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筷子吃天下?中國人這個「餐桌陋習」是時候要改了!

2020-12-04 健康界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最顯著的變化是禁食野味已從民間倡議進入立法程序。為防範「疫從口入」,除了呼籲禁食非法野味,最近不少專家也在疾呼,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國人一雙筷子吃天下的「餐桌陋習」要改改了!

國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往往一雙筷子又進自己的嘴,又到菜盤中夾來夾去。不僅不衛生,還是很多傳染病的方式。

世衛組織統計數據表明,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當一桌人用各自吮吸過的筷子在菜盤裡翻來戳去之時,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病毒的傳播。只不過,「口水菜」的危害可能沒那麼立竿見影,很多人得病了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如何被傳染的。

新冠病毒可通過唾液傳播

婚宴、聚餐、應酬、家宴……圍桌共食、相互夾菜是中國人喜愛並推崇的飲食習慣,它能一下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一盤菜無數雙筷子夾來夾去,在推杯換盞間便給了各種細菌、病毒大量傳播的機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多地發生了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而感染的病例。

2月28日據@深圳衛健委官微發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在患者唾液中檢測出病毒核酸。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陳金軍在2月24日廣州日報《疫情防控未可放鬆,多人共餐建議使用公筷》一文中介紹,雖然近距離飛沫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但是也無法排除病毒通過口水-餐具-食物-餐具傳播的可能性。

陳金軍提醒,新冠肺炎傳播途徑較難切斷,眼下防控仍不能放鬆,使用公筷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斷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使這一傳播途徑的風險降到最低。

早在十多年前鍾南山院士就呼籲,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再次強調了家庭用餐應使用公筷或實行分餐制。

一半中國人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近幾年,身邊被查出體內有幽門螺桿菌的親戚朋友越來越多。這是一種容易引發胃炎、消化道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的一類致癌物,能導致反酸、口臭和嘔吐。這種病菌的一種主要感染方式,就是用餐時的唾液——這也是中國不少家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辦公室常聚餐,6人有5人感染」的重要原因。

2010年《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期刊上刊發的一項關於「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涉及了19個省市自治區的3萬多人,幽門螺旋桿菌的總檢測率為54.76%。也就是說一半中國人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①

而早在1994年,幽門螺旋桿菌被國際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確定為Ⅰ類致癌因子!導致慢性胃炎,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從而引發胃炎、胃癌等疾病。

引起A肝、戊肝、結核病、手足口等傳播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由於飲食不當或共同餐具進食引起的食源性傳染病多達幾十種之多,常見的有甲型和戊型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手足口病、結核病、幽門螺桿菌等。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A肝)是由A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症病變為主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臨床表現主要為疲乏、食慾減退、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等,部分病例出現黃疸。

A肝和戊肝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如果長期和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病毒有可能通過唾液等傳染到健康人身上。A肝臨床表現主要為疲乏、食慾減退、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等,部分病例出現黃疸。

另外,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多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糞便。6歲以下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因共用碗筷導致病毒交叉感染,所以這也是很多幼兒園實行的「專人專碗專用」。

據國家疾控中心數據顯示,由於聚餐引起的傳染病事件在我國每年都有發生。一項調查顯示,家庭中如果有B肝病毒攜帶者,一起用餐的感染概率達42%,而分開用餐感染的概率只有17%。

呼籲推行公筷或分餐

在國外,分餐制,或者公筷制,已是司空見慣,是文明禮儀的體現。但是,如今大部分國人仍保留著共食的習慣,一盤菜你夾我也夾,有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還為客人夾菜,客人礙於面子也不得不吃。即使有些餐館提供公筷,也大多是擺設,不少人覺得兩雙筷子換來換去很麻煩。

其中的關鍵原因,還有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認為,圍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吃飯,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習俗,是中國文化的特色。但實際上,中國才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分餐制的國家。根據《周禮》《禮記》等古代典籍的記載,早在周朝,我們就實行了分餐制。而在漢代古墓中出土的餐具,就有分餐的餐盤,叫做案。舉案齊眉,這個成語便是指夫妻間吃飯,一人一案。

使用公筷並不是違背傳統,反而是對傳統的恢復,更是個人衛生文明的體現。

2月23日,上海市健促委、市文明辦、市衛健委、市健促中心向市民發出《關於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書》,提出讓每一張餐桌上的公筷、公勺。

2月24日,廣州市文明辦、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推進廣州文明餐桌建設」的倡議,提倡大家居家或外出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

2月18日,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倡議:使用公筷,形成健康用餐習慣。

3月5日,首都文明辦聯合北京市衛健委發出倡議,其中,關於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議又一次被提及。

1月17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文明辦發布《海南省「公筷行動」倡議書》。

……

最後,新冠肺炎疫情終究有一天會過去,但留給我們的也不應只有慘痛的教訓,從中我們更應醒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是保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我們一雙筷子吃天下的「餐桌陋習」要改改了!

