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近500顆恆星同屬一個大家族?同時誕生且有著共同的起源

2021-02-08 達夫觀察

根據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我們的銀河系充滿了許多恆星流,其中之一還是擁有近500個親戚的大家族。天文學家已經在我們的星系中發現了8292個恆星流。恆星流(是小星系靠近巨星系,在強大的引力潮汐作用下,逐漸扭曲、瓦解,並被拉成纖細而壯觀的星流。)不是星團,而是線狀模式。每一條恆星流都被命名為忒亞(Theia),以紀念希臘泰坦十二神的眾光明神之母。

當天文學家使用歐洲航天局的蓋亞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來研究忒亞456時,他們發現這一恆星流中的所有468顆恆星是同一時間段誕生的。這一細長的星流也以相同的方向在天空中移動。這一發現是在美國天文學會在1月15日的第237次會議上公布的,這次會議實際上是由於這次疫情而發生的。

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後傑夫·安德魯斯在一份聲明中說:「大多數恆星流是同時形成的,忒亞456令人興奮的是,它不是一個小的恆星流,它又長又寬,附近的小星系流相對較少,它們比較年輕,分布很廣。」恆星流通常是由球狀團形成的,這被稱為星團。然而,最近的數據揭示了其他的模式,比如這些纖細而壯觀的長線狀模式,天文學家認為,當星團被撕裂或扭曲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

銀河系中近500顆恆星同屬一個大家族?同時誕生且有著共同的起源,安德魯斯表示:「隨著我們在儀器、技術和數據挖掘能力方面的不斷進步,我們發現恆星對存在結構很多,而不僅僅是不是團塊。它們常常在太空中形成這些恆星流,雖然我們知道這些規律已經有幾十年了,但我們開始發現更多隱藏的東西。」忒亞456橫跨銀河系,長達570光年。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恆星流都沒有被天文學家發現,因為它存在於銀河系的平面上,在那裡,恆星流很容易被銀河系的4000億顆恆星所掩蓋。銀河系平面是一個星系的大部分質量存在的地方。在通常情況下,恆星流是天文學家通過指向銀河系的望遠鏡在銀河系之外發現的。

安德魯斯表示:「我們傾向於將望遠鏡聚焦對準其他方向,因為這樣更容易找到東西。現在,我們開始在星系中發現這些恆星流。這就像大海撈針。或者,在這種情況下,就像是在尋找海洋中的漣漪。」忒亞456中的恆星具有相似的成分,它們都含有差不多同等數量的鐵。這表明這些恆星很可能是在大約1億年前一起形成的。天文學家還觀察了這些恆星的亮度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並確定了這些恆星以相似的速率旋轉。這進一步證明了他們是同齡的。

安德魯斯補充道:「如果你知這些恆星是如何運動的,那麼你就可以回溯找到恆星的來源。當我們把時鐘向後撥時,它們將距離我們越來越近。所以,我們認為,所有這些恆星都是同時誕生的,有共同的起源。」研究星系中恆星形成的更多信息,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宇宙奧秘,以及宇宙是如何充滿星系和恆星的。

