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方培君:由兩則案例引發的有關「教育懲戒」的思考|夜讀

2021-01-08 瀟湘晨報

來源:教師博雅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各自獨特的精彩,需要園丁傾注汗水與心力,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態度靜候花蕾自然綻放。特級教師如何看待青春期「問題」學生?「教育懲戒」究竟該如何實行?一起來看↓↓↓

方培君

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上海市政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兼任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生導師,上海市第二、第三期名師基地主持人,上海市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發表多篇論文,主持和參與多項課題研究,課題成果多項獲市級一等獎。多年來,她對思政課特有的整體教學結構「明理、激情、啟思、導行」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對於如何提高中學政治課的「信度」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於如何把思考的鑰匙交給學生、開啟學生思維的潛能等方面進行了努力的實踐。

由兩則案例引發的有關「教育懲戒」的思考

方培君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則》),一時引起業內熱議。每當說到「教育懲戒」,我腦海中就會閃現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擔任高三班主任時遇到的兩位學生。

自1987年我第一次擔任高三教學後,由於教學工作得到學生的肯定,加之學生高考成績優異,於是10多年中鮮有教學高一、高二年級的經歷,基本都在高三留守,至今,我也只擔任過高三班主任,一直是接替其他老師的班級。

那年高三接班後,我遇到了兩位比較特殊的學生。

第一位學生的特殊,在於他在高一、高二時曾被學校處分過兩次。高一時,不知怎麼搞的,他「研究」出遊戲機房不需要投錢就能獲得遊戲幣的方法,還帶著同班的幾位男孩子一起去「玩」,被當場抓住,遊戲店主直接告到學校,「性質」很嚴重,結果學校對其批評教育後給予警告處分。高二時,他爬到學校屋頂去掏鳥窩,違反學校不得爬屋頂(學校出於安全考慮,因為房屋建築是斜頂)的規定,再加之同時期還做了另一件違反校紀校規的事情,兩件加在一起,又得了個警告處分。受處分的學生在我們那所當時的市重點中學裡是極少極少的,被處分了兩次的就更少了。

我接班後,這位學生的家長曾多次和我交流,怒其不爭,對兒子的成長異常焦慮。我仔細觀察這位學生,實際上他和處於青春期年齡段的男孩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如要說不同,那就是心智更不成熟點,但本質上並不壞。他仗義、遇事想得簡單,做的一些事情不少是出於好奇,以顯示他的與眾不同。爬屋頂以體現他的勇敢,「遊戲幣事件」以顯示他的「聰明」,當然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是根本不考慮後果的。如果一定要以不少成人衡量被「處分」過的學生的眼光來看,並一味地「上綱上線」,那他肯定是「壞學生」。我曾多次找他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他儘快改正,爭取早日撤銷處分。當然我的期待也是他本人的意願,沒有學生希望在畢業前還頂著處分帽子的。且孩子到了高三,心似乎也靜了下來,主要精力大多是圍繞高考在奮鬥。在高三第一學期末,在他本人提出申請後,根據他處分後的表現,經過學校相關部門的討論,撤銷了兩個處分。

過了幾個月後,他報考了警校,這類學校在錄取之前都要到學校「政審」,作為班主任要寫評價意見。在寫這份意見時,我實事求是地反映了他的優點,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沒將他曾經兩次被處分的經歷落筆。我認為大多數老師都會做出如我這樣的選擇,那這是否是作為老師的我不夠誠信呢?我不這樣認為。除了教師普遍都有的「護犢」心理外,我是從心底裡認為,學生未成年時期犯的許多「錯誤」,是孩子成長中遇到的「煩惱」,未成年階段,無論從生理、心理來說都是不成熟的階段。犯錯了改正了,學校、家庭、社會就一定要給機會。

這位學生畢業後回來看我,曾經和我說過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方老師,回想高中時期,我真覺得當時自己是腦子沒有長好啊!」令人欣慰的是,他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警察,去年教師節他告訴我,這麼多年來,他沒有給我和學校丟臉,榮譽證書一大堆,還獲得了市委市政府頒發的個人嘉獎。

