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半中國人感染這種病菌,一人得病傳染全家,有孩子的一定要注意!

2021-01-15 健康界

最近,人民日報報導一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傳染給全家的新聞: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或幽門螺旋菌(Hp),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而且具有較高傳染性,尤其是共用餐具等,一人得病,很容易傳染給全家人。

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意味著每兩個人裡,就有一個人中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現狀已經不容樂觀,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上了,更多人對幽門螺桿菌存在很多誤區,今天就為大家理一理。

少數人認為,HP已經與人類共存數萬年,對人類的免疫力提升、腸道菌落協調、反流性食管炎、哮喘等可能有益處。實際上,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證明幽門螺桿菌對人體有益,反而是浩如煙海的實驗證明,HP是一種可傳染的致病菌。

全球幽門螺桿菌研究權威、美國的Graham 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門螺桿菌就是死的幽門螺桿菌,意即「所有活的幽門螺桿菌都是有害的」。

電子顯微鏡下的幽門螺桿菌

呼氣檢測的數值越高,病情越嚴重?不是!吹氣檢測定性檢測,不是定量檢測,數值高低沒有太大的臨床意義。你只要看結果是否是陽性即可。

尿素[C14]呼氣檢測和尿素[C13]呼氣檢測,是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檢查手,但由於各地各醫院使用的設備不同,數值標準也不同,因此只需要看結果即可。

比如標準上限值是150,結果是300,那就是陽性,感染了;這和結果1300沒有太大的區別,並不代表感染的程度就重了些。

幽門螺桿菌具有傳染性,雖然確切的傳播途徑還不清楚,但人與人之間最有可能是通過「口-口」或「糞-口」來傳播。一般幼年時接觸到了被幽門螺桿菌汙染的飲水或者食物,是感染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除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唾液能傳播的病原體有很多,包括流感、A肝、戊肝、水痘、麻疹、開放性肺結核……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用公筷,如果條件允許,也建議大家分餐。

明星張馨予在微博評論中也提到「一般都是要分餐」

10歲以下兒童最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數據顯示,我國 10 歲以下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達40%~60%。由於年紀小發育不成熟,孩子胃內環境跟成年人有很大差別,幽門螺桿菌在孩子的胃裡也更容易定植繁衍,如果咀嚼餵飯,唾液中的幽門螺桿菌就可能增加孩子感染的風險。 

所以,家長們千萬別再把食物咀嚼後餵給孩子,也最好不要直接親吻孩子的嘴巴。

40歲前,沒查過幽門螺桿菌的就可以去查一次;40歲之後,建議直接做胃癌篩查,不用單獨查幽門螺桿菌;孩子一般不用查,做好預防,通常建議成年後再檢查治療。

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治療了嗎?不完全正確。大部分的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小部分人,會出現噁心、腹脹等症狀。

對於一般人群來說,如果沒有症狀,根據個人意願,也可以選擇暫時不予治療。但是對於一些高危人群來說,即便沒有任何症狀,也要治療,比如:萎縮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抽菸、長期服用非甾體藥物者等。

但從預防胃癌的角度來講,即使沒有症狀,也要治療。因為:

第一,在沒有發生萎縮性胃炎之前根除,幾乎可完全阻斷腸型胃癌的發展路徑;

第二,沒有症狀不代表沒有傷害,一旦感染,100%會有胃黏膜損傷;

第三,很多胃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包括胃癌的前期也沒有特異性症狀;而根除HP是屬於釜底抽薪的有效預防手段。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確是胃癌重要的危險因素,畢竟它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認定的Ⅰ類致癌物。2006年,一項調查顯示,所有致癌因素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整個數據中,77萬例惡性腫瘤發病都跟幽門螺桿菌相關,其中78%的胃癌可以歸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實際上胃癌跟很多原因都有關係,幽門螺桿菌並不是導致胃癌的唯一風險因素,飲酒、吸菸、高鹽飲食等等,都會增加胃癌的風險。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並不一定會發展成胃癌,但應該注意預防、配合治療。

隨著時間的推移,幽門螺桿菌並不會自愈,反而可能引發消化性潰瘍,還有些會導致萎縮性胃炎,進而增加胃癌的風險。

現在越來越多的醫學家建議:凡是沒有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需要根除治療,這對預防胃癌意義重大。

所謂抗衡因素,是指:75歲以上高齡老人、12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嚴重慢性疾病(系統性疾病、惡性腫瘤、老年痴呆、精神類疾病、肝/ 腎/心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或更加嚴重的疾病)等、個人不願意治療、肥胖、哮喘、反流性食管炎等。

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已經是幽門螺桿菌的患者了,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

其實比起自己瞎琢磨,最省心省力的辦法是——到醫院掛消化內科或者便民門診,讓醫生直接檢查就好。

正常操作是做一個呼氣試驗。簡單來說,就是服用試劑後,對著儀器吹氣,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如果懷疑有潰瘍等繼發疾病,醫生還會建議做胃鏡檢查。檢查時可以順便取非常小的一塊胃組織,來檢測幽門螺桿菌。

