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我驚呆了被打倒了(圖)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地心引力》中文海報一出爐,便遭遇網友大力吐槽。因為除了片名,海報上最突出的字,既不是這部影片的導演阿方索·卡隆,也不是主演喬治·克魯尼及桑德拉·布洛克。而是一位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阿凡達》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卡梅隆曾盛讚過這部影片,而他在中國的知名度,又遠勝《地心引力》及其三位主創。

  雖然海報的設計有些投機取巧,但卡梅隆對《地心引力》的喜愛,也是事實:「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太空電影。我是看著太空電影長大的,那是我的大愛。我曾是美國航空航天局顧問委員會的一員,並一直持續了3年時間。我很渴望去到外太空,現在我感覺自己的願望已經實現。」

  現在,讓我們跟著卡梅隆這位「超級專家」,去瞧瞧這部自北美上映以來,無論業內還是普通觀眾,均贊為「驚天神作」的《地心引力》(中國內地上映時間為11月19日),到底有哪些讓人拍案叫絕之處。

  【失重】

  「阿方索·卡隆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將失重的狀態真實地表現出來,他會將你帶到外太空,你會感到太空的壯麗,也會看到地球的美麗,那種無重力在太空漂浮的感覺,還有那種孤單、恐懼、美麗,我感覺就像自己已經去過外太空。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很難不像我一樣感受到那種真實。這不像大家以前常看到的人吊著威亞在飛,這個影片更真實,你會感受到那種失重以及太空人受過良好體能訓練,你會感同身受。」

  ——詹姆斯·卡梅隆

  全球最頂尖的木偶大師

  人工操作出了最真實的失重狀態

  《地心引力》講述了一個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男太空人和一個女太空人出艙進行行走測試時,因為太空碎片突然導致空間站爆炸的故事。由於其他同行已全部喪生,兩人不得不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自救。

  為了在地球引力正常的情況下拍出太空失重狀態,卡隆嘗試了所有的傳統拍攝方式,包括在深水中拍攝、用威亞懸吊、用「嘔吐彗星」(一個忽起忽落導致瞬間失重的飛機艙樣的設備)……但一個個都失敗了。「我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我有一點天真,因為我認為製作電影會比想像中容易得多。直到我們開始嘗試利用傳統技術後,我才發現,為了達到我需要的效果,我們需要創造一些全新的東西。」

  經過不斷的試驗,卡隆和他的專家團隊終於設計出了一個獨特的12線設備,讓12條電磁線與主演身上12個電磁點形成連接,並請來全球最頂尖的木偶大師,操作這個機器,把主演們變成木偶,最終實現了用12條線形成磁力網面把克魯尼與布洛克浮在了空中的「創舉」。這樣的表演在布洛克看來,前所未有,「你必須完全拋棄你原有的想法和方法,這就像照本宣讀一樣。你被機械地告知每一個小手指和你身體的部分必須要怎麼表現,然而你的頭、你的大腦、你的心和你的情感都是空白的。所以,我的身體不得不機械地進行表演。他們會問我是否要水,然後我慢慢伸手去接,甚至都不用思考。你不得不被迫習慣身體第一情感第二的狀態。」

  為了演好這兩個角色,克魯尼練了很久的瑜伽,布洛克則聽了很多古典音樂,「這些音樂讓我更加放鬆,更接近太空人的狀態。」

  【3D與人性】

  「這部影片在視效和3D科技方面也開了先河,它完美地利用了CG和真人拍攝,毫無瑕疵。如果把這部影片說成是一部緊張刺激的驚悚電影,那也是低估它了。我在看這部影片的90分鐘裡,手一直放在嘴邊,我得不時提醒自己別忘了呼吸,這也不足以說明這部影片有多好。這真的是一部強大有力的、充滿人性、感人至深的電影。」

  ——詹姆斯·卡梅隆

  使用3D模式是為了營造外太空感

  讓人們切身體會到生存的不易

  隨著3D技術的普及,電影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3D電影,儘管有些電影,你寧可看2D版的。

