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吐絲

2021-01-13 光明網

《春蠶吐絲》是義大利當代蜚聲文壇的著名作家卡爾洛・斯戈隆(CARLOSGORLON)世紀之交奉獻給中國的一部力作。

歷史小說《春蠶吐絲》同中國緊密關聯,小說主人公鄂多立克被譽為歐洲中世紀四大旅行家之一,比馬

可・波羅晚到中國40年左右。他在元代中國遊歷多年,歸國後留下《東遊錄》,該書為《春蠶吐絲》「儘可能地提供了素材和依據」。斯戈隆對中國和中國文明滿懷真摯的情感,他讀過中國古代孔子、老子等哲人的作品,對《春蠶吐絲》中涉及的小亞細亞、中東、波斯、印度和中國等異域他鄉,斯戈隆憑藉熟讀的書卷和深厚的知識積累,總能給予細緻、精當的描寫,小說的語言天然、古樸。

除了充滿愛心地描述弗留利大區純樸的農民群體,讚美人同自然的和諧關係之外,《春蠶吐絲》強調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不斷尋求不同文明之間的接近與尊重。書名《春蠶吐絲》很有象徵性,似乎從主人公鄂多立克身上一個看不見的蠶繭上,不斷地抽出絲線,這根絲線堅如鋼絲,將中國同義大利神奇地聯結在一起。中國的田野、鄉村、森林,以及中國的民間節日,每每喚起鄂多立克對遙遠家鄉維拉諾瓦・波德諾內的記憶。他從心靈深處感到,世界各地的人們如此相似,各國的文明如此接近。鄂多立克是中國文明的崇尚者,他熱衷於學習中國的語言,願意深入了解中國的文明和文化,他同中國的朋友們常常能以同樣的方式和諧相處。他贏得了中國人民的信任和熱愛,找到了在歐洲傳播中國文明和履行自己使命的有效方式。

眾所周知,在遙遠的古代,中國和義大利,甚至歐洲,只能通過間接的途徑相互獲得文明的信息。鄂多立克《東遊錄》,馬可・波羅「遊記」是中世紀時代有關中國和東方情況最古老和最真實狀況的寫實。「在鄂多立克時代,他的《東遊錄》和馬可・波羅『遊記』同樣出名,但後來,就幾乎被忘卻了……」

從鄂多立克14世紀初的中國之行至今,北京馬可・波羅橋下的汩汩流水足以見證多年來不斷流逝的歲月,但中國人民並沒有忘記鄂多立克。1889年,一位在義大利學習的名叫郭東臣的中國人,將鄂多立克《東遊錄》譯成中文,登載在我國武昌市崇正書院,後被香港的一家雜誌《公教報》重印。1981年,「中華書局」將一名名叫何高濟的歷史學家將從英文翻譯過來的鄂多立克《東遊錄》,收集在《中外關係史名著譯叢》中出版,發行量6500本。1999年9月2日,在義大利北方波德諾內市,舉行了《春蠶吐絲》的新聞發布會,呂同六先生應邀出席並發言祝賀。他說他幸會的理由有兩點:一是因為他是小說主人公鄂多立克東遊最終抵達國家的一名中國人;二是因為他是少數有幸最早讀到這本歷史小說的人之一,正如中國的一句諺語所說,他是一位「先睹為快」的人。他決定親自翻譯《春蠶吐絲》。2004年,義大利攝製的記錄鄂多立克生平的影片《在天涯》向中國觀眾完整地介紹了波德諾內人鄂多立克,以及他作為中意文化關係史先驅者之一的特殊功績。毫無疑問,這進一步增進了中意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和相互了解。該影片榮獲我國長春第四屆國際電影節外國最佳影片「銀鹿獎」。

正當同六先生著手《春蠶吐絲》翻譯的時候,不幸罹患癌症,他病爾彌堅,始終沒有停止工作,同癌魔進行了五年多的頑強抗爭。2005年10月28日,同六告別了67歲零9個月的人生之路,駕鶴仙去。彌留之際,他將《春蠶吐絲》未完工作託付於我。經過兩年多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

