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陷入瓶頸期?聽聽這位特級教師2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丨名師...

2021-01-19 中國教育報好老師

名師

特級教師張齊華丨名師反思錄

名師是如何「煉成」的?

「我1997年參加工作,四年後便趕上了本世紀初新一輪課程改革。作為一名教學新手,『繁難偏舊』的原有數學課程理念尚未對我產生深刻的影響,全新的課程理念與教學樣態已撲面而來,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模樣。我就像一名在沙灘上尋找貝殼的孩子,欣喜地追逐著一片又一片全新的貝殼,沉醉其中。」

今天好師妹就來帶大家看看特級教師張齊華的數學教育之變。

人物介紹

張齊華: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南京市「張齊華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負責人;一直致力於數學文化的探索與實踐,曾獲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第七屆教學觀摩大賽一等獎,《人民教育》《小學教學》對其在數學文化領域的探索進行專題報導;參與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張齊華與小學數學文化》。

01

著眼數學:無限相信學科的力量

或許是得益於南通師範學校五年的大專數學學習經歷,尤其是最後兩年的高等數學學習歷程,讓自己與同時期的數學教師相比,在學科素養上有較深的積澱。這種學科專業的優勢很快便在自己的課堂上「顯山露水」。於是,「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便不自覺地成為那時的基本教學立場。「數學文化」的教學主張,也差不多在那個時候逐步醞釀了起來。

那時的我,對於數學教學的學科價值,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在我看來,數學學科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育人價值。

數學是高度抽象的。它研究的不是客觀世界本身,而是藉助抽象的思維形式,從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兩個維度對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展開研究。因為抽象,所以,數學學習能夠讓我們摒棄外部世界的物理屬性,從純粹的形式、結構等維度切入。它能夠幫助我們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建構一種獨特的數學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或許在其他學科中也有所體現,但其抽象的程度及純粹性,卻是其他學科所難以比擬的。

數學是邏輯嚴密的。儘管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也強調猜想、合情推理等,但整體上,數學學科依賴嚴密的邏輯推理。兒童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不斷經歷嚴密邏輯推理的過程,就是感受數學嚴謹、規範、準確的過程。這樣的學科特性,有利於培養人的理性思維與精神。

數學同時又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因為數學的高度抽象與邏輯嚴密,所以,數學的概念、規則、結構、模型等早已摒棄事物對象的具體屬性,具有更大的一般性與通性。有人說,「數學是關於模式的科學」「數學的本質是抽象、推理與建模」。模式與模型,是對現實世界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事物或結構的抽象與概括,所以,它們自然能夠重新回歸現實世界,對更多類似的現象、問題作出解釋和應用,無往而不利。

正是基於上述對數學學科的理解,所以,我在數學課堂上,更加關注數學的學科本質,更加關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抽象、推理、模型思想的把握,更加關注現實情境背後對數學結構的抽象,更加關注數學知識背後的思維方法與數學思想。

以2004年執教的「交換律」一課為例。與同時期更多數學課關注現實情境的創設、關注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不同的是,我將課堂的觸角向學科更深處推進:「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顯然不變。如此直白的結論,為何我們還要展開研究?」「舉例是驗證猜想的重要方法。可是,舉多少個例子才算合適,為什麼?」「例子越多越好嗎?怎樣的例子才是好例子?」「舉例驗證過程中,反例對結論意味著什麼?」「就算列舉的所有例子都符合猜想,我們就能得出結論了嗎?」「不完全歸納後,我們是否可以藉助演繹推理得出更確切的結論?」……

在我看來,上述每一個問題的跟進,都是對數學學科本質的一次次叩問與探尋。數學學習如果不能幫助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不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再生動的學習情境、再開放的學習過程、再充分的小組討論,都只是緣木求魚,而未得數學學習的精髓與要領。

02

回歸兒童:「人」是學習的最大生產力

真正促成自己發生第一次重大轉變的,是2005年我在安徽黃山參加第七屆全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賽,我執教的是「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儘管那節課以精妙的教學設計和近乎完滿的教學演繹,獲得了一等獎第二名的好成績,但是,隨之而來的質疑聲,卻成為我心頭好多年揮之不去的陰影。