如果你是第一次感染幽門螺桿菌,根除相對簡單,聽醫生的指導,足量足療程治療,一舉「殲滅」病菌,斬草除根就行了。比較常見的是四聯療法,一般療程為 10~14 天。如果首次治療沒有根除,再繼續治療時,就相對複雜了,需要根據耐藥性,來特別選擇抗菌藥的種類等,但這也不需要你擔心,醫生會幫你安排好的,遵醫囑。

飯前便後要洗手,  主要為了防止糞-口傳播,如廁後不洗手,又去吃東西或者摸嘴巴。儘量在家吃飯,  各種不衛生的小館子大排檔都埋伏著幽門螺桿菌。 保持口腔衛生,  間隔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復蛀牙、牙垢、牙結石等口腔問題。定期更換牙具,  牙具放在陽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無窗的衛生間要定期殺菌消毒。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輔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夠緩解抗菌藥物帶來的腸道菌群紊亂,減輕不良反應,通過競爭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提高根除率。

特別提醒,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道潰瘍密切相關,飲食不規律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則會進一步增加這種風險,「老胃病們」一定要特別當心。其實疾病總是防大於治,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剷除」每個感染源。

相關焦點

  • 一人感染全家得病,這種病菌正在侵蝕中國人
    可怕的是,醫生讓男子家人也到醫院檢查,發現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據多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隨後,相關話題迅速竄上熱搜。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病?或許我們平時聽到的並不多,它是唯一能夠在胃部存活的細菌,是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以及與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惡性淋巴瘤等胃病的罪魁禍首。
  • 男子一人得病,查出全家感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這種細菌可致癌
    幽門螺桿菌 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專家建議 ▼ 一人感染,全家感染!
  • 一人感染,全家攜菌!這種一類致癌物全國超半數人群感染,到底要不要...
    「一人檢出,全家攜帶,這在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中並不少見。」浙大二院消化科副主任杜勤是浙江省醫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組長,醫院的幽門螺桿菌專科門診已經開了三年,接診了不少家族患者,一位年輕患者讓她印象挺深刻。20多歲的小孫是一位慢性胃炎患者,經常出現胃酸過多、飢餓時胃痛等症狀,已經反覆好幾年。
  • 中國人這個「餐桌陋習」是時候要改了!
    只不過,「口水菜」的危害可能沒那麼立竿見影,很多人得病了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如何被傳染的。新冠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播婚宴、聚餐、應酬、家宴……圍桌共食、相互夾菜是中國人喜愛並推崇的飲食習慣,它能一下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一盤菜無數雙筷子夾來夾去,在推杯換盞間便給了各種細菌、病毒大量傳播的機會。
  • 一人感染全家中招,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1.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定會得胃癌嗎?  不一定,但要警惕發展成胃癌的風險。  很多人之所以談起幽門螺旋桿菌"色變",是因為其是胃癌的致病因子之一。雖然被證實,但是並不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一定會患胃癌。如果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開始可能演變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在此基礎上,個別人會出現胃黏膜異型增生,可能會發展成胃癌,但是這種可能還是比較低的。儘管比較低,但一旦變成胃癌,結局很可怕,所以還是需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這樣就能掐斷由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癌的可能。
  • 孩子養寵物,一定要當心病菌傳染
    此外,兔子也是嚙齒類動物,這些動物有更多的細菌。因此,家長不應讓孩子養嚙齒類動物,避免咬傷或傳染病。現在,寵物狗和貓品種越來越多,除了普通家庭,還有鳥類、海龜等。普通人只知道狂犬病是由瘋狗咬傷引起的,每年狗都會咬人。目前還不知道貓也能使人患狂犬病。據統計,狂犬病引起的貓抓和貓咬傷佔狂犬病數量的第二。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皮膚病,「貓抓病」。大多數患者是兒童。
  • 一半中國人都感染了的細菌,該如何應對?
    據世界胃腸組織統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也就是說,平均每2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在中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人數超過7億!幽門螺桿菌傳播如此之廣,所有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感染者,它有何危害,又當如何防範?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它的真面目!
