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新法規對殺菌劑登記有何要求

2020-11-23 中國化工網

  大家都知道,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對農藥行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對此前存在的很多農藥行業弊端進行了重新修訂,那麼現在關於殺菌劑的登記方面是怎麼規定的呢?

  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統計,截止2016年10月,已登記殺菌劑數量為9,200多個,其中有3,173個為混劑。近年來殺菌劑登記發展有幾大顯著特點:第一,三唑類、甲氧基丙烯酸酯類、SDHIs類產品仍然是目前登記的熱點;第二,超高效品種不斷湧現,如先正達的氟唑菌醯羥胺、氟噻唑吡乙酮(辣椒疫黴病EC50=0.00025mg/L);第三,生物源殺菌劑品種發展迅速,微生物、植物源、農用抗生素等;第四,國內自主研發的殺菌劑品種不斷增加,如毒氟磷、酚菌酮、氯啶菌酯、氰烯菌酯、丁香菌酯、烯肟菌酯、氟醚菌醯胺等。同時,近年來小作物上的殺菌劑登記受到了關注與重視。

  1殺菌劑的主要登記情況

  目前已登記的作物共80多種(類),而在不同的作物上殺菌劑登記數量也不同。殺菌劑登記數量最多的前3類作物分別為糧食作物、蔬菜和果樹,這3類作物上登記的殺菌劑數量都超過了3,000種,情況十分可觀。據統計,在主要作物上登記的殺菌劑數量佔總數的75%,其中在水稻上登記有2,420種、黃瓜1,938種、蘋果1,290種、麥類1,085種、番茄1,048種、香蕉561種、梨536種、葡萄534種、柑橘476種,而小宗作物上的登記均較少。

  2013?2016年來登記的殺菌劑新有效成分數量共計20個,其中2016年登記3個,分別為氟嘧菌酯、萜烯醇和吲唑磺菌胺。

  2藥效試驗應注意的問題

  2.1室內試驗應注意的問題

  ①室內活性測定及配方篩選試驗應注意的技術問題

  在室內活性測定時,首先要注意試驗方法的合理性,應選擇與藥劑特性、防治靶標生物學特性相適應的試驗方法;其次要注意濃度梯度設置的合理性;最後還應注意對照藥劑選擇的合理性,對照藥劑應選擇與試驗藥劑作用機理、作用方式相似的藥劑,原則上不選擇與試驗藥劑相同的有效成分。

  第一,配比數量要充足,根據相關標準至少應設置5組不同配比;第二,配比範圍要合理,配方篩選試驗的供試配比不包括申請登記產品的配比,或報告推薦的配比範圍不包括申請登記產品的配比;第三,試驗結果選擇要合理,原則上應選擇增效作用最大或增效顯著的配比,在申請多個防治靶標時,應至少有一個靶標為最佳配比,且其他靶標不能有拮抗作用。

  ②室內對作物安全性試驗應注意的技術問題

  具體應參照《殺菌劑和殺蟲劑對作物安全性評價室內試驗方法》(NY/T1965.1?2010)和《種子處理劑對作物安全性評價室內試驗方法》(NY/T1965.3?2013)。

  第一,作物品種數量要充足,安全性試驗原則上應選擇作物幼苗期在室內進行,供試作物為果樹、林木等高大作物,安全性試驗難以在室內完成的,可以在田間進行;應選擇至少3個不同生物型的品種,特殊情況如供試作物較為珍稀、名貴,或生產中品種較單一時可相對減少供試作物品種數量,但應提供情況說明。第二,試驗劑量應符合要求,按照標準應選擇不低于田間推薦劑量高量的1倍、2倍、4倍量為安全性試驗的供試劑量,同時要以不含藥劑處理作為空白對照。第三,要提供全面的調查數據,如殺菌劑應調查生長速率抑制率、落花(葉、果)率和空秕粒率增加率,種子處理劑還應調查發芽率和出苗率抑制率等。目前試驗缺乏調查數據,僅記錄可目測觀察到的藥害種類,缺少必要的藥害程度的記錄與統計。

  2.2田間小區試驗應注意的問題

  ①試驗報告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原則上,對于田間藥效試驗報告超過5年的,應提供1年田間藥效驗證試驗報告,或提供藥劑抗性發生發展的相關數據或資料,說明產品使用計量和技術的變化情況。多地試驗應在施藥方法、施藥時期、施藥劑量、對照藥劑和調查方法等方面一致。

