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細胞微絲束的光學顯微鏡觀察

2020-11-24 騰訊網

【基本原理】

細胞骨架在通常情況下不穩定:如低溫、高壓、餓酸處理等。當用適當濃度的TritonX-100 處理細胞時,能溶解質膜結構中及細胞內許多蛋白質,而細胞骨架系統的蛋白質卻不被破壞顯得更清晰,M-緩衝液洗滌細胞,可以提高細胞骨架的穩定性,戊二醛固定能較好地保存細胞骨架成分,經考馬斯亮藍R250 染色後,可使細胞骨架蛋白著色,而胞質背景著色弱,有利細胞骨架纖維顯示。

微絲、微管和中間纖維都是直徑很小的結構,最大的單根微管才25nm 左右,只能在電鏡下才能觀察到。目前研究細胞骨架的主要方法是應用高壓電鏡或免疫螢光顯微鏡技術。本實驗用普通光鏡觀察到細胞骨架,是因為骨架纖維成束分布、結構經染色後,有誇大作用。由於細胞經TritonX-100抽提後剩下的主要是細胞骨架成分,使得顯現更清晰。細胞骨架是指細胞質中縱橫交錯的纖維網絡結構,按組成成分和形態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微管、微絲和中間纖維。它們對細胞形態的維持、細胞的生長、運動、分裂、分化和物質運輸等起重要作用。光學顯微鏡下細胞骨架的形態學觀察多用1% Triton X-100 處理細胞,可使細胞膜溶解,而細胞骨架系統的蛋白質被保存, 再用考馬斯亮蘭R250 染色,使得胞質中細胞骨架得以清晰顯現。

【實驗用品】

1.材料:新鮮洋蔥鱗莖

2.試劑 1) M 緩衝液(pH 7.2)各成分終濃度為:

50mmol/L 咪唑(MW:68.08); 50mmol/L KCl(MW:74.55);

0.5mmol/L MgCl2·6H2O(MW:203.30); 1mmol/L EGTA(MW:380.36);

0.1mmol/L EDTA-Na2(MW:372.24); 1mmol/L DTT(MW:154.3)

2) 6mmol/L PBS 磷酸緩衝液 (pH 6.5):KH2PO4 : Na2HPO4.2H2O = 7:3

3) 0.7% NaCl 生理鹽水

4) 1% Triton 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溶於 M-緩衝液

5) 3% 戊二醛100mL: 25% 戊二醛取12mL,PBS 88mL

6) 0.2% 考馬斯亮藍R250 染液 200mL:考馬斯亮藍R250 0.2g;甲醇 46.5mL;冰乙酸 7mL;蒸餾水46.5mL

3.儀器:光學顯微鏡,鑷子,剪刀,試管,表面皿,滴管,載玻片,蓋玻片

【方法步驟】

【實驗結果】

洋蔥鱗莖外層與內層的表皮細胞比較(放大倍數10×20)

附:各種主要試劑的作用

1.Triton X-100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作用:非離子去垢劑;適當濃度的Triton X-100,可使細胞膜溶解,而細胞質中的細胞骨架系統可被保存。

2.M-緩衝液和磷酸緩衝液作用:維持細胞的滲透壓。

3.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EGTA(乙二醇雙醚四乙酸)作用:前者可螯合大部分金屬離子;後者專一性螯合Ca2+,主要是高濃度的Ca2+可是微管解聚,因此加入EGTA 來降低Ca2+的濃度。

4.戊二醛作用:良好的固定劑,使細胞結構保持它原有狀態;

