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重汙染天氣期間氨及銨離子專項監測

2021-01-13 瀟湘晨報

為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期間預警監測,科學支撐精準治汙、科學治汙,12月14日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駐市監測中心自15日起對排汙單位開展廢氣中氨、銨根離子專項監測。聊城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接到通知後,連夜梳理排汙單位名單,查找監測方法,清點儀器設備,做好採樣和分析化驗的前期準備工作。 此次專項監測要求每天監測不少於10家企業,監測數據一日一報,時間緊急、工作量大、任務周期長。重汙染天氣應急監測期間又正值大降溫,現場監測人員冒著刺骨的寒風,扛著三四十斤重的儀器設備,爬上30至50多米高的煙囪,出去一天就是七八個小時。監測平颱風速較大,監測人員凍得手腳發麻,但是仍要嚴格按照排放標準和監測技術規範進行布點、採樣,認真進行現場工況調查,詳細記錄現場採樣情況,並認真填寫各類採樣原始記錄表。結束一天的採樣工作後,他們又披星戴月地往回趕,質量管理室的同事已經做好樣品交接準備工作,分析室的同事連夜進行分析,標準曲線、內控、外控……雖然任務緊急,但是質控措施一樣都不能少,嚴格保證數據質量,為重汙染天氣應對和生態環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源:聊城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淄博開展廢氣氨及銨離子專項監測
    近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山東出現大範圍重汙染天氣。為精準應對這次重汙染天氣過程,助力精準治汙、科學治汙,淄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按照省裡安排,連續開展廢氣氨及銨離子專項監測。此次專項監測時間是12月14日至19日,監測對象為正常生產的採用脫硝、脫硫技術的重點排汙單位,監測企業數量每市每日不少於10家,監測數據一日一報,為政府環境管理提供科學及時的數據支持。由於任務下達時間緊,14日當天就要完成至少10家企業的監測。
  • 專項監測為治汙 應急精英顯身手
    一直以來,日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高度重視應急監測能力及體系建設,倡導「全員應急」理念,不斷加強全員應急業務技術能力學習。在多起環境突發事件中表現出了較高水準的應急監測能力,為相關部門提供了科學有效的監測數據,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
  • 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布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詳情如下: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項目概況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系統升級建設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登錄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自行下載招標文件,並及時查看有無澄清和修改。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圍繞七大標誌性戰役和四項專項行動,初步建成國家-區域-省級-城市四級空氣品質預報體系和聯合會商機制,國家環境空氣品質預報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區域和省級基本具備7~10天空氣品質預報能力,準確率達到80%以上,為重汙染天氣應對和重大活動環境質量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五是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 安徽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全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全省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推進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牽頭做好重汙染天氣預警信息發布;指導和督促各市加強工業企業環境監管和秸稈禁燒工作;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啟動和響應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定期開展城市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及達標情況分析,督促地方黨委政府落實改善環境質量主體責任;組織開展重點地區顆粒物組分、揮發性有機物和降塵監測,逐步說清汙染來源;初步建成國家-區域-省級-城市四級空氣品質預報體系,區域和省級基本具備7—10天空氣品質預報能力;完善汙染源監測體系,組織開展重點行業自行監測質量專項檢查及抽測,為環保督察和環境執法提供依據。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 北京印發十三五大氣汙染防治規劃 強調提升環境監測能力
    具體來說:  十三五期間要適時開展《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的修訂;研究構建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將企業環境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研究制定環境治理第三方實施管理辦法,推進第三方治理的專業化和市場化治汙機制。  進一步完善大氣汙染排放標準體系。
  • 江蘇興化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市指揮中心」)下設辦公室,作為重汙染天氣應急處置辦事機構。市指揮中心辦公室設在興化生態環境局,由興化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興化生態環境局分管負責人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系統三年建設規劃...
