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聞成都 | 川西草木物候記12:小巷「一丈紅」 卻是「端午花」

2021-01-10 封面新聞

藍花楹

孫海 文/圖

川西草木物候的輪迴就像時光於此匆匆留下的一串腳印,初夏剛過,轉眼又到小滿。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這時夏熟的穀物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氣溫日漸升高,時光依舊美好,小滿是愛的季節,給人以收穫的期待,絢麗的三角梅點燃了川西初夏的熱情,高大的蜀葵巨大的花朵開始盛放在街巷間不起眼的院落,藍花楹醉人的藍紫色再次夢幻般降臨在一條條街道中。這個季節,有潤物無聲的錦城夜雨,也偶有讓人神清氣爽的燦爛霞光,初夏日的風物竟是如此妖嬈。

蜀葵

蜀葵

「端午花」的前世今生

入夏後,高大鮮豔的蜀葵總會出現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城市角落,這是一種生性強健的高大草本,花朵巨大,花瓣色彩紛呈,有大紅的也有粉紅的,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還有單瓣重瓣之分。

蜀葵嬌豔而不媚俗,華麗而不招搖。每當見到成都街巷院落中的蜀葵,也總是能激起許多人對童年的回憶。在許多年以前,似乎家家戶戶都會順手在自家房前屋後籬笆邊種上幾棵,蜀葵不必精心照料,也總是能在夏日開出鮮豔華麗的花朵,許多老成都人關於成都夏日的兒時記憶中,便有這來自於院落深處圍牆邊的自家花臺上,傍晚悶香的紫茉莉花叢中,高高挺拔盛放的蜀葵。

蜀葵,成都人常俗稱「棋盤花」。這個名字是因其花大如棋盤還是種子似棋子而得,一直不得而知。蜀葵是錦葵科蜀葵屬多年生的高大草本,蜀葵的名字據說也是因為原產於蜀地而得,比如宋代的博物學著作《爾雅翼》裡面就有這樣的記載:「今戎葵一名蜀葵,則自蜀來也」。於是,這種植物似乎同四川有了更親密的聯繫,這讓許多了解這典故的蜀人見到蜀葵時也多了幾分親切與驕傲。不過,後世又有多人考證,蜀字並非特指巴蜀,而本意是指其高大,比如西漢時稱蜀葵為「戎葵」,《爾雅·釋草》稱它為菺,「菺,戎葵。」「戎」和「蜀」均有高大之意,後來郭璞為戎葵做了個注:「今蜀葵也」。

蜀葵

今天,我們於夏日時常能見到的蜀葵都已是栽培種,野生蜀葵在巴山蜀水間卻是再也蹤跡難尋了,拋開古籍的記錄就連蜀葵的身世也會變得迷離,不過卻也證明了我國栽培蜀葵的歷史極為悠久。野生的蜀葵曾在中國南方平原中生長繁衍,隨著平原被人類利用開發,無數野生物種的棲息地被佔用,它們或是滅絕或是退隱於山野,而生性強健易活的蜀葵卻很好的適應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於是褪去野性,大隱於市,泯然眾人矣。

蜀葵因其高大,可達丈許,花多紅色,又被喚作「一丈紅」。它們的花期很長,盛花期通常在端午前後,所以它也成為了端午節代表花卉,也被譽為「端午花」。 明末楊穆的《西墅雜記》記載,成化年間有倭國使者來華,遇欄前蜀葵卻不識,於是提詩寫道:

花如木槿花相似,葉比芙蓉葉一般。

五尺欄杆遮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

雖然有這樣一個能寫漢詩不識蜀葵的外國人的故事,蜀葵卻是最早走出中國國門的觀賞物種之一,早在15世紀,蜀葵便被引種到了歐洲,並在歐洲宮庭園林中廣為栽植,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師提香、印象派大師梵谷和莫奈都畫過蜀葵的作品。

