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久了,都有可能要面臨機油的滲漏,及過快的消耗。為什麼說對於老車來講,燒機油和漏機油都是大概率的問題呢?因為汽車2萬個零部件中,包括不少橡膠件,這些橡膠件所起的作用基本包括減震、降噪、密封等,也就是說汽車有很多的橡膠密封件,而這些密封件都會老化。像前後曲軸油封老化會造成機油的滲漏,而氣門油封的老化會造成汽車燒機油。

其中燒機油還有一個嚴格的界定,只有機油損耗超過一定的標準才能稱得上燒機油,何種標準呢?即在一個保養周期內,機油壓力燈即報警提示機油缺失,機油等不到下次保養就因為缺少而需要補充,這種情況稱為機油消耗過快(燒機油)。否則就是機油的正常消耗,考慮到發動機在運轉時溫度很高,機油都會有輕微的損耗,因為活塞油環不可能每次都把缸套上的機油全部刮下,總有極少量的機油附著在缸套上被送入缸內燃燒。而造成燒機油作為一個故障出現的,多數是因為氣門油封的老化和活塞環的損壞造成的。
如果汽車在冷車環境下也燒機油,基本可以確定是氣門油封老化或破損導致,造成汽車即便不踩油門,排氣管也會有藍煙冒出的燒機油症狀;而在踩油門加速時排氣才冒藍煙,鬆開油門怠速後就恢復正常,這多是因為活塞環故障所致。但除上述兩種情況,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即汽車速度慢不燒機油,速度快了,尤其是長時間高速行駛,這時就會大量損耗機油。實際上這種現象也不難解釋,一樣多發生於老車上,個別新車是因為設計或製造缺陷,這是由於活塞與缸套存在極細小的縫隙,一小部分機油會滲入到氣缸中參與燃燒。那為何汽車低速時沒事,而高速時就燒呢?這是因為機油粘度,溫度較低時機油較稠,自身的密封性好,而高溫時機油變稀,流動性變強,更容易通過縫隙進入缸內,造成消耗。所以就出現了汽車高速時,尤其是長時間高速時,才會大量消耗機油。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考慮使用粘度等級更高的機油,可以有效改善這個問題。
燒機油不管嚴重與否,都應認真對待,燒機油和發動機工況惡化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因為燒機油會帶來大量的積碳,而積碳又會引起發動機的性能嚴重下降。而判斷汽車是否燒機油,就是根據保養周期,只要在下次保養前,機油壓力燈未報警,機油未缺失到需要補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