  ②施藥方法

  施藥方法應與試驗藥劑的劑型、作用方式以及靶標的發生規律相匹配,且多地施藥方法描述應一致。如甲基硫菌靈防治黃瓜枯萎病的施藥方法是噴霧,該病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尖鐮孢菌屬黃瓜專化型,傳播途徑為土壤傳播,從根、莖部侵入,主要為害維管束,噴霧施藥的方式很難傳導到維管束,防治效果並不理想。

  ③施藥時期

  施藥時期應註明靶標生物發生程度,對於施藥時期比較固定的試驗還應註明作物的生育期。

  ④施藥劑量

  對於在生產上使用多年、產生明顯抗藥性應從防治需要出發,合理設置試驗劑量範圍,避免試驗劑量與生產實際脫節。同時,混劑產品中各組分有效用量不應高於已登記的單劑最高用量。

  2.3其他問題

  要注意有效成分的合法性,具體參考公告194號、199號、274號、322號、1586號、1744號、2032號、2289號等。同時,混劑產品還應遵守混配原則:混配製劑有效成分不超過2種,種子處理劑、信息素和除草劑等有效成分不超過3種;混配符合增效、擴大殺菌譜、延緩抗性等目的,實驗數據應支持混配目的;不建議相同作用機制的有效成分混配,如申請登記需提交無交互抗性的試驗材料。

  3新政策下殺菌劑登記資料要求變化

  今年實施的新《農藥管理條例》對農藥管理制度作了較大調整,取消了臨時登記,精簡試驗審批,只對新登記試驗進行審批。新的農藥管理制度實行分類管理,分為一般農藥、衛生用農藥和殺鼠劑,同時取消了對轉基因生物、天敵生物登記管理。

  本次政策調整對特色小宗作物單獨要求,首先,特色小宗作物範圍由農業部規定。其次,群組化擴大使用範圍登記:田間藥效試驗點不少於3個;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藥效試驗可1年完成;試驗可選擇《特色小宗作物農藥登記藥效試驗群組名錄》中同一群組的代表作物和防治對象上的試驗報告。再次,特殊情況備案管理:尚無登記農藥的特色小宗作物或新有害生物,由省級農業部門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採取臨時措施,並向農業部備案。具體登記資料變化如下。

  3.1新增藥效資料

  新增藥效資料中應包含效益分析、大區試驗報告以及綜合報告,應特別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分析和報告所有登記類型均需要提供。

  ①效益分析

  申請登記作物應包含申請造物的種植面積、經濟價值以及在全國範圍內的分布情況等;靶標生物概況應包含靶標生物的分布情況、發生規律、危害方式以及造成的經濟損失等。

  分析中應包含申請登記產品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與當前農業生產實際的適應性;申請登記產品的使用成本、預期可挽回的經濟損失以及對種植者收益的影響;與現有登記產品或生產中常用藥劑的比較分析;對現有登記產品抗性治理的作用以及能否替代較高風險的農藥等。

  ②大區藥效試驗報告

  一般大田農藥:如是化學農藥,需包含在我國境內2個以上省級行政地區的試驗結果;如是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則報告中需包含在3個以上農業生態區的試驗結果。局部地區種植的作物:如是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需包含在2個以上農業生態區的試驗結果。而環境條件相對穩定的場所使用的農藥,如儲存用、防腐用和保鮮用的農藥等,均可不提供大區藥效試驗報告。需注意的是,大區試驗報告可代示範試驗報告,僅新農藥登記需提供1年以上大區藥效試驗報告。同時還應注意,由於實驗數據和資料較多,為了便於申請人和登記部門梳理、比對和評估藥效資料,所有登記類型在申請登記時都應提交綜合評估報告,即對全部藥效資料的摘要性總結。

  3.2藥效資料的變化

  ①田間小區藥效試驗

  本次政策調整對田間小區藥效試驗的試驗周期以及試驗地點的選擇有了新的改動。

  試驗周期:明確「2年」的試驗可以在「2年」或「2個生產季節」完成;新劑型、新含量、相似農藥如未涉及新防治對象提供1年的田聞藥效試驗報告;相同製劑如未涉及新防治對象的產品,不需提供田間藥效試驗報告,由生產企業自行推薦產品使用劑量及相關使用技術。

  試驗地點選擇:原則上參照《農藥登記田間藥效試驗區域指南(試行)》,試驗作物、防治對象不在《指南》內的,可提供田間小區試驗選點說明;明確試驗點數為3地的情況,包括局部地區種植的作物或僅限於局部地區發生的靶標,試驗地區滅生除草用藥情況和林業用藥情況;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可以進行用1年多地試驗。