「昔向燕臺見,今來蜀道逢。薰風一相引,豔色幾回濃。」在眾多草本植物中,蜀葵高大華貴,卓爾不群。作為中國傳統的鄉土植物,蜀葵自古便在古代城市園林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它的芳容連卓文君和巫山神女也會為之失色,唐詩人徐夤盛讚蜀葵「文君慚婉娩,神女讓娉婷」。時光冉冉,這個夏日,蜀葵又盛開在成都街巷之間。成都老院落裡從來不乏蜀葵綠葉紅花的動人的身影。

三角梅

三角梅

東郊燃情歲月的痕跡

建設南路東郊記憶,兩株奔放的三角梅爬上了充滿歷史年代感的建築物,一株紫色,一株洋紅,色彩炫爛分明。府河以東沙河之濱的建設路一帶,幾十年前謂之「東郊」, 由眾多央企大廠串聯起一條建設路,這裡曾經是成都工業文明的先驅和象徵,走在這條路上的人,總有著抬頭挺胸的驕傲,這裡有著關於這個城市激情燃燒的歲月痕跡。

而今天,這裡最終演變成出一個殘存的工業遺址,而在這個遺址上誕生的「東郊記憶」,成為了一種符號,一種象徵,一種陸離變幻的文化元素。建設路依舊繁華,只是不再有任何一間工廠,這裡曾經機器的喧囂轟鳴,卻都成為了回憶。

兩株三角梅我行我素地綻放,肆無忌憚地在已成為歷史的建築外立面打上屬於自己的年代符號,它用無所顧忌的絢爛和隨遇而安的坦然在東郊的記憶中穿越燃燒。花影流光之間,慵懶的陽光下,攪動一杯咖啡,悠閒的看著人來人往,風乍起,吹皺一池歲月的春水,輝煌、熱烈、喧囂、落寞、努力、抗爭、涅槃、重生……

生如夏花之絢爛,這話放在三角梅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葉子花、簕杜鵑、九重葛、葛寶巾,三角梅有著各種各樣酷炫的名字,讓人陌生的反而是它在《中國植物志》中的正名,光葉子花,不過,這麼多的名字大多和它的葉狀的苞片有關係。三角梅的炫目色彩也正是來自於它們的葉狀的,紫色或洋紅色的苞片,每一個苞片都會生出一朵小花,通常三朵小小的花朵聚在一起,簇生於枝端。相比於苞片,它們真正的花朵卻是低調而不顯眼,三枚葉狀苞片各佔據一角,經久不落。

三角梅原產巴西,來自於紫茉莉科。和其它矯情的異域花卉不同,這種來自南美的植物,很好的適應了成都溫暖溼潤的氣候,在這個城市極為從容地紮根下來,很快便展現出自我的張揚與奔放。三角梅雖然耐陰,但是總的來講它是喜光的植物,所以明亮與通風的環境會讓三角梅的花開得更加的鮮豔,光照越好時顏色就會越鮮豔。

在成都,很少有看到三角梅不開花的時候,從冬到夏,四季常開。初夏的盛花期後,三角梅還會長期零散地開放,但這個時候,三角梅進入到了營養生長期,植株開始大量生葉,加之光照溫度環境各種因素,這時花的色彩和數量便遠沒有盛花期時的那種壯觀和鮮豔了。成都的初夏的熱情是被三角梅的點燃的,每年五月初,短短幾日間,三角梅毫無矯柔造作奼紫嫣紅地開遍了整個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它們綻放出絢爛的色彩,熱情地宣告著成都夏季來臨。

芭蕉

芭蕉

雌雄花開誰能辨?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在紅了櫻桃的時節,總會想起綠了芭蕉,不過如果不是這首膾炙人口的詞句,個頭出眾的芭蕉在川西眾多的草木中總是很容易被人忽視,何況這麼高大的芭蕉樹,本質上只是一棵高大的草。

雖然有著直立「莖幹」,還有近4米的個頭,芭蕉卻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初夏的季節,芭蕉開出了淡黃色的小花,芭蕉有頂生下垂的花序,花序的頂端是紫紅的總苞片,這些顏色豔麗的苞片層層疊疊形如肥厚的花瓣,常被人們誤認為這就是芭蕉的花。不過,芭蕉的真正的花極不起眼,也沒有豔麗的色彩,它們眾多的小花就藏在紫紅色的苞片之中。芭蕉的花序裡有雄花和雌花兩種不同性別的花朵,雄花著生於花序的頂端,雌花著生在花序的下端,十餘朵雌花排成2列,這些小花雖不出眾卻也精巧別致。

