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肥香黃油蟹 吃的是金膏黃脂品的是人情冷暖

2020-12-04 頭號擅先生

前不久有一個新聞在網絡上引起轟動,寧波一家麵館的一碗黃油蟹面賣到了730元一份,被網友們稱之為天價面。後來店家出來解釋天價的不是面,而是黃油蟹。

一時間黃油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你要是去一些檔次高一點、裝逼範強一點的餐廳吃黃油蟹,一隻半斤以上的「頭油」價格最起碼2000元起步,因為店家去進貨的時候拿貨價格就差不多700元。

擅先生的三叔從部隊轉業以後被安排到了深圳,我幼年時被退休後的三叔接過去讀書,一直讀到高中。他住在福永,我也就是從那個時候知道了黃油蟹。三叔在參軍之前是做螃蟹生意的,對吃蟹頗有一番研究。以前他老人家跟著部隊南徵北戰的時候,經常對他的老部下說等打完仗就跟著他回江南老家吃大閘蟹,管夠!

後來大部分戰友都埋骨沙場,但三叔從來沒忘記他當初的承諾。到地方他參加工作後,每年中秋節他都要求家裡經營的蟹行提前準備百來只上品大閘蟹用來招待那些活下來的老戰友。後來考慮到長途運輸對大閘蟹品質的影響,三叔就在當地蟹農家裡訂購螃蟹,他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發現了黃油蟹(那時候還沒有黃油蟹這個名字),雖然差不多100隻膏蟹才能出這麼一隻黃油蟹,但由於當地人對黃油蟹也不是很喜歡,所以價格很便宜,有時候都是當添頭送的。

我第一次吃黃油蟹是在10歲,那也是一個中秋節,三叔帶了一幫子老戰友浩浩蕩蕩來到一個相熟的蟹農家裡,實際上就是一個臨水的小木屋裡。三叔特地把我領到水房,指著池子裡的比海碗還大的黃油蟹給我看:這是個好東西,和老家的大閘蟹有得一拼,儂切切伐就曉得了。

三叔拿起一隻給我細看,好傢夥,一稱有8兩,通體金黃,感覺油膩膩的,拿出水的時候蟹殼上都有那種油珠。這是從海裡撈出來的,所以周身散發著海水的味道,跟大閘蟹比起來肚皮有點軟。三叔告訴我他剛開始在蟹農家裡看到黃油蟹的時候還以為是什麼新的品種,後來經當地人介紹才知道其實就是得了肥胖症的青母蟹,由於身體脂肪太多沒法再換殼,膏油在日光的暴曬下全部滲透到肉裡,讓蟹肉也變得黃燦燦的,視覺效果很是逼人。

三叔親自上陣,蟹農夫婦反而跟小學生一樣規規矩矩在一旁看他收拾,三叔把從老家帶來的黃酒倒進一個木桶裡,然後把洗乾淨收拾好的黃油蟹一個個放進去,我以為三叔又要弄醉蟹,誰知他告訴我用黃酒浸泡主要是把螃蟹弄醉(那時候條件不好不像現在隨便可以弄到冰水把黃油蟹凍暈),主要為的是待會兒蒸蟹的時候不破蟹身把油都給流走。

一幫老戰友在擁擠的農家小院裡喝著唱著,回憶起過往的金戈鐵馬,動情之處黯然落淚,少不經事的我看著一群老男人像瘋子一樣又唱又哭感覺很好玩,心思卻放在廚房裡的黃油蟹,來來回回跑了幾趟。當吳嬸(蟹農老婆)把蒸好的黃油蟹端上桌,滿屋酒香混合著蟹香。吳嬸又勸三叔:老領導,這玩意兒吃了油膩,家裡還有些好的螃蟹,味道鮮甜,你怎麼還吃這些不值錢的東西。

三叔反過來勸吳嬸:老姐啊,這東西可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現在只是沒人發現它的妙處,但以後肯定會有人懂它們的好,我倒是勸你們趕緊趁著還沒人回過味來多吃點,不然以後真的吃不起了,肯定會被有錢人給包圓的。即使你們這些養蟹的也捨不得吃。

掰開蟹蓋滿眼金黃,油質感特別重,吃在嘴裡一種從未有過的香糯綿密,最主要的就是那種類似高郵湖鹹鴨蛋黃的那種流沙油感,人這麼一吸,整個人都有點飄飄欲然。滿屋頓時一陣吸允之聲,三叔一位戰友感慨說:想不到有生之年每年中秋都還能吃到這樣的美味,那些倒在戰場上的老夥伴們就沒有這個口福了。

