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發動機起步都乏力?它1400轉就達到峰值扭矩

2021-01-08 映璇汽車工作室

2020款AX7動力「硬核」解析

想對一款車有最真實的了解,就來拆解它。近日,知乎聯合中汽研就拆解了東風風神2020款AX7,結果是讓人眼前一亮。

1400轉就達到扭矩峰值

說到渦輪增壓發動機,無論1.5T、1.6T 還是2.0T,大多數人都吐槽過它起步階段乏力疲軟,油門踩到底都踩不出速度。其中的原因就是渦輪滯後,需要等待至少2秒左右動力才開始提升,比如奇瑞、大眾等車型滯後時間更長,跟自然吸氣發動機截然不同。

起步時產生渦輪遲滯的原因其實很簡單,700-1500轉時,是發動機排出的廢氣帶動渦輪啟動的時間,然後渦輪啟動之後才帶動發動機的進氣量,動力才開始提升。所以從踩下油門到發動機動力顯著提升需要一段時間,一般700-1500轉時車輛都乏力。因為,1500轉之後渦輪才能介入。

但是,此次通過對2020款AX7動力系統的拆解,卻有驚奇的發現:只要你的腳一搭在油門上,在怠速700-1000轉之間,它的渦輪就已經正常啟動工作了,在1400轉的時候就能達到扭矩峰值245N.m,怎麼做到的呢?

拆解發現:這款蘊含寶馬TVDI技術的第二代EP6 1.6THP發動機有多項秘密武器:比如: 雙渦管單渦輪增壓結構,別小看這個多增加的一個渦管,它的作用真不少。首先,在將廢氣導向渦輪時,因為多了一個通道,減少了廢氣互相干擾帶來的能量損失,提升了7%-8%的渦輪效率,渦輪遲滯可減少1.5s;其次,兩個渦管來共同推動渦輪的轉動,有效改善了低速扭矩,渦輪在1000轉即可介入,1400轉即達到峰值扭矩245N.m/rpm的輸出,可謂是準全時T(渦輪增壓)。

這就像兩個優秀的四川人,把他兩同時放到一個屋子裡就會窩裡鬥,互相干擾,無法正常發揮,就變成兩條蟲;可是,把他兩分開隔離放到兩個地方,兩人都會超常卓越發揮,就變成了兩條龍。

東風風神2020款AX7就是這樣解決了:起步階段正需要扭矩時,市面上大多數車渦輪滯後動力疲軟的毛病的。點讚。

愛信6AT變速箱匹配完美 油耗更低

只有強勁的發動機還不夠,還需要變速箱將發動機產生的所有功率得以完全發揮。這就是所謂的「將相和」。市面上就有很多車型因為匹配的變速箱不給力,抹黑了整個動力系統,比如長城系的7DCT雙離合。

通過拆解發現,東風風神2020款AX7使用的是第三代的愛信6AT變速箱,有很多人,一聽到AT,還是6速,就會說到太落後了。今天就來聊聊,AT,真的是檔位越多越好嗎?

其實不然。

市面上也有很多8AT、9AT,甚至10AT的,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其最高擋位很多都是虛設的,大多數路況操作下,是根本升不到這麼高的檔位的。比如寶馬曾經的某款9AT,當時速超過120公裡時,只有在收油的時候,靠慣性行駛時才能自動跳到9檔,想要加速時,一加油就又自動回到7檔。當加速需要扭矩時,它反而是升不到最高擋位的,沒有用的。這就是典型的發動機與變速箱匹配不好,「將相不和」。

所以,擋位多少不重要,變速箱的完美匹配才是一輛家用好車應該追求的。

拆解發現,東風風神2020款AX7搭載的這款愛信第三代6AT變速箱,在第二代6AT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升級改良,它採用兩套行星齒輪、更稀薄的油,機油泵也升級為電控,所以,阻尼更小,噪音更小,散熱更好,功率更大,油耗更低。