  《地心引力》也是一部3D電影,但卡隆稱,他並不是為了東西能飛到觀眾的臉上而把電影設置為3D模式,「我們試圖讓你們微妙地感覺到你們也身處旅程中。」

  事實上,所有的技術都服務於電影本身。卡隆認為,對演員及電影攝製者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人物的內心世界。布洛克飾演的女太空人身上,就深藏著卡隆大部分的隱喻,「電影中有一個不變的視覺角度——地球是一個如此美麗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漂浮在上空的是一個被切斷與地球進行任何聯繫的女人。我們想要探索懸浮在虛空、受慣性所害以及遠離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女主角,在太空中努力生存的深層寓意。」

  阿方索·卡隆的兒子、電影的編劇喬納斯·卡隆則稱,「『地心引力』的意義不僅僅是保持我們的雙腳立於大地上,更隱喻著一種不斷帶你回家的力量。」

  【宇宙光】

  「另外我很喜歡這部影片的一點就是,它將電影拍攝科技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我知道當演員在持續動作時拍攝會很困難,但他們做到了,做得很棒。我知道他們運用了很多機器人以及最新的照明設備,這些都是全新的嘗試,效果很好。」

  ——詹姆斯·卡梅隆

  卡隆和他的團隊發明的打光器

  可以模擬出北極上空的北極光

  除了失重這一狀態之外,如何表現宇宙光,也是卡隆要挑戰的重點問題之一。雖然《地心引力》有60%都採用CG(電腦特效)來製作背景,但還是有不少鏡頭是真實場景,因此,如何拍攝出能與電腦特效場景銜接無誤的宇宙,對於光線的要求非常之高。最終,卡隆團隊又發明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打光器——一個高6.7米、寬3.3米的燈箱。燈箱內部由196個面板組成,每個大概70釐米長,配備4096個LED燈泡,可以投射任何需要的光線或顏色。這個燈箱的神奇之處還在於,它能夠模擬出日出日落、白天黑夜的自然過程以及不同環境的光線,甚至北極上空的北極光。

  為了能夠在這個燈箱中自由拍攝,卡隆團隊又順帶研發了一種可以從任意角度進行拍攝的機器人。而且安裝在機器人上的攝像機,還可以藉助電腦和傾斜裝置平臺上的燈同步,這使得卡隆可以隨時移動演員周圍的宇宙,從而創造出主角在宇宙中移動的視覺效果。

  【中國元素】

  「我聽到人們說它是一部太空驚悚片。但這部電影遠不止這些。這是一部關於生存,關於一個女人如何面對自己,怎樣設法存活下來的電影。你在觀看影片的時候也會發現,中國航天科技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詹姆斯·卡梅隆

  「天宮一號」成了主角活下來的關鍵元素

  卡隆說這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地心引力》中的中國元素確實非同尋常——最終,克魯尼和布洛克是藉由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脫險回到地球的。

  卡隆表示,他在影片中設置的中國空間站等中國元素,並非純粹為了討好中國觀眾,而是因為現在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這幾個國家擁有或曾經擁有過自己的太空站。雖然影片如此設置產生的效果是意料之外,卻也是合乎情理的故事,「這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而除了「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影片中還「閃現」了桌球、彌勒佛像等中國元素。

  【評價】

  除了詹姆斯·卡梅隆外,《環太平洋》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以及眾多好萊塢媒體,都紛紛為這部電影「點讚」。

  仰仗於最新的數碼技術,《地心引力》提供了一種夢境般的感受。這是一部給人白熱化感受的影片。無論是影評人還是觀眾,都會被這部電影啟發。 ——《綜藝》

  《地心引力》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沒有外星人、星際空間的大戰,也沒有反烏託邦情節的設置,只有一個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環境下,應對所面臨的問題。——《好萊塢報導者》

  最具設計感、最優雅、最有力量的科幻電影。——吉爾莫·德爾·託羅

  【票房】

  《地心引力》自10月4日在北美上映以來,首周末三天即狂攬5555萬美元,輕鬆問鼎北美票房周冠軍寶座,同時擊敗《鬼影實錄3》成為好萊塢影史上秋冬檔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的電影。截至目前,該片在北美地區的票房已超過2億美元,全球票房約4.5億美元,成功躋身2013年全球票房排行榜前十。(記者 馮澤)

