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經常看電視劇的小夥伴滴「一丈紅」這個詞並不陌生,今天我們來講講苗木中的「一丈紅」,它就是蜀葵。
苗木簡介
蜀葵,拉丁學名Althaea rosea (Linn.)Cavan,又稱熟季花、戎葵、吳葵、衛足葵、胡葵、鬥篷花、秫秸花等,多年生草本,由於它原產於中國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達丈許,花多為紅色,故名「一丈紅」。
蜀葵莖直立而高;葉互生,心臟形;花呈總狀花序頂生單瓣或生瓣,有紫、粉、紅、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種子扁圓,腎臟形。蜀葵喜陽光充足,耐半陰,但忌澇,原產中國四川,在華東、華中、華北均有分布。蜀葵於每年6月間麥子成熟時開花,得名「大麥熟」,因此,人們將它盛開的花期,作為麥收的吉日。
觀賞價值
蜀葵(本種系原產我國西南地區,全國各地廣泛栽培供園林觀賞用,屬草本花卉。《花鏡》稱其「花生奇態,開如繡錦奪目」,明朝蔣忠的《墨葵》中曰:「密葉護繁英,花開夏已深。莫言顏色異,還是向陽心。郭沫若描述為「箭莖條條直射,瓊花朵朵相繼」。葉大、花繁、色豔,花期長,是園林中栽培較普遍的的花卉。園藝品種較多,有千葉、五心、重臺、剪絨、鋸口等名貴品種,國外也培育出不少優良品種。
宜於種植在建築物旁、假山旁或點綴花壇、草坪,成列或成叢種植。矮生品種可作盆花栽培,陳列於門前,不宜久置室內。也可剪取作切花,供瓶插或作花籃、花束等用。嫩葉及花可食,皮為優質纖維,全株入藥,有清熱解毒、鎮咳利尿之功效。從花中提取的花青素,可為食品的著色劑。全草入藥,有清熱止血、消腫解毒之功,治吐血、血崩等症。莖皮含纖維可代麻用。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供觀賞用。
繁殖方法
蜀葵通常採用播種繁殖,也可進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於優良品種的繁殖。
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種子多少,可播於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採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於露地苗床,發芽整齊。而北方常以春播為主。蜀葵種子成熟後即可播種,正常情況下種子約7天就可以萌發。蜀葵種子的發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種苗2~3年後就出現生長衰退現象。露地直接播種,如果適當結合陰雨天移栽,既可間苗,又可一次種花多年受益。
蜀葵的分株在秋季進行,適時挖出多年生蜀葵的叢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數小叢,使每小叢都有兩三個芽,然後分栽定植即可。春季分株稍加強水分管理。
扦插花後至冬季均可進行。取蜀葵老乾基部萌發的側枝作為插穗,長約8cm,插幹沙床或盆內均可。插後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保溼,並置於遮蔭處直至生根。冬季前後應在床底鋪設電加溫線,以增加地溫,可以加速新根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