相比8AT、9AT甚至10AT,可能會出現把車開到報廢都用不上最高檔的情況,6AT在80公裡以上都能掛上,相對比較成熟,換擋穩定平順,而且第三代的愛信變速箱有一種「快速換擋技術(quickshift)」,什麼時候升檔什麼時候降檔,邏輯更清晰,換擋更平順,加速更快。而且這款變速箱返修率極低,是目前市場上可靠性最好的變速箱之一。

輕量化活塞 有效阻止燒機油

拆解活動還發現了東風風神2020款AX7的另一項硬核:大多數的車型,額定功率總是大出實測功率不少,比如標定的額定功率125KW,其實測功率往往只有120KW,而東風風神2020款AX7額定功率為125KW,實測功率也是約等於125KW,值得點讚。

拆解發現,絕對功率的輸出與活塞有直接關係。東風風神2020款AX7新一代1.6THP發動機活塞採用Eco」ART」結構,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鍛造活塞了,既採用了更好的材質又鍍了塗層,既減重又提高了強度,承載力較上一代還增加30%以上,降低了摩擦係數及摩擦功耗;這些設計使動力損耗大幅減少,使其額定功率約等於實測功率,可喜可賀。

另外,幾乎所有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有燒機油的問題,因為,渦輪增壓的結構使機油壓力大,勢必必須燒機油。2020款的東風風神AX7的發動機活塞上的48油孔的均布設計,能夠嚴格控制機油消耗量,還可以有效阻止了大多數車型上都有的燒機油現象。這也是此次拆解另一個驚喜。

10年不限公裡保修政策背後的底氣

正是因為東風風神2020款AX7擁有以上這些技術硬核實力,廠家才敢提出:10年不限公裡的保修政策。按照一般家用車一年3-5萬公裡的使用裡程估算,10年將達到30-50萬公裡,這比一般中級車的3年6萬公裡,中高檔車5年10萬公裡保質年限有底氣太多。

同時,2020款AX7越級搭載諸多主被動安全配置(比如:太極式五星安全車身,前後帶吸能盒設計超高強鋼防撞鋼梁,頂蓋與側圍雷射焊接外,並配備AEB自動剎車輔助系統、百萬像素360度全景影像等主動安全配置,匹配TRW制動卡鉗)也比競品哈弗H6、吉利博越、榮威RX5更有硬核功力。