相關焦點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 影史最好的太空電影
    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雖然還有一個月才會登陸北美,但作為威尼斯的開幕片,收穫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這讓人們對這部電影非常期待。      看完該片卡梅隆十分興奮:「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史上最好的太空電影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史上最好的太空電影 時間:2013.09.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小甜甜 分享到:
  • 《地心引力》中文版海報引爭議 卡梅隆"被導演"
    《地心引力》中文版海報引爭議 卡梅隆"被導演" 即將於20日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昨天發布的四款中文版海報卻引發了爭議。這些在顯著位置表現《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神口碑「加持」的海報,讓不少影迷為該片真正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叫屈,認為這樣的做法誤導觀眾並且很不尊重導演。
  • 評"地心引力":除了故事 其他無可挑剔
    回頭5次,有2次因為後排觀眾說話和離席走動,其餘3次則因為電影過於簡單的劇情,坐在前排的我需要不斷地確認放映廳內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不耐煩,則因為有那麼兩次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無望。但神奇的是,和網友「elizalovebirkin」的感覺一樣,感覺挺悶,不過竟然沒有睡著。我們的原因都是:無論導演和演員都真的不容易,這是真正的獨角戲。
  • 《地心引力》遭理科生挑刺:男主角之死有違常識
    11月19日,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他和兒子喬納斯·卡隆聯合編劇的《地心引力》在國內上映,講述了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太空人太空遇險後如何逃生回地球的故事。  卡梅隆都驚了:3D特效打造超真實太空   從真實到虛擬,《地心引力》的很多拍攝靈感來自2010年出品的IMAX3D紀錄片《哈勃望遠鏡》,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兩名太空人將IMAX 攝影機帶入太空,並且使用IMAX 3D攝影機拍攝了修復哈勃望遠鏡的全過程。
  • 《地心引力》導演:我想乘中國飛船到太空去(圖)
    看完《地心引力》,有人好奇中國的天宮、神舟緣何會成為「大救星」,有人對3D技術狂點讚,有人不滿足故事過分簡單,也有人從它引申的各種解讀想到了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阿方索都細細回應了這些話題。還有一個細節,大概四五年前(中國)國內非常流行一款網球鞋(回力),我自己也訂了一雙,我把那個回力鞋放在裡面了,但可能是機器擺位的問題,不知道成片有沒有顯現出來,但我確實是放在那裡了。  南都:如果你有機會去太空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阿方索:如果有機會,我想請求中國政府在下一次任務中把我送上去。
  • 《地心引力》熱映 3D太空景觀給力(圖)
    被譽為「年度神作」的《地心引力》已在全國熱映,記者也跟隨早報鑑影團的影迷在泉州金逸影城一起觀賞了該片。當放映結束、把3D眼鏡交還給工作人員之後,不少人的心中可能會迴蕩著同一個聲音:「我×,怎麼跟我想像的不一樣?!」
  • <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原標題:的中國元素: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上圖:《地心引力》講述太空人最後依靠「中國空間站」順利返回地球。(資料照片)  原標題:是劇情需要還是討好中國觀眾  被《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院線,引發中國影迷廣泛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片中中國元素的大量運用:這部講述兩位太空人太空遇險故事的影片甚至被認為含有「史上最牛」中國元素,因為「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是片中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救命稻草」。
  • 科學家指《地心引力》違反科學常理(圖)
    科學家指《地心引力》違反科學常理(圖)   日前,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主演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正在臺灣熱映,這部備受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倫蒂諾盛讚的3D神片上映兩周來,穩居臺灣電影票房冠軍寶座。
  • 《地心引力》發行中文藍光 超海量製作花絮曝光
