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感染全家得病,這種病菌正在侵蝕中國人

2021-01-07 一刻talks

作者 | Talk君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前兩天,南京一男子因胃痛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發現得了幽門螺桿菌。可怕的是,醫生讓男子家人也到醫院檢查,發現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而據多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隨後,相關話題迅速竄上熱搜。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病?或許我們平時聽到的並不多,它是唯一能夠在胃部存活的細菌,是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以及與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惡性淋巴瘤等胃病的罪魁禍首。

主要感染途徑是「口-口」傳播,共用餐具、毛巾都是導致幽門螺桿菌傳染的方式。而在家庭中,最簡單、最高效的就是分餐制,至少使用公筷。

今天talk君想跟大家分享來自王旭峰的演講:為何胃病如此「偏愛」中國人?這些壞習慣正在毀掉我們的胃

王旭峰,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塞福凱瑞醫學研究院院長

那我先跟大家分享幾個數據,第一個數據就是中國現在每天癌症的確診人數,每天有超過一萬人確診癌症。每天有超過六千七百人因為癌症而死亡。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如果我們自己不去呵護它,不去照顧它,我們的身體是會記仇的,你曾經對身體做過的所有的惡,對它所有的辜負,它都會牢牢記住,並且在一定的時候爆發。

那胃就是應該說尤其是現代人,特別容易出現健康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的一個部位。

為什麼中國胃病高發,包括胃癌高發,也是跟我們的文化和進餐習俗有密切關係的,就是在中國啊,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呀很高,超級高。那比如說我們看到最新的數據啊,就是上海的一次這個抽檢就發現,普通的自然人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已經超過50%了。更可怕的是學校裡的學生,有個學校給孩子們去做抽檢,發現小學生的幽門螺旋桿菌的這個檢出率已經達到30%。

那我們來分析為什麼在中國這個檢出率這麼高。第一個呢,就是在國外一般都是分餐吃。西餐都是分餐吃,但是中餐呢,我們的文化就是有了這樣習慣,那大家在一起吃熱鬧。但是就在我們這樣吃的過程當中,你一口我一口,比如說你拿筷子在夾那個菜,放到你嘴裡的時候,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把你口腔裡的細菌接種到菜當中的一個過程。

你想要自己身體健康,你首先要你的胃腸道健康,而要想你的胃腸道健康,你就首先要讓居住在你的胃腸道裡,尤其是腸道裡的這些細菌要把它們養好,因為細菌有好細菌,也有壞細菌,好細菌多了,你的腸道就很通暢,然後你的免疫力也會提升。而壞細菌多了,第一你容易便秘,你患腸道癌症的風險會增加,第二,它還會產生毒素,腸道裡的這些毒素如果進入血液的話,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比如說一些過敏的反應,再比如說有些毒素腸道當中的細菌產生的毒素,還會影響到人的神經傳導。

那在我們的胃裡面,幽門螺旋桿菌就是一種特別容易出現的,對我們健康有害的一種細菌,那這種細菌如果你長期跟你相伴,長期生長滋養在你的胃當中,如果你運氣好,你可以跟它和諧相伴,一生平安。但是如果你運氣不好,就會大大增加你患胃癌的風險。所以為什麼中國人現在胃癌的發病率比較高,你看我們自然人都達到50%以上,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這個進餐文化,使得我們容易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出現交叉式的感染,包括在一個家庭當中,因為我們很多家庭大人如果有了跟孩子一起吃飯,都是你一口我一口,那大人就是容易傳染給孩子。

那第五個影響我們胃的健康的壞習慣 ,口味太重。尤其是重鹽,那關於鹽它的攝入呢,中國現在給我們中國百姓的建議是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所以你吃得越多,那個鹽第一呢它也會傷害我們的胃黏膜,你這個胃黏膜在高鹽的環境下,它一旦它的完整性受到影響之後,那個幽門螺旋桿菌就更容易在上面滋生繁殖。然後第二個呢,就是口味重了之後,除了會影響胃以外,還會帶來其他的問題,比如說高血壓的問題。那第三個呢,就是如果你長期高鹽飲食,你還容易骨質疏鬆。

