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丐「絕命詞」的版本分析: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2021-01-09 謝小樓

如果要在網上評選古詩詞中經典的絕命詩與絕命詞,通常都會出現李白的《臨終歌》、陸遊《示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以及譚嗣同的《獄中題壁》等,還有一首,「通州詩丐」的《絕命詞》,也是經常被網友提到了絕命詩。

此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考證網傳「通州詩丐」的生平,確定其為山西鳳臺人馬體孝。在那篇文章中,詩丐馬體孝的《絕命詞》出現了好幾個不同的版本,當時限於篇幅,沒有具體分析《絕命詞》的各個版本,今天,我將在這篇文章中分析《絕命詞》的各個版本。

一、詩丐其人

我在《「通州詩丐」考:「絕命詞」背後的故事令人唏噓》一文中,已經詳細考證了詩丐馬體孝的生平,為了讓沒有看過上述文章的朋友了解詩丐其人,這裡我簡要敘述一下他的生平。

詩丐馬體孝,一名曠,字恆翁,號石蹲。山西澤州府鳳臺縣人,在今山西省晉城市高都區。馬體孝生年不詳,卒年大約在乾隆辛丑年冬,即1781年冬。

馬體孝年少時極為好學,讀書手抄口誦,日夜不輟。十二歲時,他在一個月左右熟讀從當地的孝廉趙海峰那裡借來的《左傳》,得到趙海峰的看重。童詩時,他的文章讓學使夏挺芝稱奇,順利通過童試成為諸生,當時們稱讚他是枚皋再生。

人們稱讚馬體孝是枚皋再生,不僅是因為他跟枚皋一樣才思敏捷,還因為他跟枚皋一樣是庶出之子。這庶出的身份讓他常常遭到嫡母的虐待。

馬體考父親去世時,嫡出的弟弟行為悖謬乘戾,不讓他在靈堂前祭奠父親。馬體孝流著淚說:「母親分嫡庶,父親也分嫡庶嗎?連祭奠都做不到,我還怎麼當這個兒子呢?」當天晚上,馬體孝就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去過。

馬體孝離家之後,生活貧困,只能乞討為生。如果有人給他錢,給得少他就收下,給多了他就不要了。

1781年冬,馬體孝行乞到宿遷。一天,他走在宿遷的街市上,有行人錢散落於地,一大群乞丐蜂擁而上去撿錢。馬體孝看都沒看,掉頭離開,然而一條狗卻一直追著他叫。他本不撿錢,卻遭狗吠,內心不平,於是在街旁的店面中要了筆墨,寫下一首詩,這首詩就是網上流傳的《絕命詞》。寫完這首詩,馬體孝在詩後題上了自己的字「翁恆」,然後將揣在懷裡,再次踏上塵世之路。此後不久,馬體友便死在了宿遷的一條大道旁邊。

前來查看屍體的宿遷令,在他的懷中發現他寫的詩,被詩感動,想知道他是誰,但四處訪問,沒人出來指認。其實當時有在宿遷的行商的鳳臺人認識馬體孝,但他們怕惹麻煩,都不出來指認。於是宿遷令只好準備棺材,將他下葬,並根據詩後的「翁恆」二字,將墓碑題為「翁恆逸人之墓」,並將他的詩刻在後面。

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看到了馬體孝的詩,依韻和了一首。此事在江南一帶傳為美談,於是馬體孝這首詩的名氣越來越大,直到今天,馬體孝的這首詩,也是網上經常提到的經典絕命詩之一。

二、「絕命詞」的各個版本

1、《鳳臺縣誌》所載版本(1784年)

拙性從來似野牛,手攜竹杖到江頭。筠籃背月悲殘夜,歌板臨風唱晚秋。雙足踏穿塵世路,一身臥遍古荒邱。從今不復傍門戶,蹠犬何須吠不休。

這是詩丐馬體孝《絕命詞》最早的版本。《鳳臺縣誌》馬體孝老家鳳臺(今山西晉城)的地方志,此書刊刻於1784年,而馬體孝死於1781年,只隔三年,所以說這個版本應該是最接近馬體孝原詩的版本。

