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寵,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結果可能讓家長感到意外!

2020-12-05 光合密碼心理諮詢

最近,我在微博熱搜榜上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配合小朋友畫畫的貓咪#,點開一看,差點笑岔氣:

視頻裡,貓咪辛辛苦苦擺pose,萌娃有模有樣比著畫,結果最後定稿的作品,簡直不忍直視。網友紛紛打趣:小貓咪,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其實,每次看到這樣的畫面,內心都有一股暖流在湧動,太治癒了!

的確如此,萌寵與萌娃和諧共處,人畜無害,試問這樣的場景,誰能抵擋得了呢?

事實上,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趣事。家有萌寵,還能改變孩子的一些行為。

哈佛大學就有一項調查表明:家裡養寵物的孩子,責任意識會提高20%。

網上曾看到一位媽媽分享的故事,很受感動:

女兒特別喜歡貓,就給她收養了一隻流浪貓,貓咪從小就和女兒親密無間,寫作業、吃飯、睡覺都陪著女兒。一次意外,貓咪生了一場大病,差點離世。自那以後,女兒特別懂得珍惜,每次出門都會和我說再見。養了寵物的孩子,作文也寫的很出彩,善於觀察,感情細膩,總之好處特別多。

究竟有多好?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01養只寵物?想都別想

猶記得「家有兒女」中的劉星,特別想養只小狗,卻被媽媽劉梅一票否決了。

她給出的理由是:「養狗多髒啊!一天到晚就剩打掃衛生了。」

相信劉梅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的確,家有萌寵,雖是可愛,但也有不少煩惱。譬如掉毛、細菌、寄生蟲……

而且家長精力有限,既要忙工作,又要做家務,還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這些都還忙不過來,再養個寵物?那不是添亂嗎?

可是,比起孩子的快樂成長,豈能用一句「添亂」搪塞過去?

愛,是「如你所願」,而非「如我所煩」。

其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孩子渴望得到一個寵物時,不如在答應他的同時,加一條附加要求,譬如養了它之後,要對它負責,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既滿足了孩子願望,又能培養他的愛心,還能促進彼此間的親子關係,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在決定養寵物之前,我想為家長提供幾點建議:

l 考慮孩子的性格和動物本身的習性

養寵物要結合孩子的喜歡和年齡,嬰兒期,可以養魚;再大一點,可以養小兔子、小狗之類的。貓適合比較安靜的小朋友,狗則適合愛動愛鬧的小朋友。

l 讓孩子參與養寵物的過程

可以帶孩子一起買寵物飼料和玩具,幫助寵物布置新家,找相關資料,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l 注意寵物的衛生問題

定期給寵物洗澡,修剪它們毛髮和爪子,做好防疫工作。

02家有萌寵,並非你想的那樣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對於養寵物這件事,亦是如此。

英國作家愛略特就說:「動物是最可親近的朋友,它們從不提問,也從不指責。」

單從這兩個「從不」就能看出,萌寵會給孩子帶來無限溫暖。

給予孩子最悉心的陪伴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一項調查顯示,在有寵物的兒童中,98.5%的孩子表示喜歡寵物朋友,85.3%的孩子覺得寵物朋友也愛他們。

對孩子來說,小動物不僅是寵物,還是他最要好的夥伴。尤其是在獨生子女家庭居多的情況下,平時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寵物的陪伴,在某種意義上正好「扮演」了父母的角色,它會成為孩子分享內心情感的忠實聽眾,進而消解孩子獨處時的孤獨感。

正如電影「導盲犬小Q」中的一句臺詞:「寵物的意義,在於化解人的孤獨。」

在孩子心中,寵物就像親人一樣,雖不言語,卻忠實可靠,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離不棄。

幫助孩子緩解情緒英國有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2歲時被診斷出有自閉症,她有一隻名叫圖拉的小貓咪。

愛麗絲討厭洗澡、害怕水,但因為圖拉愛玩水,她也嘗試著接觸水,還跟圖拉一起練習遊泳技巧,一起享受泡泡浴。

平時,愛麗絲也不愛說話,不願意與別人進行眼神交流,可跟圖拉在一起久了,愛麗絲居然開始學著跟它聊起天來!