  • 美國女子當廚師害人,隨身攜帶致命病菌,致使多名僱主感染致命菌
    後來她發現自己很有烹飪的才能,於是轉行當了廚師。相比於女傭,這份工作更清閒,工資也更高。1900年,瑪麗在第一位僱主家做廚師的時候,那家人就患上了傷寒,此後瑪麗每到一戶家庭當廚師,那麼這一家都會被她感染傷寒。瑪麗的工作並不固定,僱主家裡有人生病了她就會辭職,也從不留下自己聯繫方式,因此並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
  • 8億中國人都感染過的病菌:只因日常小事不注意!
    最近,很多單位都開展年度體檢,在眾多體檢項目中,有一項是檢查幽門螺桿菌的。不少人拿到檢查報告都會很驚慌:幽門螺桿菌——陽性。 這可把大家嚇出一身冷汗,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怎麼就感染上了?它會引起什麼疾病?怎麼根治這種病菌啊?
  • 同桌吃飯,會傳染B肝、愛滋嗎?哪些病可以通過飯桌傳染?
    我們中國人吃飯是共餐制,吃飯的時候,大家用筷子一起往同一個盤子中夾菜。這樣是顯得親密不假,但是卻不衛生。在夾菜的過程中,有些口水就留在了盤子中,整個吃飯的過程,唾液會進行交換。若同桌吃飯的人都是健康的還好,若同桌吃飯的人身體不健康,患有一些能傳染的問題,那麼和他一起吃飯的人就有可能被傳染上。
  • 感染這個細菌患胃癌的危險性有多大?
    中國人喜歡聚餐,在夾菜的過程中,會導致一些病菌的傳播。 比如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病人,用自己的筷子夾菜,筷子上會有他的口水,口水中病菌會留在夾的菜上,所以一個病人可以傳染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桿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60%。
  • 肺結核的傳染途徑 三種方式傳播肺結核
    很多人都知道肺結核是一種什麼樣疾病,但是卻不知道肺結核可以傳染,那麼肺結核通過那些方式來進行傳播的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去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呢?在發生肺結核的時候會出現哪些症狀,你們都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男孩反覆發燒原是感染EB病毒 醫生提醒勿親吻孩子
    金英姬介紹,這種病毒高發於4-6歲的孩子,一旦感染這種病毒,就會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這是一種比感冒更粘人的病症,它會侵犯人體的各個臟器組織,引發很多併發症,如扁桃體腫大、腦膜炎、肺炎等,甚至會誘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肝臟功能受損以及泌尿系統感染、肝衰竭等病症。」
  • 從《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看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
    在提到不同文明的徵服過程的原因,作者歸納為標題中的三個語詞,那就是槍炮、病菌與鋼鐵。對於槍炮,中國人有著深刻的了解,因為中國的近代史就是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的。槍炮的背後,有鋼鐵這類工業文明的代表支撐著,所以鋼鐵也是徵服別人的一個利器。
  • 孕媽媽感染了新冠病毒,孩子得病嗎?有關母嬰傳播的3大懸念,你一定...
    母嬰傳播指孕婦在分娩前、分娩過程和哺乳的過程中,媽媽將自己體內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傳給孩子,這包括垂直傳播和哺乳傳播兩種方式。 在此篇中,我們重點介紹當孩子還是胎兒(在媽媽子宮裡)時,媽媽與孩子之間傳播的問題,也就是「垂直傳播」。 垂直傳播有哪些方式?
  • 狗狗的這6種典型病,可能會傳染給人類,人犬共患病有哪些?
    外傷感染 我們在和狗狗的玩耍中可能會出現被狗狗誤傷的情況,比如被狗狗爪子抓傷或者被牙齒刮傷,這些都很有可能會感染細菌。所以只要出現傷口都不能忽視,因為狗狗的指甲和牙齒都隱藏著大量病菌,只要有傷口,這些病菌就會進入人的體內,然後就會生病。
  • 衝水產生病菌氣溶膠、感染HPV?安全使用公共馬桶謹記這三點!
    馬桶衝水會產生病菌氣溶膠和感染HPV?很多人出門在外去公共廁所,都如臨大敵,擔心細菌、病毒、傳染病……尤其是使用公共馬桶傳染性病的傳聞,更是讓很多人寧願忍著回家上廁所。那麼,公共馬桶到底有多髒,真的會感染HPV(人乳頭瘤病毒)嗎?
  • 這種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確實很「難搞」,原因無外乎4個
    2、和免疫力有關尖銳溼疣和免疫力有很大的關係。免疫力低的人不僅會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還會增加治療的難度。這是由於機體的免疫力在抵抗外來病原菌發揮很大的作用,刺激細胞的免疫反應,清除掉病菌。但是免疫功能降低的時候,病菌的清除會不完全,因此就會引起尖銳溼疣的感染。這也是愛滋病、梅毒、生殖器皰疹等人會共存尖銳溼疣的原因。
  • 家長注意了!孩子喊肚子疼有可能是腸系淋巴結炎!
    腸繫膜淋巴結炎這種疾病屬於病毒感染,在平時如果我們手下不注意被病毒感染的話,就有可能得上這種疾病。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為了避免這種疾病的出現我們一定要做好關於這種疾病的預防措施,應該及時的預防感冒發燒以及注意自身的飲食規律。
  • 鼠疫、流感、黑死病,病菌才是地球的主宰,人類只是過客
    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席捲中國,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全世界身陷囹圄,而中國的14億人口被迫呆在家中以避免感染,超過兩萬多人染病,數百人死亡,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一種叫做新型冠狀肺炎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