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三世登基勢力漸長,為何還如「提線木偶」,連皇位都保不住?

2021-01-09 讀史閱世

一般來說,封建時代的帝王是世俗間最高權勢的象徵,是封建朝代最高的統治者,不受任何人的約束。雖然如此,但政治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鬥爭,帝王同樣屬於某一個政治集團。當其所屬的政治集團處在劣勢時,作為該集團代表的帝王極有可能會被推倒。

因此,帝王被廢在中外歷史上並不少見,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三世正是被廢帝王之一。查理三世被廢的原因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焦點之一,蘭斯教士曾言,查理三世的下臺之根本原因在於外戚幹政。但對於這一點,很多學者一直持有懷疑的態度,認為「外戚幹政」四字太過簡單,政治變革往往包含更多的歷史因素。既然如此,查理三世被廢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一、分裂與割據:西法蘭克的日漸衰落

查理三世被廢離不開當時西法蘭克的分裂和加洛林帝國的衰敗。加洛林帝國王權繼承可謂一波三折,早在查理曼時期就一分為二,分別是西法蘭克和東法蘭克。

查理三世祖父於公元877年與世長辭,西法蘭克王位傳於其子結舌路易斯,也就是查理三世之父。不幸的是,結舌路易斯是個短命國王,登基加冕後才16個月就亡故。此時的西法蘭克勉強算是一個完整的帝國,但隨著結舌路易斯的亡故,帝國開始出現分裂的苗頭。

關於帝國王權繼承的問題一直是其子嗣爭奪的焦點,加上尚且年幼的查理三世,結舌路易斯一共育有三位王子。經過一系列的政治較量,長子路易三世取得法蘭西和紐斯特的統治權;次子卡洛曼二世奪得阿基斯坦和勃艮第的統治權;查理三世祖父的妹夫伯叟奪得普羅旺斯的管轄權,而查理三世苟延殘喘,只保留了王子的頭銜,沒有取得一塊轄地。從此,加洛林王朝一分為三。

中央統一政權的分散解體意味著帝國的衰敗,西法蘭克的分裂加劇了國內貴族的對權勢和利益的爭奪,國內各階級和政治團體的矛盾日益加劇。諾曼人眼看加洛林日漸衰落,於是發兵開始入侵西法蘭克。面對亡國的危險,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迫於形勢不得不結盟對抗外敵。

公元881年,雙方聯軍在索姆河一戰獲勝,贏得了結束戰爭的關鍵,但路易三世在戰爭中身亡。隨後,卡洛曼乘勝追擊,在蘭斯北部徹底擊潰諾曼軍隊。但不幸的是,三年之後,卡洛曼亦受傷身亡。

隨著兩位王子逝去,西法蘭克王朝境內混亂進一步加劇。到此時,西法蘭克具備王權合法繼承權的只剩下查理三世一人。雖然如此,但貴族們並不認可這位年幼的王子,公元884年,西法蘭克貴族和主教們邀請東法蘭克國王入主西法蘭克。後來隨著東法蘭克國王死去,巴黎伯爵奧多取得西法蘭克的統治權。

封建時代,皇權神授的觀念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奧多並不具備王室血脈,無法繼承西法蘭克,也得不到所有貴族勢力的認可。反對黨在公元983年為查理三世加冕,奧多無力阻止,查理順利繼承西法蘭克國王之位。此時的西法蘭克已然群雄林立,查理三世的國王之位搖搖欲墜。後來,查理三世與赫利羅伯特二世火拼,被他抓住之後軟禁在蒂耶裡堡,查理三世從王位衰落。

二、廢而不殺:封建王權合法性束縛及貴族利益糾葛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歐洲,封建時代君權神授的觀念根深蒂固。關於以下犯上弒君奪位,被西方人奉為經典的《聖經》曾有解釋:「他們立君王,卻不由我,他們立首領,我卻不認」。弒君奪位者在封建時代被認為是大逆不道,有違天意的舉動,這也正是查理最後被廢囚禁,而非被殺的原因。

從封建王權獲取合法繼承的理論視角來解析,查理三世被廢與上述所謂「君權神授」的封建理論有著密切的關聯,這其中更包含著貴族利益的爭奪。

但從整個中世紀發展的歷史來看,君權神授的理論僅僅是其中之一,王權的繼承還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如王室血脈、貴族支持、婚姻、臣民選舉等等諸多要素。著名學者塔西佗曾言,國王的權利存在邊界,他們並不是不受限制的。

從這個角度看,中世紀王權合法性既包含宗教層次的,也包括世俗層次的。國王登基的途徑除了一貫以來的和平繼承即子承父位之外,貴族們還可以藉助所謂「國家緊急狀態」來推翻國王領立新王。

