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學派探古訪今⑤丨永嘉之學,源起「皇祐三先生」

2020-12-08 浙江在線

2017-08-22 07: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明 巡訪團成員 葉聖義

永嘉學派並非空穴來風。探尋起源,或許要從「皇祐三先生」開始。

資料表明,「皇祐三先生」指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4),三位率先在永嘉(現溫州地區)傳播中原文化的學者:王開祖、林石和丁昌期。

王開祖畫像

王開祖和東山書院

王開祖(約1035—1068),字景山,今鹿城區人,宋皇佑五年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處州主簿。後辭官回鄉,在華蓋山設東山書院講學授徒,跟從的有幾百人,南宋永嘉學者陳謙稱其為「永嘉理學之開山祖也」。可惜僅僅32歲就去世,遺著僅《儒志編》一書傳世,是講學時由門人記錄而成,故學界稱他儒志先生。

清朝光緒《永嘉縣誌》中的《東山書院圖》

溫州的書院文化可以說起源於東山書院。該書院後於明嘉靖十二年毀於颱風,三十一年由知府龔秉德重修。清雍正十年,巡道芮復傳移建於城東南積穀山麓。60多年前,東山書院門臺匾額還存在,並有照片留存。不過現在到積穀山下探尋遺址,已經只能從石壁和榕樹間遙想當年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尚存的東山書院門臺匾額

去年,為了繼承先賢傳統,溫州的文化愛好者林天舉等人又在大羅山開設了東山書院,經常舉行文人雅集。這也算延續了千年文脈吧。

林石生徒眾多

林石(1004—1101),字介夫,居瑞安塘岙(今塘下鎮大南山之塘岙底),世稱塘岙先生。他活了96歲,生徒甚眾,推動溫州成為「東南鄒魯」。

在北宋中原學術界大行《三經新義》、輕視《春秋》的背景下,林石堅持用《春秋》教授生徒,自己也絕意仕途,對永嘉學者周行己、許景衡等人頗有影響。周行己說他與程頤、呂大臨、襲原齊名,「都行古道,被尊為世宗師」;南宋陳傅良《新婦墓表》說:「熙寧、元豐年間,宋興且百年,介夫以明經篤行著稱於世。」

林石曾經遊歷的梅雨潭

林石是瑞安最早見記載的詩人,但留世作品不多,現僅保存短詩三首。在清乾隆《瑞安縣誌》中,有《梅雨譚憶舊遊》:

去夏曾同潭上遊,蔭松坐石濯清流。

論文聲雜飛泉響,詁道心齊邃谷幽。

盛暑忽思尋舊好,煩襟頓覺似新秋,

也知人世多餘暇,能更重為勝賞不?

丁昌期與醉經堂書院

當代研究永嘉學派的著名學者周夢江曾在接受採訪時證實,永嘉楓林鎮垟山村的醉經堂書院,是丁昌期為了教育鄉裡孩子所創辦的。清代的《宋元學案》、《甌海軼事》、《兩浙名賢錄》等都有記載介紹,是北宋中期溫州最早最著名的書院之一,也是宋代文化教育的遺址。

楓林鎮垟山村風貌

垟山村村民都姓丁,而今村民們每講起丁昌期便多有自豪。據說溫州丁姓始祖丁凱從福建遷溫州八字橋,在永嘉楓林置有產業。丁昌期為六世祖,字逢辰,元祐三年(1088)舉明經行修科不獲用,便歸隱楓林東郊,建醉經堂講學授徒,世稱經行先生。劉安節、劉安上等人因為姻親的關係,也曾師從他學習。

