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曬太陽了嗎?
冬天在公園裡常常看到一群又一群的老人家,聚在一起聊天打趣曬太陽。
別的不說,冬天曬太陽真的是自然取暖的最佳選擇。
瑟瑟冷風驅使我投入太陽的懷抱
但生活中總有人曬不夠太陽。
有的人怕曬黑、怕紫外線,走到哪裡都帶著防曬裝備,一年四季都曬不到幾次太陽;
有的人工作繁忙,起早貪黑,比太陽的工作時間還要長;
有的人是挺閒的,但寧願窩在被窩裡睡覺、上網、遊戲、追劇,也不喜歡到外面做做戶外運動,曬曬太陽。
但你們知道嗎?
曬太陽真的有很多好處的!
愉悅心情
2002年《柳葉刀》一項以101名18-79歲的健康男性為研究對象的報告顯示,光照能增加大腦內血清素的周轉率。血清素,是人體內產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簡而言之,就是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快樂。
知道為什麼醫生總是建議抑鬱症患者要多出去曬曬太陽了吧!
改善血糖和心血管健康
2019年刊發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多曬太陽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身體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從而有助於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
幫助減肥
2017年刊發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多曬太陽能夠促進皮下脂肪細胞主動排出脂質,並促進脂質的燃燒,減少脂肪的儲存。
想要減肥的小夥伴,不妨多出門曬曬太陽!
強壯骨骼
我們都知道,曬太陽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概率。其實獲得維生素D並不需要曬很長時間的太陽,每次5~10 min,每周2~3次即可。如果是老年人或者皮膚顏色較深的人,稍微加長一點時間。
改善睡眠
很多老人退休在家後,常常遭受睡眠的困擾。睡不著、容易醒……為什麼呢?追溯原因發現這些老人在白天的戶外活動很少,沒有經常曬太陽,導致身體正常的節律被擾亂,從而影響睡眠。一到周末就作息混亂的年輕人,除了娛樂的因素,也有這個原因。
所以建議作息紊亂的人,遵循日照規律,白天可以進行適量的室外活動,多曬曬太陽,提高機體的興奮度。在睡前1~2小時進行放鬆,舒緩自己的精神,幫助身體更好的進入睡眠。
科學曬太陽的要點
每天曬太陽的時長建議10~20min
這是最健康的時長,不容易變黑,還能夠從中獲得好處。曬太陽的時候儘量讓陽光接觸到皮膚。冬季日照弱,皮膚暴露面積少,可以稍微延長日曬時長。
選擇紫外線不強的時候曬太陽
紫外線對人體是有危害的,曬太陽的同時也要儘量避免紫外線帶來的傷害。最好選擇早上十點之前或下午4點之後曬太陽,這時的紫外線相對偏弱。
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隔著玻璃曬太陽,會大幅度降低紫外線的透過率,影響體內的礦物質代謝以及維生素D的形成。曬太陽如果想要達到較好的效果,一定要多在戶外或者打開窗戶再曬太陽。
改掉對太陽的偏見,這個冬天多出去曬曬太陽吧!但要記得帶好口罩,做好疫情防護措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