赫格納正是這場政治風波中的「外戚」,與查理三世有著密切的聯繫,被其提拔至西法蘭克王國的重要職位上,這觸及了貴族們的利益。另外,貴族們以赫格納非西法蘭克傳統貴族出身,違反輔政的傳統使國家陷入緊急狀態為由為藉口向查理髮難從而另立新王。

通過這樣的方式,貴族們有了足夠的理由向查理三世發難,使這次的政變出師有道。最終,以赫利羅伯特為代表的貴族取得勝利,羅伯特被推選為新的國王。

羅伯特在登上王位之後,為了使自己篡奪的王權更具合法性,效仿加洛林帝王向聖但修道院提供捐贈,以便獲得所謂「神權」的認可。公元923年,聖但修道院為答謝羅伯特,製作了捐贈文書送給羅伯特。在文書的開頭就闡明查理三世被廢的原因,指明羅伯特順應天意廢除查理。

三、內外交困:王權衰落與地方力量的崛起

西法蘭克的王權更迭的困境還需要從加洛林的衰落說起,加洛林帝國一分為二,帝國王權也隨之撕裂成兩份。分裂意味著國家整體實力的衰敗,意味著加洛林王權完全的衰弱,這使得那些本就懷有異心的貴族們蠢蠢欲動,等待著時機發難。再加上查理三世的兩位哥哥相繼病逝,而諾曼人在外又虎視眈眈,整個王室搖搖欲墜,這是查理三世繼位之後所面臨的困境。

除此之外,地方勢力的崛起離不開歐洲一直以來的伯爵制和分封採邑制度,這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分封制和貴族爵位制度相似。這種制度最早根源於臣子對於王權的臣服和依附。

加洛林帝國建國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貴族,這在帝國早期是有利於帝國內部穩定的舉措。但隨著局勢的穩定,各利益集團不斷發展,衝突也在加劇。隨著加洛林一分為二,貴族們迎來了大發展,他們與王室的衝突愈演愈烈,王權呈現衰落的勢頭。

分封採邑制度和爵位制是加洛林王室獲得貴族勢力支持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爵位和封地維持二者之間的良好關係,這種方式在王權強勢期無可厚非,但隨著貴族地方勢力的不斷加強,貴族參政議政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佔權重越來越大,加洛林王權勢必逐漸衰弱。

分封制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國內國足參政議政的野心,為了爭奪更多的利益,他們不斷派遣心腹入宮爭奪職位,分化王權。在一次次的交鋒之中,王室屈於外部貴族的威脅而不斷使自己的權利喪失。

加洛林在9世紀末再次分裂為6個國家,西法蘭克正是其中之一。此時的帝國王權已經極度虛弱。分裂之後,各國貴族勢力不斷擴張侵蝕中央王權。西法蘭克後來再度分裂,地方勢力割據崛起,劃分為了大大小小29個公國。

到了此時,西法蘭克中央王權分崩離析,已經是名存實亡,王權已經沒有了震懾地方勢力的能力,查理三世的登基不過是貴族們為了更加名正言順地篡奪王權的手段而已。到了公元10世紀,西法蘭克貴族已經逐漸掌握了國家重要職位,佔據著大片的土地。除此之外,各地貴族在自己的封國之內建立政權和軍隊,王權式微已經顯而易見。

查理三世被廢,伴隨著外部勢力的入侵和內部地方勢力的崛起,二者使中央王權受到衝擊,這樣的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查理三世登基之後雖然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但卻無法改變這樣的困局,最後被貴族群起而攻之,從王位上摔落,西法蘭克王國王權首次出現中斷。

四、結語

政治變革之原因多種多樣,查理三世被廢不單單是「外戚幹政」那麼簡單,其根源還在於西法蘭克王權的衰落和國內地方勢力的崛起,而貴族和王權的衝突則加劇了政變的爆發,「外戚幹政」不過是這場政變的合法外衣。

中世紀的歐洲正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歐洲諸國內部勢力崛起,割據混戰不斷是其常態。面對地方割據與貴族崛起的困境,查理三世無力回天,被廢只是時間的問題。查理三世被廢實際上代表著這一時期大部分歐洲王權的縮影,從查理三世的研究出發,或許我們能夠一窺中世紀歐洲的概貌。