相關焦點

  • TURBO知識篇: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增壓器最大扭矩轉速越低越好嗎?
    TURBO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重要參數:峰值扭矩在多少轉介入,能在多大的範圍內維持。這兩項參數成為了「決定」發動機優劣的核心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夠一概而論,因為不同排量的發動機、匹配不同車型的發動機需要不同的調校,有些車型適合的正是「遲滯」的增壓器。
  • Turbo發動機:實現最大扭矩的轉速越低越好嗎?
    >某1.5T發動機最大扭矩285N·m,可在1400-3000轉之間持續輸出。從帳面數據分析,很多所謂的車評人會將其扭矩描述為「1400轉渦輪增壓開始運行,並且能持續輸出到3000轉」,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依靠氣壓推動渦輪旋轉,氣壓來自發動機運轉時產生的排氣壓力;而發動機在不同轉速下運轉時產生的排氣壓力必然是不同的,那麼驅動渦輪的壓力又怎麼能可能從零瞬間達到最大壓力,使得渦輪瞬間達到最高增壓需要的渦輪轉速呢?
  • 渦輪增壓發動機達到最大扭矩轉速後扭矩一定是最大嗎
    我們買車時對於發動機關注最多的就是扭矩了,扭矩代表了發動機是否有勁兒,一般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扭矩出現在某個固定轉速,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則可以在很大的轉速區間內都能輸出最大扭矩。上圖左側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況圖,右側是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工況圖。
  • 如何降低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扭矩的轉速?
    我們平時購買的帶T汽車,它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都是汽車廠商事先設定好的,那麼我們是否有技術可以降低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扭矩轉速呢 渦輪增壓器本質上就是一個空氣壓縮機的性質,在不斷嚴格的排放標準,以及全球環境整治的大背景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在低轉速下輸出更高的功率和扭矩,已經是各大車企的一個發展方向。特別是很多車企都開始採用低慣量的渦輪增壓器,在較低轉速時就提前獲取最大的空氣進氣量,再配合高壓油泵的噴油技術,比如缸內直噴等,以此達到在低轉速時就壓榨出發動機最大輸出動力的目的。
  • 渦輪發動機最大扭矩轉速越低越好?你先搞明白什麼是扭矩!
    在導購類文章中,經常能看到某車的最大扭矩為XXX Nm(XXXXrpm- XXXXrpm),或者一些汽車廣告中會宣傳某車在1200rpm就可以達到峰值扭矩。這種宣傳多見於增壓引擎,因為一般來說渦輪引擎峰值扭矩來得都比較早,那麼最大扭矩轉速是越低越好嗎?
  • 汽車發動機功率和扭矩之間關係
    圖4:發動機特性曲線(參考)圖3和圖4代表發動機外特性曲線,也就是在發動機最好的工作狀態下能使發動機發出最大功率的情況下測出來的。它表現的曲線特徵是∶功率曲線和扭矩曲線都呈現凸形曲線,但兩者表現是不一樣的。
  • 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的區別實在是大
    所以想要達到理想的增壓效果,需要的是讓增壓器的轉速足夠快;然而機械增壓器的轉速很低,因其渦輪是通過皮帶與內燃機的曲軸連接!普通代步汽車的內燃式發動機轉速有嚴格限制,能達到平均≤7000rpm就算高轉機了,大部分內燃機都會在6500轉左右進行斷油保護;S系統即使通過齒輪組可以放大轉速,然而又能有多少呢?
  • 發動機的扭矩是如何被逐級放大的?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發動機輸出的扭矩是如何經傳動系統一級一級放大的,四驅系統的扭矩放大又是如何實現的。發動機發出的扭矩,是通過曲軸的旋轉從飛輪端輸出的。對於手動擋車型來說,這個扭矩首先由離合器來承接。離合器是沒有扭矩放大功能的,它只能平穩的把發動機扭矩傳遞給變速箱。
  • 發動機參數高就好?大眾動力參數不耀眼,最大扭矩只需1400轉
    對於一輛車的話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是發動機的兩個主要性能參數。有時候經常聽到人們說「這輛車功能強大而且性能很好」就是讚美車輛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還有「加速看扭矩,速度看馬力」等等,這些都是在宣揚汽車的動力。那為啥大眾車參數不是最高,開起來卻很牛?而國產車馬力大卻很肉?有些人可能就會一慨而論,認為所以有的車都是發動機參數高,汽車的動力就很牛,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汽車扭矩和功率誰更重要?淺談扭矩功率!