參考資料:

①張萬岱,胡伏蓮,蕭樹東.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0,15(5):265-270.

(原標題:除了禁食野味,中國人這個「餐桌陋習」也要改了!)

相關焦點

  • 老外:為啥中國人吃大米不用勺子?中國吃貨:「萬物皆可用筷子」
    可是在西方國家裡邊用勺子的歷史也同樣是比較悠久的,但是那個時候勺子這個餐具也並沒有和刀叉這個餐具同時出現,而配套的刀叉勺也同樣出現的話,也就距今只有900多年的時間,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人吃飯所用的勺子,對於很多的老外看到之後也是覺得非常好奇,為什麼說中國人吃大米的時候不用勺子呢,其實影響餐具變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就比如說烹飪方式的改變以及食材種類的變化等等,這些都是會影響我們用到餐具的變化程度
  • 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代替了勺子?美版知乎提問,網友回答亮了
    筷子是我們餐桌上使用的餐具,我們使用筷子的歷史也超過2000多年。現在我們也習慣了筷子這種餐具,有趣的是在早期我們也使用刀叉勺子吃飯,最後我們用筷子代替了刀叉,而勺子在我們餐桌上依然出現。關於我們的餐具,在國外的問答論壇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代替勺子?
  • 外國人好奇:中國人吃米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用勺子?
    外國人好奇:中國人吃大米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用勺子?在西餐勺子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但是那個時候勺子並沒有和刀叉一起出現,配套的勺子出現也只有900年的時間。其實對於老外來說也是有一個特別好奇的問題,就是中國人吃大米飯不用勺子,這到底是為啥呀?
  • 一雙筷子折射出的中華文化內涵
    一雙筷子,在當今中國人的家庭中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餐具。從外形上看,筷子簡直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兩根木棍,下圓上方,但從另一個角度上看,筷子卻又複雜的不能在複雜。中國地大物博,從北到南跨越數個溫度帶,因此物產極為豐富,這也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中國的八大菜系幾乎可以囊括人類可食用的任何一種美食,不同美食的食用方法也各不相同,若是每吃一道菜就要換一種不同的餐具那豈不是令人大倒胃口,於是我們發明了筷子,無論是哪種食物,只要一雙筷子就可以輕鬆解決。試想,讓喜歡吃火鍋的中國人用笨重的刀叉去吃鍋裡的肉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 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來是大智慧
    1斤16兩在如今的生活中,筷子和秤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個必不可少的物件,雖說在現代社會中,電子秤取代了桿秤的地位,但在廣大農村地區,桿秤還是人們生活中的主要的計量工具。古代常說「半斤八兩」以此來形容兩個人本事差不多。當學到這個成語的時候,我們現代人還會感到奇怪,這半斤和八兩怎麼就差不多了呢?半斤也就是五兩,這明明八兩就比五兩多啊。
  • 外國人:鋼製筷子可以拯救很多樹木,為什麼中國人卻很少用?
    譬如,在咱們中國的餐桌上,筷子、勺子是常見的餐具,在老外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見的餐具。隨中西飲食文化的交融,老外們也逐漸被中國大廚的手藝徵服,逐漸愛上了中餐。在中餐享受過程,老外們忍不住疑問,既然森林資源那麼寶貴,為什麼不用鋼製筷子來代替木製筷子?這樣一來可以拯救更多的樹木。為什麼中國人很少用鋼製筷子?老外還是有一些誤解的地方。因為中國人的筷子是竹子為原料,並非是樹木。
  • 最美好的愛情應該像筷子而不是勺子
    筷子火了,因為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徹底火了……筷子,是我們中國人餐桌上最為常見的東西,形似棍子,一頭方一頭圓,代表著天圓地方。兩支稱為一雙。筷子成雙出現,與太極陰陽理念相符,代表著萬事萬物皆有兩個對立面組成。筷子傳承著我們古人留下的智慧,在愛情裡我們不也是由一個人變成了一對麼?學習筷子的智慧,在愛情裡包容對方缺點,鼓勵對方的優點,從來不會因為你比她辛苦,你比她累,你比她做的多就高高再上,高她一頭。他們永遠都是不論做的多與少都是那樣平起平坐的愛著對方。
  • 看看法國人是怎麼吃蝸牛的!你覺得中國人會吃嗎?
    中國美食世界聞名,美食取材來源廣泛,只要是能吃的, 中國的大廚們都會變出很多花樣出來。但是仍有一些食物是咱們中國人也很少吃的,比如蝸牛。首先要告訴大家,蝸牛和魚翅、鮑魚、乾貝並稱為「世界四大名菜」,且居於首位。有關蝸牛的美食,最出名的就是法國蝸牛。
  • 筷子是誰發明的?哪些國家用筷子?
    筷子,我們經常用到,一直被視為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那麼筷子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呢?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用筷子呢?筷子是誰發明的?第一種說法是大禹發明的。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鍋的肉很燙手,無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費時間,便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夾出來吃。