「在這樣的課堂上,我們看到了教師的教,但學生卻不見了。」

「當學習沒有真正發生,再完美的課堂,留給學生的發展空間也極其有限。」

「這樣的課,教有過剩,而學有不足。」

「我們看到了教師的強大與個人魅力,卻看不到學生的精彩。」

……

儘管在某種程度上,上述評價有失公允,至少,在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這一問題上,這節課還是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實踐和探索的,但是,這樣的質疑,我認為還是切中肯綮,這也是當時很多一線教師數學課堂的短板和軟肋——一味關注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

正如我的老師張興華所言:「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的價值只是給學生的學習搭建平臺、創造機會、給予支持,而不是代替學生展開學習。」

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聽完我的課,也同樣給出了中肯的建議。他振聾發聵的那句話——「『人』才是教學活動的最大生產力」,成為我開啟新一輪課堂探索的重要宣言。

也就是從那節課以後,我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課堂新探索。

「讓學習真正發生」,成為我數學課堂的第一準則。

「讓兒童真正站在課堂正中央」,成為我數學課堂的核心理念。

「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學習發生」,關注學生的真實問題,並以此作為數學教學的邏輯起點,成為我數學課堂的全新路徑。

「了解學生已經在哪裡,要往哪兒去,如何去那裡」,更是成為我很長一段時間裡,備課過程中最核心的三大問題。

「理解學生、支持學習、提升學力」,是我所在區域的共同教學主張,也是我持續實踐多年的「課堂經驗」。

不得不承認,改變的過程是極其痛苦的。很多熟悉我的人都說:「你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教者!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永遠猜不出下一步會有怎樣的教學創意,同樣是好課的生動樣態!」「如果內容足夠精彩,就算學生只是傾聽,也遠比看似熱鬧的學習更有效。」「這不是你的風格,做回你自己就好!」

但是,不得不承認,當你的頂層教學哲學和底層教學邏輯已經發生改變,一切的安慰與勸告已然收效甚微。可以說,這十年,我在「為學而教」的教學道路上,已經漸行漸遠。因為,新的認識已經深深植根於自己的教育信念中——學習永遠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情,如果學習者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和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教學就永遠不可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實踐證明,這是一條正確的路。在這十年裡,我親眼見證,當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被激發、學習潛能被喚醒,他們將給你帶來怎樣的驚喜。而所有這一切,在之前的十年裡,從未發生過。

03

心懷公民:為未來社會培養新人

或許是機緣巧合,三年前,南京市成立了張齊華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確定的研究項目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重建」,旨在通過課堂重建,探索核心素養如何真正在數學課堂中落地生根。

研究分兩個子項目展開。一個圍繞日常的數學教學實踐進行,另一個則將視線投向「拓展性數學課程」的建設。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前一個項目,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而後一個項目,卻在一定範圍內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

「超市建在哪兒」一課,在引導學生確定超市位置的過程中,打開了數學學習的「潘多拉魔盒」,利益權衡、人性考量、道德關懷,成為學生關注的話題。

「數說淘寶」一課,直面真實世界中的大數據,引導學生如何全面、辯證、理性地看待數據、分析數據。

「肯德基定價的秘密」一課,揭開了經濟學中「差異定價」「價格歧視」「人群區分」等概念,讓學生有機會透過現實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藉助數學工具和方法,洞察現象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沉默的數據」一課,以「二戰」中「究竟該加固飛機的哪個部位」這一真實故事為引子,進而圍繞「降落傘為何沒有差評」「候車廳裡記者發現春運火車票不再難買」等話題,引發了一場基於「沉默數據」的批判性思維的大探討。