相關焦點

  • 神來之筆 大天象迫近 500顆恆星同時誕生 科學家:難以置信
    500顆恆星同時誕生,科學家:難以置信。(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對恆星而言,恆星聚集地被稱為「星流」。不同大小星系的相聚或四散或分裂的流動,就好像銀河系周圍的矮星系靠近銀河系,小星系靠近巨型星系一樣,它們的流動會受到銀河系吸引或排斥力會分裂、扭曲,內部的恆星也開始改變軌道或排起長龍或散入宇宙,看起來迷人而神秘。研究人員把這一神秘現象稱為「星流」。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傑夫.安德魯斯帶領他的科學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宇宙中的「恆星多胞胎」正在孕育。
  • 神來之筆 500顆恆星同時誕生 好似統一操控!科學家:難以置信
    不同大小星系的相聚或四散或分裂的流動,就好像銀河系周圍的矮星系靠近銀河系,小星系靠近巨型星系一樣,它們的流動會受到銀河系吸引或排斥力會分裂、扭曲,內部的恆星也開始改變軌道或排起長龍或散入宇宙,看起來迷人而神秘。研究人員把這一神秘現象稱為「星流」。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傑夫.安德魯斯帶領他的科學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宇宙中的「恆星多胞胎」正在孕育。
  • 銀河系已開始老化!這個星系團每年誕生500顆恆星,或有文明存在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銀河系誕生至今已有100多億年,其中很多恆星都已經進入了老年階段,尤其是銀河系的中心,還是一個黑洞。而像銀河系這種,一年也只能誕生一顆恆星,尤其是當這個星系出現了黑洞之後,誕生恆星的速度更是變得遲緩,因為黑洞的出現會有效的影響到恆星的誕生。因此,銀河系雖然擁有著不低於上千億顆恆星,但不可否認的是,像銀河系這種已經進入老年化的星系,很難再有其餘生命出現,更別談有什麼地外文明。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個龐大的恆星家族
    本文轉自【cnBeta.COM】;瞥了一眼下面的圖片,我們不難發現銀河系裡有大量的恆星。天文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充滿了恆星流,但其中一個恆星流裡面似乎有近500顆恆星。天文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銀河系中發現了8292個恆星流。
  • 銀河系中心異常明亮,為什麼4000億顆恆星同時圍繞中心旋轉?
    銀河系包括了1000到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星團星雲,它的直徑約為15萬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在銀河系中,所有的恆星都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然而銀河系中心的光亮物體究竟是什麼,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嗎?為何它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引力?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大爆炸理論最為著名。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發布!蓋亞望遠鏡完成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定
    剛剛,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公布了迄今最為詳盡和精確的恆星地圖,包含了近 20 億顆恆星的高精度數據,為理解銀河系的起源和未來提供了關鍵信息。12 月 3 日,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大片區域恆星名錄。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第三版早期數據,包含了近 20 億顆恆星的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等參數的高精度數據,以及首次對太陽系加速度進行光學測量的原始結果,這些數據將向公眾開放。
  • 銀河系中心黑洞僅有500萬倍太陽質量,如何束縛住上千億顆恆星?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雖然是可觀測宇宙中一個非常普通的星系,但是以人類的視角來看,這個星系的空間尺度還是非常龐大的。據科學家們的估算,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萬光年,厚度在2000光年上下,包含著1000-4000億顆恆星,總質量達到4.2×10^41公斤,約是太陽質量的千億倍。
  • 研究顯示環繞銀河系的鳳凰恆星流起源非比尋常
    在遙遠的過去某個時候,一團恆星呼嘯著穿過銀河系,銀河系巨大的引力效應將它們撕裂。引力將這個團塊塑造成了一個 "大塊的義大利麵條",裡面全是恆星,不斷地圍繞著我們的母星系流轉。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觀察了這個被稱為 "鳳凰 "的義大利麵條狀恆星流,表明它的起源非比尋常。
  • 科學家發現比宇宙年齡還要大的恆星!這顆恆星是怎麼誕生的?