2、《國朝山右詩存》所載版本(1801年)

懷中詩賦性由來似野牛,偶攜竹杖過江頭。飯囊帶露裝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兩足踏開塵世路,一生歷盡古今愁。從茲不復依門戶,荒犬何勞吠不休。

《國朝山右詩存》是清嘉慶年間李錫麟、王攀等人編的山西詩歌總集,此書刻於1801年。在《國朝山右詩存》中,編者將詩題作《懷中詩》,因為詩是在馬體孝懷中發現的。

3、《古朐考略》所載版本(1804年~1810年)

生性從來似野牛,手提竹杖過江州。飯籮帶雨吟殘月,檀板臨風唱晚秋。兩足踏翻塵市界,一身歷過古今邱。招魂只在千門戶,桀犬何須吠不休。

《古朐考略》是海州中正場人喬紹傅編撰於嘉慶九年至十五年(1804~1810)間的地理類書,雖然《古朐考略》中,詩丐無名無姓,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它就是馬體孝的詩。

4、《崇川咫聞錄》所載版本(1830年)

賦性生來是野流,手持竹杖過通州。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而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未休。

《崇川咫聞錄》是徐縉楊廷撰編的南通方志類書籍,此書刊刻於1830年。《崇川咫聞錄》中,詩丐也無名無姓,只能從詩的內容上判斷這是馬體孝的詩。因為書中註明內容引自袁枚的《隨園詩話補遺》,所以這首詩也被誤認為是袁枚所寫,網上的百科和詩詞網,都將此詩的作者標為袁枚。

現在網上流傳的詩丐絕命詩,大部分都是這個版本。

5、《續修廣饒縣誌》所載版本(1935年)

賦性由來似野牛,日攜竹杖過街頭。飯籃帶露提殘月,刮板驚風唱晚秋。雙足踏翻南北路,一肩擔盡古今愁。而今不傍人門戶,黃犬何勞吠不休。

《續修廣饒縣誌》是山東東營市廣饒縣的縣誌,刊印於1935年。這個詩丐是同治年間人,又是死在廣饒,顯然不是馬體孝,但他的詩卻是跟馬體孝的詩大同小異。

6、網上流傳版本

網上除了流傳最廣的,除了《崇川咫聞錄》中的版本,還有另一個版本:

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這個版本,第一句與前面幾個版本都不同。

三、出現眾多版本的原因

上面各種版本,最早的是《鳳臺縣誌》中的版本,流傳最廣的是《崇川咫聞錄》中的版本。各個版本從整體來看,可以認定是同一首詩,但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卻非常大,甚至每一句詩都有不同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呢?

1、口頭流傳造成差異

對比上面各個版本,我們會發現,各個版本之間的文字差異,很多在讀音上非常相近。比如:

野牛——野流;飯籃——飯囊——飯籮;殘月——殘夜;踏翻——踏穿;一生——一身;古今邱——古荒邱——古今愁;等等。

還有很多意義相近的詞。比如:

賦性——拙性;生來——由來——從來;歌板——檀板;擔盡——挑盡;蹠犬——荒犬——桀犬——村犬——黃犬;等等。

詞異而音同,很明顯是口述筆錄因為同音字造成的差異,詞異而義近,是因為記憶因同義詞而發生混亂。這都表明,詩丐馬體孝的這首「絕命詞」,最開始都是在民間口耳相傳的,等傳到上面那些地方志的作編撰者耳中時,因為音同義近,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每個地方志編撰者聽到的版本不同,記錄下來的版本也就不同。

《鳳臺縣誌》的記載最早,但編撰者姚學甲,也是聽從宿遷回鳳臺的商人口述記錄下來的,並未實地考證。《古朐考略》、《崇川咫聞錄》等書中,連詩丐是誰都不知道,死的地方也各不統一,更說明他們只是道聽途說。

