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顯微圖像的共定位分析講座Q & A(Part 1)

2021-01-14 清華細胞生物學平臺

2020年6月4日,細胞生物學平臺邀請Olympus的資深應用工程師高瑩瑩進行了題為「科研顯微圖像的共定位分析」的講座,主要介紹了共定位相關的數字圖像概念,圖像共定位分析的方法及常用參數,圖像採集對共定位結果的影響,以及共定位分析的其他研究方法。整個講座氣氛熱烈,同學和老師們於線上積極互動,一起討論和交流,現整理出精彩問答,供大家學習和交流。

Q:共定位有沒有一個protocol,如樣本處理和圖片採集的過程。

A:不同的軟體操作步驟可能有差異,但基本步驟的邏輯為:1)選定共定位分析的兩個通道,2)設定閾值,篩選有效信號,3)選定信號的灰度值代入後臺的計算公式,4)獲得分析結果,包括但不限:相關係數,重疊係數,共定位分析統計表,共定位圖層。

     樣品處理範疇寬廣,可以關注樣品製備專題。

     共定位分析圖像採集,包括但不限以下幾點建議:1)設置對照組,陽性或陰性,2)採集高信噪比圖像,3)絕對不可過曝,4)儘可能選擇高辨率成像,5)防止串色,6)使用高標準的復消色差物鏡或專為共定位圖像分析設計的物鏡,例如OLYMPUS完美共定位物鏡PLAPON60XOSC2。7)符合Nyquist採樣率

Q:能分享一下共定位前的樣品製備的protocol嗎?

A:一般樣品製備流程,可以關注樣品製備專題。建議根據自己的樣品性質,查閱文獻,個性化地準備實驗樣品。共定位分析成像,建議在選擇染料/標記蛋白是使用激發-發射光譜分得開的兩種。

Q:為什麼會發生串色?

A:螢光觀察時候常使用螢光染料或螢光蛋白標記,其自身有其光譜特性,每一種染料/蛋白都有特定的激發和發射光譜。當兩種染料/蛋白的激發(Abs)-發射(Em)光譜有重疊時,就有可能在採集時產生串色。

    因此,共定位圖像建議使用光譜距離較遠的染料/蛋白,使用濾色片/光柵精確選擇採集的波段,避開重疊的光譜範圍。目前共聚焦顯微鏡的光柵分光可以達到幾個nm的精度,例如FV3000共聚焦的VPH透射型全息體相位光柵,精度可達2nm。

Q:圖像採集時,如何判斷自己的offset設置在合理範圍,根據自己的圖像質量嘛?

A:共聚焦顯微鏡的offset值推薦參考廠家默認值,不同的系統該矯正數值不同。一個粗略的估測建議,正常的採集參數,採集一張無樣本信號的圖像(背景),測量該圖的平均灰度值,從0逐漸增加offset值到該圖信號幾乎為0但不全為0的狀態。

 

Q:第一個共定位可以看灰度的,是什麼軟體?

A:共定位分析的計算使用像素點的灰度值,共定位的分析結果為相關係數/重疊係數,數值範圍在-1~1之間。許多專業的顯微圖像軟體都有共定位分析模塊,除了廠家分析軟體如cellSens,免費開源軟體FIJI/ImageJ也有共定位分析插件。

 

Q:有ImageJ共定位圖像處理的protocol嗎?

A:FIJI中的共定位插件可以嘗試用coloc2。FIJI中的插件在其help網頁大都有詳細的參數講解和步驟說明,示例,可以參考網頁信息,完成插件的使用。https://imagejQ:net/Help

 

Q:怎麼用cellsens軟體獲取共定位參數Rr,R,K1Kr?