芭蕉

雖沒有妖嬈的花朵,然而舒展的蕉葉那份淡淡的風流總在煙雨迷朦時撩撥著人的思緒,一張張舒展開來的綠色葉片透露著灑脫,在夏日給人以無限清涼的感覺。築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夏夜的雨滴打落在寬闊的芭蕉葉上發出清脆的響聲,點點滴滴似心緒千結。

芭蕉高大的莖幹是中空的,於是芭蕉有了虛心的美名。「畢竟空心何所有,欹傾大葉不勝肥。」三蘇中的老蘇從芭蕉中品出了人生意境,芭蕉葉片極大,墨綠而有光亮,葉柄長達30釐米,這一層層巨大的葉片由中空的似乎都是從中空的莖幹中生發而出,似乎暗合了塵世之間種種因果皆由虛妄而生的道理。

芭蕉

不過,這些看上去從「莖幹」頂端叢生出的葉片,其實都是從地底生長出來的,這些新生的芭蕉葉葉柄基部的葉鞘層層重疊捲成筒狀,一層層的葉鞘互相包裹,向上生長延伸,形成了狀如樹幹的「莖」。芭蕉的葉片在莖幹的頂端才舒展開來,漸漸長成巨大的葉片。一葉新生,老葉落下,不過,當芭蕉老葉枯黃脫落後,下面挺立的葉鞘依然堅實並纖維化,它們支撐起了芭蕉高大的身體。這種由葉鞘互相包裹生成的莖幹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莖,也沒有莖節,並不能起到傳導水份運輸營養的作用,所以芭蕉的「莖幹」在植物學上被稱為假莖。甚至,看上去長在芭蕉樹頂端下垂的花序,它的花梗其實也是從地底生長出來,再穿過中空的假莖直達頂端後方才下垂。

芭蕉真正的莖藏在地底,是地下莖。觀世間如幻,一切萬物皆歸無常,然而巨大的蕉葉並非來自虛無,確是出自地下莖。

藍花楹

藍花楹

如夢似幻樓宇間

初夏時光的成都東大街,一排排開著藍紫色花朵的樹木吸引了無數路人的目光。在這條承載著成都與世界,歷史與未來的街道上,藍花楹如夢似幻的藍紫色輝映在鱗次櫛比的樓宇間,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城市畫卷。

成都草木豐茂,卻很少有像藍花楹一樣的開花樹,能夠藍得如此純粹,藍得讓人痴迷,這就是一種肆無忌憚的奔放,這種奔放會讓你對它們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這個季節,這樣的夢幻藍紫色,還同時出現在成都各個地方。對於這種在初夏盛開著醉人藍色花朵的美麗的開花樹,許多成都人難於表述自己見到它的心情,似乎貧乏的詞彙無力支撐起這場藍紫色的夢幻,以至於許多人會這樣寫道:美哭了。

藍花楹

藍花楹藍紫色的鐘形花冠是由一個細長的花冠筒組成,上部膨大,下部微彎,每一個長長的圓錐花序上開滿了數十朵藍色的花朵,盛花期時,無數的花序組成一樹繁花,當無數的藍花楹佔據了一整條街道的時候,遠遠望去如同一片藍紫色的祥雲,雲蒸霧蔚間那種絢麗夢幻的藍色盛況會讓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這種由大自然物種的生命所展現出來的深邃藍色,會給人們帶來有寧靜、穩健、幽邃、清麗脫俗的感受。