是的,實際上啊,我們有句這個古話叫民以食為天。在國外呢,是這樣講的,說we are what we are它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我們就是我們所吃的食物。因為人的身體是由營養素構成的。所以你今天吃的食物,明天就會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你怎麼吃,吃什麼,日積月累就會影響你的身材。你的皮膚,你的氣色,你的體力、精力、免疫力,甚至於影響你的遺傳和長相。

給大家幾個關鍵詞,好,這幾個關鍵詞你記住了,然後日常飲食按照它來指導,就能吃出健康來。第一多樣。第二新鮮,第三清淡。第四均衡,就是各個搭配均衡一些,第五適量,就是也別吃太多

所以這就是飲食跟我們健康的關係,營養跟我們健康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認認真真地吃飯,要好好地吃飯,只有把飯吃對了,我們的身體才能更好地陪伴我們

有一些建議今天分享給大家,對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第一個呢,就是最好分餐,然後把這個分餐制,把這個公筷、公勺的制度最好落實在單位和家庭當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第二呢,就是我們的餐具定期要消毒,我們的廚房啊,如果用好了那是一個特別好的養生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家裡廚房管理不好的話,它會變成一個讓全家人短壽的地方。

那另外大家如果就想要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或者已經有了想要控制的話,還再給大家補充幾條建議哈,比如說第一多吃新鮮的蔬果,因為蔬果當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這個包括有一些植物化學物質,這都新鮮的蔬果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非常寶貴而且非常營養的食物。第二呢,就是如果你身邊可以買到一些不錯的益生菌的製劑,可以堅持補充益生菌 。所以我們堅持補充益生菌的意思就是調節我們胃腸道當中的微生態,讓我們胃腸道當中的好細菌多一些,它對於壞細菌就會產生競爭性抑制。那第三個呢,就是去年呀,我們去紐西蘭,就發現當地有一種蜂蜜, 這種蜂蜜對於這個我們剛剛提到的幽門螺旋桿菌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然後這種蜂蜜叫麥盧卡蜂蜜。後來我研究發現,這個麥盧卡蜂蜜的關鍵不在蜂蜜,關鍵在麥盧卡。因為紐西蘭以前有一些土著人群叫毛利人,他們很早以前就在這個麥盧卡的樹上採用這個樹的枝葉或者樹皮來治療外傷,因為我們知道外傷最怕感染。那這個樹呢會開花,所以有一些蜜蜂就會採到這個樹的花的花粉來釀成蜜,所以叫麥盧卡蜂蜜,所以它因為含有這些麥盧卡的植物上面的這些抑菌的因子,我們叫麥盧卡因子,獨特的麥盧卡因子,然後這個東西就能起到第一消炎抑菌的作用,第二呢,我們發現堅持吃這種蜂蜜對我們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有條件的朋友,如果能夠買到這個高質量的麥盧卡蜂蜜,也可以每天堅持,每天堅持用溫水來衝服一勺,也會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因為麥盧卡蜂蜜裡面這種獨特的麥盧卡因子,它有抑菌的作用,而且現在已經基本上全世界的各大的這種醫學機構,包括健康組織,都已經驗證了它的這種抑菌的效果,比如說我們聽的最多的兩個菌,一個叫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我們發現這個蜂蜜對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那第二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今天提到的幽門螺旋桿菌。菌是這樣,不是所有的菌都是壞事兒,只是說因為細菌是一個很大的家族,然后里面有好,也有壞,當然也有一些是中性的,所以我們要那些對健康有益的,我們叫益生菌,益生菌我們要多補充呀,然後有害的我們就要去限制它不要讓它在我們的身體當中再滋養太多了。

它的這個功效成份,它會有不同的含量。因為不同人可能對於這個蜂蜜的需求不一樣,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人是已經常年嚴重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那你就需要吃的劑量大一點呀。比如說它用加號來代表裡面這種獨特的麥盧卡因子的這個含量,所以你可以選擇二十加的,而對於一些孩子,健康的孩子,如果是預防的話,那你五個加號或者十個加號就可以。