  ②抗性風險評估資料

  抗性風險評估資料應包含室內試驗資料和田間抗性風險監測方法。其中,室內試驗資料中應包括對靶標生物敏感性測定方法、敏感基線、交互抗性情況和抗性風險評估結果及風險管理措施等;田間抗性風險監測方法應包括田間採樣方法、樣本數量和樣本保存與運輸條件及抗性測定方法等。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國內創製農藥殺菌劑產品綜述(上)
    1 國內創製農藥殺菌劑進展   1972年我國首個開發的農藥殺菌劑是多菌靈,在防治小麥赤黴病方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國內農藥界正式邁入自主開創農藥產品行列,到目前為止創製的農藥品種有50多個,其中不少創製的農藥是殺菌劑品種,約有20多個。
  • 利爾化學的精草銨膦原藥等32個農藥產品獲準登記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11月25日,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批准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企業的32個農藥產品登記(非新農藥),涿州拜奧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的26個農藥產品登記變更,頒發《農藥登記證》,經核准的標籤一同發布,不再核發紙質標籤。
  • 甲殼素脫乙醯基之後,是農藥氨基寡糖素!也是甲殼寡聚糖 !
    據了解,該物質在農藥、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劑、果蔬保鮮劑等方面都有應用,在農藥上,是一種新型的廣譜生物殺菌劑,也是植物誘抗劑,通用名稱為氨基寡糖素。氨基寡糖素/殼寡糖、甲殼低聚糖、β-1,4-寡聚葡萄糖胺,由3~10個單糖分子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
  • 有機砷農藥將徹底退市
    業內人士表示,這兩個產品的撤銷登記標誌著有機砷類農藥將徹底退出農藥歷史舞臺,撤銷登記及未來的禁用並不會對行業造成影響,也不會影響果樹病害防治。    早在6月5日,工信部已經率先決定對已頒發的福美胂、福美甲胂及所有胂製劑等15個農藥產品生產批准證書予以註銷。
  • 基礎化工行業專題:農藥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策略
    從農藥品種來看,主要分為殺蟲劑、除草劑和殺菌劑。目前殺蟲劑目前主 要產品包括新菸鹼類、擬除蟲菊酯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魚尼汀 受體作用類等。未來擬除蟲菊酯類、新菸鹼類、魚尼汀受體作用類殺蟲劑 有望將成為殺蟲劑新的三大支柱。
  • 最新發布:2018年農藥使用量略有下降 預計2019年農藥需求形勢好於...
    ;細菌性病害防治藥劑:用量會增加,原因是細菌性病害有增長的趨勢;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植物健康類產品:使用面積將繼續上升,原因是糧食種植大戶對於生產效益的熱情追求,果蔬生產對產品品質和產量的追求;農藥噴霧助劑:用量繼續增長,農藥減量的要求和無人機施藥的發展都推動助劑的使用
  • 農藥工業發展形勢及農藥中間體的發展趨勢
    預計今後5年內,世界農藥銷售額的年均增長率為0.8%,殺菌劑會有所發展,除草劑稍有增長,殺蟲劑維持現有水平。農藥消費水平與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北美、西歐和日本是世界主要的農藥消費市場。以2003年計,三者的農藥消費佔當年世界農藥總消費量的63%(以銷售額計),近年來,由於拉美國家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藥消費水平有了明顯的增長,已成為世界農藥的重要消費市場。
  • 我國衛生用農藥登記變化和近幾年發展現狀
    衛生用農藥是指用於預防、控制人生活環境和農林業中養殖業動物生活環境的蚊、蠅、蜚蠊、螞蟻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農藥。2017年,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發布實施,之後《農藥登記管理辦法》等5個配套規章以及《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等6個規範性文件相繼出臺,對衛生農藥行業規範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有哪些主要...
    《辦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聚焦環境風險,優化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申請要求,細化了登記標準,同時強化了事中事後監管和新危害信息跟蹤等方面要求。答:《登記指南》作為《辦法》實施的配套規範性文件,主要修訂四個方面內容。一是完善登記申請材料要求。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基於我國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實際情況,借鑑國際通用方法,進一步細化了定量環境風險評估、高危害化學物質社會經濟效益分析、標識信息保護必要性評估和公開延期申請、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等具體要求。
  •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印發
    中化新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登記指南》作為2020年4月29日發布《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實施的配套規範性文件,主要修訂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完善登記申請材料要求。
