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19日上映 拍攝幕後曝光(圖)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在片中飾演兩位太空人,在遭遇意外後失去與地球的聯繫。

導演阿方索·卡隆在給布洛克和克魯尼說戲。

  製造光源的「光盒」配合機器人手臂,使得《地心引力》的片場也很有「科幻感」。

  (記者 陳爽) 將於19日起以3D、IMAX 3D等格式上映的《地心引力》,是本月最受矚目的影片之一。影片講述兩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遭遇意外,失去與地球的聯繫,只能憑自己想法求生的故事,自8月底在威尼斯電影節亮相以來就獲得媒體好評,連《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看過後也表示「驚呆了」,稱其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他盛讚此片「將電影拍攝科技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在視效和3D科技方面也開創了先河」。

  目前《地心引力》全球票房已逼近5億美元,電影故事簡單,但被評「只憑特效就能讓人飆淚」。導演阿方索·卡隆覺得,很多影片對待太空和科技元素的態度極不嚴肅,他堅持讓《地心引力》的細節在現實中要能站得住,憑此一點,確實足以讓《地心引力》和其他大多數同類電影區別開來。而為了達到完美效果,常規拍攝手法已無法滿足要求,《地心引力》則在拍攝技術上尋求創新,頗費了一番功夫。

  「牛」點之1 重新學習太空物理定律

  《地心引力》的故事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太空,地球上的鏡頭不過一兩分鐘。與其他太空題材電影不一樣,影片主人公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對付太空失重狀態,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要在失控旋轉中控制身體姿態,閃避高速致命的太空垃圾,以及在失重狀態中搭上救命的天宮一號等。

  影片的拍攝大部分是在綠幕前完成,整部電影的背景細節則靠動畫特效部門完成,因而特效部門必須事先精確地知道,每樣東西看起來和移動起來到底是什麼樣的。

  導演阿方索·卡隆說:「我們花了很久時間,才讓動畫師完全了解到正常的物體運行方式在宇宙中是行不通的,那讓我們都傷透腦筋。」

  為了使影片特效符合失重狀態下的物理規則,工作人員甚至要重新學習物理學定律,資深動畫總監大衛·雪克說,「因為我們過去都把地心引力,重量與動能之間的關係看作理所當然的事」,而現在他們得忘記一切,「假設某個東西在旋轉,它會永遠轉下去,直到碰到某個東西更改了它的運動狀態」、「在外太空中,沒有上下的區別」。

  「牛」點之2 發明「光盒」模擬真實光源

  摳像合成技術越發成熟的今天,虛擬背景與真人的完美結合併不算稀奇。但《地心引力》令觀眾感到虛實莫辨的一點還是光源的運用,片中無論是在外太空還是飛船艙內部,角色面部、身形上的光照真實感相當強,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全虧劇組引以自豪的發明:光盒。

  阿方索·卡隆想拍一部儘可能準確的太空電影,他對光線等細節的要求相當高,視效部門很早就開始解決打光難題。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知道要達到導演要求,他們需要能快速移動並立即變換色彩的光源,而在參加一場演唱會時,他注意到舞臺LED燈的效果和投影,這給了他解決問題的靈感。劇組最後設計製作了一個20英尺高,10英尺寬的「光盒」,其內部由196個面板組成,並安裝了4096個LED燈泡,亮度、顏色、變化速度都可隨意調整。

  「光盒」可以模擬日出日落的光線,甚至還考慮到地球自轉時的不同環境背景。拍攝時,演員大部分時間都對著「光盒」在表演,攝影機捕捉他們的臉被光線照射的特寫,後期再與背景合成。高仿真度的光線結合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光盒」被認為會影響到以後電影的拍攝製作。

  「牛」點之3 工業機器人輔助拍攝

  雖然解決了打光的問題,但如何在拍攝時既不打擾演員表演,又不會影響到燈光,劇組需要有一種小而靈活的攝影機,能夠擠入兩英尺的空隙,還要能遙控走位。這一次,生產汽車的工業機器人來幫手,一臺訂製的運動感應控制攝影機被安裝在機器人手臂的上端,能用不同速度探入光盒內,攝影師則通過電腦隨意搖擺鏡頭。

  《地心引力》要在一個有地心引力的地方,拍出沒有地心引力的感覺,桑德拉·布洛克在國際太空站中優雅輕盈地穿越,仍然離不開威亞。但傳統的威亞操作無法帶出電影所需的飄浮輕盈感,特效總監尼爾·考博德研發出12條鋼絲系統,每條鋼絲都有獨立的馬達和絞盤,布洛克的身體兩側分別綁上3條鋼絲,然後一邊3條固定在臀部兩側,這樣就能將她懸掛在空中,而不產生鐘擺效應。

  布洛克則花數月時間來學習控制身體,在教練指導下掌握在失重狀態下的行動姿態。在表演時她得把動作放慢,但講話速度維持正常節拍,這聽起來容易實則很難。「這不是大腦正常時會選擇做的事」,她說,「我必須假想我在太空中,並重新訓練我的身體去對事情做出反應,我全身上下每個部位都必須去優雅和流暢地傳達出失重的感覺」。