2、他人修改潤色

各個版本「絕命詞」,有三處最大的差異。

一是由「一身臥遍古荒邱」到「一肩擔盡古今愁」,兩句雖然讀起來頗為相近,但已經可以看到刻意修改的痕跡。

二是由「從今不復傍門戶」到「而今不受嗟來食」,這一句可以斷定是被人修改過的。

馬體孝是乞丐,既是乞丐,如何能「不受嗟來食」?明顯不符合馬體孝的境遇。而「從今不復傍門戶」,則是馬體孝淪為乞丐的生活寫照。

前面說到,馬體孝是庶出,且嫡母跟嫡出之弟對他非常不好,連父親去世都不讓他祭奠,他如果繼續呆在家裡,便要依傍嫡出之弟的門戶,那便要受盡屈辱,所以他寧願淪為乞丐,「從今不復傍門戶」寫的便是馬體孝不甘屈辱依門傍戶,寧願淪落江湖當乞丐。

三是「身世渾如水上鷗」,這一句很有可能是網友的修改,因為各個版本的「絕命詞」都不曾出現相似的句子。經查,清雍正七年(1729)所刻的《開化縣誌》中,載吳錫《遊石梯》一詩,第二句為「身世渾如水上漚」。

《全唐詩》中,明人偽造了一個唐代詩人牟融,他有一首詩《客中作》,其中有「身如水上鷗」句。

將「賦性生來是野流」改成「身世渾如水上鷗」,強調了詩丐人生的漂泊感,但也失去了詩丐天生的那種反叛精神。

3、其它乞丐抄改

《續修廣繞縣誌》中的詩丐,顯然不是詩丐馬體孝。

自從乾隆皇帝和了馬體孝的詩後,詩丐馬體孝也就成了傳奇,在民間廣為流傳,他自然也成了乞丐群體中的傳奇人物,再加上他的詩很通俗易懂,很能引起乞丐的情感共鳴,所以有很多乞丐便將他的詩抄在身上,這便是很多地方縣誌都記載有詩丐的原因。