呂同六先生的最後一部譯著《春蠶吐絲》中文版終於問世。我相信,如果同六活著,這個譯本的文字會更臻完美,因為我畢竟不是以文學為專業之士。作者斯戈隆對我的勉勵之詞,我有自知之明,極不敢當。不管怎樣,我全力以赴努力了。我想,冥冥之中的同六會感到欣慰,因為他的遺願實現了。藉此機會,首先要衷心祝賀作者斯戈隆教授,正因為他世紀之交奉獻給中國的這部力作《春蠶吐絲》,鄂多立克得以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鄂多立克的功績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春蠶吐絲》中文版的發行,不啻是一件有重要意義的文化大事。

相關焦點

  • 做「春蠶吐絲」,這種方法熬糖,拉出的絲又細又長
    春蠶吐絲,是一道拔絲甜菜。它是用糯米粉團包上腰果豆沙餡做成蠶繭,,用油炸後掛上能撥出絲的糖漿而成。具有色澤黃亮,金絲滿盤,脆中帶糯的特點。下面就把這道菜分享給大家。回鍋成菜在熬好糖漿後,迅速倒入炸好的原料顛翻,等到糖漿裹勻原料表面,就出鍋倒在抹有底油的盤中,並用筷子將糖漿拉出一些細絲以突出「春蠶吐絲」之效果,然後隨一碗冷開水上桌,蘸食。此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1 翻拌動作要慢。這樣不僅可避免弄破原料。
  • 潘絜茲:「春蠶精神」的倡導和實踐者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拜訪潘先生,一進他的畫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春蠶畫室」的匾額,緊接著就看到那幅《春蠶吟》。不言而喻,潘先生是以「春蠶」自喻。「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詩歌的本意是消極的,可潘先生卻賦予了它非常難能可貴的積極意義。潘先生曾經說過:「我是一個務實的人,力戒妄念,只以春蠶精神自勵。藝術如傳薪,薪有熄時,火傳萬代。我立志為復興工筆重彩奉獻一生,願如春蠶,吐絲至死,錦繡炳煥!
  • 蠶寶寶會什麼要吐絲呢?
    「春蠶吐盡一生絲,莫教容易裁羅綺。」
  • 春蠶進入吐絲結繭階段 呂山蠶農忙得歡
    近日,長興的春蠶在經過不到一個月的餵食之後,準備要「上山」結繭,預計一個星期後春蠶養殖即將結束。在呂山鄉南楊村村民敖水梅家,她正給蠶寶寶餵食最後一批桑葉。在餵完食後,敖水梅便和丈夫一起搭建蠶寶寶要上的「山」。
  • 春蠶吐絲繪春色——莊河三十一中英語教師張金鳳
    三尺講臺,幅幅春蠶吐絲的畫面,盡現出為教育無怨無悔的張老師,把講臺作為人生舞臺,用汗水播種春天,用心血播種夢想,用愛心塑造未來。張老師是吐絲的春蠶,是閃光的紅燭。用自身散發的光和熱,點亮了學生心靈之火,照亮了學生人生求學之路。她的愛溫暖如春。三尺講臺融進張老師的師德與師魂,書寫著新時代師者的風流。
  •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推動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發布日期:2020-04-24 09:00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像春蠶吐絲那樣向你傾訴
    因為我們看見的是一種「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精神,她要竭盡全力吐出纏繞在她心裡的絲。我們在小學課本裡,在反映紅軍長徵的電影故事片中,在近年來許多被譽為「紅色意境」的散文標題下,對她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詳。大家都知道她是賀龍元帥的女兒,叫賀捷生,生於捷報頻傳之時,是一個有故事有情懷的人。
  • 認識 春蠶吐絲結繭成綢
    &nbsp&nbsp&nbsp&nbsp「從卵成蛾,蠶的一生何其之短,從栽桑到織錦,絲綢的產業鏈何其之長;蠶窮盡一生吐絲千米,絲綢之路卻連接了世界。」絲綢博物館牆面上的這句話,概括了絲綢文化的博大精深,給小記者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 直播回放丨小學科學老師帶你看蠶寶寶吐絲結繭
    眼下正值春蠶飼養,不少學校利用地方課、科學課,讓孩子們飼養起了蠶寶寶,以學習家鄉的蠶桑文化。為了讓大家對蠶寶寶吐絲結繭有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浙報集團嘉興分社聯合嘉興市科技館、桐鄉市高橋街道高橋中心小學利用新媒體技術,以視頻直播的形式為大家展示蠶寶寶結繭的全過程。5月22日晚上18:00,讓我們跟著鏡頭來到桐鄉市高橋街道三村村村委,一起看蠶寶寶吐絲結繭吧。
