像團隊近期在吸菸(尼古丁)成癮的腦成像研究方面又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癮生物學》雜誌。

  吸菸是導致包括肺癌在內的許多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普遍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吸菸不僅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危害中樞神經系統。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相較於不吸菸者,長期重度吸菸者的神經認知功能有所下降。

  最近,中科院武漢物數所科研人員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放射科合作,利用磁共振成像研究了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的重度吸菸者的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這些人的煙齡均在25年以上,平均每天吸菸2包左右。

  此前研究顯示,重度吸菸者胼胝體膝部存在白質微結構異常,其嚴重程度與煙齡密切相關。而在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員利用圖論手段分析了重度吸菸者的大腦功能網絡。數據顯示,相較於不吸菸者,長期重度吸菸者的大腦功能網絡全局效率降低,但局部效率增加;前者主要發生在腦默認網絡,而後者主要出現在視覺、注意相關腦通路;與腦結構異常一樣,所發現的腦功能網絡異常均與煙齡以及尼古丁成癮程度密切相關。

  專家表示,這些研究為深入理解尼古丁成癮的神經機制以及吸菸對大腦的危害提供了基礎數據。(記者彭科峰)

相關焦點

  • 中國研究證據:青中年男性吸菸者腦灰質和白質體積變小
    近期中日友好醫院菸草病學與戒菸中心肖丹教授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吸菸者戒斷的腦結構和功能影像學研究」有了進一步進展,其團隊成員彭朋博士的研究發現,與不吸菸者相比,青中年男性吸菸者腦灰質和白質體積更小,其中部分腦結構區域大小與煙齡長短呈負相關。該研究成果 2015 年 9 月在線發表在英國 Clin Respir J 上。
  • 012期抑鬱症研究簡報:伴有胃腸道症狀的抑鬱症患者大腦如何變?
    方法:採用[11C]PHNO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和結構磁共振成像(MRI)對12例中度至重度TBI患者和26例對照組進行腦成像。TBI患者和第二組的32名對照組也接受了彌散張量成像(DTI)和神經心理學評估。患者包括6例損傷後MDD (TBI-MDD) 和6例非損傷後MDD (TBI-NON) 。
  • 研究發現:「癮君子」腦功能腦結構異常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癮君子」腦功能和結構存異常  吸毒為禍個人、家庭與社會,這已經是共識,慢性藥物成癮同樣危害嚴重!「癮君子」服用的藥物到底如何作用於身體?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和華南師範大學的科研團隊耗時8年開展創新性研究,發現海洛因和止咳藥水真的會「改變」人的大腦,讓大腦「不正常」,異常主要集中在獎賞迴路、認知控制和決策相關的腦區。
  • 先兆子癇對腦結構和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
    PE的臨床特徵是胎盤形成的異常血管反應,導致包括大腦在內的多個器官系統廣泛的內皮功能障礙。PE的發病機制與廣泛的內皮功能障礙有關,其特點是促血管生成蛋白和抗血管生成蛋白失衡,並且某些妊娠激素可以在神經元水平上重塑孕婦的大腦。
  • 大腦異常放電 大腦異常放電的原因
    大腦異常放電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電,而是我們的神經元異常突起,其實在臨床上有最專業的說法叫做癲癇。那麼大腦異常放電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癲癇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腦異常放電的原因有哪些吧!大腦異常放電也是一種大腦功能障礙,這種症狀表現很明顯,我們積極的治療改變這種異常放電的狀態。首先我們就需要搞清楚大腦為什麼異常放電呢?
  • 加拿大研究表明戒菸難與大腦處理香菸方式有關
    日本BUZZAP網站3月12日援引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其原因和大腦緊密相關。此前有說法稱,尼古丁中毒使吸菸者對香菸產生了依賴,但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這和他們的大腦接受香菸的方式有關。簡而言之,就是他們的大腦容易接受關於香菸的積極信息。報導稱,加拿大研究者指出,吸菸成癮的人接受來自香菸的積極信息和消極信息時的反應截然不同。
  • 非症候群型唇顎裂患者語言相關腦區結構和功能研究進展
    1.NSCL/P患者大腦腦區結構的相關研究 NSCL/P患者的構音障礙其背後有著非常複雜的機制,目前仍未對其有系統、全面的解釋。因此,顳葉、額葉區域的研究在探討NSCL/P患者語言障礙成因中顯得尤為重要。唇顎裂兒童的聽力障礙與STP結構異常無關,進一步支持了唇顎裂語言障礙是由於大腦結構異常造成的理論。
  • 多動症兒童擁有異常大腦功能模式
    大腦功能的這種根本區別可能是漫不經心、衝動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難以讓多動症兒童在教室集中精神的問題的根源。共有31,000名腦科學研究者參加了本次大會。他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在這個大腦區域的功能以及結構上是與眾不同的;這也許能解釋他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認知問題。       在美國,共有約兩百萬名兒童被診斷為多動症,這種病症從2003年開始愈加常見。
