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知識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朋友都知道了幽門螺桿菌這個胃部唯一的致病菌。在我國大約有六成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作為導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以及多種胃部疾患的致病菌,很多朋友都想了解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身體會出現什麼症狀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幽門螺桿菌感染,沒有特異性症狀
所謂「特異性症狀」是指身體出現的相關症狀,與某種疾病問題,存在很強的關聯性,通過症狀可以基本確定疾病問題。但可惜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朋友,可能會有胃部不適的各種症狀,但也可能會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而相關的不適症狀,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造成,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並不存在一種「特異性症狀」,能夠通過症狀明確判斷是否有幽門螺桿菌問題。
我們判斷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在沒有進行檢查明確之前,不妨結合兩個方面來進行評估判斷,首先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性,其次是有沒有相關的各種症狀。
哪些人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高危人群呢?簡單總結一下——
共同生活家人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情況。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家族感染病史的情況。經常外出就餐,經常接觸不潔飲食,無法保證飲食衛生的情況。不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都做不到的情況。對於感染幽門螺桿菌可能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也有可能存在下述幾種症狀。
首先是胃痛的症狀,不管感染幽門螺桿菌會不會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症狀,但幽門螺桿菌都會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應,如果幽門螺桿菌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問題,都有可能伴有胃痛的相關症狀,胃痛的發生時間往往有一定規律性,比如空腹胃痛,餐後有所緩解的更考慮是十二指腸潰瘍,而餐後胃痛的情況,則胃潰瘍的可能性更大。
除了胃痛以外,幽門螺桿菌還會刺激胃黏膜過度分泌胃酸,導致出現反酸燒心的症狀。因此,感染幽門螺桿菌以後,胃部也有更大的機率會出現反酸燒心的情況。
腹脹、消化不良症狀,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一種常見症狀,幽門螺桿菌引起胃部疾患問題,也有可能會讓感染者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的情況,這種情況,都是由於胃部疾患導致胃動力不足而導致。
第四種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症狀與胃部沒有關係,而是口臭的表現。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後,主要寄生在胃黏膜,但口腔也會存在一部分,因此,很多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存在頑固的口臭問題,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症狀。
如果本身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又有上述的一些消化道或口腔的相關症狀,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前提下,可以初步判斷可能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但如果想要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是應該通過正規的醫學檢查來確定。
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簡介
如果想要確認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還是通過醫學檢查來確定更靠譜,簡單為大家總結一下最常見的幾種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
很多朋友都認為,要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就必須要做胃鏡。如果確實存在消化道不適的症狀,需要通過胃鏡進行健康檢查的情況下,確實是可以在胃鏡檢查的同時,從胃部取組織活檢的方式來確認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問題的,但作為一種有創的檢查方法,並不需要單獨為了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做胃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確認,還有更安全而又準確度高的方法來進行。
還有一些朋友會通過抽血檢查幽門螺桿菌抗體的方法來檢查。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也並不是推薦的方法。抽血檢查檢查的是幽門螺桿菌的抗體,也就是我們感染幽門螺桿菌後身體產生的抗體成分,因此,如果抽血檢查顯示抗體陽性,只能證明我們可能存在既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但並不能確認一定存在幽門螺桿菌的現症感染。
幽門螺桿菌檢查的金標準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法。這種方法安全、無創,準確度和特異性都超過90%以上,是最方便也最靠譜的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之一。通常是通過服用C14或C13標記的尿素膠囊的方式,在一定時間後進行採集呼氣,通過呼氣中含有C14或C13標記的二氧化碳的量,來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
除了C14或C13呼氣檢查法以外,還可以通過基於單克隆抗體的糞便抗原檢查法來確認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這種方法的準確度與呼氣試驗檢查法類似,更適用於兒童等呼氣試驗配合欠佳的人員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