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都是共同努力奮鬥,自家是將錢財往外送,扶貧式親情毀婚姻

2021-01-20 聞人芯

古人說,鬥米恩升米仇。這是幾千年來,大智慧的結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情,親情是什麼,就是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但並不是所有親戚都算得上親情,只有和自己親近的人才算親情,別的人,算親戚吧。

以前每家都有兄弟幾人,尤其是農村裡面,想著,只要有其中一個子女成材了,就可以提攜其他兄弟姐妹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這樣的道理,再不濟,兄弟幾人對自己的父母養老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很多人,看不得自己的兄弟苦,也明白兄弟的難處,只要自己有錢,生怕兄弟餓著,將錢都轉給他們了,自己就留下一點吃飯錢。

這些人結婚前是這樣做,結婚後還是這樣做。卻不知扶貧式的親情,最終是害了自己的親人。

農村裡飛出的鳳凰男

在我們村子,有戶人家,比較貧苦,兄弟二人,相差7歲,大兒子小張學習好,考上省外的大學了,畢業後回到省城工作,工資待遇還算不錯,而這個時候自己的二弟,剛剛讀完初中不久,沒考上高中,去讀了個技校。

在自己二弟外出讀技校的日子裡,小張經常給二弟買衣服買吃的,還買了個6000塊錢的手機,用掉了幾個月的工資,而自己就剩下一點錢能夠過到發工資了。

由於優越的工作條件,小張自己也長的比較俊朗,如願的和城市裡的一個姑娘結婚了,對方父母自己出錢在省城給首付了一套房子,讓小兩口住著。

對方也知道小張有個弟弟,剛剛從技校出來,也沒工作,在省城給介紹了幾個工作,都做不長,在了幾天就走了,最後去了一個麵包鋪,學做麵包。

小張雖然自己結婚了,妻子也懷孕了,接了父母到省城照顧妻子,而自己的弟弟,自己在麵包鋪每個月2000多塊錢的工資也不夠生活,小張每個月都將自己工資拿出一半來資助二弟,讓二弟能有一個好的環境。

這些東西,小張的妻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開始的時候,接濟一下自己的小叔子那也是正常的,畢竟一個人在省城只有這麼個親人,等穩定了就好了。

等了好久,這些穩定的現象沒有出現,小張每個月都轉很多錢過去,以至於自己孩子出生了都沒錢給醫院,最後還是嶽母拿出來的錢,將孩子給生下來了。

但是生完孩子之後,需要買奶粉買尿布,買很多孩子用的東西,自己的丈夫都拿不出錢來,最後妻子很生氣,丈夫不買,我自己買。

到超市買了很多小孩用品,當結算時候,才發現自己銀行卡裡都沒錢了,以為是被盜了,嚇的趕緊報警,畢竟裡面是自己母親給的十萬塊錢,用來應急生活的。

最後根據警方的調查,她錢的流向,全部是自己的小叔子。

妻子氣呼呼的回家問自己丈夫是怎麼回事,丈夫才講了實話。

「看著弟弟太可憐了,在城裡面沒房子,我拿你的10萬,然後房子抵押貸款了40萬,給弟弟買了套房子,後面的貸款讓他去還」。

這個時候妻子才知道是怎麼回事。以前看著自己丈夫資助小叔子,妻子沒說什麼,因為自己本身就有點錢,應急什麼的沒問題,但是現在這種情況,自己被氣瘋了。

最後不顧家人的阻擋,離婚了,讓小張帶著自己的債務出戶,解除房子的抵押,轉到小張父母的房子處,妻子帶著剛剛生下不久的孩子自己過了。

過了幾年,妻子無意間聽說了,自己曾經的丈夫,被自己弟弟給打殘疾了。因為自己背的債務太多沒能及時還上,被對方到單位追債,導致小張工作已丟了,自己父母的房子也被強制執行賣掉了,而自己因為收入的驟減,滿足不了弟弟的胃口,最終被打殘疾了。而自己弟弟的房子,也因為沒錢還貸款,也被銀行收走了。

最終一家人過的落魄不安。

扶貧式的接濟不可取

鬥米恩升米仇,這是幾千年的精華濃縮。

不管和自己多親的人,我們都不能直接性的去接濟對方,那不是在幫忙對方,而是在害對方,讓自己的親人想著,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反正有人會給錢,那還用那麼辛苦的去勞累幹嘛。

當這種想法形成規律,成為習慣性動作,那麼就是最嚴重的時候了,你現在有能力可以養著對方,但是你沒能力的時候呢?

自己的弟弟自己的親人,被自己當豬養了這麼多年,他們有能力去應對未來的風險嗎?你一個人能夠為對方永遠的遮風擋雨嗎?

不能,你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哪裡有能力去為對方遮風擋雨。

扶貧式的接濟不可取。

我們能夠怎麼做?