相關焦點

  • 《地心引力》再曝幕後製作特輯 3D技術精妙絕倫
    《地心引力》再曝幕後製作特輯 3D技術精妙絕倫 時間:2013.12.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 《地心引力》什麼時候上映?《地心引力》中國上映時間
    上映時間:2013年11月19日  讓無數內地影迷翹首期待已久的年度太空神片《地心引力》,基於全國院線的大力支持和影迷的熱切期待,日前宣布全面提檔,將提前一天至11月19日內地上映。在此之前,該片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獲得壓倒性讚譽,口碑好到「逆天」,10月4日起該片又在北美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火熱上映,刷新北美十月開畫紀錄,並連續三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寶座。截至上周末,該片全球票房已逼近5億美元。  《地心引力》以外太空為背景,神乎其神的3D特效,讓浩渺宇宙空間躍然眼前,逼真的失重感、波瀾壯闊的太空場景,讓人驚嘆之餘,不禁感嘆藝術視覺的魅力。
  • 《地心引力》拍攝技術解刨,試用
    本期主要講解的是《地心引力》所使用的拍攝器材,以及劇組是如何利用的Othka運動控制系統是由機器人、機器人主機、攝像機雲臺、計算機、othka軟體5大塊組成。整個系統具有多種特技拍攝功能,例如鏡頭變速拍攝、人物複製,背景(前景)更換,淡入淡出、比例縮放、動物編隊、危險拍攝、模型拍攝以及CG合成等等。這些特技拍攝功能已廣泛應用於西方國家,尤其是好萊塢電影、廣告等的製作當中。為什麼othka軟體能如此精確的定位?1、大量的原始數據,othka計算機將每隔6ms接收一次機器人各個軸的數據儲存在計算機中。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我驚呆了被打倒了(圖)
    現在,讓我們跟著卡梅隆這位「超級專家」,去瞧瞧這部自北美上映以來,無論業內還是普通觀眾,均贊為「驚天神作」的《地心引力》(中國內地上映時間為11月19日),到底有哪些讓人拍案叫絕之處。  為了在地球引力正常的情況下拍出太空失重狀態,卡隆嘗試了所有的傳統拍攝方式,包括在深水中拍攝、用威亞懸吊、用「嘔吐彗星」(一個忽起忽落導致瞬間失重的飛機艙樣的設備)……但一個個都失敗了。「我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我有一點天真,因為我認為製作電影會比想像中容易得多。直到我們開始嘗試利用傳統技術後,我才發現,為了達到我需要的效果,我們需要創造一些全新的東西。」
  • "地心引力"提檔19日發IMAX特輯 導演將來華宣傳
    ,將於11月19日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全格式登陸中國內地,本片導演阿方索·卡隆將來華助陣18日的中國首映式。影片導演阿方索·卡隆與本片的太空人科學顧問一起揭秘了這部「影史最佳太空片」的誕生緣起和幕後故事。       《地心引力》是一部強調視覺和聽覺體驗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資深太空人馬特(喬治·克魯尼 飾)和第一次執行航天任務的新手賴安博士(桑德拉·布洛克 飾)出艙作業時,衛星突然發生爆炸,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兩人陷入無以復加的絕望之境。
  • 《食人魚3DD》屍骨累累 影后《地心引力》曝光
    「慘案」發生的場所     電影網訊(編譯/靖宇) 近日,正在熱拍的《食人魚3DD》曝光了兩張片場照同時,影片《地心引力》在經歷了長期的選角風波之後,終於也開始開拍了,主角桑德拉·布洛克留著短髮現身片場。    影片《食人魚3DD》此次將「屠場」搬到了Big Wet Water Park,將由《獸餐》的導演約翰·古拉格執導筒,丹尼莉·帕那貝克、馬特·布希、克裡斯·基卡等人合力出演。目前影片尚未曝光任何故事情節,不過作為一部恐怖片,尤其是血腥類的,其實劇本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
  • 《地心引力》破兩億 太空片成票房保證
    即便是在超級英雄大片《雷神2》上映後,市場也沒有在單日突破八千萬大關。  然而,隨著上周二《地心引力》的上映,市場被再度點燃。上周六,全國票房達到1.07億,《地心引力》一部影片就獲得了5750萬的成績,超過整個大盤的一半。  業內人士認為,大盤的爆發跟幾部質量優秀的進口片集體上映有關,而有著「影史最佳太空片」之稱的《地心引力》無疑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 《空中營救》9月19日上映 連姆·尼森高空顯身手
    《空中營救》9月19日上映 連姆·尼森高空顯身手 《空中營救》(曾用名《永不停歇》)將於9月19日登陸中國大銀幕    由動作影星連姆·尼森和實力女星朱麗安·摩爾主演的好萊塢懸疑動作片《空中營救》
  • 太空電影的幕後推手
    諾蘭曾表示,「為創製《星際穿越》,我曾經仔細研究了託尼的片子,他們把一臺拍攝效果符合電影製作標準的攝像機放上太空,這是一個被世人大大低估了的成就。」 臺前幕後的NASA身影其實,對於太空電影而言,真正把科學家從幕後扯向臺前的是公映之後,影迷對片中細節的吐槽。
  • 《地心引力》將映 導演偷師IMAX哈勃望遠鏡
    搜狐娛樂訊 (駱俊澎/圖文)由華納兄弟出品, 被詹姆斯-卡梅隆稱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片」的IMAX3D版《地心引力》將於11月19日在中國IMAX影院上映。本片經由IMAX專利的IMAX DMR® (數字原底翻版技術)轉製成IMAX 格式並以3D形式呈現。