「舊小區裡該不該裝電梯」一課,將發生在社區裡最真實、最尖銳的現實問題搬進數學課堂。費用分攤、經濟博弈、規則確立、民意調研,數學學習再一次將觸角伸向了真實的世界。

……

當十餘個課程案例漸次成熟,並受到數學教育界各方的高度認可後,一種嶄新的教育視點漸漸浮出水面——

「數學學習,僅僅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是遠遠不夠的。」

「學科的價值在於育人,而育人的根本要義在於,讓學生成為更好的人,成為未來世界的真正公民。」

「數學教育,應該為這些未來的新時代公民,貢獻學科的獨特力量。」

「理性、批判、洞察、辯證,理解、悅納、尊重、自省……好的數學教育,應該致力於為未來社會培養合格公民。」

或許,這些只是一種遙不可及的教育理想。但是,回到教育的原點,回到「學科育人」的初衷,這樣的理想,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追逐。

本文作者 | 張齊華

責任編輯 | 李孜

本文原載於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日09日第08版 版名:課程周刊·教師成長

用名師案例服務教師專業成長,快來訂閱吧!

相關焦點

  • 全國知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98 年被命名為「寶山區首批小學名師」,出版有《潘小明論文教案選》。  曹培英 男,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教師,特級教師。上海市教育學會中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 臨渭區育紅小學教師參加「中國夢—全國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會」
    渭南青年網(編輯 陽光 通訊員 趙鳳婷 田琳娜)2017年10月14日--15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發展專業委員會、北京二十一世紀育師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發起的「中國夢—全國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會」在北塘實驗小學隆重舉行,臨渭區育紅小學的數學老師一行11人在教研室田琳娜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此次觀摩會
  • 我市這位教師擬獲數學最高獎!安徽僅2位入選!
    我市這位教師擬獲數學最高獎!安徽僅2位入選!曾先後被評為或被授予一系列光榮稱號:安徽省首批正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首屆特級教師工作室首席負責人全國初等數學研究會理事,全國數學名師工作室聯盟成員,安徽省初等數學研究會主要籌備人,安徽省中學數學教研會理事,安徽省高中教育質量評估專家庫成員等。
  • 金安區成功舉辦全國小學數學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11月14日至15日,為深入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近距離感受頂級名師教學風採,金安區在人民路小學東校區舉辦了「和美課堂」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金安專場活動。中國教學學會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吳正憲,福建省小學數學教研員羅鳴亮,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賁友林、俞正強、儲冬生、強震球等7位頂級名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和專題講座,與金安區小學數學老師深入交流。金安區教育局教研員、名師工作室、各中小學數學老師共6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 優秀教師與一般教師的區別是什麼?這位特級教師說透了
    這位特級教師說透了 http://www.hteacher.net 2021-01-07 08:21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教師的教科研興趣與能力、教師生命運動的軌跡,一定離不開讀書與寫作,特級教師李志欣與各位同行共勉
  • 邀請函丨全國中小學名師思維導圖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
    為引領教師掌握這一工具,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整合新舊知識,建構知識網絡,濃縮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我單位決定舉辦「全國中小學名師思維導圖高效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本次活動權威專家理論與名師觀摩示範課相結合,注重實操和課堂應用,促進學校改變課堂教法,凝聚中國教育力量,走進中國教育新時代。
  • 名師教學主張丨卿豔:以媒傳情 運數養智
    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數養智: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加強數學與現實的聯繫,將數學問題與實際情境聯繫在一起,著力解決現實問題,獲得發展性學力;讓學生運用數學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經歷和體驗數學,在嘗試、探索、討論、感受中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更好地內化知識,切實解決數學問題,不斷夯實數學學科素養;讓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增強數學的邏輯性、趣味性,在實踐活動和數學問題解決中逐漸培養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
  • 北京大學附中特級教師張思明先進事跡介紹
    1991年在職在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系繼續攻讀學科教學論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1993年以全優成績畢業並獲碩士學位。1992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199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學數學特級教師」稱號。他熱愛教育工作,曾長期堅持擔任班主任。他熱愛學生,能從思想、學業、身體、心理等諸方面關心他們的全面成長。
  • 馬鞍山這位老師榮獲「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界最高獎」!
    馬鞍山這位老師榮獲「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界最高獎」!在主持省級課題《中學數學聽課與評課案例研究》的過程中提煉的「4個維度16個視角」評課法在市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專著《中學數學聽評課實踐研究》公開出版。在主持省級課題《中學翻轉課堂案例研究》的過程中提煉的「一案兩段八環節」教學法在省內外產生很大影響,該項目在2018年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中獲省級一等獎。