圖拉的存在,讓這個患有自閉症的小女孩慢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試著探索未知,開始變得樂觀開朗,甚至成為聞名世界的小畫家,在英國享有「小莫奈」之稱。

在寵物的世界裡,它們不會介意孩子的成績好壞,也不在乎孩子是否調皮。孩子不開心時,對著寵物傾訴一番,雖然它未必聽得懂,可它搖搖尾巴、喵喵幾聲,也會讓孩子很快從悲傷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重塑孩子的自信心英國貝爾法斯特大學的黛博拉·威爾斯博士說:「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養寵物的人,他的自信心可能更強,患孤獨症和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其實很簡單。

父母再愛孩子,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擺出家長的威嚴,讓孩子聽話、懂事,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孩子在條條框框的約束中,自然很難與父母進行情感上的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做任何事都畏手畏腳。

但寵物不一樣,孩子在它面前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不需要偽裝,也不需要遷就,可以坦然做自己,釋放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天性——那是他本該擁有的模樣。

此外,孩子在與寵物相處的過程中,還會產生被需要、被信任的成就感,更容易建立起自信心,形成獨立、健康的人格特徵。

有人說,親情無價,知己難得。

而寵物,是唯一可以用金錢買到的「珍貴」,它如親人、如知己,無私陪伴,治癒心靈。

有它,孩子就少一份孤獨和悲傷;

有它,孩子就多一份溫暖和快樂;

有它,即便誰也不說話,只是靜靜的彼此守護,就是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願家有萌寵的你,知悉、驚喜、欣慰。