    扭矩和功率的關係在中學物理課中就有學過,但很多朋友並不能把它兩與汽車發動機性能指標對應起來。為什麼發動機性能參數需要依靠扭矩和功率兩個概念?買車的時候應該參考哪一個?扭矩大=提速快、功率高=極速快到底有沒有道理?且看下文分解!發動機扭矩是什麼?
  • 都是11.3萬價格和300牛米的扭矩,兩款國產車,具體如何選?
    對于吉利星瑞這款車型,相信很多網友都十分的關注,畢竟它擁有著時尚動感的外形,以及激情澎湃的動力,它的售價區間為11.37-14.97萬元,然而,對於這個價位的同級別國產轎車並不多見
  • 有裡程碑意義的小排量渦輪引擎,解碼長安1.4T的「芯」密碼
    NE1.4T渦輪發動機。NE動力平臺下的1.4T更加強悍——勁、靜、淨長安汽車1.4T發動機並非橫空出世,這款明星發動機是長安歷時多年研發NE發動機平臺的第一款產品,NE發動機平臺設計兼容1.0-1.8L排量,通用化率高達98%,在這個平臺上誕生的所有發動機包括1.4T這款小排量機型,都具備同級唯一「雙出口集成排氣歧管+雙渦管電控渦輪增壓」的技術方案,這使得發動機在1250轉時即可達到峰值扭矩。
  • 馬自達全新越野硬貨,3.0T柴油發動機,峰值扭矩450N·m
    早前痴迷轉子發動機技術,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硬生生將小眾化技術搞成了量產,其搭載轉子發動機的RX系列跑車還在不少賽事中奪冠,從中可以看出它的轉子發動機確實實力不俗。而近些年,很多品牌都在轉型研發渦輪增壓技術,但是馬自達並沒有急於跟進,而是一直在完善自己的創馳藍天自然吸氣發動機。
  • 汽車發動機的馬力和扭矩,哪個更能體現動力性?
    這3個指標與發動機的性能有極大關係,同時也與車的設計(車重,外形,輪胎選型,傳動效率等),變速箱也都有很大關係。在我國,這些指標是汽車製造廠根據國家規定的試驗標準,通過樣車測試得出來的。當然對於一般人來說更關心的還是加速能力和最高車速,畢竟對於只是城市交通通勤、買買菜什麼的,最大爬坡限度這東西完全用不上啊!
  • 發動機效率解析——功率與扭矩
    我們先從發動機的扭矩和功率重新談起,有不清楚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以下的連結去細看一些不懂發動機的微積分或者說工況圖來了解他們的出力特性,如果大家感覺深奧或者說不能理解我們今天就來重新敘述一次。發動機技術解析—功率和扭矩差異與動力特性什麼是發動機轉速?
  • 一文科普 汽車的扭矩 馬力 燃油消耗率 你真的搞懂了嗎
    我們知道,汽車的發動機屬於旋轉力量的動力輸出,那麼能夠使發動機達到旋轉的力,其實我們就稱它為扭矩。而燃油消耗率則是發動機在一定時間內,每匹馬力消耗多少升燃油,因此受轉速影響,起步的時候需要較大的扭矩,比較費油,而在均速行駛的時候扭矩需求比較小,則比較省油,所以,一般來說,燃油消耗率呈一個下凹型的曲線。
  • 你有沒有達到最高轉速,發動機功率是否過剩了?
    用1.6L小排量車舉例,勻速行駛百公裡轉速也就1800轉,120公裡就2000轉,如果達到最大功率5800轉,除非是想見馬克思了,就算開空調提速到120也沒超過3000轉的時候,超車用的SPORT,轉速也沒過4000,類似現在電腦硬體,除了發燒友和專業人士,用得著八核CPU和10G內存麼引擎做功就那樣子,假設一臺200hp@7000rpm的引擎,實測可能只有175hp@7000rpm
  • 馬力和扭矩到底哪個更重要?
    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馬力大還是扭矩大,加速更快呢?扭矩是一個力的單位,它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一種特殊的力矩。常用扭矩的計算公式是:施加的力(F)乘以力臂長度(L)等於扭矩(T)。發動機透過燃燒,把化學能轉化成動能,推動活塞,再透過曲軸轉化為圓周運動,通過飛輪輸出的力即為發動機扭矩。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扭矩越大,發動機的力越大。
  • 不愧是國產車黑馬,內外兼修有氣質,峰值扭矩達530牛米
    作為大7座SUV領域中的佼佼者,大眾途昂,豐田漢蘭達能夠更加出色贏得市場的認可,自然就有它們更高吸引人的魅力,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款理想one,在這段時間也一樣是火遍了汽車圈,而經過對它的一番細心了解後才發現,無論是在整車各方面看去,理想one都可以說一點都不輸大眾途昂,豐田漢蘭達,甚至要比途昂漢蘭達都要更加優秀得多
  • 科普:汽車發動機功率不應該用「匹」標註,扭矩比馬力更重要
    扭矩為王(扭矩×轉速÷常數9549)×1.36=馬力再次重申馬力的計算公式:常數與倍率並不會變化,1PS的驅動力也是固定數值。「扭矩&轉速」是相乘的關係,那麼結論則是這樣三點。扭矩大轉速低=大馬力扭矩小轉速高=大馬力大扭矩高轉速=超大馬力知識點2:發動機的轉速越高能耗越大,不論是燃油車裝備的內燃機還是電動機都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