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直都知道蛇是冷血動物,前幾天看到這樣的問答,因為人是恆溫的,而很不巧人類的智慧讓他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他給了他們所認知的一些生物給予定義。 蛇就成了冷血動物。如果蛇給人定義的話,那人就成了高溫種族了。開懷之餘,我們也應知道:
冷血動物特徵:只能被動地適應周圍的環境溫度,天氣熱時它們的身體也熱,天氣冷時它們的身體也冷,在較熱的環境中,冷血動物體內的血液溫度遠高於溫血動物,並且表現得非常活躍,在較冷的環境中,它們的血液溫度會下降,行動變得異常遲緩,與溫血動物相比,冷血動物將更多攝取到的食物能量用於身體的成長發育,需要通過曬太陽才能獲取熱量,在嚴寒降臨之後幾乎不再活動,只有在身體足夠溫暖時才會正常活動。
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因為動物的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
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隨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境;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隨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鑽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遊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體溫不因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動物,叫做恆溫動物。如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恆溫動物(溫血動物)在動物學中指的是那些能夠調節自身體溫的動物,它們的活動性並不像冷血動物(變溫動物)那樣依賴外界溫度。在鳥和哺乳動物會通過新陳代謝產生穩定的體溫。這體現於基礎代謝率上。
溫血動物(恆溫動物)的基礎代謝率遠高於冷血動物(變溫動物)。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保證體溫的恆定,並且能在外界環境溫度升高的狀態下排出熱量。這通常通過液體的蒸發實現,如人類的汗和狗的喘息,還有貓在夏季的舔舐。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動物裡,只有哺乳類和鳥類是恆溫動物,其他的全是變溫動物(冷血動物),按照這個推理,恐龍是爬行動物,應該是變溫的,尤其鱷魚和恐龍有極其相近的DNA,鱷魚可是貨真價實的變溫動物;但是,恆溫動物體溫調節器之一就是羽毛,鳥類都要靠它保暖,而在某些恐龍身上也發現了羽毛,所以有人猜測恐龍可能是恆溫動物;尚無定論,但變溫一方佔據上風。
而且我們都知道,爬行動物是變溫動物(冷血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是恆溫動物(溫血動物)。恐龍呢,有的考古學家說是變溫,有的說是恆溫。恆溫動物體內化學反應更穩定,所以新陳代謝啊,食物消化效率等速度會更迅速。對變溫動物具有顯著優勢。而恐龍個頭那麼大,可以說從變溫到恆溫代表了歷史的進程和進化的必然趨勢。
我們知道,表面積和身高成二次方比例,而體積和身高成三次方比例,對流散熱和表面積成正比,越是個頭大的生物,散熱就差,越能夠保持體內溫度顯著高於環境溫度,從而實現恆溫。「這意味著他們在體內產生熱量,將體溫提高到環境溫度以上,卻不能像鳥類一樣保持較高或可控的溫度,」科學家這樣說,「如果恐龍在一定程度上是恆溫動物,他們就會比鱷魚更有精力四處覓食。
謝謝你長得這麼好看還來看我的文章,那麼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把蛇叫做冷血動物,以及作為萬物靈長的你覺得,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是冷血動物還是溫血動物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