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綠化部門為部分郊區風口區域的古樹進行綁紮,因郊區氣溫更低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今天是「小寒」,上海的「寒潮」也將於明晚起「返場」,最低氣溫降幅可達8-10℃。寒潮頻現,上海一群「老年人」的安危令人牽掛,那就是本市1600多棵古樹名木。古樹是否能經受低溫?如何為它們保暖?記者從綠化部門獲悉,別看古樹年齡大,其實反而比「年輕後生們」更耐寒抗凍呢。
六棵古樹能耐零下20℃低溫
在上海植物園,有六棵在冊的古樹名木,分別是位於蘭室的羅漢松(樹齡100年),位於槭樹園的瓜子黃楊(樹齡150年)和南紫薇(樹齡100年),位於盆景園的樸樹(樹齡100年)和桂花(樹齡100年),位於牡丹園的牡丹(樹齡120年)。
上海植物園高級工程師王玉勤表示,這六棵古樹都是可以承受零下20℃以上的低溫。「古樹名木一般都有百年以上的壽命,經歷過很多次極端氣候,根系也很粗壯,靠自身抵抗力一般都能抵禦寒冷,因此不需要特別的防寒措施。」王玉勤說,「反而是草本的花卉、灌木、盆景等更嬌嫩,需要在極端氣候中為它們『穿衣蓋被』保暖。對於古樹名木,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平時養護中的病蟲害和復壯等問題。」
圖說:上海植物園內花卉被蓋上厚厚的「棉被」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攝
1200年古銀杏並不「嬌氣」
與人類不同,古樹反而不怕冷,這個觀點也被嘉定區園林綠化管理所副所長劉建良認同。嘉定古樹公園的古銀杏是上海第0001號古樹,已經1200多歲了。劉建良表示,寒潮來襲前,工作人員對古銀杏加強了巡視,但並未採取特別的保暖措施,「銀杏是落葉樹,耐寒性較強,近幾年養護到位,長勢較好,寒潮不會對其有太大傷害。」
「古樹並不嬌氣,在漫長的生命中早已經受過各種極端氣候的考驗,對周邊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劉建良說,「而且近年來我們平時很注重對古樹的養護,關注它們的健康狀態。就像人類,身體強壯的,抵抗力就更好了。」
雖然不用特別保暖,但劉建良也提到,管理部門對古樹的保護非常重視,遇上雪天會及時清除常綠樹上的積雪,防止樹枝被壓斷。尤其是嘉定區內有一棵100年的茶花,還有羅漢松、龍柏等常綠古樹,管理部門會尤其關注積雪情況。此外,在日常養護中,如果古樹立地周邊區域能做到排水通暢、不積水,寒潮就基本不會對它們有太大傷害。
1600多株古樹平穩度寒潮
記者從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獲悉,本市目前約有古樹名木1600多株,以銀杏、香樟、廣玉蘭、瓜子黃楊為主。
由於古樹生命力較為旺盛,根系也較粗壯,因此在防寒方面無需「重點關照」。目前,針對部分位於溫度更低的郊區及風口區域的古樹,相關部門已用無紡布、保鮮膜、稻草、草繩等材料進行綁紮。
同時,針對本市部分不耐寒的樹種,綠化部門已早早為它們穿上「羽絨服」,蓋上「厚棉被」,防止嬌嫩的它們被凍傷。比如,對於棕櫚、鐵樹等不耐寒的樹種,用草蓆對其進行包紮處理,對於桃樹等小喬木進行刷白,並增加澆水頻率。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