  • 038期抑鬱症研究簡報|對重度抑鬱症認知功能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先前的研究表明,與抑鬱相關的食慾變化可能提示MDD亞型之間存在潛在的神經和炎症差異。本研究探討了系統性炎症與支持MDD患者食物享樂的腦環路之間的關係。64名參與者(31名目前未接受藥物治療的MDD患者和33名健康對照[HC])提供了血液樣本用於分析炎症標記物C反應蛋白(CRP),並完成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評價各種食物引發的愉悅感。
  • 研究表明:雙手性訓練與大腦功能提高沒有系統性聯繫
    心理學等領域科學家研究認為,偏手性的變化與智力的變化並沒有系統性的聯繫。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讓你選擇用雙手或單手寫字時,你也許會認為雙手寫字可能會讓自己大腦運轉速度更快。這是全球所有「大腦訓練」公司的賣點和承諾。但是,心理學等領域科學家認為實際情況可能比簡單的選擇更為複雜。有證據表明,雙手性與大腦功能之間並沒有系統性聯繫。  在神經科學中,偏手性仍然是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
  • 大腦異常放電的症狀有哪些?有哪些危害?
    核心提示:大腦異常放電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徵是突然和一發作過性症狀,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以是運動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識或警覺程度的變化。
  • 保護大腦——「黃金營養素」薑黃素研究新進展
    隨著研究水平的進步,研究的深入,薑黃素對健康的好處越來越多地被發現。近日,多項研究表明,薑黃素可以對抗抑鬱症、焦慮、腦老化等疾病。目前,臨床最常見的五種關於大腦及其功能的疾病為:1.重度抑鬱;2.阿爾茨海默病;3.帕金森病;4.腦中風;5.腦癌。這幾種看似複雜多樣的疾病有著相似的致病原理: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症反應。
  • 035期抑鬱症研究簡報|重度抑鬱症患者述情障礙的腦結構相關性研究
    跟BrainNews 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眾籌| 一年時間,100篇,我們一起總結抑鬱症的研究進展免費分享給所有人第035期1,標題:抑鬱症狀可預測青春期端粒長度及線粒體DNA拷貝數的變化譯者:Lenore目的:數項研究結果表明重度抑鬱症的診斷及症狀與細胞衰老和功能障礙的標誌物之間存在著關聯
  • 美媒:研究表明瑜伽有助加強大腦功能
    美媒稱,一項新的大腦掃描研究也許能給你動力,讓你把瑜伽放在新年待辦事項清單的首位。據合眾社2019年12月31日報導,對11項已發表研究的回顧發現,瑜伽的運動、冥想和呼吸練習與大腦關鍵區域的擴大存在關聯。這些區域參與清晰思考、決策、記憶和調節情緒。
  • 什麼原因會導致大腦異常放電
    核心提示:其實每一個人的身體周圍都具有一定的磁場,並且人體的大腦中也具有一定的電磁波。可是如果大腦異常放電的話,則會引起諸多不正常的現象,例如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癲癇疾病就是大腦異常放電,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這時候只有來了解到關於大腦異常放電的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
  • 研究稱農藥可能導致大黃蜂幼蟲的大腦異常發育
    根據近期發表的一篇新論文, 農藥汙染可能是引發大黃蜂幼蟲大腦異常發育的原因。 研究人員使用微CT技術掃描了92隻工蜂的大腦,發現與學習有關的昆蟲大腦區域未正確生長,這可能破壞了蜜蜂成年後為該蜂群服務的能力。
  • 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大腦結構與功能
    《美國神經放射學雜誌》線上版最新刊發的一項研究稱,長時間太空飛行會影響人類大腦的結構與功能。該項研究由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神經放射學家唐娜?羅伯茨領導。研究團隊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太空飛行前後的大腦磁共振成像數據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量化了他們大腦結構的變化情況,並將這種結構變化與其認知和運動功能的臨床表現進行了比較。
  • 喝杯可可,有助於提高大腦認知功能
    海外食情英國伯明罕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科研人員發現,如果事先食用可可黃烷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可從輕度血管挑戰中恢復得更快,並且在複雜的認知功能測試中表現更好。黃烷醇是存在於在許多水果、蔬菜和可可中的小分子物質。
  • 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早晨鍛鍊如何為大腦提供幫助  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早晨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提高全天的決策能力和認知能力。額外的早晨運動會刺激大腦,並為一天做好心理準備。該研究還指出了早晨鍛鍊後在一天中進行斷斷續續的步行也可以最大化的提高認知功能,並且兩者均有益於增強大腦功能。
  • 科學家:吸菸者患抑鬱症風險或翻倍 因尼古丁影響多巴胺分泌
    11月5日,據外媒報導,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心理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吸菸者患精神疾病風險幾乎是正常人的兩倍。眾所周知,吸菸會影響身體健康,而那些吸菸者往往會在心情不佳、鬱悶的時候抽更多的煙,那麼吸菸能夠影響情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