屋裡的氣氛頓時又有點凝重,三叔敲了一下桌子開解道:這都是哥幾個用命拼回來的,既然老天爺要讓我們留下來肯定有它的道理,我們吃不起山珍海味,但吃幾隻「黃金蟹」(黃油蟹)也算冥冥之中的天意,這玩意兒就是自己吃得太多最後被我們吃了。我剛才就說了趁著我們現在還能吃,趁著這玩意兒還沒有被價格炒起來,我們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於是小木屋裡又傳出了斷斷續續的吸允聲、軍歌聲。

幾年以後三叔的老戰友們一個離他而去,每年的中秋節參加聚會的人越來越少,直到那一年去蟹農夫婦家裡的就我和三叔。吳嬸已經把蒸好的黃油蟹疊好放在一個大木託裡放在八仙桌中央,三叔把幾張桌子空著的位置都擺好酒筷,收音機裡放著軍歌,三叔沒和我說一句話,一人沉悶地在那裡埋頭狂吃……這也是我最後一次看三叔吃黃油蟹,從那以後他再也不吃黃油蟹,但仍然中秋節帶我去那座小木屋,然後端上大盤黃油蟹,擺好幾張桌子的酒筷,看著我吃。

香港回歸大概4年後,一些老港食客發現了黃油蟹的「妙處」,開始追捧,一些酒樓和飯莊也推出了各種黃油蟹菜品,價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吳嬸的兒子接手家裡的蟹船,他在三叔的言傳身教下掌握了一整套養蟹做蟹的方法,成了粵港一帶名氣頗響的蟹王。他每年中秋節仍然給我們家郵寄一筐螃蟹,裡面每次都不少於10隻黃油蟹,雖然黃油蟹沒怎麼變,但我再也吃不出當年那種味道。

實際上家人也捨不得吃,這些都是每隻6兩以上的海油,最後都拿來送人了,當一樣東西的身價在上漲時,有關於它的各種人情世故也在上漲,黃油蟹終於變成了像三叔說的那樣: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它不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看的、送的、裝的、吹的……