垟山村內的醉經堂現狀

醉經堂書院現在是永嘉的縣級文保單位,供奉殿裡供奉著牌位。歷經千年滄桑,多少有點殘破了。丁氏後人近年來一直在推動修葺,希望它能世代傳下去,為子孫後代銘記。

1503356508000

相關焦點

  • 46個永嘉「之最」,有些全國聞名,你知道幾個?
    醉經堂系永嘉學派開山鼻祖丁昌期創辦的講學書院,是北宋中期溫州最早最著名的書院之一,也是宋代文化教育的建築遺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年間重建,是一座五開間梁架式磚木結構建築,坐西朝東,東西長8.6米,南北寬15.3米,建築面積132平方米,正中三間後置有神櫃,為五朝門式圓柱、鬥拱構建。
  • 劉思文:地域學派 把握不同文化單元學術變遷的重要樣本
    「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分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韓非子·顯學》)如明末以來的浙江地域學派擅於考據,但並非溺古而不通今。他們繼承了南宋永嘉學派薛季宣、陳傅良、葉適和清初黃宗羲、黃百家、全祖望等重事功之傳統,提倡通經致用。學派代表孫希旦集畢生精力考據「三禮」之學,完成了百萬字的《禮記集解》。孫希旦對《禮記》的重視,並非純粹的究古興趣,而是通經致用之現實需要。
  • 永嘉這裡有條花崗巖石河、平板溪……
    永嘉有條石河,有石有水,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花崗巖石河,其中甚至還可能保留有第四紀冰川的痕跡,你知道在哪嗎?花崗巖石河一探石河:滾石堆疊人驚豔秋高氣爽,雲淡日麗。10月底,應媒體之邀,前往雲嶺鄉探遊。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永嘉還保留「鄉」名的地方早已寥寥無幾,雲嶺鄉,無疑是青山綠水和原生態的代名詞。幾經周折,我們終與「線人」陳林榮會合了。老陳曾當過24年的小陳村村長,但小陳現已歸屬於雲棲村了,一個比雲嶺還有詩意的地名。老陳帶我們所去之處,以前叫獻溪村,現叫軒溪,村民都講台州話,因為這裡與黃巖最偏遠的富山鄉毗鄰。
  • 探村溫州永嘉|茶園坑村,溪流山谷深處,戴氏人家靜美
    浙江溫州,永嘉,茶園坑古村落。一個位於楠溪江源頭,隱匿於深山峽谷之間的秀美古樸村落。茶園坑位於楠溪江上遊水系巖坦溪的支流小溪坑兩側,沿著楠溪源頭的山谷一路繞行。峰迴路轉之時,便可見到隱藏山野的茶園坑。清代屬永嘉仙居鄉五十二都,現屬於永嘉巖坦鎮。據《合溪總譜南山三房》記載:北宋仁宗皇佑年間(1049-1054),戴氏始祖戴天旭從仙居皤灘遷來,在永嘉合溪孤田逐步形成了如今以宗族血緣為紐帶的古村落聚集群。其二十五世始祖戴隆珠於道光年間(1821),偶然間趕牛到茶園坑,見此處峰巒環繞,植被茂密,溪水潺潺,雲霧繚繞,自然景觀十分優美。
  • 李白詩中描述了「永嘉遊石門」,這個石門到底在哪裡呢?
    永嘉石門臺,久聞其名。它不但以楠溪江大若巖景區一谷九漈的瀑布群聞名,更因為它可能與謝靈運石門有關而聞名。自然之秀美與人文之奧妙,自有擋不住的誘惑。六月初,遂呼朋喚友,直奔石門臺而去。九漈高入雲 永嘉遊石門石門臺,位於大若巖陶公洞附近。
  • 央視《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永嘉十二峰
    藍朝陽十二峰 陳光武 / 攝11月21日,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組為了展現永嘉的山水旅遊資源和楠溪江迷人的風光,一行多人來到十二峰景區,重點拍攝十二峰的險峻陡峭和獨特的景觀。為了保證欄目組人員的絕對安全,協助他們順利登頂,我們永嘉登協出動11人,登協「沙漠駱駝」,金牌領隊學親自上陣一路做保護放繩,隊員負責背拍攝器材並扶央視工作人員上下山,一路上特別得辛苦。但為了宣傳楠溪江的風光,再苦再累也值,這也是我們永嘉登協人的驕傲!十二峰位於浙江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大若巖景區,在陶公洞西北約3公裡處,是一組流紋巖因節理風化和流水侵蝕,地殼抬升而成的峰群。
  • 永嘉人的驕傲,滕錦光將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滕錦光是溫州永嘉人,1979年畢業於永嘉勞武中學(今永嘉縣羅浮中學),同年考入浙江大學,後獲得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博士學位,並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作為訪問博士研究生和研究人員,進行了為期約兩年的研究工作。1994年10月,滕錦光加入香港理工大學(原香港理工學院)擔任講師,並先後擔任協理副校長、建設及地政學院(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等職務。
  • 溫州永嘉驚現「地球的大腦」!
    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並沒有發現巖石有什麼特別之處。村民們猜測應該是去年下半年幾場大雨衝刷的結果。龍前村村民呂建車告訴記者:「之前巖石上都是一片黑色,估計是把巖石的紋路遮蓋住。我們雖每天從這裡經過,也沒有發現。直到經前段時間的雨水的衝刷,把上方黑色的泥土衝刷乾淨,以及上方的瀑布流下的充沛水源,隨著水流的衝擊,把下方的泥沙也衝走很多,底下的巖石也慢慢露出。」