    目前,我省空氣自動站僅覆蓋到市、縣,在鄉鎮布點不足,而周邊山東、浙江省已布局到鄉鎮;港口、重點化工園區空氣自動站普遍缺乏;京津冀地區已建成大氣PM2.5網格化系統,我省尚未開展建設;380個地表水省考斷面超過4成尚未建設自動站;化工園區下遊和近岸海域未建設自動站。二是預警預報能力不足,影響重汙染天氣和突發環境汙染事件應對。
  • 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同時,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疫情對企業汙染防治影響調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及時發布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就「兩個正面清單」,生態環境部提出,要總結評估「兩個正面清單」實施情況,研究推進相關改革舉措制度化,繼續精準服務支持相關行業企業恢復性生產和發展。進一步壓縮環境影響評價、廢棄物海洋傾倒等許可事項辦理時間。
  • 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測水質變化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質檢測中心翟家驥在會上做題為「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測水質變化」的報告。   在線監測COD的方法主要有:化學法(重鉻酸鹽法)、光譜法(UV254;雙波長法)、相關係數法(通過TOC間接求出COD)、連續流動分析法(重鉻酸鉀法演化)、分光光度法(重鉻酸鉀法演化)等。   在線監測COD技術的幹擾因素主要有:氯化物(加硫酸汞)、加藥管路堵塞和汙染(清理管路)、催化劑投加(加硫酸銀)、本底校正(空白實驗)等。
  • 【氣象快訊】烏海市氣象局全力做好重汙染天氣 應對氣象服務
    11月15日,烏海市人民政府啟動了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市氣象局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氣象保障服務應急響應,進入應急響應工作狀態。 要求各科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根據《烏海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烏海市氣象局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
  • 深度剖析 我國環境監測工作重點、難點——訪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
    黃業茹: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是走在環境監測新技術研究和應用前沿的科研機構。過去中心以科研為基礎開展支撐環境管理的專項調查和監測,以得到國家的基礎數據信息,為國家決策做好技術支撐。當前,我們主要履行三方面職能——以服務生態環境管理的技術支撐、推動環境監測新技術開發應用的科研工作、服務社會、政府和企業的技術諮詢。
  • 傅立葉紅外分析儀對垃圾焚燒氨逃逸監測研究
    結果顯示,傅立葉變換紅外法(FTIR)測得的氨逃逸濃度與手工監測(HJ533)的結果有很好的相關性和可比性。且在垃圾焚燒廢氣的高含溼量環境下,可攜式FTIR 分析儀能夠降低冷凝水對監測結果的影響,得到更加準確的數據。
  • 渭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渭南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
    黃色及以上預警期間,未安裝密閉裝置易產生遺撒的煤炭、渣土、砂石料等運輸車輛應停止上路。  3.4加強應急減排措施落實的監管  市發改、生態環境、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公安、工信、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聯合開展針對工業廢氣排放、堆場揚塵、城市建築揚塵、交通運輸揚塵、機動車限行、車用燃油品質保障等工作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汙染大氣環境的各類違規違法行為。
  • 一封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感謝信 墨跡天氣請查收
    1月5日,墨跡天氣收到一封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感謝信。信中,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墨跡天氣在「十四五」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點位優化調整工作中的積極配合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信中寫道:感謝墨跡天氣對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空氣點位進一步優化調整的迅速響應支持,不辭辛苦,有力保障了新點位調整工作。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津冀地區,進入秋季之後霧霾頻發,但毗鄰京津冀的山東省聊城市也一度出現重汙染天氣,汙染程度甚至超過了京津冀中的重汙染城市。早在2016年,聊城市曾擊敗河北和河南的多個城市,空氣品質位居全國城市排名中倒數第一。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
  • 關於2019年陝西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專項監督檢查結果的通報
    關於2019年陝西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專項監督檢查結果的通報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各設區市、韓城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神木市、府谷縣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各有關檢驗檢測機構:根據《關於組織開展2019年度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專項監督檢查的通知》(陝市監發〔2019〕228號)
  • 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
    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元宵),全市各級各部門主動履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協同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國控點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我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水平,達標天數比例(AQI達標率)100%。
  • 深圳率先探索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
    、綜合性的天地一體城市空氣品質監測體系,大大提升了空氣品質監測現代化能力和大氣汙染預報預警能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環境空氣品質立體監測系統是以亞洲第一高的356米梯度塔為中心建設的,於2017年投入運行。同時,6個地基遙感子站被布設在汙染傳輸通道,這標誌著全國首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垂直監測體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