當藍花楹的香味開始在城市街頭瀰漫時,成都初夏最美好的時光就來到了。藍花楹是一種半落葉的高大喬木,原產南美洲,這種世界馳名的風景樹種有著高大的樹冠。花期後,藍花楹的枝葉會加速生長,一層層的羽狀葉片形成了向四周伸展如華蓋一般的樹冠層,柔軟葉片就像綠色的羽毛,四下覆蓋,綠意盎然,遠觀枝葉繁茂,近看妙曼多姿。它們的到來讓這個城市的夏日街頭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最美的書」花落《成都物候記》
    □本報記者肖姍姍  「全書通過不同花卉意境的展示,巧妙地與文字融合在一起,抒發女性所獨有的詩性和情調……」這樣的評語,點讚的是一本美好的書《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
  • 阿來《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上榜2019年度「最美的書」
    由許天琪設計、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的阿來著《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名列榜單,成為四川出版唯一一本獲此殊榮的最美圖書。《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是一本有關植物的書,阿來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在本書中共記錄了21種花卉植物。但是,本書並非研究植物的著作。在寫法方面,不是說明文似的鋪排,而是將文學、文化、故事、介紹等一併雜糅。
  • 成都出品《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入選「中國最美的書」
    其中,由許天琪設計、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的阿來著《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成為四川出版唯一一本獲此殊榮的最美圖書。《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是一本有關植物的書,阿來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在本書中共記錄了21種花卉植物。但是,本書並非研究植物的著作,而是將文學、文化、故事、介紹等一併雜糅。該書此前還有過其他多種版本,成都時代出版社的《花重錦官城·成都物候記》是今年最新推出的。
  • 【學點科學】端午到,蜀葵花開一丈紅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些秦嶺地區和端午有關的花花草草。「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這首詩正是說端午花——蜀葵,它花開豔麗頗有幾分牡丹之姿,但又生命力旺盛,隨處可見,是名副其實的「草根花」。蜀葵花色豔麗,極易生長,在陝西農村的房前屋後,馬路邊隨處可見。
  • 湖湘自然筆記·我們的24節氣物候記丨小滿
    觀察時間:2020-05-30 天氣晴轉陣雨觀察地點:湖南 長沙市 嶽麓區 桃子湖記錄人:譚素果物種名稱:蓮與睡蓮物候:開花觀察筆記:蓮的葉子高出水面,黃綠色,邊緣完整波浪狀,花是粉色的大大的,亭亭玉立如大家閨秀!
  • 人境·物候|小寒
    小寒時節,冷空氣伴隨著降雪,川西的山地已是銀妝素裹的冰雪勝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過了小寒,成都人就在溼冷中開始數起了「三九」,成都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了,這時候,滿城人都在內心期盼著來一場初雪,也找尋著這個時節特有的花物。
  • 【志載清河】清河縣十二個月物候
    【志載清河】清河縣十二個月物候 2019-03-21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是成都!
    ,實現12連冠!湖面開闊,草木蔥蘢。最外圈圍繞著茂密的樹林和山坡。來成都!想消費嗎?來成都!這裡很醒活!成都的初冬並非只有蒼涼,大街小巷金黃的銀杏,美豔奪目。陽光明媚的日子,和朋友相約在成都周邊賞銀杏,俯身撿拾一片繁華裡的金黃銀杏,閱讀城市裡的快樂時光。
  • 物候記|合肥常見鳥類-有鳥叫的掃盲貼(上)
    > 物候記
  • 美版《甄嬛傳》「一丈紅」譯成罪孽深重的紅(圖)
    原標題:美版《甄嬛傳》「一丈紅」譯成罪孽深重的紅(圖)   美版《甄嬛傳》截圖 資料圖片   近日,備受關注的美版《甄嬛傳》在美國Netflix視頻網站開播,該網站為收費網站,網友每月花12美元便可觀看到該劇。
  • 從「鮮道·幸福裡」看成都川西林盤的「再造」
    傍晚的成都崇州市重慶路沿線,在白頭鎮大雨村一片川西林盤的上空,五顏六色的燈光和音樂聲劃破了寧靜:一灣湖水的岸邊,一個個白色帳篷式的濱湖火鍋包間,早已觥籌交錯,充滿了川西壩子獨有的火鍋香味;在竹林、菜畦間,孩子們在菜地裡