參考文獻

《中世紀經濟社會史》

《中世紀政治思想史》

《查理大帝傳》

相關焦點

  • 連城旅遊必看提線木偶戲,會書法和雜技的提線木偶,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福建連城旅遊裡不可錯過的體驗,欣賞省級非遺連城提線木偶表演。上面那張圖,你沒看錯,都是被邀請上臺學提線木偶的遊客。沒想到孩子們過於積極,搶光了體驗名額,大人只能在下面觀看。連城提線木偶是一種傳統戲劇。始於清末,清光緒二十四年。連城木偶誕生之初,行頭極簡,僅木偶18個(俗稱十八羅漢)。
  • 《提線木偶》:跌跌撞撞才明白,走路並不太簡單
    虐心的《QWOP》還記得遊戲難度高得讓人開始懷疑人生的Flash作品《QWOP》嗎?遊戲中你要控制人腿的不同部分,但實際操作起來,每次都只能看著運動員腿部肌肉抽搐倒下,上手難度十顆星。如果你沒有被它折磨過,那麼iOS上近期的熱門新遊《長腿爸爸》(Daddy Long Legs)又給了你一次機會,你要控制一個腿長的驚人的小毛方塊往前移動,頭重腳輕的它移動起來分外艱難,玩法同樣很虐心,上手難度七顆星……如果你在被折磨了這麼久之後,還是對這種遊戲抱有好奇心的話,那麼恭喜你,《提線木偶》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它的關卡設定把一個高難度的「如何迅速學會飛簷走壁」的問題,分化成了
  • 捷克舊城廣場提恩教堂和當地特色木偶
    揚·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偉大的愛國者、布拉格查理大學首任校長, 由於胡斯的主張與羅馬天主教會針鋒相對,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國境內),被羅馬教皇宗教法庭以觸犯教規、散布異端邪說罪處以火刑。胡斯以獻身教會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的大義而殉道留名於世,他的追隨者被稱為胡斯信徒。 胡斯雕像揭幕於1915年,以紀念揚·胡斯殉道500周年。
  • 婁藝瀟曬跳舞視頻,臉蒼白五官僵硬似提線木偶,被說像恐怖片女主
    視頻中她的狀態再引起網友們關注,網友直言她現在的樣子就像一個木偶洋娃娃,好似恐怖片女主角,太嚇人了吧!畫面中,婁藝瀟身穿墨綠色針織衣搭配黑色紗裙,身材四肢十分纖細,看起來比之前瘦了不少,而這次她的臉再次備受關注,只見她好像戴著一頂假髮,微卷長髮披肩,齊劉海顯得略微死板,而她整個人臉色看起來蒼白無血色。
  • 雍正登基,收拾了老八、老九,為何放過老十?雍正:朕並不是怕他
    經過「九子奪嫡」事件的殘酷洗禮,在時任九門提督隆科多和時任川陝總督年羹堯的「內外夾輔」下,皇四子胤禛奪嫡成功,順利登基成為雍正皇帝。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歷代君主登基以後基本都會以血腥手段剷除威脅自身皇權穩固的皇室兄弟,更何況雍正皇帝還經過了那樣一場殘酷的皇位爭奪。
  • 魏忠賢掌權多年,為何敵不過剛登基的朱由檢?太監再強也畏懼皇權
    雖說「人間正道是滄桑」,但此事卻仍然有人質疑,魏忠賢明明是一位在天啟皇帝面前都稱九千歲的人,在明朝皇帝之下可算是「隻手遮天」,為何會被年僅17歲,且剛剛登基的崇禎輕鬆扳倒呢? 明朝又有錦衣衛的存在,皇權固若金湯,一切的權臣在皇權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無論是嘉靖時期,首輔位置坐近二十年的嚴嵩,還是萬曆時期,首輔、帝師、託孤重臣的高拱,都在皇帝的一張聖旨下,瞬間便灰飛煙滅,根本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 《彩虹墜入》遊戲評測:提線木偶會夢見黑貓嗎?
    接下來兩個難度漸進的解謎將遊戲基本所有核心機制與樂趣都展現了出來,最後的人偶謎題則讓打開了走向未知的大門,也讓玩家注意到了解謎線索往往就在場景之中。第二章開頭先是來了一個接線的謎題,似乎暗示了接下來也會有這種與光影沒太大關係的謎題出現;接下來放長杆的小謎題讓我十分喜歡:看似最容易的路逕往往是錯的。
  • 李憲面對皇位的誘惑,為什麼心甘情願地將至高無上的皇位讓出去?
    要知道李憲為何主動放棄皇位,其實只要明白當時的實際情況也就明白了,李旦第二次能夠坐上皇位,其實與李旦和李憲沒有一點關係,也就是「唐隆政變」的主角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正是因為李隆基主動招攬了禁軍,以及在太平公主的幫助下,最終利用禁軍誅殺了韋後和安樂公主,並且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這樣才最終讓李旦再一次登上皇帝寶座,也就是說李旦能夠登上皇位,李隆基是第一大功臣,如果李旦冊立嫡長子李憲作為太子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捷克提線木偶:照片來自於網絡) 捷克有提線木偶,造型精美樣式多樣的提線木偶深受捷克人民的喜愛;越南有水上木偶,演員們站在水裡,利用竹竿與細線操縱木偶,使其做出跳躍、反轉等動作;日本有文樂木偶,木偶劇團一般由5人組成,三名木偶演員坐在幕布後面,操作木偶。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卻選擇了能力平庸的嘉慶繼承皇位