    《地心引力》發行3D藍光碟     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的年度太空3D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國版高清藍光將於2作為阿方索導演「七年磨一劍」的太空科幻力作;該片成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不僅被《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並且獲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10項提名,包括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導演。根據某知名票房網站的數據,該片全球票房已超過6.9億美元。
  • 《地心引力》19日上映 拍攝幕後曝光(圖)
    (記者 陳爽) 將於19日起以3D、IMAX 3D等格式上映的《地心引力》,是本月最受矚目的影片之一。影片講述兩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遭遇意外,失去與地球的聯繫,只能憑自己想法求生的故事,自8月底在威尼斯電影節亮相以來就獲得媒體好評,連《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看過後也表示「驚呆了」,稱其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
  • 《地心引力》登陸內地各大院線 中國元素史上最牛
    被《阿凡達》導演卡梅隆盛讚為「影史最佳太空片」的《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內地院線,引發中國影迷廣泛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片中中國元素的大量運用:這部講述兩位太空人太空遇險故事的影片甚至被認為含有「史上最牛」中國元素,因為「中國空間站」和「神舟飛船」是片中女主角返回地球的「救命稻草」。
  • 評電影《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很贊!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不過,最好、最強的評價確有它的道理,從運鏡、特技、視聽體驗上講,《地心引力》堪稱優秀。
  • 卡梅隆點讚《普羅米修斯》
    在談及為何他要將拍攝《阿凡達》系列放置導演工作的首位,而不是去拍攝一些新題材的影片,比如之前獲得極大關注的電影《銃夢》時,卡梅隆表示:「本來我是打算先拍攝《銃夢》,但是《阿凡達》上映之後反響很棒,這鼓勵我把這一系列繼續做下去。」對於卡梅隆來說,《阿凡達》的成功不僅在於影片獲得了高票房,也在於它對環保意識的普及。
  • 評《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
    評《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
  • 《地心引力》被評劇情簡單特效豪華(圖)
    《地心引力》被評劇情簡單特效豪華(圖)   均為《地心引力》劇照  本報訊(記者 石月)被「阿凡達之父」卡梅隆加持為「史上最好太空片」的電影《地心引力》IMAX3D版昨日在長沙萬達影城上映。
  • 《地心引力》什麼時候上映?《地心引力》中國上映時間
    上映時間:2013年11月19日  讓無數內地影迷翹首期待已久的年度太空神片《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以外太空為背景,神乎其神的3D特效,讓浩渺宇宙空間躍然眼前,逼真的失重感、波瀾壯闊的太空場景,讓人驚嘆之餘,不禁感嘆藝術視覺的魅力。  隨著上映臨近,導演阿方索·卡隆「七年磨一劍」的《地心引力》,業已成為影迷心目中最不容錯過的年度太空神片。影片中,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在太空服內的驚慌表情和兩大主角在太空凌空翻轉的瞬間,都將成為影史經典。
  • 《地心引力》被卡梅隆譽為史上最佳太空電影
    我喜歡3D,但不是每部電影都要拍成3D。現在有點被濫用了,有時候你會搞不明白為何有些電影非要弄成3D,單純為了市場而轉制3D的已被觀眾冷嘲熱諷。但《地心引力》是為3D而設計的,我覺得它會讓你大吃一驚。」
  • 《地心引力》硬傷多網友挑刺 女主角應穿尿不溼
    原標題:來解剖「扯淡」的《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   @華西都市報:李先生在看完《地心引力》之後,竟然開始認真地研究起太空了,還買了一套《愛因斯坦的宇宙》;同事的女兒竟然開始看《時間簡史》就為去理解電影裡所傳遞的太空知識……很難相信一部電影能引起這麼巨大連鎖反應,而上一部還要數《阿凡達》,如果說那時是全民討論3D的年代,而如今就是全民研究宇宙的年代。
  • 卡梅隆談《終結者5》:阿諾還是主要人物(圖)
    卡梅隆談《終結者5》:阿諾還是主要人物(圖) 2014-06-05 15:12:31事實上,卡梅隆有意減小自己對這部重啟作品的影響。他說:「的確曾經有段時間,我會為它到底怎麼拍操心,不過現在,我早放手了。」  卡梅隆表示:「我並不願意在影片的藝術上參與過多,我只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一些建議,讓新作中的人物儘可能延續之前的風格。包括阿諾·施瓦辛格對這個角色的想法,畢竟,他是我非常好的夥伴與朋友。」  他接著說:「新作中,阿諾依然會是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