  • 這位溫州人被譽為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一代詞宗」!
    值得溫州人驕傲的是,近百年來,溫州在詞、曲、詩領域有三位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學者:夏承燾、王季思、蘇淵雷。特別是夏承燾先生,被稱為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一代詞宗」。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20世紀以前,詞學界對詞人生平並不重視。
  • 永嘉人滕錦光將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2019-03-28 16: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永楠3月26日,香港理工大學召開校董會宣布:委任永嘉籍中國科學院院士滕錦光為下任校長,任期由2019年7月1日起生效。滕錦光現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 溫州永嘉現瀕危白頭蝰 毒性堪比五步蛇
    昨天,一名攝影愛好者在永嘉茗岙拍攝梯田時差點踩到白頭蝰,險些被咬,幸好閃躲及時,仍不忘拍照,留下了這蛇的「倩影」,你不妨看看,認識一下。  對於白頭蝰的傳說不少,但它真面目究竟如何?昨天記者請教了蛇類專家。  白頭蝰永嘉出沒  市蛇類研究所所長陳俊標說,白頭蝰屬於蝰科中的原始類群,是瀕危物種。
  • 永嘉陡門溪雕巖谷裡有龍井,藏在深谷人未識,你去過了嗎?
    第一次去陡門溪,就大有所獲,考察成果「陡門巖臼天下奇,藏在深谷人未識」成了《楠溪江周末》「永嘉風物」的開篇之作,反響不錯。由於「甌上酒史」高遠醉夢,錯過了被他稱之為陡門溪最經典的地貌景觀----「龍井」,於是,隔了一個周日,高遠和老孫又專門陪我再探陡門溪,同行者還增加了「仙遊」老邵。當然,這次改在喝酒之前了,而且從三個不同的地段走進陡門溪。
  • 浙江永嘉:此處四面皆山,碧綠的水庫被群山環抱
    「諸永高速巖坦高速出口,左上,過 林坑 ,到了 永嘉 北部,山從平緩變成了峻峭,有那麼點崇山峻岭的感覺」,曾經有驢友這樣描寫從 林坑 到碧油坑的旅途觀感,這個位於 永嘉 深山野墺、無人問津的村莊,近年來卻被驢友頻繁光顧。
  • 迷笛、東海音樂節共泊楠溪江,溫州永嘉跨年開唱
    2020年跨年之時,作為長三角地區影響力最大的戶外音樂節品牌——東海音樂節,在持續舉辦十周年之際,首度聯合迄今已舉辦二十年的中國首個原創音樂節品牌——迷笛音樂節,攜手打造了本次2020-2021楠溪江迷笛X東海東海跨年音樂節。
  • 永嘉之亂到底有多亂?漢家兩位皇帝受辱身死,漢家子弟幾欲被屠盡
    北宋以「恥辱莫大焉」之「靖康之恥」,經此浩劫,宣告滅亡。在宋徽宗父子受盡折磨來到達金國之後,宋徽宗被辱封為昏德公,宋欽宗在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被封為昏德侯。在宋徽宗被殺後,屍體被金人燒作燈油。被金海陵王完顏亮下令參加馬球賽,不慎跌落馬下,被亂馬踩死。中原二帝以階下囚的身份命喪他鄉,令後人嘆為觀止。
  • 溫州永嘉多人疑因針灸感染分支桿菌
    我科目前收治因永嘉甌北某私人診所針灸後分支桿菌感染病人10餘例!治療難度大!費用巨大!致殘率高!這家診所目前仍在營業!」  這到底是不是真的?記者調查發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確先後收治了10多例分支桿菌感染病人,但具體哪種分支桿菌感染依然沒有確定,有些病人已重複入院好幾次。
  • 永嘉法院發布危害食品安全...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正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2020年5月,永嘉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王某正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禁止被告人王某正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02 生產的黃豆芽中加入恩諾沙星,判刑!
  • 永嘉十二峰,橫看成嶺側成峰
    永嘉十二峰,位於風景秀麗的楠溪江大若巖景區,在陶公洞西北約3公裡處,是一組流紋巖因氣候風化和流水侵蝕,由地殼抬升而成的山峰群。十二峰是已被冠以名稱的的十二個山峰。永嘉的十二峰的景色也有蘇軾著名的七絕《題西林壁》的詩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十二峰的每一處山峰,無論是孤峰突起,還是群峰依偎,總是錯落有致、氣勢磅礴,處處顯示出高山深澗的壯觀峭拔。秋高氣爽的季節,陽光不溫不熱地撒在我們身上,正是登高的好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