  • 「用筷子還是勺子吃中國米飯更有效?」老外的回答很有意思
    在中餐裡我們用筷子吃米飯,實際上我們用筷子吃米飯很多老外是不理解的,因為他們覺得筷子只是兩根木棒配合的餐具,米粒無法夾起來,用勺子才是更適合的。其實我們吃的米飯可不像老外吃的米飯,老外吃的米飯顆粒狀,而我們吃的米飯是蒸出來相互粘在一起,用筷子能夾起來。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老外提問道:「用筷子還是勺子吃中國米飯更有效?」
  • 中國人第一次吃雞是什麼時候?丨視知百科
    中國人愛吃雞,除了吃雞,中國人還崇拜雞。我們什麼時候吃掉了第一隻雞,最早的雞又是從哪來的?
  • 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7寸6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原標題: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7寸6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相比西方人用刀叉吃飯,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世界上有人的地方都有中國人,是中國人都用筷子吃飯。這個習慣幾千年也沒有改變過。
  • 教育部:在這個年齡學用筷子最佳!
    筷子是餐桌上的,非常重要的一種工具,也承載著咱們國家,上下五千年的飲食文化。更是寶貝必須要學會的一種生活技能,對於使用筷子的時間其實有爭議,有的寶媽認為寶貝還太小了,就一直讓寶貝用勺子吃飯,等寶貝長大了之後,經常看大人使用筷子,就不用特意去教了。
  • 外國網民: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老外回答亮了
    中餐文化和西餐文化有很多差異,比如在我們餐桌上我們用筷子吃飯,而外國人用刀叉甚至是用手吃飯。當然在習俗上也有明顯區別,比如我們吃飯請客都是請客一方支付飯錢,而在外國人的飲食習俗了並沒有這麼一說。在國外的問答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
  • 澳節目醜化中國人,女演員扮武則天吃老鼠稱中國人吃老鼠蟑螂長大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老話,長輩們更是苦苦教育下一代「能吃便是福」,享受天下美食是一大幸福和樂趣。
  • ...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
    原標題: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央視財經(記者 童盈)截至今日20點,湖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發現確診病例444例,共致17人死亡。據環保志願者秀傑提供的清山行動中獲得的信息,東北地區的年貨裡甚至添上野味這份特殊的「禮物」,能吃到野味成了一種「時尚」,也是「富貴」的表現,售賣昂貴的野味是一項暴利買賣。冬季大雪封山時,是捕獵野生動物的高峰期,所以這個時節也是打擊盜獵的緊迫期,這是在東北黑龍江地區的山林中搜繳出來的捕獵工具,套子、夾子。他們非法捕獵的有野豬、鹿、狍子、野兔、野雞等。
  • 中國人用筷子打勻雞蛋,用刀背拍蒜瓣,德國人卻用打蛋器和碎蒜器
    德國女人同樣要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如果說會做飯是中國主婦的主要持家本領,那麼德國主婦的持家本領就應該是清潔衛生。她們非同一般地講究家裡的舒適乾淨、整潔有序、窗明几淨、一塵不染。而德國人最講究乾淨的地方不是客廳不是臥室,而是廚房和衛生間。她們對其環境及用具潔淨度的要求幾近苛求,可以說都有「潔癖」。德國人做飯相對簡單,但她們的廚房用具卻非常複雜。
  • 《抖音》一個碗一雙筷子三個勺子什麼意思​
    抖音一個碗一雙筷子三個勺子是新出的梗,也是一款系列的圖片,這個系列的圖片特別火,但是有的人看到之後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小編今天帶來的就是抖音一款碗一雙筷子三個勺子真正的含義,下面有詳細的介紹哦。 抖音一個碗一雙筷子三個勺子是新出的梗,也是一款系列的圖片,這個系列的圖片特別火,但是有的人看到之後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筷子: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
    筷子的由來:中國最早什麼時候使用的?長度為何七寸六分?有什麼寓意?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這是中國人的哲學,西方人不懂。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一根不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
  • 要引起重視
    所以,我國對此還有一套十分完善的餐桌禮儀,比如上席的位置要留給家裡的長輩坐;在入座的時候,要從椅子的左邊進入;進餐時也一樣,要先請長輩動筷子;進餐後儘量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比如打嗝、打噴嚏這種,要說一聲「對不起,不好意思」等話語來表示自己的歉意。像這樣的餐桌禮儀還有很多,也是彰顯我國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