相關焦點

  • 超過一半中國人感染這種病菌,一人得病傳染全家,有孩子的一定要注意!
    最近,人民日報報導一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傳染給全家的新聞: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或幽門螺旋菌(Hp),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而且具有較高傳染性,尤其是共用餐具等,一人得病,很容易傳染給全家人。
  • 男子一人得病,查出全家感染!我國超一半人感染,這種細菌可致癌
    幽門螺桿菌 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專家建議 ▼ 一人感染,全家感染!
  • 一人感染,全家攜菌!這種一類致癌物全國超半數人群感染,到底要不要...
    「一人檢出,全家攜帶,這在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中並不少見。」浙大二院消化科副主任杜勤是浙江省醫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組長,醫院的幽門螺桿菌專科門診已經開了三年,接診了不少家族患者,一位年輕患者讓她印象挺深刻。20多歲的小孫是一位慢性胃炎患者,經常出現胃酸過多、飢餓時胃痛等症狀,已經反覆好幾年。
  • 中國人這個「餐桌陋習」是時候要改了!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最顯著的變化是禁食野味已從民間倡議進入立法程序。為防範「疫從口入」,除了呼籲禁食非法野味,最近不少專家也在疾呼,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國人一雙筷子吃天下的「餐桌陋習」要改改了!國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往往一雙筷子又進自己的嘴,又到菜盤中夾來夾去。不僅不衛生,還是很多傳染病的方式。
  • 這種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確實很「難搞」,原因無外乎4個
    尖銳溼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現為會陰部周出現丘疹、菜花狀疣體。該病的傳染性強,不僅可以通過性傳播,還能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病原體,比如共用毛巾、剃鬚刀,被患者洗頭、修腳等,這些行為都會導致感染尖銳溼疣。
  • 一人感染全家中招,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雖然被證實,但是並不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一定會患胃癌。如果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開始可能演變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在此基礎上,個別人會出現胃黏膜異型增生,可能會發展成胃癌,但是這種可能還是比較低的。儘管比較低,但一旦變成胃癌,結局很可怕,所以還是需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這樣就能掐斷由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癌的可能。
  • 美國女子當廚師害人,隨身攜帶致命病菌,致使多名僱主感染致命菌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傷寒瑪麗,史上最惡名昭著的無症狀感染者,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最恐怖的廚子。她生活在19世紀末的美國,終身攜帶傷寒桿菌卻從未出現過傷寒的症狀,被證實為第一例健康帶菌者。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同時具備無症狀感染者和超級傳播者的兩種特性,一生感染了至少51人,3人因此死亡。還有研究表明,她可能害死了上百人,殺傷力可見一斑。
  • 已經感染8億中國人的幽門螺桿菌,如果不治療,會發展成胃癌嗎?
    中國人最容易出現疾病的部位可能就是胃了,因為處處都是美食,大多數人也都對吃有一定的研究,所以難免會讓腸胃受累。除了不良的飲食習慣會給胃帶來負擔之外,它也很容易被細菌侵蝕。雖說我們的身體可以自動分泌胃酸,殺死大多數病菌,但是有一種細菌卻十分地頑強,它能夠抵禦胃酸的「猛烈進攻」,依舊對身體產生傷害。這種「刀槍不入」的病菌就是幽門螺桿菌,它能通過餐具、食物、唾液等一系列途徑進行傳播,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現並治療它的話,它就會一直待在我們的胃裡,因為我們是沒辦法通過自身的免疫機制將它殺死的。
  • 美國超級病菌已奪走兩命 近200人面臨感染風險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外媒21日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說,一種具有耐藥性的超級病菌目前已導致美國7人感染2人死亡。更令人擔憂的是,還有至少179人因使用帶有病菌的醫療器材而面臨受感染風險。 據報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表聲明稱,美國羅納德?
  • 8億中國人都感染過的病菌:只因日常小事不注意!
    怎麼就感染上了?它會引起什麼疾病?怎麼根治這種病菌啊?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個啥? 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平均在58%-64%。也就是說,我國至少有8億人處於這種疾病的感染狀態 ,這些人群都是潛在的胃病甚至胃癌患者。 Hp感染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危險因素之一。
