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有聽到關於幽門螺桿菌的話題,尤其是在各類醫院、診所的宣傳欄。那麼,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症狀呢?
一、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是寄生在胃黏膜上,有鞭毛的,螺旋形的革蘭氏陰性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如果進到了胃裡,就開始瘋狂的繁殖,即便胃裡的強酸也能立刻適應,並且會迅速的將強酸轉變為滋養幽門螺旋桿菌繁殖的營養物質液。它們能在強酸中很滋潤的活著。
當幽門螺桿菌反覆的危害胃黏膜,逐漸增多的胃酸就會腐蝕胃黏膜,輕者會出現胃炎、重者會引起胃表面出現一個洞口,也就是胃潰瘍。

二、幽門螺旋桿菌自我診斷
1、消化不良:早飽,脹肚,噯氣,大便不成形、解不乾淨、不規律;
2、口腔異味:比如口臭,相當一部分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3、經常飢餓:如果查了甲亢、糖尿病都沒有,那就要考慮是否幽門螺桿菌感染;
4、流口水:排除中風等問題後,可以考慮是否幽門螺桿菌感染
5、胃部症狀:上腹疼痛、脹痛等症狀
6、消瘦:身體突然變瘦,甚至出現貧血

三、幽門螺旋桿菌會造成哪些危害?
專家一致認為生長在胃竇部黏膜內的幽門螺桿菌,符合鑑定傳染病病原的Koch法則,是一種傳染病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現已明確與下列多種疾病的發病有關——
非萎縮胃炎,萎縮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維生素B12缺乏症等。
大部分醫院的醫生會建議採用聯合用藥的方式殺滅病菌。中醫裡講究「三分治,七分養」,治胃病從養胃入手,根源調理胃部。平時一定注意飲食清淡衛生,不要喝酒。《藏醫學選編》、《中國藥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等藥學典籍都記載了沙棘對胃病的作用。

研究表明,沙棘油對多種實驗性胃潰瘍如幽門結紮型、應激型和利血平型胃潰瘍均有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沙棘對腸胃的作用可能是因為沙棘油中含有豐富的 p一谷甾醇,對胃腸潰瘍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還能夠提高不飽和磷脂對胃部的保護能力,從而降低患胃潰瘍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