我們對親人對弟妹,最大的接濟,不在於金錢上,而是在於讓對方成為有用的人,而不是成為一個只知道要錢的無用之人。

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親人帶著自己的弟妹去學習各種技能知識,然後出來自己養自己,不能心軟,如果對方一個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那麼還有什麼勇氣繼續活下去。

這麼做,可能讓對方恨自己一輩子,但這種方法逼出來的人,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真正長大的人,對方是恨自己,但是自己心安理得,自己的弟妹終於長大了。

我們也可以接濟對方,但是只能在涉及到對方生命安全的時候接濟,如果連命都沒了,何來的奮鬥,何來的成長。

所以對於自己的親人,我們只能在對方最困難快要失去性命的時候,非常緊急的接濟一下,至少讓他們有繼續奮鬥的希望。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別讓那些無意義的事毀了你的感情你的婚姻你的幸福
    看別人逢年過節, 送禮者踏破門檻、擠裂牆;自家卻是「西線無戰事」「黎明靜悄悄」,那心裡真不是個滋味。看別人丈夫,暮有進步,朝有提拔,今日大餐,明日豪飲;自家男人卻是一成不變,朝九晚五,上班文件,下班遊戲,那感覺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 一個離婚男人的忠告:「扶貧式婚姻」太痛苦,最怕掉進無底洞
    文/東南萌以前的婚姻,大多數講究門當戶對,現在的婚姻雖然主張自由戀愛,但是結婚對象的經濟實力和家庭狀況仍然考慮的重點。這兩年社會上有一個新鮮詞,叫扶貧式婚姻,這就是在講雙方經濟實力不對等婚姻出現的問題。
  • 692篇「扶貧日記」記錄奮鬥青春
    兩年間,他用692篇扶貧日記記錄了小涼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定格了老百姓擺脫困頓生活後的張張笑臉,字裡行間也標記著大國脫貧路上一個個「駱胤成們」的小奮鬥。在廣闊天地中找尋「出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這是2019年初駱胤成剛到小涼山時,在第一篇扶貧日記裡寫下的第一句話。
  • 女婿家拆遷得1500萬,嶽母以離婚要挾,要求拿1300萬給小舅子買房
    但沒有哪個女兒生來就是「扶弟魔」,只是從小在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讓弟弟、幫弟弟已經成為習慣,也當成了自己的責任,甚至在結婚之後,還不惜犧牲自己的小家,也要努力讓弟弟過得舒坦。 雖然時代在改變,但「扶弟魔」女兒的命運難以改變,原因何在?
  • 讀《流浪地球》原著,感受中國式親情,有家一切都好
    每個人都有活著的權利,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活著的運氣。面對困境,即便你堅信人定勝天,也未必能保護親人活下去。和外國外向親情不同,中國式親情是「不認同、不理解、不溝通卻默默關心」。為了家人安全,父親甘願背井離鄉去最危險的前線,赴死也甘願;兒子在孤獨中成長,埋怨父愛的缺席,然而卻又不自覺地擔心父親的生死,而生死分別,才懂親情可貴;從男孩成為男人,延續父輩的使命,為了最愛的東西,繼續偉大的犧牲。
  • 我該怎麼處理別人對我婚姻的指指點點?
    既然結婚了,排除包辦婚姻和政治婚姻的話,是不是都是自己的選擇,也都得到彼此同意和認可了才結婚的呢?那麼就一定有彼此的需要和相互依賴的部分,而這個又和內向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是這樣來看的話,對於婚姻出現了一些狀況,只說是「內向」的原因,可能是一種逃避和藉口的行為了,而不去真正的探索問題成因。
  • 二婚為什麼就是過不好,看看過來人都怎麼說
    二婚不像一婚那樣,兩個人為了同一個孩子奮鬥。二婚後兩個人各懷心思,都想把錢財都用在自己兒女身上。 我覺得頭婚是為了一個目的而努力了,比如感情再不和,想離婚,可都怕對孩子不好,為了孩子而將就;不是說二婚就不好了,是跟誰過都一樣,都會有矛盾;為嘛離婚率這麼高,我還是覺得中國這夫妻缺少溝通與方法,跟學習一樣,方法路線不對,越走越偏;所以,順其自然隨緣分吧,這個緣分到了,是你人生中該有的命,躲也躲不掉,要不就自己一直過下去玩了。
  • 從愛情到婚姻,我們倒在了誰的面前,是距離是時間還是親情
    點擊"關注",若可以,讓我用孤單的句子,描繪微醺的情感#情感#執著是一種渴望,一種想要據為己有的思想,愛情的執著有時看起來很美,但背後的故事卻是很殘忍,有些故事從開始便會猜到結局,執著有時在愛情的故事裡,便是自私的表達,明知道不太現實,還給對方以希望,愛的痛苦,卻又不忍心分開,考驗愛情的也許是兩個人的距離,所謂的異地戀,遙遠的愛也許只有經歷的人才會懂,與兩個人每日都能夠見面的人相比
  • 親情無所依,家園空寂寥——讀王文興小說《家變》隨感
    範閩賢兩度婚姻。前妻病故,與前妻生的兩個兒子,老大早早送了出去,老二亦與家決裂。再婚生下範曄,家雖貧困恓惶,夫妻亦對範曄給予無微不至的撫育。但隨著孩子長大,父母的一舉一動在範曄眼中均成了貧窮、低俗、虛偽的代名詞,當父親退休失去收入後,更成了隨時被斥罵諷刺的對象。範閩賢的結局只有兩條,在家憋屈而死,離家清淨而亡,他選擇了後者,這不失為一條保留最後一點尊嚴的路子。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越努力就越幸福,句句正能量!
