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知識科普

2021-02-15 奧特光學cnoptec

1、反射

光在傳播到不同物質時,在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

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上是可逆的。

2、折射

光從一種透明介質斜射入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反射光光速與入射光相同 ,折射光光速與入射光不同。

3、幹涉

幹涉是兩列或兩列以上的波在空間中重疊時發生疊加從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現象。

兩列頻率相同的光波在空中相遇時發生疊加,在某些區域總加強,在另外一些區域總減弱,出現明暗相間的條紋或者是彩色條紋的現象叫做光的幹涉。

只有兩列光波的頻率相同,位相差恆定,振動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產生光的幹涉。

4、衍射

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小孔時,光將偏離直線傳播的路徑而繞到障礙物後面傳播。

小孔或障礙物的尺寸和光波的波長差不多或者比波長小時,光才能發生明顯的抄衍射現象。

1、明場

成像過程中靠透射光直接成像。在明場中,背景為亮,目標為暗。

2、暗場

在顯微鏡的觀察方式中,暗場與明場相對應,是光線傾斜照射到樣品的表面。

暗視場照明無論在光程布置上,照明效果上都與明視場照明有顯著的差別。除去觀測物體以外的光線或電子進入物鏡,使目鏡中觀測到的視野背景是黑的,只有物體的邊緣是亮的。利用這個方法能見到小至 4~200nm的微粒子,解析度可比普通顯微法高50倍。

3、偏光

偏光顯微鏡用於研究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在地質學等理工科專業中有重要應用。

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偏光顯微鏡都能分辨清楚。

4、螢光

螢光顯微鏡以紫外線為光源,照射被檢物體,使其發出螢光,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的形狀及其所在位置。

5、紅外

紅外光顯微鏡利用波長在800nm到20μm範圍內的紅外光作為像的形成者,主要用來觀察某些不透明物體。

6、相襯

用於觀察未染色標本的顯微鏡。

活細胞和未染色的生物標本因細胞各部細微結構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不同,光波通過時波長和振幅並不發生變化,僅相位發生變化(x相位差),這種相位差人眼無法觀察。相差顯微鏡通過改變相位差,利用光的幹涉和衍射現象,把相差變為振幅差來觀察活細胞和未染色的標本。

相差顯微鏡用環狀光闌代替可變光闌, 用帶相板的物鏡代替普通物鏡,並帶有一個合軸用的望遠鏡,和普通顯微鏡有著明顯區別。

7、微分幹涉

微光幹涉利用兩束光線通過光學系統中相位的變化發生相互幹涉從而增強樣品反差,實現對非染色活細胞觀察。

微分幹涉顯微鏡適於研究活細胞中較大的細胞器。

奧特光學儀器有限公司是顯微鏡的專業製造廠家,也是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積澱了五十多年的顯微鏡開發、製造經驗,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相關焦點