A:步驟如圖,選擇通道,設定閾值,共定位分析結果位於step4標記區域。該界面單擊「確定「後會生成統計圖表和新的共定位圖層。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測試中心細胞生物平臺以科研服務為宗旨,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支撐機構。為清華大學生命、醫學以及化學、化工、環境、材料、航天等相關學科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技術支撐與測試服務。主要提供細胞生物學影像及分析測試服務。目前平臺設有光鏡機組和電鏡機組。

光鏡機組儀器

·      受激發射損耗超高解析度共聚焦顯微鏡

Leica TCS SP8 gSTED 3X(17002186)

·      倒置雷射共聚焦顯微鏡Zeiss

LSM710 3-channel(12027558)

·      倒置雷射共聚焦顯微鏡

Zeiss  LSM710 META(09018326)

·      全自動數字玻片掃描系統

Zeiss Axio Scan. Z1(17026728)

·      全自動數字玻片掃描系統

3DHISTECH Pannoramic Scan(A18000062)

·      全自動活細胞顯微成像系統

Nikon Ti2-E(A18000063)

·       活細胞工作站

Olympus IX81(10005154)

·       全內反射顯微鏡

Olympus IX83(17005698)

·       螢光光鑷系統

Lumicks C-Trap G2(A19000044)

·      高配置的數據處理工作站和專業的分析軟體


電鏡機組儀器

·      透射電子顯微鏡日立

H-7650B(08019685)

·      透射電子顯微鏡

FEI Tecnai Spirit(16041491)

·      掃描電子顯微鏡

FEIQuanta 200(08019747)

·      超薄切片機

LeicaEM UC6 (08018130)

·      冷凍超薄切片機

LeicaEM UC7 (15005387)

·      高端數據處理軟體,滿足用戶電鏡數據分析需求提供制樣、切片服務


聯繫方式

光鏡機組:010-62789417-223/191;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C119/C132

電鏡機組:010-62789417-215/220;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C117/C132

