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疫情數據通報
維州連續24天單日新增為零
過去24小時
維州確診新冠病例0例
維州迎來第二十四個「甜甜圈日」
檢測人數:7,261
新增死亡0例
維州死亡總數達到819例
維州確診總數上升至20,345例
活躍病例1例
不明來源病例3762例
醫院治療1例
0例重症監護
澳洲2021年上半年
國際旅行恢復艱難
澳大利亞自疫情在本國爆發後,對於想要出國的澳洲公民和PR實行了嚴格的限制規定——出國豁免申請!這也給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隨著澳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們希望國際旅行可以變得更加容易。
但是,澳大利亞資深聯邦內閣大臣西蒙·伯明罕表示,明年國際旅行是「並非不可能」的事情,但要在2021年上半年做到這一點將具有挑戰性。
這種旅行將取決於冠狀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伯明罕參議員在接受採訪時說:「疫苗合格後,然後是製造、推廣、分銷、注射以及所有其他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對這種流行病的看法。」
「這並非不可能……我認為上半年可能會充滿挑戰。」
鑑於某些備選疫苗令人鼓舞的結果,全球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們對疫苗感到樂觀。
但是,在虛擬的G20領導人峰會上,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表示,疫苗和治療必須安全,負擔得起並且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他們說:「除非我們所有人都安全,否則沒人可以安全」。
我們知道,一種疫苗正常的上市時間大概需要3年,因為需要大量的臨床實驗以保證其安全,但是這次新冠疫苗上市的時間實在太快了,這將直接導致臨床實驗的數據不足!
一些疫苗研發比較快的實驗室,在第三階段臨床實驗時出現了比較大的事故也正是這個原因。
欲速則不達,所以澳洲對於疫苗的接種時間預計在2021年的下半年或年底還是比較理智的做法。
疫苗真能消滅病毒嗎?
我們將與病毒共存嗎?
最近小編看了幾個介紹病毒的視頻,很受啟發,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視頻上介紹說大部分天然病毒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消滅寄主,而是希望和寄主共生共存,畢竟寄主死了,病毒也會隨之死亡。
以前病毒都是選擇動物作為寄主,因為動物的存活歷史遠遠早於人類。
但是隨著地球上動物數量的減少,尤其是野生動物大量被屠殺,甚至被食用,動物寄主的減少,迫使病毒需要尋找壽命更長的優勢寄主,於是病毒通過變異會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類的身上。
穿山甲
藏羚羊皮
虎皮
無論是SARS還是新冠,據說病毒的原始寄主都是蝙蝠,蝙蝠在地球上已經有5000萬年的歷史。
當然,病毒找到新的寄主到和寄主共生共存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人體在感染病毒的早期,往往死亡率會比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會通過變異以適應人體,這時候死亡率會降低,但傳染性會增強,這就是病毒在試圖和人體共存並繁衍的本能在驅使。
比如這次的新冠,死亡患者很多並不是因為病毒本身致死,而是死於已有疾病的惡化,或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早期死亡人群很多都集中在70歲以上的老人。
而這次9月份在歐洲和其他地區爆發的二次疫情,我們發現,其傳染性比第一次已經大大加強了,死亡率卻下降了。
在第一波疫情中,法國單日新增病例峰值為7500例,英國為7860例,在第二波疫情中,10月25日,法國當天新增病例超過5.2萬,比第一波高出6倍,英國最高單日確診達到2.7萬,美國更是單日新增創紀錄破20萬。
由於確診基數變大,死亡人數看上去增加了,但實際死亡率卻比年初下降了。
另一個病毒變異的證據是:在第一次爆發中,高發人群為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但是在第二次爆發中,年輕人被感染人數大量增多,這都說明病毒在人體中在快速適應和變異,他們在尋找生命力更加旺盛的年輕寄主。
現在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即便我們的疫苗是以當下的病毒為實驗對象,但是等到疫苗生產、配送到注射到人體後,病毒是否已經變異得更強了呢?
如果疫苗研發的速度追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我們又怎麼能消滅病毒呢?
就像流感病毒一樣,即便有了疫苗,流感每年還會再來,而且因為注射了流感疫苗,又會激起病毒更強的變異!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每年多達65萬人死於由季節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新冠並沒有像川普希望的那樣神秘消失,第二次爆發讓我們看到了他更多規律性的現象,正如流感的高發季是10月和11月一樣,新冠的高發季也開始呈現季節性(冬季)的特徵,明顯症狀同樣是對呼吸道的影響。
人們免於被感染的原因無非是兩種,一種是通過注射疫苗,在身體裡形成抗體,另一種就是自身形成的抗體,這可能是某些人天生對新冠免疫,還有一種是因為得過新冠痊癒後,而在身體裡形成的抗體。
但是現在已經有多項病例證明,得過新冠並痊癒的人,開始出現二次復發,這也是這種病毒不斷變異的另一項證據。
比如英國首相詹森在4月初首次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療後,11月15日唐寧街發言人表示,詹森再次因新冠而開始自我隔離。
病毒的變異,還沒有把各地區的區域差異性和不同人種考慮進去,也就是說未來生產出來的疫苗可能是以某一個地區的患者為實驗對象,這種疫苗是否可以治癒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同人種的新冠病毒,這都是未知數。
現在全世界都把消滅新冠病毒的希望寄托在疫苗身上,但是如果病毒本身具有極強的變異性,疫苗根本不可能消滅新冠病毒,我們又將怎麼辦?
和病毒共生共存或許是人類最後的選擇,但是現在看來,我們確實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了!
那人類真的就素手無策嗎?視頻上也介紹了幾個方面供大家思考:
首先,我們應該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生態,珍視動物的生命,尤其是野生動物,不能再肆無忌憚的「濫殺無辜」,枉造殺業!
如果地球上最後只剩人類,那麼動物身上的病毒是不是都會跑到人類的身上?
其次,物質的追求永無止境,欲望如果脫離理智的韁繩,必將把我們摔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物質的滿足,但更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或信仰,與人為善、珍愛生命也是一種信仰,如果把欲望當成是信仰,甚至是當成真正的自己,我們只會成為欲望驅使的奴隸!
第三,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的空氣,多鍛鍊身體。
世界現代化進程,無限擴展了我們的頭腦,卻退化了我們的四肢,奪走了我們健康。方便快捷的線上服務,讓我們更加懶得走出家門,當我們在面對病毒的時候,毫無還手之力。
第四,少吃加工性食品和垃圾食品,它們不僅會造成我們身體器官的負擔和損耗,甚至會導致永久性的損傷,這都會降低我們身體的免疫力。
第五,病從口入,飼養的動物餵的飼料可能不健康,野生的動物可能帶有病毒,雖然不能讓大家完全不吃肉,但是建議儘量少吃肉,尤其不要吃野生動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知易行難,2020的新冠為人類提供了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和大自然的機會!
歡迎轉發,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行列中來!
廣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