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燃料日益枯竭的今天似乎已經不再成為主流,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超越了常人的認知,機械增壓這一技術的應用讓汽車在大排量的同時有了更好的動力表現。
機械增壓在小排量的發動機上很難見到,其原理就是通過發動機中曲軸的帶動壓氣機轉子對進入氣缸的氣體進行增壓,對於大排量的發動機來說動力輸出更多,同時機械增壓的好處就是不會出現渦輪遲滯的現象,只要發動機啟動,機械增壓就開始工作。
渦輪增壓!顧名思義,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廢氣帶動渦扇轉動,同時帶動壓縮機轉子轉動,增加進氣壓力和進氣量,進而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表現。正是由於其工作原理的特點,在低轉速下,由於發動機所產生的廢氣較少,產生的廢氣量不能夠滿足渦輪的工作所需要,這種情況下,渦輪遲滯現象就會出現,這也正是廢氣渦輪增壓的缺點。
渦輪增壓還被冠以燒機油的黑鍋,
一般情況下,發動機燒機油的現象是出現在車輛使用超過3年的情況下的!這是因為渦輪增壓器漏油所導致的,一般情況下渦輪增壓器安裝在排氣管前段,其工作溫度相當高,而渦輪和泵輪在發動機全負荷運轉時,轉速高達1—2萬轉。渦輪轉軸採用機油潤滑的浮動式軸承,當管道或軸承漏油時都會使機油從渦輪增壓器滲入排氣管內,而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渦輪增壓燒機油的罪魁禍首,也是其本身缺陷所造成。
此外,在發動機低轉速時,由於排放廢氣的量不足以完全推動渦輪扇葉,也就無法讓渦輪達到設計的工作狀態。而另一方面,當大多數廢氣都跑去推動渦輪時,排氣管的回壓也會大幅下降,過低的回壓無疑會讓發動機的低扭輸出降低。因此在相同排量下,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低速扭矩及反應速度往往會遠遜於機械增壓發動機。
而從成本上來看,渦輪增壓不僅多了渦輪本體的成本,它還需要設計更複雜的管道,更強的冷卻系統,甚至是供油系統,這些都讓車輛的成本變得更高。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由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溫度較高,在耐用性上往往不如自然吸氣發動機,在日後的使用中,消費者花在維修和保養上的支出會比機械增壓發動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