預約網站:http://yqgx.tsinghua.edu.cn


相關焦點

  • FRET & FLIM的原理和應用講座 Q & A(Part1)
    2020年6月11日,細胞生物學平臺邀請Leica生命科學部北區應用經理王怡淨博士進行了題為「螢光共振能量轉移和螢光壽命的原理和應用」的專題講座,主要介紹了
  • MatCol:螢光信號共定位的測量工具
    這些方法依賴於單個像素的重合分析。儘管給出了共定位的整體估計,但它們的數值卻受圖像的組成特性影響,不能用於研究生物系統中基於對象的共定位。基於對象的方法可以測量和評估亞細胞結構。該方法取決於共定位的性質,還取決於螢光信號的大小,形式和強度分布。本文介紹一種新穎的方法來自動識別兩個通道中的螢光信號區域以及共定位部分,並進行統計分析。
  • 創新領航丨拉曼圖像一體化在掃描顯微分析上的應用
    形貌、成分和結構信息的表徵是科研和檢測工作最重要的部分,電子顯微鏡作為「科學之眼」是微觀分析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自然也被廣大科技工作者寄予了越來越高的期望。本屆學術年會在會議規模、參會人數、報告數量和質量等各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共吸引了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900多人參會,共計288個特邀報告。 隨著電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科研分析日益複雜,目前電子顯微鏡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在:高分辨能力、原位觀測能力和分析能力三個方面。
  • 基於高內涵顯微成像流式細胞儀的免疫學研究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9627.htmAmnis公司ImageStream高內涵顯微成像流式細胞儀結合螢光顯微鏡和流式細胞儀的優點,可在快速分析大量細胞的同時獲得每個細胞的圖像,進行客觀定量的分析。
  • 看完這篇,螢光共定位分析就沒問題了!
    36篇SCI期刊推薦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296天 老司機帶你解鎖螢光共定位分析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在生命醫學研究中廣泛應用,通過共聚焦顯微鏡獲取的圖片可進行共定位分析
  • imageJ之序列圖像分析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如何運用 imageJ進行序列圖像分析。針對一個image sequence, 其螢光強度變化模式該如何處理呢,請看下文:Step1: 首先,我們使用 image 打開image sequence,並組合成圖像棧(stacks)。這裡不再贅述,參見前兩篇介紹。
  • 走進令人「大開眼界」的電子顯微學,「科研Café」第四期開講
    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動上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馬秀良以透射電子顯微學的發明、發展為主線結合透射電子顯微學(鏡)領域的若干經典故事以及自身在透射電子顯微學領域30年的科研經歷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講座馬秀良在進行主題分享
  • 歐波同材料顯微分析技術研討會(青島站)圓滿成功
    2019年6月28日,歐波同材料顯微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青島站)在青島市黃島區成功召開,來自山東地區冶金、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近兩百位材料顯微分析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與歐波同應用技術專家進行面對面的深度交流,大家在會議現場就蔡司光鏡、電鏡的顯微分析應用技術展開熱列討論。
  • 螢光共定位分析可視化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在生命醫學研究中廣泛應用,通過共聚焦顯微鏡獲取的圖片可進行共定位分析。
  • 最佳納米級顯微圖像揭曉:量子森林等入選
    掃描隧道顯微技術使得電子探針可以通過一個物質上方,從而使科學家們得以看見高電子密度區域,並推斷單個原子和分子的位置。 為了紀念掃描隧道顯微技術發展25周年,科學家舉辦了一個名為SPMage07的國際競賽,展示迄今為止獲得的最佳掃描隧道顯微圖像。
  • .| QD中國邀請您參加4月17日《Abbelight–從顯微成像到單分子...
    Abbelight的最尖端成像技術是近10年學術研究的結果,我們旨在為您提供全面而獨特的產品,最好的儀器、軟體和科學專業知識,以加快從樣品製備到圖像採集的 超解析度成像工作流程和分析,廣泛應用於包括神經科學,免疫學,細胞動力學,微生物學等不同的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 李輝:深耕計算光學顯微成像 打造生命科學研究「利器」
    但是常規「所見即所得」的顯微鏡,無法滿足幾十納米尺度的精細細胞結構觀測以及大量顯微成像圖像中的數據提取要求。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李輝和他的團隊聚焦計算光學顯微成像技術與系統,從新的角度設計光學成像系統,結合數字圖像處理和強大的計算能力,顯著提升了成像的分辨能力和圖像信息獲取效率,輸出自主研製的儀器設備,為生物學研究專家提供稱手的「武器」。
  • 各種顯微分析設備(SEM, TEM, AFM, STM)分享!
    打開APP 各種顯微分析設備(SEM, TEM, AFM, STM)分享! 李倩 發表於 2018-06-11 14:46:01 材料的顯微分析能獲得材料的組織結構,揭示材料基本性質和基本規律,在材料測試技術中佔重要的一環。
  • 電子顯微學大咖帶你走近奇妙的微觀世界
    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動上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副理事長、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講座10月15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Café」第四期開講。講座。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科研Café」活動目前已開展四期,每期通過邀請優秀的科學家分享不同領域專業知識,讓人們可以在輕鬆氛圍中開拓見識,共同探討嚴肅的科學話題。
  • 電子顯微術
    2.1 反射式電子顯微術(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電子穿透樣品而產生繞射來成像,其圖像是樣品表面在其法線方向的投影,並不帶有表面的訊息。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發展迅速,不斷突破傳統極限。生命科學研究,要求成像系統在不影響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實現更大視野,更高解析度,更高速度的三維成像。這也意味著對成像探測器 - 科研相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愛丁堡發布英國愛丁堡儀器一體化全自動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儀RM5新品
    > 產品介紹:RM5是愛丁堡全新推出適用於科研及分析工作的高端顯微拉曼光譜儀這是一款緊湊型全自動顯微拉曼光譜儀,可滿足高端科研及分析工作的需求。RM5具有市場上獨一無二的真共焦設計,能實現超高的光譜解析度、空間解析度和靈敏度。
  • Image J進行螢光共定位分析
    今天介紹一下其他二維螢光共定位分析的方法。2、利用矩形或者直線工具,框出或者畫出需要進行共定位分析的部位;Methods, 2016, 131: 23-33.3、在Channel1和Channel2上選擇需要共定位分析的兩個顏色通道,這裡選擇紅綠兩個通道(C1-3(RGB).tiff、C2-3(RGB).tiff),勾選「ShowColocalized Pixl Map」和「Show Scatter plot」,這兩個圖可以用到論文中去,「Useconstant intensity or colocal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