    導語:「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唯有奮鬥者,才能在歷史的年輪上刻印足跡」。 把幸福變成現實,將努力進行到底。幸福的人生,無不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努力奮鬥。為此,小編整理了以下關於努力奮鬥的勵志名句,期望和大家一起共勉。努力了的才叫夢想,不努力的就是空想,你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人生當中最有價值的體現。
  • 稅務扶貧故事薈|扶貧路上的暖心事兒
    經過20餘年的共同奮鬥,至2019年,所有結對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一盤雷竹筍炒臘肉鋪出產業致富路  「秦書記,這是我一早拔下來的新筍,第一口讓你嘗一嘗。」 鳳來社區13社貧困戶冉昌政抱著一小捆筍,腳上還沾著泥,笑盈盈地站在鳳來社區駐村第一書記秦蟬鳴的家門口。  「老冉,這是你的勞動成果,我可不能白收!
  • 《小小演說家3》被手機衝淡的親情 女孩重新定義化學方程
    上周六(10月26日)17:13分,在中國教育電視臺1頻道播出的《小小演說家》第三季第4期中,徐沈濤《被偷走的快樂》,引發眾人對手機成癮背後是否影響親情關係的思考。楊博佳重新定義化學方程,將父母分開比喻成化學反應中的「分子式破裂」。
  • 那些把婚姻經營失敗的人,都輸在了不懂自己在婚姻裡的價值是什麼
    婚姻中,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關於幸福,你不能指望別人給,而是自己來創造。婚姻質量作為一個人幸福生活的基礎,可謂意義深遠。可惜的是,如今的婚姻,從離婚率大數據來看,不幸的婚姻比幸福的婚姻遠多的多。問題出現在哪裡?
  • 調解室的故事 | 我把婚姻比作儲蓄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婚姻亦如此。別人從退休開始回歸家庭、享受生活,我從退休開始有了更多對婚姻和人生的思考。這一切都源於我當上了人民調解員,從事的是家事調解工作。我還沒來得及開口,面目猙獰的男子衝到母子倆面前:「老子欠別人140多萬,天天被催著要帳,飯都快吃不上了,你們娘兒倆還像催命鬼似要撫養費!要錢沒有,要命,老子有一條……」面對兇神惡煞的父親,三歲的小男孩像老鼠見了貓,躲在母親身後哆哆嗦嗦,劍拔弩張的態勢一觸即發。我趕快制止,將孩子抱在懷裡安慰。
  • 婚姻破裂實屬緣盡,別讓親情再添新傷
    婚姻破裂實屬緣盡,別讓親情再添新傷 2021-01-08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離婚女人的醒悟:最可怕的婚姻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守寡式婚姻
    于敏在30歲這年終於結束了八年的婚姻,因為她實在是受不了活守寡一樣的生活了!22歲那年,于敏嫁給了通過相親認識的老公。前兩年,夫妻關係還算正常,就算不如別人親密,但平淡是福吧!自從于敏懷孕後,于敏不僅沒有得到老公的優待,反而老公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冷漠。
  • 東安扶貧故事入選產業扶貧優秀案例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打贏收官之戰,必下非常之功,瞄準關鍵問題,依託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才能扭住「產業扶貧」牛鼻子。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當婆家人急需用錢時,我才意識到我的婚姻變成了「扶貧」,好後悔
    我父母都是退休工人,我是事業單位在編,一月四千多。 我媽問我的時候,我想了想,他那邊有兩個兒子,可以共同負擔老人,能減輕些壓力,他不是正式但也還穩定,了解到他一直在打工兼職,想也是個能幹的人。
  • 那是因為連錢財這兩個字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因為它們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個漢字都是不一樣的。財:左邊是貝,右邊是樹木。而這個貝殼就是中國早期文明裡交換的錢,右邊的這個樹木代表著這個字有源源不斷成長的生命力有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有太多的人都不知道錢是怎麼流進來,錢是怎麼流出去的。他們擁有的是流財。所以他們有的是錢,但是沒有留住財的能力。每個人所賺的錢,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就好比公司老闆能賺大錢,肯定不是一個人辛苦努力 奮鬥的結晶,一定是公司 上下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即使是靠個人力量掙錢,也是眾人合力的結果。
  • 婚姻生活,精神守恆才是勝出的關鍵
    二人從一起為共同的項目目標而努力,到欣賞彼此的三觀,在日日的相處中產生了革命戰友般的堅固感情,並最終步入婚姻。在了解了不同的運營模式之後,Daisy決定離開別人眼中的好企業,在老公的指導和自己不斷地努力實踐下,遠走異鄉,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項目實施顧問,成功升級了自己的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