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 幽門螺桿菌的症狀有哪些

2021-01-14 三九養生堂

據說在我國有50%以上的人都有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因為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飯,暴飲暴食等問題導致。那麼這種疾病有什麼症狀特點呢?幽門螺桿菌能夠自愈嗎?患有幽門螺桿菌該吃些什麼有什麼藥注意的。接著就跟小編來看一下。

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

首先,幽門螺桿菌是無法自愈的。需要經過專業的治療才有可能會徹底的殺死。這種病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一個重大的原因,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如果患上幽門螺桿菌的話,一定要儘快的治療。

就算是平時要特別注意體育鍛鍊,身體素質很好,但是體內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能夠得到自行消退,這種病菌非常的容易導致胃病,也是形成胃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是用一般的藥物非常的難根治,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嚴格的治療,才有可能治癒。

在平日裡,吃飯要注意飲食的習慣和衛生。儘量少喝酒,不能亂吃藥。有時藥吃錯了也會導致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飲食要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更不可以吃變質發黴的食物。

很多人因工作原因,或者是減肥不吃早餐,從此患上了胃病。胃病就是一個魔鬼,它會在你吃飯的時候整你,吃得多了也會痛,吃得少也會痛,可說是疾苦無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表明,患上胃病的人群高達80%。

幽門螺桿菌症狀表現

1、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主要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這主要是由於幽門螺桿菌誘發胃泌素瘋狂分泌,而發生發酸燒心,而具有胃潰瘍疾病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狀胃痛的發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了。

2、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引起慢性胃炎。所發生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的症狀,病程較為緩慢,但是容易反覆發作。

3、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後產生多種致病因子,從而引起胃黏膜損害,臨床疾病的發生呈現多樣性,而且患者多會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比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多數倍。

4、幽門螺桿菌感染一般有時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這時一般是通過檢查來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幽門螺桿菌這種致病菌,很容易誘發胃腸疾病的發生。幽門螺桿菌症狀有查,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針對性的治療,而不應該盲目用藥,造成嚴重的情況發生。

幽門螺旋菌吃什麼

飲食注意事項

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在飲食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麵條、牛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在吃稀飯、牛奶等食物時還可以加入水蘇糖配合治療,奘靈水蘇糖對人體胃腸道內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群有增殖作用,能迅速改善人體消化道內環境,有活性因子,可吸附有毒物質及病原菌,進而增強人體免疫力。

不要吃油炸的食物,還有芹菜、韭菜、豆芽、火腿之內的粗纖維食物。和各種粗糧 。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了胃的負擔。但是經過加工成為容易消化的菜泥等是可以使用的。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鹹、過熱、生、冷、硬等食物。含亞硝胺的醃製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就會增加癌變的機率。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煎、炸、煙燻等烹製的菜不易消化。不宜多吃!

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吃飯時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鬆弛,精神偷快。不要有太大的精神負擔。多休息按時睡眠不要熬夜!

生活注意事項

1、幽門螺桿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為根除徹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療時家庭中的其他人員最好也要同時治療,並實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提倡家庭內採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觸感染。中國人的傳統就是一桌飯菜一家人一起吃,特別是有些家長還喜歡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寶寶吃,這種習慣都會增加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機會,應堅決杜絕。

2、防止病從口入,不吃不潔食物。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

4、嘔吐物、糞便應及時清理,手和器具應消毒。

幽門螺桿菌愈後護理

1.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後再飲用。

3.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經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嚴格的消毒。

5.牙具等清潔用品不要放在衛生間內,一定要放在通風的地方。而衛生也需要經常的通風以及接受陽光的照射,衛生間在陰面的可採用紫外線燈照射,5-10分鐘即可。

6.定期到醫院接受幽門螺桿菌檢查。

7.定期使用益生菌製劑,改善胃腸微生態,增強胃腸道免疫力。

總結:如果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不能因為症狀不明顯就不管它。因為它是導致胃癌的重大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傳染性很強,可以通過不乾淨的餐具,不衛生的手,還有髒水分辨之內的傳染。患有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吃東西要注意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引起胃粘液過度。另外,遵照上面的注意事項,相信很快就可以痊癒。

