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容易出現疾病的部位可能就是胃了,因為處處都是美食,大多數人也都對吃有一定的研究,所以難免會讓腸胃受累。除了不良的飲食習慣會給胃帶來負擔之外,它也很容易被細菌侵蝕。雖說我們的身體可以自動分泌胃酸,殺死大多數病菌,但是有一種細菌卻十分地頑強,它能夠抵禦胃酸的「猛烈進攻」,依舊對身體產生傷害。
這種「刀槍不入」的病菌就是幽門螺桿菌,它能通過餐具、食物、唾液等一系列途徑進行傳播,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現並治療它的話,它就會一直待在我們的胃裡,因為我們是沒辦法通過自身的免疫機制將它殺死的。有的人覺得,要是不痛不癢的話也可以放任不管。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它畢竟不是什麼益生菌,一直待在身體裡的話,會讓我們出現腹部脹痛、嘔吐等現象,引起胃部的炎症。雖說它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是如果我們不治療的話,也會逐步地發展成胃癌,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
當身體裡出現幽門螺桿菌的時候,一開始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所以很多人無法及時發覺,也就會耽誤治療。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這幾種異常的時候,可能就是幽門螺桿菌在作怪了:
1. 刷完牙之後還是口臭。如果我們吃了什麼味道比較重的食物,或者早上起來的時候還沒刷牙的話,嘴巴裡就會散發出不好聞的味道。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只要我們及時刷牙,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
如果飲食很清淡,而且也做到早晚刷牙了,但還是出現口臭的話,可能就是幽門螺桿菌的問題。因為它不僅僅會存在於我們的胃裡,還會附著在牙齒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口臭。
2.排洩出現異常。正常來說,只要不是吃了什麼難以消化的食物,我們的排便都是很順暢的。如果在飲食規律的前提下,還是會有拉肚子、大便排不乾淨等異常的情況時,就說明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影響了胃的正常運作。
小小的病菌會讓我們患上胃炎、食欲不振,而且它是極具傳染性的。如果不像自己在受罪的同時也連累到家人的話,平時就要在飲食習慣和食物的種類上下功夫:
不吃或少吃生食。許多人喜歡吃生魚片或者半生不熟的牛排,覺得這些食物吃起來很嫩。但其實經常吃不煮熟的食物,會讓我們的胃變得虛弱,這樣一來,幽門螺桿菌就容易趁機「侵入」體內。
在外夾菜時要使用公筷。我們在飯店吃飯的時候,如果每個人都往菜裡夾上一筷子的話,那麼各人口水中的細菌就可能會被帶進菜裡,會增大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所以平時儘量不要外出吃飯,如果實在避免不了的話,就用公筷夾到自己的碗裡再吃。
患有胃病的人定期檢查。本身腸胃就不好的人,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高危人群。所以這些人要定期地做相關的檢查,如果身體出現異常的話,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