  • 巴斯夫最新殺菌劑氯氟醚菌唑上市,開啟商業化開發新紀元
    作為一款擁有10.00億歐元年峰值銷售潛能的新型三唑類殺菌劑,巴斯夫的Revysol(mefentrifluconazole;氯氟醚菌唑)讓市場期待已久,這次真的是要上市了。但它並沒有起步於歐盟,也不是發端於北美,而是從韓國出發,開啟其商業化的新紀元。它的上市標誌著10餘年來首個新的三唑類殺菌劑進入市場,它將為種植者提供病害防治和抗性治理的新工具。
  • 殺菌劑: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都叫"菌酯"效果有何不同?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因其分子內含基團的不同分別起了不同的名字。換句話說就是主要成分的骨架是差不多的,只是有略微差異,導致在防治上面也有略微的差異性。這3個化合物都具有保護、治療、剷除的作用,最大的區別在於醚菌酯較其他兩個移動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較前兩個活性高一些,嘧菌酯滲透性更強一些。如果這3個殺菌劑同一天開發出來,那大家對它們的認識絕對不像今天這樣非要分出個高低,因為他們真的差不多。
  • 鹼性、酸性的農藥如何區分?|殺菌劑|殺蟲劑|混用|合劑_網易訂閱
    農藥可分為酸性、中性和鹼性三類:  在混合使用時,中性農藥之間、酸性農藥之間或中性農藥與酸性農藥,彼此不產生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因此可以混用。  而我們常常在農藥說明中看到這樣的字樣「不能與鹼性農藥混用」,那麼究竟鹼性農藥都有哪些呢?  一、常用的鹼性農藥  1.波樂多液:是用硫酸銅、生石灰和水配製成的天藍色懸浮液,是一種保護劑。  2.松脂合劑(松鹼合劑):是松香和燒鹼(氫氧化鈉)或鹼面(碳酸鈉)熬製成的強鹼性松香皂液。
  • 生態環境部就《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修訂發布答記者問
    《辦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聚焦環境風險,優化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申請要求,細化了登記標準,同時強化了事中事後監管和新危害信息跟蹤等方面要求。答:《登記指南》作為《辦法》實施的配套規範性文件,主要修訂四個方面內容。一是完善登記申請材料要求。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基於我國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實際情況,借鑑國際通用方法,進一步細化了定量環境風險評估、高危害化學物質社會經濟效益分析、標識信息保護必要性評估和公開延期申請、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等具體要求。二是優化登記數據標準和要求。
  • 這些高毒高殘留農藥5年內全部禁用 都有更好的替代品
    記者在農業農村部第2552號公告中看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和履行《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哥本哈根修正案)》的相關要求,經廣泛徵求意見和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評審,我部決定對硫丹、溴甲烷、乙醯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樂果等5種農藥採取管理措施
  • 10個擁有「重磅」潛質的農藥新品種
    在新產品上市乏力的市場環境下,任何1個新產品的上市都會引發關注,其中,具有「重磅」潛質的新農藥更是受到全球矚目。     殺菌劑氟唑菌醯胺、氟唑菌醯羥胺、氟噻唑吡乙酮、Revysol,殺蟲劑三氟苯嘧啶、氟吡呋喃酮,除草劑氟氯吡啶酯、氯氟吡啶酯、氟吡草酮,殺線蟲劑NemaStrike等是《農藥快訊》主編柏亞羅在「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重點推介的10個農藥新品種。
  • 針對農藥殘留,農業部已禁46種農藥!防蟲治害無藥可用?
    根據《食品衛生法》,2006 年 5 月 29 日起日本開始實施食品中農業化學品 殘留「肯定列表制度」,並執行新的殘留限量標準。該制度要求:食品中農業化學品含量不得超過大殘留限量標準;對於未制訂大殘留限量標準的農業化學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過「一律標準」,即 0.01 mg/kg。
  • 全球暢銷農藥及快速增長的重點品種
    關鍵詞:農藥  【編者按】應「2016江蘇農藥新產品新技術信息交流會」會務組的邀請,《農藥快訊》主編柏亞羅在會上作了題為「全球暢銷農藥及快速增長的重點品種」的報告。報告中,柏主編介紹了全球10個市場成長性好的產品類型,並對其中的10餘個重點產品進行了點評。
  • 微生物農藥跑馬圈地:拜耳、先正達等搶先布局;國內市場增長快速
    對綠色農業的關注,以及許多傳統產品因為重新登記或功能問題而被淘汰,促使市場尋求新產品的開發,這些因素都推動了該地區生物農藥市場的發展。目前,有很多含有生物活性物質的產品可以與傳統的化學農藥競爭,或者在功能上對其進行補充。 由於生物農藥的毒性通常比傳統農藥低,按照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規定,生物農藥的登記比化學農藥所需數據更少,程序更簡單。
  • 熱點農藥狂擠臨時登記「末班車」
    近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公布了2017年第三批擬批准登記農藥產品名單,名單中包含69個臨時登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