相關焦點

  •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身體會有哪些明顯症狀?胃不好的人不妨看一下
    通常情況下,胃部在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幾個症狀,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多加留意,對於幽門螺桿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使胃部更輕鬆舒適,減少幽門螺桿菌對於胃部的傷害。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明顯症狀?
  • 幽門螺桿菌的「救星」已找到,飯後常喝,消滅幽門螺桿菌
    胃內有幽門螺桿菌,身體這些表現躲不掉 一、反覆燒心 感染上幽門螺桿菌之後,會引起胃部的正常功能受到影響,當體內胃酸過多時,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患者會出現反覆燒心的現象,同時可能還伴隨著腹脹的症狀,這種情況在晨起會特別的明顯。 二、食欲不振 幽門螺桿菌入侵身體之後持續生長,會導致胃部功能下降,很多人主要的表現就是食欲不振。如果短時間內胃口下降明顯,有可能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入侵身體的表現。
  • 關於幽門螺桿菌這 10個問題很常見
    第一,兒童時期感染幽門螺桿菌後發生嚴重腸胃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治療幽門螺桿菌需要服用抗生素,兒童耐受性差,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第三,兒童治療後,復發率比成人高。    第四,兒童時期感染幽門螺桿菌有一定的自愈概率。
  • 幽門螺桿菌感染途徑有哪些?日常做好7件事,呵護全家人胃部健康
    幽門螺桿菌屬於一種螺旋菌為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主要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個區域內,會引起胃黏膜輕微慢性發炎,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幽門螺桿菌的傳染率比較強,全世界平均約有50%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中發展中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會更高,尤其是亞洲非洲等地區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會更高一些。
  • 胃病的元兇——幽門螺桿菌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有聽到關於幽門螺桿菌的話題,尤其是在各類醫院、診所的宣傳欄。那麼,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症狀呢?一、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Hp),是寄生在胃黏膜上,有鞭毛的,螺旋形的革蘭氏陰性細菌。幽門螺旋桿菌如果進到了胃裡,就開始瘋狂的繁殖,即便胃裡的強酸也能立刻適應,並且會迅速的將強酸轉變為滋養幽門螺旋桿菌繁殖的營養物質液。它們能在強酸中很滋潤的活著。
  • 胃的自愈能力非常強大,但幽門螺旋桿菌仍是致癌元兇
    此外,這種細菌也會存在於牙垢和唾液中,因此要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更換牙刷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親密接觸、進食被幽門螺桿菌汙染的食物都有可能被傳染。 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也不可能發病。
  •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嗎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被視為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病因之一,但僅有10%到20%的感染者發生消化性潰瘍,1%到2%的感染者發生胃癌,小於1%的感染者發生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由此可見,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生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繫,但是我們不用過分在意這種微小的聯繫,並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發展成胃癌。
  • 胃病害怕「一種水」,若常喝,可能衝走幽門螺桿菌,胃或會感激你
    導語:生活當中很多人在早上起床之後經常感覺到特別的口臭,而且口乾刷牙之後也得不到緩解,去醫院檢查之後才查出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幽門螺桿菌在人體內長時間存在的話,會對胃部造成很大的傷害。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以後,身體的症狀表現1、口臭如果當人體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首先會使人出現明顯的口臭,一般在刷牙之後也是沒有辦法清除的。
  • 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但沒有症狀,會不會得胃癌?要不要治療?
    很多朋友問我,網上說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元兇,我體檢發現了幽門螺桿菌陽性(以下簡稱HP),能吃能喝、不疼不脹,沒有任何症狀,要不要治療呢?不治療會不會得胃癌呢?其實,他們的潛臺詞大多是:最好不治療;但又擔心會得胃癌,很糾結。
  • 檢查出「幽門螺桿菌(HP)」陽性也不必驚慌
