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明月、滔滔大潮,中秋前後,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當是時也,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最適合出行遊賞,登臨送目、舉首望遠,江天寥廓,正好一舒胸臆。400年前,一位才情超絕的紈絝子弟,在這個季節,經歷過太多太多如夢似幻的美好回憶。

桂花、菊花,五彩繽紛;方柿、肥蟹,唇齒留香;更有紅楓、大潮點綴其間,秋日私語實在是美輪美奐。
而這一切,都被那位紈絝子弟寫進了他的回憶中。這些回憶,裒為一集,便是膾炙人口的《陶庵夢憶》了。

《陶庵夢憶》,是山河破碎後張公子對故國、故園、故去生活點滴的回憶,其情其景,喜樂無邊,卻暗帶傷感。此情此景,與秋日物候正相契合。
張岱眼中的景物,必有一段往事相伴,睹物則必思人,拋不開的回憶,才是耄耋之年留給自己的秋日私語。

公子紈絝,玩樂不似常人。他在中秋之夜唱戲,引得全寺幾十號僧人徹夜圍觀,哈欠與噴嚏之聲並作,卻無一人願意回房歇息;他與友人遊賞紅楓,必定要飲酒、歌舞至於通宵達旦,興盡乃罷。
張岱賞菊,只觀菊海,不賞菊花;張岱吃蟹,盡開蟹會,不食獨蟹;其餘如桂花之類,非遮蔽數十人之巨,難入其法眼。此等奢靡,誠可謂紙醉金迷,難怪乎在國破家亡後,留戀之情躍然紙上了。

然而,如此的紙醉金迷,畢竟是秋日私語,不足為外人道也。咱們也只有從張公子留下的文字裡,才能一窺他的才情、他的紈絝、他的奢靡了。
末了,還是忍不住感慨一句:蟹肥菊黃桂花香,不讀張岱,誠不知秋日之美矣!

9.29,我們一起開始讀張岱的「秋日私語」——《陶庵夢憶》,周六晚6點50,杭州大涵書店(西湖區華星裡街嘉綠名苑14-2號),私信或留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