  • 科學家指《地心引力》違反科學常理(圖)
    科學家指《地心引力》違反科學常理(圖)   日前,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主演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正在臺灣熱映,這部備受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倫蒂諾盛讚的3D神片上映兩周來,穩居臺灣電影票房冠軍寶座。
  • "地心引力"內地過審將上映 全球票房直逼兩億美元
    《地心引力》海報   時光網訊 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聯袂主演的太空科幻驚悚片《地心引力》,目前已經過審,並將在內地正式上映。網上有傳聞稱,《地心引力》內地上映時間為11月20日,記者就此向片方求證,華納公司表示目前檔期尚未確定。   《地心引力》被業內視為「太空版的《荒島餘生》」,電影全片幾乎完全由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兩位演員撐起。
  • 《地心引力》導演:電影可能是向劉洋致敬
    19日,《地心引力》在中國上映。  這部由他親自執導並由他和兒子霍納森·卡隆共同編劇的《地心引力》使用了極簡的演員陣容,在有限的數個場景中製造出了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由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女航天員引發了最多的爭論,在之前的太空題材電影中鮮有女性英雄的角色。談及這種人物設定是否是向《異形》女主角致敬時,這位墨西哥導演反問:為什麼不能是向劉洋致敬?為什麼英雄的角色不能由女性來擔當?
  • 細數《地心引力》中的各種科學硬傷
    《地心引力》這部太空題材電影已經在2013年11月19日上映,導演阿方索·卡隆描述了一場太空飛行器事故導致的軌道大災難,太空人在進行艙外行走時突然遇到事故太空飛行器襲來,與多數科幻電影一樣,《地心引力》中的許多情節被認為不符合科學常識,與現實存在脫節,比如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Neil deGrasse Tyson就在其推特上列舉了數個影片中的明顯錯誤,認為科幻片需要更多考慮到現實的情況
  • 《美人魚》紀錄片回饋影迷 海陸空幕後全揭秘
    由周星馳三年磨一劍的全民喜劇《美人魚》於2月19日下午正式登頂內地影史票房冠軍,並且熱度不減,自上映起連續14天單日過億,截至2月21日17:30再破27億大關,持續書寫新傳奇。為回饋廣大影迷的支持,片方於元宵節(2月22日)特別送出大禮:足有13分鐘的《美人魚》幕後紀錄片!
  • 《復聯3》上映兩周年曝全新幕後照 奇異博士身穿納米戰甲
    4月27日是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上映(美國)兩周年的日子,外媒ComicBook也在推特上放出了不少《復聯3》的全新幕後照,其中奇異博士身穿鋼鐵俠MK50納米戰甲尤為矚目。
  • 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 影史最好的太空電影
    《地心引力》海報   時光網訊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雖然還有一個月才會登陸北美,但作為威尼斯的開幕片,收穫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這讓人們對這部電影非常期待。他表示:「這是所拍攝過的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      看完該片卡梅隆十分興奮:「我驚呆了,被打倒了。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的影片。這種電影,我很久沒有看到了。阿方索和布洛克聯手送上了一部講述在零重力空間內一個女人為自己的生命而抗爭的故事。這個故事毫無做作的痕跡。」
  • 《地心引力》內地吸金逾2億元
    原標題:《地心引力》內地吸金逾2億元  《地心引力》《飢餓遊戲2》兩部好萊塢大片上周接連在內地上映,引發了一場票房混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地心引力》首映6天累計票房已達2.2億元,《飢餓遊戲2》首映4天也累積8000萬元票房,和在北美市場的成績相比,兩部影片都顯得有些火力不足。
  • 《地心引力》:偉大的美國電影
    一部電影若帶有目的地去拍攝就會顯得面可憎,若不功利心又難免陷入孤芳自賞的窠臼。《地心引力》算是兩者兼具的電影,在視效大片的表皮底下,是對人類永恆的孤獨感的關懷。這部災難電影實際上已經擺脫了類型片的束縛,它是對生命本身的讚頌。一位太空女英雄的誕生背後是不言自明的美國價值觀。
  • 最近這部電影上映後都與《地心引力》做比較,能否超越地心引力?
    今天想說的電影就是最近上映的電影《太空救援》,電影上映之後很多人拿這部電影跟《地心引力》做比較。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7.7分,這種類型的電影7.7分其實很高了,地心引力的評分才7.8分,所以說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