  • 新手教師如何快速站穩講臺?這位特級教師給出4條忠告6個關鍵詞!丨...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444 篇文章 -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手青年教師站穩講臺,自我定位和內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作為青年教師究竟該如何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才能從青澀走向優秀?特級教師武鳳霞給出的4條忠告6個關鍵詞幫助你快速提高成長,乾貨滿滿,值得反覆細讀。01.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這次教研活動以探析「閱讀策略」的教與學為主,正確理解並落實統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編寫意圖,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創造新的意義,發現新的可能,展示新的課堂。>  四、指導:長春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五、支持:中國教師研修網、中國教研網  六、名稱:聚焦核心素養,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 用「心」做一名有追求的思想政治課教師
    近32年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她的課通過「讓學生有話能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走進了學生的心靈。王蘋和政治教研組的教師通過教學改革,一起建構了學校政治課課程文化。她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巾幗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被中組部、教育部評選為第三批「萬人計劃」教學名師,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培」專家。
  • 遂寧中學李洪霞名師工作室:探索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為有效提高學校生物教學水平,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9月26日,遂寧中學召開李洪霞名師工作室會議。名師工作室負責人李洪霞主持會議,初高中全部生物教師參會。  生物教研組組長蔣桂蘭就教研組的建設、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新學期工作計劃、教育教學常規、青年教師的培養等各項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 英語特級教師劉兆義:改革會給英語教學帶來影響嗎?
    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9月5日,《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著名特級教師劉兆義先生,針對國務院9月3日發布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接受搜狐教育專訪。
  • 淺談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青年教師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中學歷史特級教師,中學正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榮獲江西省優秀教師、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主持和參與國家、省級教育教學課題15個,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主持的《基於積極教育的新辦學校發展路徑研究——以新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為例》課題獲2019年廣東省省級課題立項。
  • 聽聽特級教師的見解
    高中物理怎麼學才能開竅?聽聽特級教師高中物理怎麼學才能開竅?聽聽特級教師高中物理怎麼學才能開竅?(2)歸納通用的解題思路與突破口某一類問題,比如牛頓運動定律,或者是機械能守恆定律,這類題都是有一定的解題思路的。即遇到這類題,有大致相似的解題突破口。這些突破口、解題思路的歸納工作不容馬虎。
  • 深度調查:如何發揮名師工作室的引領輻射作用?
    在工作室成員、北京密雲區第二小學數學教師張杰上完展示課後,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留住了正要離開的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 「我來到這些地方,是想帶來些好的理念、技術和教學方法。」吳正憲說。 從2008年開始,「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相繼在密雲、順義、延慶等北京遠郊成立了分站。
  • 特級教師方培君:由兩則案例引發的有關「教育懲戒」的思考|夜讀
    來源:教師博雅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精彩,需要園丁傾注汗水與心力,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態度靜候花蕾自然綻放。特級教師如何看待青春期「問題」學生?「教育懲戒」究竟該如何實行?一起來看↓↓↓方培君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上海市政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 福建這兩位教師獲得中學數學教育界最高獎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日前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公布第十三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獎名單,廈門第一中學的王淼生老師、福州第一中學的陳德燕老師榜上有名。  王淼生任教於廈門第一中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他還是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高級教練,全國優秀教練。陳德燕現任福州第一中學教務處主任,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 開封市「十大名師」來啦!快看看有沒有你的恩師!
    擔任班主任20年來多次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競賽輔導多次被評為國家級和省級物理競賽優秀輔導員。曾先後被評為河南省特級教師、河南省骨幹教師、河南省文明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開封市青年教師新秀、開封市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