其它乞丐抄馬體考的詩人,又不免抄錯和改動,這樣「絕命詞」的版本也就更多了。

總的來說,馬體孝畢竟不是大詩人,他的詩剛開始是口頭流傳下來的,當它被記錄時,記錄者並沒有考察校正,而記錄馬體孝生平與詩的書,都是地方志和地方性的詩選,這些書流傳不廣,也少有人看,所以後來的人,連詩丐的姓名都不知道了,只知道有這樣一首流傳甚廣的詩丐「絕命詞」。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滄海桑田無盡路,落葉知秋夢悠悠;書盡平仄長短句,消不盡幾多愁
    望盡千帆鷗鷺遠,好夢殘留任誰收。深院月下箜篌曲,賣花聲裡語還休。書盡平仄長短句,消不盡幾多愁。匆然回望,不知這一程塵路走來,又輕薄了多少光陰?《深院月·秋情》(詞林正韻第一部 馮延已體)天欲暗,月懸空,移步孤樓庭院中。絲縷冷寒眉間掠,為誰蕭瑟立秋風。
  •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
    李煜最「神」的一首詞!全面無一個「愁」字,卻是愁的最高境界李煜在七夕節出生。那時的他還不叫李煜,叫從嘉。從嘉:從心順意、嘉和萬世,自然寄託了爺爺對他的厚望。他的字叫做重光,是因為他長相奇特——駢齒重瞳。門牙是重疊著長出來的,有一隻眼睛裡,居然兩個瞳孔!
  • 紅飛舞盡殘香,雨荷凝露雙(四字令/原創詞四闋)
    紅飛舞盡殘香,雨荷凝露雙(四字令/原創詞四闋)詞/v會飛的魚v四字令/秋思(步宋/劉過 韻)情痴念真。思牽愁縈。勢如秋碾花屏。淚把心喚醒。四字令/黛眉晨妝(步宋/周密 韻)芳消面黃。悄塗豔妝。玉肌溢暖柔香。聞蝶兒探窗。輕停扮妝。環閨四方。愁容恰對蕭楊。嘆君諸事忙。
  • 打破新能源「雞肋」窘境 生物質發電鐵肩擔重任
    打破新能源「雞肋」窘境 生物質發電鐵肩擔重任    根據新的能源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當前的能源消費總量位居世界,中國式的經濟增長模式催生了體量龐大的能源市場。長期以來,我國能源供應以煤炭為主,這種格局在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
  • 「詩壇巨匠4」柳安如詩詞賞讀,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正如總理送給他的對聯中寫到的那樣:「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雨驚詩夢留蕉葉,風裁書聲出藕花柳安如(柳亞子)詩詞89首1《吊劉烈士炳生》東南義旅縱橫日未報秦庭人下殿,愁聞梁苑獄飛霜。何時北伐陳師旅?撥盡陰霾見太陽。4《吊劉烈士炳生》春輝寸草戀親慈,百蹈危機總未知。豈為豹皮留盛譽?何妨馬革裹遺屍。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搞錯了
    正確版本只有「明日黃花」一個詞,出自蘇東坡的詩。《九日次韻王鞏》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従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是勸王鞏要珍惜眼前的景色,趁著黃花開得正盛,在花叢裡喝酒吟詩,盡興方歸,不要等到「明日」黃花謝了,才感到哀愁。後來,人們就把「明日黃花」作為一個固定用詞,用來比喻事物已經過了時效性,失去價值。
  • 落榜才子愁得睡不著寫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最後5個字驚豔
    這首詞的作者名叫万俟詠,本來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小文人,多年不第半生落魄,他平生存詞共27首,這首《長相思》正是其一詞成名之作。讓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這是万俟詠早年的作品,他填詞一直有意模仿柳永,不過這首詞倒是比柳永的很多作品都清新雋永。寫此詞時,万俟詠再次落榜,愁得睡不著。全詞最大的物點是:通篇無一雨字,卻句句都在寫雨。
  • 有哪些古詩詞帶有「春愁」二字?
    有哪些古詩詞帶「春愁」二字呢?李白的《愁陽春賦》中「春心蕩兮若波,春愁亂兮如雪」唐.張祜的《折楊柳枝》中「傷心日暮春愁起,無限春愁生翠眉」。宋.陸遊的《行武擔西南村落有感》中「騎馬悠然欲斷魂,春愁滿眼與誰論?」清代.徐燦的《卜算子.春愁》「小雨作春愁,愁到眉邊依。道是愁心春帶來,春又到何處?」
  • 「可憐身是眼中人」,王國維的這一首詞,處在了超脫的臨界點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人學者,他所著的《人間詞話》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他對宋詞的點評十分精闢,對後世研究詞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說法,讓人豁然開朗。特別是他在書中提出的「境界說」,對當今的文學研究,延至人生哲學,都有非常大的啟發。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古今異義詞(一)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古今異義詞(一)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我們把古義和今義不相同的詞叫古今異義詞。
  • 中考語文文言文通假、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集中訓練
    中考語文文言文通假、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集中訓練一詞多義1、安:1、怎麼(如:安求其能千裡也《馬說》)2、卑:1、身份低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桃花源記》)2、攙扶(如:出郭向扶將《木蘭詞》)32、拂1、同"弼",輔佐(如:入則無法家拂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33、福:1、賜福、保佑(如:神弗福也《曹劌論戰》)34、更:1、重新(如: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2、再、又(如:更上一層樓《登鶴雀樓》)3、更加(如:舉杯銷愁愁更愁《
  • 中國古今最有經典的12首《滿江紅》:嶽飛排名第一,當代有人上榜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閒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豪放詞壇領袖,不過他寫起婉約詞來也讓其他格律派的詞人自愧不如,辛棄疾的《摸魚兒》《滿江紅》就是婉約詞的代表作。辛棄疾南渡江南後,鬱郁不得志,「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