  •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北部,主食為桑葉,也可用鵝菜補充。那世界上吐絲比較有價值的10種蠶都有哪些呢?柞蠶古稱春蠶、槲蠶、櫟蠶柞蠶是一種吐絲昆蟲 ,因喜食柞樹葉得名 。繭可繅絲 ,主要用於織造柞絲綢,蟲體可食用,可做藥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昆蟲資源。柞蠶起源於我國山東省魯中南地區,其繭絲的產量僅次於家蠶。可以說柞蠶是我國的特色產業,柞蠶繭年產量已達到7萬噸,其中遼寧省的柞蠶產量佔到全國份額的80%和世界份額的70%。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原標題:呵護一月,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絲由蠶吐,說起蠶,大家都不陌生。幾千年的歷史,蠶從古代繁衍到了當下,它們吐絲結繭,用短暫的一生支撐著百姓的生活,那織成的一緞緞精緻的絲綢便是對它們生命最完美的詮釋。5月6日至6月10日,記者走進蠶農生活,和他們一起見證了蠶寶寶的成長。
  • 河南最「窮」的縣,靠養殖柞蠶致富,這種蠶不僅能吐絲還能吃
    柞蠶,古稱春蠶、櫟蠶、山蠶等,因其喜食柞樹葉得名,與桑蠶一樣,它也是一種吐絲昆蟲,柞蠶繭可繅絲 ,是紡織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不僅如此,柞蠶還可食用,也可做藥材,是我國特有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昆蟲資源。柞蠶源於我國山東省魯中南地區,如今主要產區為遼寧、山東、河南、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西等省區,其繭絲的產量僅次於家蠶。據統計,全國柞蠶繭年產量達到7萬噸。
  • 會吐絲的昆蟲有哪些 什麼昆蟲最擅長吐絲?
    會吐絲的昆蟲有哪些 什麼昆蟲最擅長吐絲?時間:2016-06-01 13:13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會吐絲的昆蟲有哪些 什麼昆蟲最擅長吐絲? 什麼昆蟲最擅長吐絲? 很多昆蟲都會吐絲,比如蠶、蜘蛛,以及其他一些有蛹期的昆蟲。其中最會吐絲的是蠶。
  • 新絲路上「授之以漁」桐鄉蠶寶寶海外「吐絲結繭」
    近日,由桐鄉市蠶業有限公司重點繁育的21.3萬張優質春蠶種,「坐」專機出口烏茲別克斯坦。至此,「桐」字號蠶種出口烏茲別克斯坦已整20年時間,累計有188萬張蠶種在該國吐絲結繭,實現了當地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 太空蠶寶寶已吐絲結繭 待返回後將觀察吐絲變化
    近日,《法制晚報》(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從蠶的提供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獲悉,6隻蠶寶寶中有5隻已在太空吐絲結繭,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實驗目的。待飛船返回地球後,科研團隊將觀察這些「太空蠶」吐絲的行為是否有變化,研究這些變化能否改進家蠶養殖技術。據《法制晚報》記者了解,這6隻蠶寶寶是從4000隻蠶中篩選出來的。
  • 【科學揭秘】蠶為什麼會吐絲?
    蠶之所以要吐絲,源頭上,是因為在幼蟲階段,吃下了大量桑葉。桑葉本身含有各種胺基酸。蠶體內的胺基酸過多,會讓蠶中毒。所以,蠶吐絲,是自我解毒的一種方式。如果說排解胺基酸是蠶為了避免來自內部的毒害,那麼把絲吐成一個圈將自己包圍則是為了避免來自外部的毒害。蠶作為一個完全變態(不同生命階段有不同的形態)動物,在變態的關鍵階段都非常脆弱。
  • 第五人格蜘蛛吐絲接絲技巧
    第五人格蜘蛛作為曾經恐怖的屠夫榜,隨著版本更新,雖說沒之前那麼強勢,但總體監管者排名中還是比較高的,吐絲接絲還是蜘蛛比較重要的技巧,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五人格蜘蛛吐絲接絲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