同樣在這個班級,我遇到的第二位學生的情況也挺特殊。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排球見長的老牌市重點中學,排球隊獲得的獎項從市級獎至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的亞軍,因而有一批排球特長生。那一屆的排球隊員,高一、高二時是獨立編班,到了高三,因涉及「3+1」高考的選擇,將他們分插到各班,我所在的班級裡來了他。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高中運動員在高校錄取時有特殊政策,只要運動成績好,大學可以降不少分錄取,他們的高考成績也不計入我們的班級平均分。有一陣子,我班的這位排球隊員總是在下午請假,說身體不好。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了他並非是身體的原因,而是和幾位排球隊員在他家裡搓麻將。我立即向學校德育室主任匯報,在他又一次請假的時候,我和德育室主任準備到他家裡抓個「現行」。到他家敲門後,沒人應答。我當時的視力2.1,被稱為飛行員視力。於是我們到他家對面那幢樓,從高處看他家的房間,看到客廳裡有幾個男孩。於是我倆進行了分工:德育室主任去敲門,而我則是站在他家的窗臺下,怕這些男孩擔憂被老師抓住一緊張,萬一選擇從窗口跳下來會引出新的問題。就這樣,又是曠課,又是搓麻將,學校根據校紀校規,給予參與的學生處分。欣慰的是,學生很快還是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後階段及時進行了改正,最後終於在高考前撤銷了處分。

後來這位學生進入了上海很著名的大學預科,一年後轉為正式入學。其間,他曾多次來看我,至今我倆保持了良好的聯繫,我和他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我曾不止一次地問他,和上述第一位同學的情況不一樣,他的處分完全是被我發現,我向上面報告後引出來的事情,如果我當時「壓」一下,就不會有後面的「處分」,難道你不恨我嗎?他的回答讓我終生難忘。他說,這件事情是他們錯了。排球隊員們高三分到各班後,常常會議論各個班級的老師對待他們的態度。比較下來,他覺得我是對排球隊員和其他同學最一視同仁、最公正的老師,我的眼裡有他。他進一步解釋,由於排球隊員的高考分數並不計入各班平均分,因而有的老師只要求他們不影響其他同學,請假不請假並不當回事兒。

再後來,他大學畢業後到武警部隊服役,幾年後,以團職幹部轉業。

很多年前的兩個案例,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因而當教育部出臺了《規則》後,我即由此引發關於「教育懲戒」的思考:

教育懲戒是手段,而非目的。懲戒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因此理解和感受教育懲戒應成為教育活動的一個必然組成。正如《規則》中明確的界定,教育懲戒是一種職務行為,具體是指教師和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和管理中基於教育目的與需要,對違規違紀、言行失範的學生進行制止、管束或者以特定方式予以糾正,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職務行為。此外,《規則》還明確了職責要求、實施原則,區分了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規定了教師的禁止行為。因而,教育懲戒與體罰、變相體罰有著嚴格的界限。教育懲戒是為了維護學校的紀律規範,不是為了教育者的自身教育權威,它只是途徑、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有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育懲戒如何有效?

第一,合法合規,懲戒適當。「合法」,必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一致;「合規」,應與學校的學生守則、相關處罰規定一致,且學校的規則必須在學生入校後事先告知。

懲戒適當,則是指應當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個性特點、身心特徵、認知水平、一貫表現、過錯性質、悔過態度等,選擇適當的懲戒措施,實現最佳教育效果。

合法合規,有案可稽,而不是隨意行為,這是使學生(尤其是高中生)認同各級各類懲戒,使家長能夠理解學校、教師對孩子的處理,並配合學校共同幫助孩子的前提。希望學生儘快改正並以此為戒,這裡有從認知、情感、意志到行為的一個內在轉化過程,由知到行是不能直接轉化的,轉化的第一步是「認同」,然後才是內化,最後才是外顯,採取正確的態度,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等。

第二,公正公平,一視同仁。為什麼要進行教育懲戒?對教育懲戒行為,學生如何解讀?他是解讀為關愛還是惡意傷人?是內疚接受還是怨恨仇視?是源於其錯誤行為還是「我今天倒黴,正好遇到了這位老師」?除了前面的有章可循外,平時教師的言行,尤其是教師對待每一位學生是否公正公平,是否一視同仁,這是學生非常關注的方面。這也是很多年前的學生告訴我的道理。

如果我們常常僅以「老師是為了你好」的所謂「愛之深,所以責之切」式的良好預期,而沒能建立一種長期的、彼此之間較為穩定、信任的感情基礎,最終沒有關愛的懲戒更可能會被學生解讀為惡意傷人,而不是教育。