5.考馬斯亮蘭作用:非專一性結合蛋白質,使蛋白著色(藍色)。

相關焦點

  • 植物細胞微絲束的光學顯微鏡觀察
    【基本原理】細胞骨架在通常情況下不穩定:如低溫、高壓、餓酸處理等。當用適當濃度的TritonX-100 處理細胞時,能溶解質膜結構中及細胞內許多蛋白質,而細胞骨架系統的蛋白質卻不被破壞顯得更清晰,M-緩衝液洗滌細胞,可以提高細胞骨架的穩定性,戊二醛固定能較好地保存細胞骨架成分,經考馬斯亮藍R250 染色後,可使細胞骨架蛋白著色,而胞質背景著色弱,有利細胞骨架纖維顯示
  • 光學顯微鏡的主要觀察方法之螢光觀察
    具有較大Stokes位移的螢光物質更易於在螢光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螢光顯微鏡是利用螢光特性進行觀察、成像的光學顯微鏡,廣泛應用於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病理學、遺傳學等各領域。螢光成像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的優點,非常適合進行特定蛋白、細胞器等在組織及細胞中的分布的觀察,共定位和相互作用的研究,離子濃度變化等生命動態過程的追蹤等等。細胞中大部分分子不發螢光,想要觀察它們,必須進行螢光標記。
  • 超簡單,七步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觀察並學畫植物細胞結構圖
    1、掌握製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方法。2、知道植物細胞結構。3、會畫植物細胞結構圖。
  • 細胞形態結構的觀察方法—普通光學顯微鏡
    肉眼的解析度一般只有0.2nm,很難能識別單個的細胞,所以必須藉助工具,如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能達到0.2um;而電子顯微鏡解析度高達0.2nm,能將細胞的超微結構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再有掃描隧道顯微鏡等。
  • 顯微鏡的歷史:光學顯微鏡是如何演變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光學顯微鏡的發明:一種通過鏡頭或鏡頭組合使人眼能夠觀察到微小物體的放大圖像的儀器。它讓世界各地的世界變得迷人。這些導致他的顯微鏡和他著名的生物發現的建立。他是第一個看到和描述細菌,酵母植物,一滴水中的大量生命以及毛細血管中血細胞循環的人。在漫長的一生中,他用他的鏡頭對生活和非生活等各種各樣的事物進行了先驅研究,並向英國皇家學會和法國學院報告了他的一百多封信。
  •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是什麼
    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放大物體的具體形態來研究物體的構造和具體的內部特徵, 主要應用於物理生物和醫學的方面,通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直觀的了解細胞和各種細小物體的內部做構造,來做出相應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顯微鏡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有哪些?科學研究工具顯微鏡的使用和發展過程.
    例題1:質膜是細胞與周圍環境區分開的界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質膜呈兩條細線B.質膜中磷脂的理化性質決定了脂雙層的形成C.蛋白質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決定了其在膜中的分布D.質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能很好地解釋變形蟲的胞吞攝食現象解析: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磷脂雙分子層
  • 英國研製出最強光學顯微鏡
    可看到
  • 中考生物複習筆記:光學顯微鏡
    1、光學顯微鏡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件。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
  • 厲害了,用電子顯微鏡,就能觀察細胞基因表達的方法!
    亥姆霍茲慕尼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基因表達的方法。雖然電子顯微鏡目前提供了對細胞最詳細的觀察,但它無法區分哪些基因程序在單個細胞內運行。現在,通過使用不同大小的基因編程納米球作為「多色」標記,新方法可以更近距離地觀察,這甚至有助於研究記憶是如何存儲在神經元網絡中的。細胞究竟發生了什麼?這個問題讓科學家們忙了幾十年。為了標記小結構,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螢光蛋白。這種方法工作得很好,但由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相對較低而存在缺點。
  • 金華光學顯微鏡教育裝備行業推薦_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
    光學顯微鏡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工具,從誕生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光學顯微鏡的用途十分廣泛,例如在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天文學等科研工作中都是離不開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它廣泛應用於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的各個領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觀測工具。少年兒童光學顯微鏡主要是鼓勵孩子的自學能力,提升自學能力,可觀查一些綠色植物、花瓣或是小動物的植物細胞等。
  • 應用可攜式顯微鏡觀察小麥葉片氣孔
    而對小麥的研究也是農科院、農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重要研究對象,本文詳細的介紹應用可攜式顯微鏡觀察小麥葉片氣孔狀態,對小麥的成長評估等,都有重要意義。    農林研究-小麥       一般來說氣孔由兩個腰果狀的保衛細胞組成,它們形成一個可以開閉的孔。
  • 細胞形態結構的觀察方法—相差顯微鏡和微分幹涉顯微鏡
    用顯微鏡觀察時,生物樣品經過固定後就會失去了生物的活性,所以活細胞顯微結構的細節就必須要藉助相差顯微鏡或微分幹涉顯微鏡來觀察。原理:光波的基本屬性包括波長、頻率、振幅和相位等。當兩束光通過光學系統時會發生相互幹涉。如果它們的相位相同,幹涉的結果是使光的振幅加大,亮度增強。反之,就會相互抵消而亮度變暗。相差顯微鏡和微分幹涉顯微鏡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增強樣品的反差,從而實現對非染色活細胞的觀察。
  • 光學顯微鏡的歷史
    13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的工匠們開始打磨透明玻璃鏡片,通過這樣的鏡片來觀察物體,發現物體被放大了。後來,為了方便觀察,人們將這樣的鏡片製成了眼鏡,但這些鏡片只能將物體放大很小的倍數。1558年,瑞士博物學家康瑞得.格斯納製作了放大倍數更高的透鏡,並用此透鏡觀察蝸牛殼。利用透鏡進行光學放大和科學研究,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
  • 光學顯微鏡的歷史
    13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的工匠們開始打磨透明玻璃鏡片,通過這樣的鏡片來觀察物體,發現物體被放大了。後來,為了方便觀察,人們將這樣的鏡片製成了眼鏡,但這些鏡片只能將物體放大很小的倍數。1558年,瑞士博物學家康瑞得.格斯納製作了放大倍數更高的透鏡,並用此透鏡觀察蝸牛殼。利用透鏡進行光學放大和科學研究,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
  • 顯微鏡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
    顯微鏡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實驗器材:顯微鏡、載玻片、
  • 光學顯微鏡知識科普
    2、暗場在顯微鏡的觀察方式中,暗場與明場相對應,是光線傾斜照射到樣品的表面。暗視場照明無論在光程布置上,照明效果上都與明視場照明有顯著的差別。除去觀測物體以外的光線或電子進入物鏡,使目鏡中觀測到的視野背景是黑的,只有物體的邊緣是亮的。利用這個方法能見到小至 4~200nm的微粒子,解析度可比普通顯微法高50倍。
  • 科學家提出觀察植物細胞壁新法
    為了更好地將植物轉換成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以及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採用不同的顯微方法,深入到百日草葉片細胞的深處
  • 挑戰顯微鏡 用榮耀V20重現初中生物課觀察細胞實驗
    我們還記得初中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生物實驗,就是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這個生物實驗主要是通過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結構,了解細胞壁和細胞核,這或許是你第一次使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生物世界。現在,我們通過榮耀V20的4800萬像素攝像頭,加上一個外接的微距鏡,嘗試重現這個經典的生物課實驗。
  • 【GCSE生物】學習生物細胞前,學霸們都掌握了哪些光學顯微鏡常識?
    Cell biology 細胞生物學2. Organisation 組織3. Infection and response 感染和反應4. Bioenergetics 生物能學5. Homeostasis and response 體內平衡和反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