    世界範圍內半數以上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是絕大多數人不是患病,也沒有任何症狀。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中的某些致病菌株可以引起慢性胃炎,稱之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胃炎。有可能發展為胃萎縮、腸化生,可能極少部分發展為胃癌。67%~80%胃潰瘍患者和95%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是陽性。
  • 感染上幽門螺桿菌的這幾大症狀,千萬別忽略了
    權威數據顯示,在我國,大概每年會有16萬人死於胃癌。其實相當大一部分的胃癌都是由於一種細菌——幽門螺桿菌所引起的,幽門螺桿菌又是感染了它會有什麼表現?身體一旦出現以下5個信號,提醒您要小心幽門螺桿菌感染,因為這5個症狀很容易與其他疾病症狀混淆,所以大多數人都忽略了。
  • 健康科普——幽門螺桿菌
    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因此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治療是很重要的,醫生會嚴格掌握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適應證,給予規範化治療,必要時根據抗生素的藥物敏感性試驗選用抗生素,以減少耐藥的發生,在根除治療中,患者務必遵醫囑進行規律服藥,即使胃部症狀有所好轉,也要堅持服藥,直至將幽門螺桿菌根除,以免出現幽門螺桿菌耐藥株
  • 不想被幽門螺桿菌纏身,堅持4個好習慣,幽門螺桿菌悄悄溜走
    很多人的之所以會患有胃病,就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若是想要胃部健康,那麼清除幽門螺桿菌至關重要。感染幽門螺桿菌,身體會出現幾個症狀,自查一下你是否也有一、食欲不振當身體被幽門螺桿菌入侵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導致胃部功能下降,這樣對食物的消化也會出現問題,經常消化不良的話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吃什麼東西夠沒有胃口,可能還會伴隨著頻繁脹氣、噁心想吐的症狀。
  • 高鹽飲食+幽門螺桿菌=胃癌高危
    專家認為,中國人胃癌發病率高,跟中國人的獨特飲食習慣有關,比如中國人愛吃烤羊肉串、火鍋,嗜辣,喜食醃製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會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變;中國人喝酒多也是一個原因,白酒喝多不僅傷肝,對整個消化道都會有不良影響。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的久治不愈,以及家族遺傳也是危險因素。
  • 家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會傳給其他家人嗎?有辦法防護嗎?
    -14呼氣實驗,結果是247,遠遠超出了小於50的正常標準,表明他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張先生很擔心傳染給家人,也想知道這種細菌能殺滅嗎?殺滅後還會再感染嗎?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家人做好防護呢? 【醫生評析】 幽門螺桿菌確實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菌,很多人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但又不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和感覺,往往是在進行專項檢查時發生,對此有幾個問題要知曉: 首先要說的是,並非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就一定會發生胃的惡性變,但有胃部疾病比如胃炎、胃潰瘍等的人如果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則發生惡性變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
    除了幽門螺桿菌,人體內還有一些其他細菌也會產生尿素酶,這些細菌可以分布在人體口腔、胃和小腸等部位,但這些細菌產生尿素酶的能力與幽門螺桿菌相比都比較弱,因此多數情況呼氣試驗檢測陽性提示人體存在幽門螺桿菌活動感染。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瀰漫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可導致胃內非幽門螺桿菌產尿素酶細菌過度生長)、胃大部分切除後,呼氣試驗陽性檢出的也有可能是其他產生尿素酶的細菌,而不是幽門螺桿菌。
  • 接吻會傳染幽門螺桿菌嗎?
    傳言:接吻可以傳染幽門螺桿菌。 真相: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發生的事。 鑑 別 要 點 幽門螺桿菌傳染發生的過程離不開三要素
  • C13呼氣試驗:吹口氣就能讓幽門螺桿菌無所遁形
    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長期的情緒緊張、加班熬夜、飲食不規律,會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再加上餐具不潔,飲食重口味等不良生活方式,很容易出現消化系統的症狀,主要有:胃痛、胃酸、胃脹、消化不良、噯氣等等。說到這很多人都有同感。
  • 幽門螺桿菌檢測報告單怎麼看?發現感染怎麼辦?
    問題二:幽門螺桿菌一個「+」是不是比3個「+」症狀輕微? 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的患者,報告單上會顯示「+」。有些患者會根據自己的「+」號數來判斷自己病情輕重,再決定是否治療。
  • 4類人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高危群體,如果出現這4種症狀,趕緊檢查
    在我國大約有六成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作為導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以及多種胃部疾患的致病菌,很多朋友都想了解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身體會出現什麼症狀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