    在我們的認知裡,宇宙是一切的起源,這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科學家們在銀河系發現的一顆恆星卻引起了巨大的爭端!原來,這顆名叫瑪士撒拉星的恆星已經存在了160億年左右,而我們根據科學家們的推算,我們的宇宙從誕生到現在也才只有138億年,怎麼會有恆星比宇宙的年齡還要大呢?
  • 一個假想實驗——如何從銀河系三千億顆恆星地圖中找出太陽系?
    銀河系向著遠方延伸,規模如此巨大,光線也要經過幾萬年才能從一邊傳到另一邊,三千億顆恆星被引力束縛在一起,圍繞著銀河系明亮的中心轉動。如果你把太陽系,以及其中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看成我們在宇宙裡的家庭,把比鄰星當作我們的鄰居,那麼銀河系就是我們在宇宙中的大城市,一個由三千億顆恆星構成的繁華都市,而我們的太陽,只是其中的一顆。在虛空的包圍下,在巨大的距離尺度上,這些恆星們相互圍繞,加上星塵與氣體,科學家們稱其為星系。
  • 100多億年之前,銀河系迎來一場恆星爆發期,核球也由此出現
    提到宇宙中人類最熟悉的大星系,銀河系一定當仁不讓的排在第一位,因為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就是銀河系恆星大家族中的一員,那麼,銀河系究竟是何時出現的呢?演化至今,它都有哪些變化?
  • 銀河系迄今自轉速度最快恆星現身 「玩命」自轉竟是為了延年益壽
    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與這顆恆星的自轉速度相比,地球自轉堪稱「龜速」。這顆恆星的自轉速度約為540千米/秒,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HD 191423),快了約100千米/秒。那麼,這顆星為什麼可以轉得那麼快?科學家又是怎麼發現的?自轉速度這麼快會導致什麼結局?
  • 在銀河系中,到底有多少顆恆星?
    銀河系中的恆星分布並不均勻,整體形狀呈扁球形,由四條主要的懸臂構成,我們太陽位於獵戶座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而在銀河系中心,則是一個40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由於我們位於銀河系當中,所以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銀河系的全貌,在沒有光汙染的夜晚,我們可以在夜空中看到一條明暗相間的銀河,這就是我們銀河系的截面模樣。
  • 恆星系可以為雙星、三星等,那麼一個恆星系最多能有多少顆恆星?
    ;由3-7顆恆星組成的系統為聚星;由8顆及以上的恆星組成的系統為星團。這個系統裡面目前發現了兩顆行星,其中圍繞C星的那顆在宜居帶裡。小說《三體》裡的三體星大概就是以這個恆星係為原型改編的,只是小說中三顆恆星質量差不多大小,且無規律的運行,在實際的宇宙中是不可能長時間存在的。
  • 銀河系恆星怪胎榜:有一個恆星竟可能比宇宙早8億年誕生
    在我們銀河系中,像這樣奇怪的恆星也有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星際怪胎。  速度需求:PSR J0002+6216  銀河系中有一些失控的「超高速」恆星,但很少有像J0002這樣起源清晰的恆星。這是一顆脈衝星,一種快速旋轉的中子星—— 一顆大質量恆星在變成超新星後坍塌的核心。  它是從最近一次超新星爆炸的膨脹雲層中噴射出來的,在衝破爆炸的碎片外殼後留下了痕跡。這顆超新星的威力如此之大,它將恆星踢出,並使其在銀河系中盤旋。
  • 在銀河系中尋找星際戰俘:星際移民蛛絲馬跡,它們就是形成於銀河系...
    仰望星空,你能看見的所有恆星都是銀河系的成員。離我們最近的大星系——仙女座星系(Andromeda)——遠在至少200萬光年以外,這個距離相當於銀河系星盤直徑的20 倍。肉眼無法分辨出仙女座星系中的單顆恆星,它們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只是一個暗弱的光斑。對於銀河系而言,那些恆星猶如居住在另外一個獨立的宇宙之中。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太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它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它只是一顆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如果說不普通,因為它是銀河系內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恆星系統。銀河系真的很大,直徑大約為10~20萬光年。
  • 蓋亞「宇宙探索機器」:銀河系有18億顆恆星!
    來源:新浪科技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18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到18億顆,這一最新恆星目錄被稱為「終極天空之書」。
  • 蓋亞「宇宙探索機器」:銀河系有18億顆恆星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到18億顆,這一最新恆星目錄被稱為「終極天空之書」。12月3日,科學家最新發布了當前銀河系觀測恆星數量,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18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