學生最不喜歡「偏心眼」的老師。我們在進行教育懲戒時,必須堅持的是針對性原則,對事不對人。一個過錯行為對應一個懲戒事件,不擴大過錯行為,不附加懲戒事件。正視差異,一視同仁。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不同性別、年齡、出身、智力、個性、相貌及關係密切程度不同的學生都應同等對待,不以個人的私利和好惡、不以學習成績的好與差作為標準,努力做到「有教無類」。

第三,關注身心,全面看待。一個學生犯錯了,你可以批評、教育,學校甚至可以處理、處分,但你千萬不要在心底裡將這些學生「看死」,因為這可能就是他們成長中遇到的煩惱。這是我常常和青年教師說的話。

中學時期是個體由兒童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此時,他們既有別於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頑童,其最大特點就是身體和心理的迅速成長和發展。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在身體形態和技能、心理上均發生一系列的「質」的變化,同時,急速的發展往往產生不平衡,引發各種矛盾和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便會產生不良後果。因此,這一時期被德國心理學家稱為「暴風雨時期」,美日心理學家稱為「危險期」。

每位孩子成長過程中由於家庭因素、自身成長等多種原因,會表現出個體的差異,每個人會表現出其「長板」「短板」。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人人都去補上短板,但教育者應有善於發現每一位學生優點的眼睛,耐心等待,積極鼓勵,努力將每位學生的優勢挖掘出來。不僅是老師眼裡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對曾經犯過錯,接受過處分的學生或許應更加關注。