  • 光學顯微鏡基本知識
    (二) 透鏡的性能  透鏡是組成顯微鏡光學系統的最基本的光學元件,物鏡目鏡及聚光鏡等部件均由單個和多個透鏡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為凸透鏡(正透鏡)和凹透鏡(負透鏡)兩大類。   當一束平行於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後相交於一點,這個點稱"焦點",通過交點並垂直光軸的平面,稱"焦平面"。
  •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丨顯微鏡都變顯「納」鏡了,一般的光學顯微鏡為什麼還沒淘汰?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顯「納」鏡的大概情況以及它為什麼不能完全取代一般的光學顯微鏡。1873 年,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證明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只能達到光波長的1/2左右,稱為阿貝極限。而人類所能看到的光波長在400納米(1納米= 10 -9 米)到700納米左右,因此200納米或 0.2 微米一直是一般光學顯微鏡解析度無法突破的瓶頸。
  • 八成光學顯微鏡是寧波製造
    中國顯微鏡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寧波永新光學總經理毛磊說,以前在這個會議上,中國的代表只有表決投票的義務,卻從來沒有制定過標準,也就意味著沒有話語權。不過,令他欣慰的是,由永新光學主導制定的國內首項顯微鏡國際標準ISO9345(顯微鏡成像系統及部件的重要尺寸)已於今年3月正式發布。
  • 顯微鏡知識(一):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及操作步驟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及操作步驟光學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當前使用的顯微鏡由一套透鏡配合,因而可選擇不同的放大倍數對物體的細微結構進行放大觀察。普通光學顯微鏡通常能將物體放大1500~2000 倍(最大的分辨力為0.2μm)。包括目鏡、物鏡、聚光器和光源等。
  •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是什麼
    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放大物體的具體形態來研究物體的構造和具體的內部特徵, 主要應用於物理生物和醫學的方面,通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直觀的了解細胞和各種細小物體的內部做構造,來做出相應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顯微鏡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新型光學顯微鏡突破解析度極限
    原標題:新型光學顯微鏡突破解析度極限   多光子—空間頻率調製成像顯微鏡   據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官網26日報導,該校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空間解析度達2η(η是非線性光強反應單位最高級)的多光子—空間頻率調製成像(MP-SPIFI)技術,突破了光學顯微成像解析度極限。
  • 科普:顯微鏡下的更小世界——解讀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原標題:科普:顯微鏡下的更小世界——解讀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8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從光學顯微鏡到能探知納米世界的超分辨顯微鏡,人類已可以追蹤細胞內的活動。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所表彰的科學研究突破了以往物體觀測尺寸的界限,使人類得以研究更微小的世界。
  • 捐贈研究級顯微鏡抗疫 永新光學迎來推廣契機
    財聯社(杭州,記者 羅禕辰)訊,2月6日,永新光學(603297.SH)公告向武漢協和醫院、同濟醫院等9家醫院捐贈12臺研究級顯微鏡,總價值83萬元。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是接到以上醫院的申請後才進行捐贈。
  • 光學顯微鏡的發展歷程
    光學顯微鏡(簡稱顯微鏡),顧名思義是一種通過光學放大成像,顯示物體微觀結構的一種光學儀器,它由一個或多個透鏡通過組合構成。
  • 光學顯微鏡的使用
    1.光學顯微鏡的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由機械和光學兩部分構成。
  • 晶片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一種新方法
    由歐盟資助的ChipScope項目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光學顯微鏡策略。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仍然是實驗室的標準設備,是光學基本定律的基礎。因此,解析度被衍射限制到所謂的「阿貝極限」——結構特徵小於200nm的最小值不能被這種顯微鏡分辨。
  • 光學顯微鏡的歷史
    利用透鏡進行光學放大和科學研究,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16世紀90年代,荷蘭米德爾斯堡眼鏡製造商詹森父子發現將兩面透鏡疊放在一起,觀察物體,會將物體放大更大的倍數,於是他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顯微鏡,放大倍數在9-10倍之間。但人們並不知道用它來幹什麼,一直被看做是新奇的小玩意,在集市上出售。
  • 光學顯微鏡的歷史
    利用透鏡進行光學放大和科學研究,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16世紀90年代,荷蘭米德爾斯堡眼鏡製造商詹森父子發現將兩面透鏡疊放在一起,觀察物體,會將物體放大更大的倍數,於是他們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顯微鏡,放大倍數在9-10倍之間。但人們並不知道用它來幹什麼,一直被看做是新奇的小玩意,在集市上出售。
  • 光學顯微鏡的新發現
    新伊利諾州歐洲經委會項目組的一個新研究正在推進光學顯微鏡技術, 人們經常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或感覺不到納米級的物體?」教科書上的答案是,它們的相對信號很弱,它們的分離度小於阿貝的解析度極限。
  • 是誰將光學顯微鏡帶入納米時代?【知力百科】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5年4月刊《顯微鏡變顯「納」鏡了!》一文,作者:林宮玄)在17世紀光學顯微鏡發明後,微米(1微米=10-6米)大小的細胞映在人類眼前,開啟了微生物學。1873年,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證明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只能達到光波長的1/2左右,稱為阿貝極限。
  • 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光學顯微鏡是醫學、分析科學常用的一種光學儀器,在我們七年級學習生物的時候也曾運用過顯微鏡,通過它我們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動植物的細胞。那麼顯微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放大能力呢?它的原理是怎樣的?一種簡單的光學顯微鏡它的主要部件是:反光鏡:用於反光以照亮載玻片上的微小物體;載物臺:放置載玻片;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調節旋鈕:調節物距,使像清晰。
  • 光學巡禮|了解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背後的秘密
    光學巡禮|了解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背後的秘密 2020年10月20日 10: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用顯微鏡可以觀測到什麼? 用顯微鏡能觀測到的物體,究竟微小到什麼程度呢?一般來說,奧林巴斯顯微鏡價格越高,也意味著擁有更大的放大倍率。 奧林巴斯的光學顯微鏡能夠看到小到0.2微米的物體,也就是大約0.0002毫米大小的物體。如果人眼能看到的東西被認為是1倍,那麼光學顯微鏡就可以看到比它小1500倍的東西。
  •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及操作步驟
    光學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光學儀器。當前使用的顯微鏡由一套透鏡配合,因而可選擇不同的放大倍數對物體的細微結構進行放大觀察。普通光學顯微鏡通常能將物體放大1500~2000 倍(最大的分辨力為0.2μm)。☆ 數字為顯微鏡組成部件,字母為顯微鏡可操作調節部件。
  • 顯微鏡的歷史:光學顯微鏡是如何演變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光學顯微鏡的發明:一種通過鏡頭或鏡頭組合使人眼能夠觀察到微小物體的放大圖像的儀器。它讓世界各地的世界變得迷人。光學顯微鏡的誕生大約1590年,兩個荷蘭眼鏡製造商Zaccharias Janssen和他的兒子漢斯在試管幾個鏡頭的同時,發現附近的物體看起來大大放大了。那是複合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先驅。
  • 英國研製出最強光學顯微鏡
    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