  • 一代大儒的臨終日記 世界上最早的物候學著作
    古代勞動人民把候鳥來來往往、樹木繁榮枯敗、動物冬眠春醒等自然現象叫做物候。物候學是研究周期性生物現象,並服務於農業生產的科學。 我國勞動人民關注物候現象已有上千年歷史。北魏科學家賈思勰在著作《齊民要術》中講,春夏之交,布穀鳥叫聲好象「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意思是提醒農民要割麥子插秧苗。唐代詩歌中有不少描寫物候的詩句,比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意即芳草枯榮循環周期是一年。
  • 成都鄉村網紅打卡地誕生的背後:川西林盤的生長邏輯
    新華網成都8月23日電(鄭瑋)崇州竹藝村、溫江幸福田園、蒲江明月村……近兩年,成都一個個明星林盤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發芽」,成長為網紅打卡地。為何成都的鄉村能「長」出這麼多熱門地標?其背後是成都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科學探索。
  • 成都特色鎮、川西林盤全球徵集方案完成評審 將於近期公示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7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川西林盤示意圖為助力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2019年12月,由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啟動。活動得到了海內外規劃設計機構及規劃設計愛好者、獨立設計師、大學生們的熱烈響應。
  • 苗木中的「一丈紅」——蜀葵
    相信經常看電視劇的小夥伴滴「一丈紅」這個詞並不陌生,今天我們來講講苗木中的「一丈紅」,它就是蜀葵。苗木簡介蜀葵,拉丁學名Althaea rosea (Linn.)Cavan,又稱熟季花、戎葵、吳葵、衛足葵、胡葵、鬥篷花、秫秸花等,多年生草本,由於它原產於中國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達丈許,花多為紅色,故名「一丈紅」。蜀葵莖直立而高;葉互生,心臟形;花呈總狀花序頂生單瓣或生瓣,有紫、粉、紅、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種子扁圓,腎臟形。
  • 湖湘物候記35|5月鄉間,烏藨刺與其他
    新湖南客戶端湘遊頻道【博物】湖湘物候記專欄(三十六)桃始華、倉庚鳴、萍始生、涼風至、白露降、鴻雁來……草木歲華,蟲魚有信,霜露有時,記錄大湖之南每一季的歲時節令。不定期推出。蛇莓很好與各類懸鉤子們區分,因為它是草本植物,懸鉤子們都是灌木,春天開花的時候,蛇莓花是黃色,而懸鉤子們以白花為主。全世界已知懸鉤子屬植物有700多種,在湖南拿它們加餐的話,能把篷蘽認出來,然後把蛇莓踢出去就可以了。事實上,覆盆子這個詞今天已經多用來泛指懸鉤子屬植物了。覆盆子在歐洲久經栽培,有多種栽培品種作水果用,也用來製作果醬,在西點中常見。
  • 劉衛兵:留住林盤,成都才有歷史
    中國網:在您近30年的建築實踐中一定見證了成都城市和鄉村的巨變,您覺得哪些沒有變,哪些消失了?       劉衛兵:在美國矽谷工作多年的我的高中同學回成都時,發現原來很多背街小巷已蕩然無存,一直沒變的是麻辣火鍋和鄉野林盤,正因為深刻的味覺和空間記憶才有了鄉愁。
  • 成都人的最美後花園,竟是西南最大的草木本花集合地!
    成都人的最美後花園,竟是西南最大的草木本花集合地! 作為成都人最喜愛的後花園 秀麗東方曾被市民評選為: 「成都最美觀花基地」
  • 成都1000個川西林盤告訴你什麼叫「岷江水潤、茂林修竹」
    昨日,記者從市農委獲悉,《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將充分依循傳統川西林盤「田、林、水、院」空間格局,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整治,塑造「中國川西林盤聚落」,在川西壩子逐步呈現「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錦繡畫卷。  統籌山水林田湖 三種模式統籌推進  什麼是川西林盤修復?
  • 端午風俗的歷史演變 還原端午本真
    就目前來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一是流行久遠的傳統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二是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三是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四是說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