本文系擅先生團隊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授權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蟹肥菊黃,「蟹」逅中秋最難忘
    秋風一響,所有水域裡的蟹即刻得了指令,沿河下江地朝入海口奔去。高天流雲,菊花黃,蟹正肥,持螯把盞浮大白,誠為人間一樂事矣。而秋高氣爽之時,恰是桂香蟹肥的季節,所以螃蟹與桂花甜酒必是最搭佳品。因為奶奶的生日正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天,所以每年這一天我們全家都會趕到奶奶家一起慶祝她的生日,闔家團圓度中秋。
  • 「蟹中之王」黃油蟹有多好吃?再貴也值得一年吃一次!
    去年中秋前夕,小團隊開始了以螃蟹為主線,挖掘世界各類珍稀食材搭配的獵奇飯局。「首當其衝」的就是時令當造且單價最高的頭手黃油蟹。如果沒有穩妥的渠道,去正經的酒樓吃黃油蟹是穩妥的辦法,雖然貴一些,但是至少可以吃到夠水準的靚蟹,網購的話全憑運氣,初次網上購買黃油蟹一般被坑較多(即以膏油,水油冒充頭手,吃到二手都算走運了)。黃油蟹只有頭手值得購買,頭手以下的的等級性價比都不好,不如吃奄仔或者膏蟹。
  • 秋日詠食蟹:秋風起蟹腳癢,秋蟹肥秋蟹香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紅樓夢·詠蟹》世界上甲蟲類生物,皆肉質鮮美,蟹尤為之。蟹橫行,俗謂螃蟹,其眼如骨,腹似蟬,頭若蝦而足如鱟,爪象釘子似的銳利,張開雙螯仿若舉著長柄斧頭亂舞。因為它橫行霸道,氣勢洶洶,初時古人不敢吃,所以才有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首吃螃蟹者,真乃勇士也!
  • 菊黃蟹肥,揭秘今年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尋蟹季的花旦「蟹」餚
    江南人吃螃蟹喜歡佐黃酒,把酒持蟹乃是人生幸事,黃酒紹興酒為最佳, 黃酒中豐富的胺基酸和酯類物質有味兒作用,其中的酒精可以除腥,甜味兒可以增鮮。故而,螃蟹的鮮腥與黃酒甜香乃是絕配,為佐蟹極品。而這一季的尋蟹季,大廚還讓深海鱈魚加入其中,頗有創意地製作成一道蟹粉香橙鱈魚金福袋。蟹粉的香,鱈魚的滑,又融入一絲絲香橙的甜,讓這道菜的鹹、鮮、香、甜混合的恰到好處。三者被裝進金福袋,寓意美好。
  • 黃油蟹的前世今生
    黃油蟹的前身是雌性膏蟹,每逢炎夏季節,成熟的母膏蟹會在產卵時棲身於淺灘河畔。退潮時,猛烈的陽光使淺灘上的水溫升高,膏蟹受到刺激,蟹體內的蟹膏分解成金黃色的油質,滲透至體內各個部位,使得整隻蟹體充滿黃油,蟹身呈現橙黃色,蟹蓋、蟹爪關節處均可透見黃色油脂,從而進化成為黃油蟹
  • 它是「蟹中之王」,杜拜土豪覺得便宜,中國小夥:有錢也吃不到
    哈嘍,大家好我是錢哥,說到海鮮,種類多樣,味道鮮美,相信是很多吃貨的最愛,錢哥我可是非常愛吃海鮮的,常常會和朋友一起吃麻辣小龍蝦、烤魚、烤生蠔等,這些都是相對比較平價的海鮮,那麼說到昂貴的海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帝王蟹、波士頓大龍蝦等,而接下來說的這種海鮮,被稱為「蟹中之王」,有錢也不一定能吃到
  • 中國民間吃蟹圖鑑
    北宋詞人蘇舜欽說:「蟹之肥美,抵得上江山之美。」大閘蟹的美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蟹黃或蟹膏,以及肉質。如果在生長過程中,攝入的肉食性「飼料」較多,就會增加肌肉中鮮味胺基酸的含量,在吃它的過程中,蟹肉會有種淡淡的甜味,雌蟹的蟹黃會更加甜香油滑,雄蟹則糯糯粘牙鮮香無比。大閘蟹是江南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江南人的意義大於食物本身。
  •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又是一年蟹肥時
    吃大閘蟹的最佳時節老上海習慣:刮西北風,吃大閘蟹。近年來,全球變暖,江南一帶的寒潮,推遲到元旦前後了。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亂真,蟹迷們是防不勝防。更有蟹卡商家攜款潛逃,讓購卡者有苦難言。如今,又到了大閘蟹即將上線的日子,更是中秋國慶雙節來臨的前夕。阿里巴巴淘小鋪,為保證廣大蟹迷的切身利益,專程考察了眾多大閘蟹供貨及蟹卡銷售商。
  • 一隻黃油蟹可以賣成百上千一隻,你不知道的事情在這裡
    可以說,黃油蟹的出現是青蟹一生當中的奇蹟,也是老饕們的福音,要知道,上千隻的青蟹才能誕生出一隻極品黃油蟹。▲極品黃油蟹   黃油蟹的成長過程  黃油蟹是青蟹成長而來,而青蟹的孩童時期稱之為水蟹,在廣東地區水蟹常用於煲粥。
  • 蟹肥菊黃桂花香——不讀他的文字,便不知秋日之美
    皎皎明月、滔滔大潮,中秋前後,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當是時也,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最適合出行遊賞,登臨送目、舉首望遠,江天寥廓,正好一舒胸臆。400年前,一位才情超絕的紈絝子弟,在這個季節,經歷過太多太多如夢似幻的美好回憶。