本文節選自《靜待花開——百位特級談育人智慧》一書。

本書是繼教師專業成長類暢銷圖書《修煉》後的又一力作,和百位特級教師、特級校長一起分享教育智慧。

編輯:趙旭華

【來源:上海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教師因實施教育懲戒與學生及其家長發生糾紛,學校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 教師違反本規則第十二條,情節輕微的,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應當暫停履行職責或者依法依規給予處分;給學生身心造成傷害,構成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 對學生的哪些行為可以實施教育懲戒?這個試行規則說清了
    2019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對制定教育懲戒有關實施細則提出明確要求。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兩會」代表、委員提出許多有關建議、提案,基層學校校長、教師普遍希望國家明確規則,解決老師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學生這一突出問題,大多數家長也對此表示支持。
  • 【法觀察】教育懲戒新規即將實施!熊孩子有了「緊箍咒」
    該《規則》詳細定義了教育懲戒的含義、實施教育懲戒種類及各自適用的情形,明確了學校、教師可以實施哪些教育懲戒、家長與學生權益保護方面內容,以期取得「保障和規範學校、教師依法履行教育教學和管理職責,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目標。教育懲戒是什麼?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定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日前,教育部制定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
  • 優秀教師與一般教師的區別是什麼?這位特級教師說透了
    這位特級教師說透了 http://www.hteacher.net 2021-01-07 08:21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教師的教科研興趣與能力、教師生命運動的軌跡,一定離不開讀書與寫作,特級教師李志欣與各位同行共勉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明年3月起實施
    教育部昨天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將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定義,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但總有個別家長會將教育懲戒理解為「體罰」,對教師提出種種無理指責,讓老師們認為「懲戒有風險,教育需謹慎」,甚至出現對學生「不會管、不願管、不敢管」的現象。
  • 【多稜鏡 】教育懲戒須有「度」
    2020-12-31 15:08:29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趙 瑩  為了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營造良好教育生態,教育部日前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
  • 乂學教育打造虛擬特級教師松鼠AI,背後有哪些核心技術?
    2017年11月,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開啟「AI 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其中,乂學教育的松鼠AI獲得"AI+教育"類別中的"最佳教育機器人獎"。松鼠AI是一個以高級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引擎,簡稱「智適應學習引擎」,乂學教育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就像AlphaGo模擬圍棋大師,乂學AI系統模擬特級教師給孩子一對一量身定做教育方案並且一對一實施教育過程,能夠比傳統教育效率提升5到10倍。
  • 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度與溫度
    2021-01-14 09:08:07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陳廣江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廣泛調研、公開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
  • 特級教師周群│初中語文批判性思維教學案例分享
    2019年(第三屆)批判性思維與基礎教育探究式學習研修班,第一天上午,給與會者帶來分享的嘉賓是來自北京景山學校的特級教師周群,她給大家分享的內容主要是:如何在新聞教學、「學習公共說理」項目學習、科普科幻教育中滲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她以這樣一段話作為開場老師給學生搭支架的時候,先要給自己搭支架,我們自己開展教學也需要有腳手架。
  • 怎樣把握好教育懲戒的邊界?老師的這些困惑,法學...
    教師使用了校規沒有明文規定的懲罰手段,比如,上位法和本校校規沒有規定「到操場跑步」的懲戒措施,而教師使用了該措施則構成體罰。二看教育懲戒程序是否合理。首先,未經公布的校規校紀,不能作為教師教育懲戒行為的依據。其次,教師雖然使用了校規規定的教育懲戒措施,但是如果教育懲戒程序不合理,則構成變相體罰。三看對教育懲戒行為是否進行了不合理的傳播。
  • 全國知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李 烈 女,蜚聲國內的小學數學特級教師,現在是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是第七、八、九、十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兼任教育部「全國教育幹部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等;她也是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
  • 正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哪個更容易評上?都是千裡挑一的優秀老師
    正高級教師也是近兩年中小學教師可以參評,之前根本就沒這一說,最高就是副高職稱。現在可以評了,但每個省的指標不多,並且是積壓了多年的教師才有機會參評,那根本就是僧多粥少。而特級教師是一種教師榮譽,以前一直都有,因為沒有積壓,感覺比正高級教師要容易一些。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明年3月1日起實施,如何讓老師既敢用又用好...
    教育部29日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將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但總有個別家長會將教育懲戒理解為「體罰」,對教師提出種種無理指責,讓老師們認為「懲戒有風險,教育需謹慎」,甚至對學生出現「不會管、不願管、不敢管」的現象。
  • 加強懲戒教育 培養堅毅品格
    記者為此採訪了家長、校長及心理專家,他們認為,防範校園欺凌現象有必要加強校園懲戒教育,同時應該從家庭教育入手,鍛鍊孩子堅毅的品格。 青少年時期受到的暴力傷害可能會影響一生 在《霸凌》一文中,作者稱自己上學的兒子長期受同班同學欺凌,兒子因此出現失眠、易怒等症狀,經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
  • 上海出新規:新評特級校長特級教師兩成須流動,每位教師10年內須有...
    每位教師10年內須有規定的流動記錄;新評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不低於20%左右的人員流動到鄉村學校或初中強校工程實驗學校支教3年;對考核評價中工作有重大突出貢獻的教師允許破格晉升……為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優化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整體提升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上海又有新動作。
  • 北京大學附中特級教師張思明先進事跡介紹
    北京大學附中特級教師張思明先進事跡介紹 2004-09-07   張思明,男,北京大學附中特級教師1989年公派在日本崗山大學教育學部研修日語和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1991年在職在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系繼續攻讀學科教學論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1993年以全優成績畢業並獲碩士學位。1992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199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學數學特級教師」稱號。他熱愛教育工作,曾長期堅持擔任班主任。
  • 學生要不要懲戒,老師怎麼實施懲戒?教育部《規則》一錘定音!
    老方打斷了小李:教育懲戒?  小李說:是啊,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了,這不是我們教師千呼萬喚的結果嗎?這下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懲戒那些不守規矩的壞學生了!    故事讀完,我們來看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  《規則》一共二十條,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  來看一些大家重點關切的內容:  1,什麼情況下,老師可以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 新手教師如何快速站穩講臺?這位特級教師給出4條忠告6個關鍵詞!丨...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444 篇文章 -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手青年教師站穩講臺,自我定位和內在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作為青年教師究竟該如何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才能從青澀走向優秀?特級教師武鳳霞給出的4條忠告6個關鍵詞幫助你快速提高成長,乾貨滿滿,值得反覆細讀。01.
  • 正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相比,哪個更容易評上?很多人都不知道!
    所有的教師職稱級別分為三六九等——初級教師職稱只能擁有教師崗位設置中11-13級的工資待遇,中級教師享受教師崗位設置中8-10級的待遇,副高級職稱享受教師崗位設置中5-7級的待遇,正高級職稱可以享受教師崗位設置中1-4級的待遇。很多人心裡可能會產生一種疑問:特級教師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職稱?正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相比,哪個更容易評上?很多人對此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