  • 氣候危機正在造就「超級病菌」和「殭屍病毒」
    有真菌可能正在適應溫度的上升產生「超級病菌」就像在蝙蝠的身體裡適應了高溫一樣,全球變暖也為蝙蝠提供了耐受高溫的機遇。研究人員已經表明,有真菌可能正在適應溫度的上升,產生「超級病菌」。最初,耳念珠菌不會感染動物。它與溼地的植物一起生活。然而,可能是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它進化出對較高溫度的耐受性,使它能夠感染途徑溼地的動物,包括候鳥。這些鳥,可能也是在氣候變化和家園被破壞的影響下,遷徙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在那裡感染家禽,最終傳染人類進入我們的健康系統。今天,耳念珠菌亦被證明會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中引發念珠菌病。
  • 專家稱南亞超級病菌不會大流行 萬古黴素能見效
    布魯塞爾大學醫學院教授研究「超級病菌」標本  專家:  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 「超級病菌」NDM-1,已經蔓延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
  • 專家稱南亞超級病菌不會大流行 萬古黴素能見效[圖]
    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美媒分析稱,這種超級細菌雖恐怖,但控制它的傳播並非沒有辦法。國內專家也認為,超級病菌不會像甲流般兇猛,無需過度恐慌。  蔓延:  比利時首個死亡病例  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醫院的醫生13日告訴當地媒體,一名曾在巴基斯坦出車禍並在那裡接受短暫治療的比利時男子於今年6月死亡。
  • 鼠疫、流感、黑死病,病菌才是地球的主宰,人類只是過客
    ,並不會發病,但是作死的人類通過與蝙蝠或者病毒的中間宿主發生親密接觸就染上這這種病毒,而這種病毒對我們人類卻是致命的,已經蔓延就已經一發不可收拾。黑死病被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的細菌造成的傳染病,得病的人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最後痛苦死去,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這場疾病讓歐洲乃至世界都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16世紀,歐洲殖民者到達了歐洲,很多人以為是歐洲人先進的武器戰勝了美洲原住民,但其實傳染病才是殖民者最大的幫兇。
  • 10部關於病毒感染人類的電影,「一人一狗覽空城」堪稱經典
    女神米拉·喬沃維奇,把酷帥已經當做家常便飯,獨身一人,進龍潭虎穴如入無人之境,倆把尼泊爾軍刀揮舞的呼呼作響,砍翻喪屍只在分分鐘。怎一個「帥」字了得!《天外來菌》該劇講述皮德蒙特小鎮,一對男女情侶正在山上約會,突然美國的一艘太空梭在此墜落。好奇的兩人將太空梭帶回小鎮,導致該鎮居民除了一老一少重傷之外全部離奇死亡,特別營救小組將兩位倖存者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最終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秘密。
  • 從《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看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
    在提到不同文明的徵服過程的原因,作者歸納為標題中的三個語詞,那就是槍炮、病菌與鋼鐵。對於槍炮,中國人有著深刻的了解,因為中國的近代史就是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的。槍炮的背後,有鋼鐵這類工業文明的代表支撐著,所以鋼鐵也是徵服別人的一個利器。
  • 衝水產生病菌氣溶膠、感染HPV?安全使用公共馬桶謹記這三點!
    馬桶衝水會產生病菌氣溶膠和感染HPV?很多人出門在外去公共廁所,都如臨大敵,擔心細菌、病毒、傳染病……尤其是使用公共馬桶傳染性病的傳聞,更是讓很多人寧願忍著回家上廁所。那麼,公共馬桶到底有多髒,真的會感染HPV(人乳頭瘤病毒)嗎?
  • 氣候變暖真正的威脅,藏在永久凍土裡的病毒病菌們正在復甦……
    2016年8月一種古老病菌就在廣袤壯闊的西伯利亞凍原上就顯露了它的蛛絲馬跡。一位居住在凍原北極圈內亞馬爾半島的12歲男孩因感染炭疽而死亡,同時至少有20位當地人也因此住院治療。純淨的北極怎麼會突然出現易被食草獸感染的炭疽桿菌呢?
  • 比新冠恐怖十倍的病菌來襲,每年可奪走千萬生命!
    本來,今年新冠病毒瘟疫已經將全球控制在魔掌之下,但一種具有抗藥性的病菌MRSA,正在新冠病毒的掩護下,逼近我們。禍不單行,在劫難逃。隨著醫學界對新冠病毒認識程度的不斷加深,很多國家的疫苗已經進入緊張的臨床實驗階段,戰勝新冠病毒的曙光已經出現。但是,面對MRSA這種「百藥不侵」的病菌,人類更加是束手無策,會不會坐以待斃?
  • 一半中國人都感染了的細菌,該如何應對?
    據世界胃腸組織統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也就是說,平均每2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在中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人數超過7億!幽門螺桿菌傳播如此之廣,所有人都可能是潛在的感染者,它有何危害,又當如何防範?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它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