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教師10年內須有規定的流動記錄;新評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不低於20%左右的人員流動到鄉村學校或初中強校工程實驗學校支教3年;對考核評價中工作有重大突出貢獻的教師允許破格晉升……為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優化中小學教師資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整體提升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上海又有新動作。
近日,市教委、市委編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上海市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提出統籌使用事業編制資源、完善崗位設置管理、優化引進和招聘制度、健全崗位聘用管理制度、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完善交流輪崗制度、逐步建立退出機制、優化學校績效分配製度八大任務。
據悉,該《指導意見》首先在2—3個區試點,逐年推進,爭取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實現全覆蓋。
全市統籌事業單位編制,堅持向教師崗位傾斜
教師編制核定,是中小學教師人事管理中的一項重點工作。奉賢區教育局局長施文龍坦言,不同地區人口導入導出情況各不相同,不同學校辦學規模也會動態變化,按照學生數量來核定教師編制的數目,對郊區一些學生數快速下降的小規模學校的教師配置會存在實際困難。
本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按照「堅持總量調控與統籌使用、堅持城鄉標準統一、堅持向教師崗位傾斜」原則,統籌全市事業單位編制資源,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育教學發展需要。上海將建立區級統籌的崗位「蓄水池」新模式,打破崗位資源校際壁壘。此外,上海市將綜合區內集團化、學區化辦學情況和優先用於優質均衡發展需要的流動教師,提升鄉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師資水平等需要。
《指導意見》還提出給予各校充分的用人自主權,鼓勵各校自主制訂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方案和管理辦法。在上海市普陀區江寧學校,除一些必須具有崗位任職資格的教輔崗位,如實驗指導老師、圖書管理老師、衛生保健老師以外,其他後勤崗位全部實行後勤社會化的方式,不再佔用編制資源。校長吳慶琳介紹,學校最大限度滿足一線教師的崗位需求。「學生的興趣拓展類課程也通過購買教育服務的方式來滿足,儘可能讓編制資源保持合理與適度。」
健全骨幹教師流動「蓄水池」,加強師資隊伍活力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不少教育專家指出,義務教育階段,校際差距主要源於教師隊伍的差距。「如果我們不鼓勵教師的流動,就會造成差距越來越大,強者愈強,弱者更弱。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智說。
為進一步盤活教師資源,讓體制機制「活」起來、校長教師「流」起來,優質資源「動」起來,上海將健全骨幹教師流動「蓄水池」機制,重點推進鄉村學校、初中強校工程實驗校校長教師資源的統籌均衡配置。
根據《指導意見》精神,各區要採取絕對流動和相對穩定的舉措,明確交流輪崗的對象和條件,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達到區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年限的專任教師均應交流輪崗。每位教師10年內須有規定的流動記錄。交流輪崗可採取定期交流、跨校競聘、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對口支援、鄉村學校支教等多種途徑和方式。
《指導意見》特別提到,新評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不低於20%左右的人員流動到鄉村學校或初中強校工程實驗學校支教3年。學區、集團內1-2年的交流輪崗工作經歷將作為提任校級幹部的重要因素。同學段學區、集團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應達到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20%,跨學段學區、集團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應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5%,流動時間不得低於2年,其中骨幹教師比例均不低於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三到五年內,通過骨幹教師流動、培養等多種方式,確保每所小學至少有1-2名高級教師、每所初中高級教師的比例不低於5%,每所高中都有1名正高級教師。」市教委人事處調研員孫鴻說。
「上海的教師流動工作已有很好的基礎。」據李永智介紹,市級層面,2013年本市首次開展特級校長流動以來,逐步將流動範圍擴大到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至今已有151名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參與流動工作。同時各區也積極推進,2019年共有8437名教師參與流動,約佔教師總數的5%。
優化退出及評價機制,讓適合的人在適合的崗位上
長期以來,教師隊伍中既存在因職業倦怠而消極怠工者,亦有苦於原有晉升機制無法實現快速上升的有志之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指導意見》中提出逐步建立教師「退出」機制的同時,強調創新考核評價機制。
《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中小學教師資格註冊制度。對見習教師規範化培訓沒有合格,或師德考核不合格的,不予進行中小學教師資格首次註冊,不得再從事教學工作崗位。對教師資格定期註冊不合格或逾期不註冊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教學工作崗位。師德失範一經查實依規依紀給予處理,嚴重的依法撤銷教師資格,受到刑事處罰的喪失教師資格,不得從事教育工作。
《指導意見》提出對考核評價中工作有重大突出貢獻的教師允許破格晉升,年度考核不合格當年暫緩教師資格定期註冊,並可以低聘或轉聘到其他崗位。「我們更希望讓適合的人待在適合的崗位上。」奉賢區自2019年啟動了「區管校聘」、全員崗位競聘工作。施文龍介紹,經學校調研發現,這一舉動讓部分消極懈怠的教師重新擁有了動力。「教師還是原來的教師,但是隊伍已不是原來的隊伍,更有活力了。」
此外,上海將優化引進招聘制度。比如,市級動態調整鄉村學校名單,保障上海市高校畢業生到本市鄉村學校任教列入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為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本市鄉村學校任教,非滬籍生源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和從事緊缺學科任教的申請辦理落戶予以加分,「比如學前教育和體育專業學生均可享受該政策。」孫鴻說。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文匯報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