相關焦點

  • 寶媽沒事少給孩子做智力測試,靠譜嗎?測試結果會造成不良影響嗎?
    如果嬰兒出生8~10個星期後,仍不會笑,那麼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著問題。進行智力測試,通常需要寶寶回答問題、配合做任務,而不是像某些家長所認為的那樣,用儀器一掃,智商結果就一目了然。由於嬰兒很難明確告訴你他的真實想法。比如,面對一個玩具孩子沒有做出反應,你很難判斷他是不想玩、不會玩,還是他不感興趣。所以嬰兒智力測試不同於成人的智商測試。
  • 宅家期間,「孤島效應」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家長注意到了嗎?
    想和媽媽說,但媽媽認為是孩子太閒了,才會這樣子。小凱內心好像有個小人跟他說:「休息一下吧,玩一下手機放鬆放鬆。作業遲一點做也沒問題的!」當我們宅在家裡,情緒發生這些變化,真的是「閒得慌」?情緒失常,一系列問題「集體」浮現,其實跟一種心理現象有關。孩子陷入了「孤島效應」!一、什麼是」孤島效應」?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其實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磨蹭和機靈的影響,都有這樣的認知誤區,認為孩子們磨蹭就是沒出息,啥都學不好,而機靈就是聰明的表現,做什麼都像模像樣。其實孩子小時候是機靈還是磨蹭,確實影響到孩子的將來,只不過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這種結果!
  • 為啥孩子眼白有「黑點」?多是這3個原因造成,家長不用大驚小怪
    也就是在前段時間,我閨蜜這天正在給孩子餵奶,猛然間發現孩子白眼仁上有一個小黑點,當時她緊張得不行,剛開始還以為眼睛裡進東西了,就用嘴吹,後來發現好像長在眼睛上,當時閨蜜嚇壞了,害怕這個黑點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 家長非法售賣野生動物被抓,臨行時問「會不會影響到我的孩子?」
    兩個人在開玩笑的過程中,黃某拿著自製獵槍對著那個人開了一槍,結果當場打死了對方。民警在偵辦這個命案的過程中,發現這幾個人一起喝酒就是為了慶祝捕獵了三隻麂子;在搜查的同時,民警還意外發現家長冰箱裡有四隻野生動物死體。於是,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的線索就浮現了出來。
  • 有了孩子,家裡的寵物還不想送人,教會孩子與寵物相處,很重要
    不過一旦家裡有了孩子,我們對寵物的態度就得變一變了。孩子重要還是寵物重要?在孩子出生後,很多家庭會選擇將家裡的寵物送人,或寄在別人家裡暫養。但也有家庭選擇繼續留下寵物。如果你的選擇是後者,那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你就多了一項額外工作:教會孩子如何與寵物共處,保護自己的安全。寵物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 過山車、跳樓機、蹦床……家長帶「神獸」遊玩時發生意外如何急救...
    記者走訪長沙多家大型商場,發現兒童在樂園裡玩耍,大部分家長坐在樂園外等候。記者對這群家長做了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百名家長中,有93%的人表示,就算在戶外帶孩子手機也不會離手;只有7%的人表示,會放下手機陪伴孩子。湖南省兒童醫院統計了2018年暑期兒童意外傷害數據:該院收治的意外傷害患兒中,外傷(骨折)居第一位,佔意外傷害總數的近一半。
  •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比較常見的物品會對孩子造成安全隱患?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讀:酷暑的天氣讓人時常感到心情煩躁,加上家裡有個熊孩子,做媽媽的分分鐘心態要爆炸,就想讓熊孩子離自己遠遠的,但是,如果做家長的真的沒有將孩子照看好,出現了一些意外,那將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 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幾個弊端?不僅幫不到孩子,可能還會有反作用
    隨著教育普及度越來越高,家長們的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了。因此有不少教育學者提出建議:學校,尤其是中小學要研究家校共育,藉助家長的力量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水平。 那麼,什麼是家校共育呢?家校共育對學生又有沒有好處呢?
  • 養萌寵 業內:一旦餵養就不要棄養,否則會造成傷害
    蜘蛛的價格主要是隨體型大小來定,尺寸稍大的,價格會成倍翻。最昂貴 土撥鼠「前段時間微博上流行的朝著人們大吼的『土撥鼠』,其實是旱獺,並不是適合家養的土撥鼠哦。」經營一家小寵店的張丹笑著告訴記者。不同於可能傷人的野生旱獺,張丹店裡飼養的是北美黑尾土撥鼠。她介紹道,北美黑尾土撥鼠觀賞性強,它們語言豐富,兩隻土撥鼠之間常有互動,你一言我一語非常搞笑,有時候還會回應主人的招呼。
  • 孩子的這些表現,有可能是厭學症在作怪,家長該怎麼辦?
    不肯到學校去,有時會以頭痛或生病為藉口,拖延上學時間,這種情況往往讓家長頭疼不已,擔心孩子耽誤學業,但又不能硬讓孩子去,萬一造成更大的傷害可怎麼辦… 對上學更抗拒的孩子還可能表現出明顯的厭學症狀,比如頭痛、噁心、沒有胃口、心跳過速等,這些症狀在孩子不去學校的時候卻會神奇地不治而愈。
  •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會破壞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給孩子一生的影響
    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由於對孩子的高度期望,很多強勢的父母對孩子都有過度的保護和幹涉行為。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孩子的將來,害怕孩子會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為的影響,對其活動範圍進行了過多的限制,甚至在擇友方面也進行了諸多的規定。
  •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家長千萬要警惕
    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 家長別再吼罵了,這個意念真的會讓孩子大腦受傷
    許多家長都有吼罵孩子的經歷,更有不少家長直接是動手打孩子的,而我們似乎也對這種言語、行為暴力不加以重視,還習以為常覺得很正常,誰小時候沒有被家長和老師吼罵過,特別是出了社會誰沒有被老闆吼罵、羞辱過,日子不是照樣過嗎?
  • 一道練習題讓家長懷疑人生,數學魅力之大,角度不同結果也不同
    孩子的學習問題一直都是很多家長關注的重點內容,對於一些父母來說,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前程,所以在孩子的學業上非常的下功夫,每天都回去輔導孩子做功課,但是不輔導功課還好,許多家長一輔導功課,那麼,家裡可能就會變得雞犬不寧了。
  • 家長注意,若你家娃有這3個特徵,將來可能有大出息
    說李大爺的兒子很有出息,自己賺錢了,將李大爺接去享福了。阿姨們紛紛表示,自己都是看著李大爺家兒子長大的,從小那孩子就與眾不同,跟別的孩子相比,一看這孩子就有出息。事實證明,自己的眼光不然不錯!其實我是和李大爺家的兒子一起長大的。
  • 家有「鼻涕蟲」寶寶,家長千萬被忽視,要懂得巧妙處理
    檢查的結果讓萌萌的媽媽覺得有些不知所措,原來萌萌被檢查出了過敏性鼻炎。一到換季或者是冬季,萌萌就會有很多的清鼻涕。而且萌萌的鼻子總是感覺裡面痒痒的,總是忍不住用小手去扣挖鼻孔。因為小孩子下手沒輕沒重,所以偶爾會把鼻子摳破,流出血來。媽媽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心裡邊總會又生氣,又心疼。
  • 家長望子成龍,相信孩子是「神人轉世」,結果被騙3600萬
    而家長如此關注孩子的發展,也可能被一些人有機可乘,其中竟然一個孩子的家長,竟然相信了培訓機構所宣傳的封建迷信思想,為了兒子的前程花掉了3600萬。孩子的父親姓郭,我們且稱其為郭氏夫婦,他們在2013年4月的時候通過申請名額的方式,進入了一家「杏壇春熙」的教育機構,其名目為「書生家庭」。
  • 這幾種玩具家長不應該給孩子玩,可能會讓孩子受到終生的傷害
    還有些小朋友會不小心把玻璃球吞到自己的肚子裡,一旦玻璃球進入了孩子的肚子裡,除了做手術,是根本出不來的,玻璃球很硬,它沒有辦法和食物一起從人體的消化道中排出。如果玻璃球進入了孩子的食道的話,也會傷害到孩子的食道。因此家長們不要輕易給孩子買玻璃球,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東西該吃,什麼東西不該吃。
  • 什麼是遠視儲備?家長們,你家孩子「遠視儲備」還有多少?
    也就是說,5周歲以下的兒童,視力正常的標準和成人有區別,而這一標準和年齡密切相關。假如,6-7歲的孩子如果這時遠視儲備值與200度差得很多,只有50度,則意味著這孩子很可能在小學時會得近視。自從有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孩子們的眼健康就越來越糟糕了,它讓自制能力本來就很差的孩子沉迷其中。醫院門診中也越來越多年紀小小就得乾眼症和近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