  • 秋涼蟹肥菊花香
    只是桂雖香,惜無美好的花形可賞。所以說菊才是秋日的花魁,顏色豐富而姿態萬千,於秋涼中散發一縷似有還無的冷香。植物最是感時而發,從不錯過季節。動物也是,秋風一天涼似一天,正是吃蟹賞菊時。螃蟹的吃法很多,最好的我以為還是原汁原味清蒸,在秋日的花香裡,掀開蟹蓋,膏似玉,黃似金,入口鮮而肥,甘而膩,正是這秋涼時節極致的享受。
  • 菊黃蟹肥秋正濃,上蘇寧易購買陽澄湖大閘蟹,冷鏈運輸,包鮮
    一方面,「菊黃蟹肥秋正濃」,中秋前後螃蟹黃滿膏肥,是吃螃蟹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中秋是一個充滿著濃情厚誼的團圓節日,用與「謝」同音的「蟹」表達對家人、朋友的謝意再合適不過。全國各地的螃蟹中,以陽澄湖大閘蟹最為出名,此湖之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因此,陽澄湖每年都會在9月20日前後舉辦大閘蟹開捕節。在今年的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中,蘇寧易購再次奔赴陽澄湖,為消費者挑選高品質的陽澄湖大閘蟹。
  • 它是「蟹中之王」,因肉質肥美,2000元一隻,漁民:出海就賣了!
    推薦語:蟹類因為肉質鮮嫩鮮美一直是美食愛好者的心頭所好,但最貴的螃蟹要算是這種了,出海就有人搶著買。下文轉載自作者:小貓與線團它是」蟹中之王「,因肉質肥美,2000元一隻,漁民:出海就賣了!,味道非常美,最為人們熟知,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他才是蟹中之王,因肉質肥美,2000元一隻,漁民:出海就賣了!
  • 秋蟹肥美正當時,五千年吃蟹方式大賞,你了解多少?
    此時,經過幾番秋雨的洗禮,空氣裡摻了幾絲涼意,往胸腔裡一吸,混著街邊的桂花味,讓人頓感清爽,可不正是蟹子黃滿膏肥的時候嘛!要知道,錯過了這一波就要再等整整一年!吃蟹不僅時間要對,烹飪手法也不能少,要達到味蕾上極致的享受,我們的祖先可是做足了功課了的。
  • 秋風起蟹黃肥丨聽說不吃螃蟹的秋天不完整
    「秋風起,蟹黃肥菊花開,聞蟹來。」拋去古人,近代嗜蟹的人也並不少,如畫家徐悲鴻「魚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見了冤家不要命。」汪曾祺先生這樣描述吃蟹:菊花開的時候,青殼白肚、黃毛金鉤的青蟹,背殼在水裡閃著青幽幽的光,放在桌上,八足挺立,雙螯騰空,臍背隆起,威風凜凜,清煮或清蒸後翻開紅通通的殼子,疊金交玉,黃是黃,白是白,還沒吃就是一種奇妙的享受。
  • 蟹肥膏腴秋正濃 又到一年品蟹季 農曆九月份適合吃母蟹,當下蟹黃更...
    十月的大閘蟹膏滿油多,正是品蟹好時節。剛出爐的蟹黃灌湯包。□本版撰文信息時報記者鄭曉玫本版攝影信息時報記者郭柯堂金秋十月,正是螃蟹蟹黃多油之時,其中尤以大閘蟹最為當季。此時出產的大閘蟹,可謂個大量足,膏滿蟹黃,肉質也更為潔白、緊緻和細嫩。時值品蟹佳季,大閘蟹應該怎麼吃才能物盡其用?
  • 河蟹幾月份吃最好?帝王蟹這幾個月份最好吃,完美錯開大閘蟹!
    河蟹是常見的螃蟹種類,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吃過蟹了,河蟹幾月份吃最好呢?什麼時候吃陽澄湖大閘蟹?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河蟹幾月份吃最好9-11月份吃河蟹最好。什麼時候吃陽澄湖大閘蟹9-10月份吃陽澄湖大閘蟹最佳。
  • 菊花黃時螃蟹肥
    文/Fenny按照中國古老習俗,中秋除了要吃月餅,更是吃螃蟹的好時節。但並不是因為中秋節才要吃螃蟹,而是這個時間的螃蟹已很好吃。老話說,「八月十五,菊黃蟹肥」,正是此理。大約從魏晉時期開始,人們便把吃蟹、飲酒、賞菊和賦詩,作為金秋的風流雅事。
  • 今年你吃蟹了嗎?
    ▲舊上海時人們吃大閘蟹情景當然,中國人的吃蟹文化,要比舊上海的杜月笙和張愛玲們早得多。北魏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蟹藏法」之說,可見中國人吃蟹之早。例如,東晉有個著名的酒鬼叫畢卓,曾說過「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樣的豪言壯語,美酒加蟹腿從此成為浪漫派的標配。當日,作為浪漫派的代表李白自然也少不了吃蟹,蟹黃和美酒在他那便是金汁玉液:「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 秋風起,蟹腳肥!一起來看名家筆下的螃蟹
    王雪濤 《菊花黃時蟹正肥》 秋風起,蟹腳肥, 菊花開,聞蟹來。 齊白石 《夜深獨酌蟹初肥》 齊白石畫蟹,處處洋溢著生活的情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