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痙攣性斜頸?
痙攣性斜頸是指頸部肌肉異常性不隨意收縮所致的間歇或持續性頭部隨意運動和頭位異常。痙攣性斜頸是一種以緊急扭轉或陣攣性傾斜為特徵的錐體外系器質性疾患,起病比較緩慢,頭部不隨意地向一側旋轉,而頸部則偏向另一側屈曲。
自古以來認為本病是較難治的奇特的疾病,主要類型有:水平迴轉型、傾斜型、混合型、前屈型、後屈型等幾種。這種病可以因為情緒激動加重,情緒比較好的時候,症狀也會減輕。另外,在睡眠的時候可以完全消失這種症狀。這種病常見於成年人,它的病因到現在也不是很清楚,西醫也沒有一些比較明確有效的治療方法。
二、痙攣性斜頸的症狀有哪些?
痙攣性斜頸有張力障礙的部分症狀及只局限於頸部肌肉的原發性部分,會鑑別這兩種情況並不容易。另外還有頸部外傷、炎症、腫瘤等原因所致的繼發性斜頸以及先天性斜頸。
三、痙攣性斜頸的原因
1)痙攣性斜頸屬於肌張力障礙,目前病因尚不明確,神經外科認為此病與基底節區病變、前庭神經功能障礙有關,具體發病機制不清。
2)痙攣性斜頸患者多有外傷史,且具有家族聚集性,外傷因素、遺傳因素是痙攣性斜頸的常見誘發因素。外傷一直被認為是引起痙攣性斜頸的原因,比如車禍引起頭部的外傷或者脖子上的外傷;另外,部分成人的痙攣性斜頸是由遺傳決定的。
3)還考慮是前庭功能的異常。
4)還有就是一些短時的或者長時間的頸部振動刺激,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5)還可能與精神因素、工作環境有關係。
四、痙攣性斜頸的症狀
1)痙攣性斜頸在早期時易被忽視,也容易和落枕混淆。常表現為一側的頸部肌肉非常疼痛,或者不適,頭位呈偏斜狀。
2)落枕隨著肌肉損傷的恢復,症狀可逐漸減輕、消失。但痙攣性斜頸可一直持續幾個月,甚至1年,而無減輕的趨勢。
3)另外,本病與其他錐體外系疾病相同,在情緒激動、緊張、受刺激後,症狀明顯加重,在安靜或休息後,症狀緩解甚至完全消失。
五、痙攣性斜頸的危害
1)嚴重了會導致吞咽說話困難。
2)也會導致視力障礙,如斜視、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
3)頸心症候群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等。
4)頸性高血壓,血壓不穩定。
5)會導致頸神經受壓引起下肢癱瘓,出現下肢麻木、疼痛、跛行,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
六、痙攣性斜頸的治療建議
1)藥物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難以根治。常用的藥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類、氟哌啶醇等。
2)肉毒素注射治療,有效,但是藥效持續時間約為3-4個月,病人需要反覆注射才能獲得長期的緩減。
3)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多種,有效率亦不同,有相應的風險。
4)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是目前最安全、有效,微創的治療方法,但費用略高。
七、痙攣性斜頸的日常注意事項
1)要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粗糧,豆類,魚類,而且注意保持心情愉悅、輕鬆,勞逸結合,保證睡眠。
2)減少外界的刺激,如電腦,電視,紫外線的刺激等。
3)注意不要用冷水洗臉,遇冷時注意面部的保暖。
4)還要適當增加維生素B族的攝入。
5)適當的食用肉類,不要過分飲食,更不要暴飲暴食。油炸油煎食品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