    由此可見,嘉慶的執政能力確實平庸,那麼作為開創「康乾盛世」的締造者之一,乾隆皇帝,為何還要將皇位傳給能力如此平庸的嘉慶呢?三立太子縱觀乾隆一朝,其實乾隆皇帝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傳位給嘉慶,後來傳位給嘉慶,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乾隆生前曾三立太子。
  •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皇位完全是父傳子一脈到底的統一王朝
    夏朝的世襲制和宗法制度還不太完善,有時「父死子繼」和,有時「兄終弟及」。直到商朝末年才完全確立了嫡長繼承制。西周一開始就確立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繼承制,從而進一步完備了宗法制。因為秦朝皇位只有兩人,秦朝勉強算一個吧。西漢,漢高祖劉邦之後,嫡長子劉盈繼位。但朝中重臣誅殺諸呂之後,廢了呂雉扶持的劉盈之子、漢少帝劉弘,迎立代王、劉邦之子劉恆登基,漢朝大宗(嫡長宗)已改。
  • 《三生三世枕上書》帝君樹懶上線,蛇陣擋不住你,鳳九夢寐解鎖
    東華不光是靠著樹幹的時候,很有樹懶那慵懶可愛的氣派,而且躺在床榻上的模樣,也是像個貪睡的大男孩,如果不是帝君那頭銀髮,還以為這個小傢伙是白鳳九(迪麗熱巴飾)未諳世事的弟弟,不過話說東華這麼乖巧地枕著小九的腿,這可是讓人情何以堪呢?此刻,曾經的天地共主和鳳九似乎調換了一下位置,都不知道誰才是被寵溺的小狐狸了。
  • 為何武則天臨死前,把皇位留給了李家,而不是給了娘家人?
    為何武則天臨死前,把皇位留給了李家,而不是給了娘家人? 武則天在政治上非常有才華 殺伐決斷就連謀略也不輸男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
  • 當非遺文化遇上現代科技 木偶也有了「機器心」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6日訊 提到木偶,你會想到一說謊鼻子會變長的匹諾曹,還是人為控制的提線木偶?那你有沒有想過「機器人+木偶」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皇太極太拼命,臨死沒有立下繼承人,為何六歲的順治繼承皇位?
    皇太極太拼命,臨死沒有立下繼承人,為何六歲的順治繼承皇位?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在中國古代的帝王生活中,禪讓制一直發揮著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影響著中國歷代王位傳承的發展。他死得太突然,所以並沒有留下任何話,皇位的繼承也不知道該給誰,朝中一些有實力的人都想爭這個皇位。其中朝廷中最佔有優勢的人就是他的第一個兒子豪格,他從小就跟著他的父親打仗,立下了很多戰功,在軍中的威望也比較高,所以把皇位給他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一些人並不這麼認為。他的叔叔多爾袞一樣是一位權力極高的一個人,並且掌握著吏部,他只比豪格小了三歲。
  • 全國首個掌中木偶機器人驚豔亮相!
    令人耳目一新的掌中木偶機器人,「偕同」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的演員們同臺演出,精彩表演吸引了許多觀眾。非遺+科技人機互動秀令人驚豔搖頭、擺手、舞扇,舞臺中央的機器人,手臂熟練地操縱著手中的木偶;一旁則是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的演員們,他們用手指靈巧地表演舞綢、轉碟、頂缸等多項木偶雜技表演技藝。機器人和演員們聯袂獻演的,是掌中木偶戲經典劇目《大名府》。
  • 在太子位熬了十四年,結果登基三天就去世了,孫子成千古一帝
    不過也有人對皇帝這個位置並沒有太大的熱衷,一直守著本分,一直到自己的父親去世之後,才登上皇位開始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可是他面對好不容易得到的至高無上皇權,在登基後僅僅三天便去世了,令人唏噓。嬴柱就在這種生活環境出生了,看似他擁有很多東西,可是父親在宣太后的壓迫下,他連最基本的父愛都沒有得到。而秦昭王這時候也忍不住了,宣太后的欺壓盛極必反,讓他動了殺心,於是在聯合一個朝中重臣,一起發動了政變,要做就做得乾淨利落,全面狠決,秦昭王在這一戰沒有給宣太后東山再起的機會,一舉掌控了朝中的大權,可代價是失去自己的大兒子。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而玩金融是西方國家百年的經驗,俄羅斯雖然有經濟專家,但都是紙上談兵,無法與西方國家金融所抗衡,加之國內寡頭賣國求利行為,都助長了危機。從過程來看,俄羅斯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造成的,是東亞金融危機所引起的,第二次、第三三次則主要是俄羅斯政府政策失誤所導致的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