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國際旅行仍然艱難!有關病毒、疫苗和人類關係的新思考!

2020-11-25 騰訊網

11月23日疫情數據通報

維州連續24天單日新增為零

過去24小時

維州確診新冠病例0例

維州迎來第二十四個「甜甜圈日」

檢測人數:7,261

新增死亡0例

維州死亡總數達到819例

維州確診總數上升至20,345例

活躍病例1例

不明來源病例3762例

醫院治療1例

0例重症監護

澳洲2021年上半年

國際旅行恢復艱難

澳大利亞自疫情在本國爆發後,對於想要出國的澳洲公民和PR實行了嚴格的限制規定——出國豁免申請!這也給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隨著澳洲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們希望國際旅行可以變得更加容易。

但是,澳大利亞資深聯邦內閣大臣西蒙·伯明罕表示,明年國際旅行是「並非不可能」的事情,但要在2021年上半年做到這一點將具有挑戰性。

這種旅行將取決於冠狀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伯明罕參議員在接受採訪時說:「疫苗合格後,然後是製造、推廣、分銷、注射以及所有其他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對這種流行病的看法。」

「這並非不可能……我認為上半年可能會充滿挑戰。」

鑑於某些備選疫苗令人鼓舞的結果,全球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們對疫苗感到樂觀。

但是,在虛擬的G20領導人峰會上,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表示,疫苗和治療必須安全,負擔得起並且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他們說:「除非我們所有人都安全,否則沒人可以安全」。

我們知道,一種疫苗正常的上市時間大概需要3年,因為需要大量的臨床實驗以保證其安全,但是這次新冠疫苗上市的時間實在太快了,這將直接導致臨床實驗的數據不足!

一些疫苗研發比較快的實驗室,在第三階段臨床實驗時出現了比較大的事故也正是這個原因。

欲速則不達,所以澳洲對於疫苗的接種時間預計在2021年的下半年或年底還是比較理智的做法。

疫苗真能消滅病毒嗎?

我們將與病毒共存嗎?

最近小編看了幾個介紹病毒的視頻,很受啟發,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視頻上介紹說大部分天然病毒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消滅寄主,而是希望和寄主共生共存,畢竟寄主死了,病毒也會隨之死亡。

以前病毒都是選擇動物作為寄主,因為動物的存活歷史遠遠早於人類。

但是隨著地球上動物數量的減少,尤其是野生動物大量被屠殺,甚至被食用,動物寄主的減少,迫使病毒需要尋找壽命更長的優勢寄主,於是病毒通過變異會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類的身上。

穿山甲

藏羚羊皮

虎皮

無論是SARS還是新冠,據說病毒的原始寄主都是蝙蝠,蝙蝠在地球上已經有5000萬年的歷史。

當然,病毒找到新的寄主到和寄主共生共存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人體在感染病毒的早期,往往死亡率會比較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會通過變異以適應人體,這時候死亡率會降低,但傳染性會增強,這就是病毒在試圖和人體共存並繁衍的本能在驅使。

比如這次的新冠,死亡患者很多並不是因為病毒本身致死,而是死於已有疾病的惡化,或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早期死亡人群很多都集中在70歲以上的老人。

而這次9月份在歐洲和其他地區爆發的二次疫情,我們發現,其傳染性比第一次已經大大加強了,死亡率卻下降了。

在第一波疫情中,法國單日新增病例峰值為7500例,英國為7860例,在第二波疫情中,10月25日,法國當天新增病例超過5.2萬,比第一波高出6倍,英國最高單日確診達到2.7萬,美國更是單日新增創紀錄破20萬。

由於確診基數變大,死亡人數看上去增加了,但實際死亡率卻比年初下降了。

另一個病毒變異的證據是:在第一次爆發中,高發人群為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但是在第二次爆發中,年輕人被感染人數大量增多,這都說明病毒在人體中在快速適應和變異,他們在尋找生命力更加旺盛的年輕寄主。

現在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即便我們的疫苗是以當下的病毒為實驗對象,但是等到疫苗生產、配送到注射到人體後,病毒是否已經變異得更強了呢?

如果疫苗研發的速度追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我們又怎麼能消滅病毒呢?

就像流感病毒一樣,即便有了疫苗,流感每年還會再來,而且因為注射了流感疫苗,又會激起病毒更強的變異!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每年多達65萬人死於由季節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新冠並沒有像川普希望的那樣神秘消失,第二次爆發讓我們看到了他更多規律性的現象,正如流感的高發季是10月和11月一樣,新冠的高發季也開始呈現季節性(冬季)的特徵,明顯症狀同樣是對呼吸道的影響。

人們免於被感染的原因無非是兩種,一種是通過注射疫苗,在身體裡形成抗體,另一種就是自身形成的抗體,這可能是某些人天生對新冠免疫,還有一種是因為得過新冠痊癒後,而在身體裡形成的抗體。

但是現在已經有多項病例證明,得過新冠並痊癒的人,開始出現二次復發,這也是這種病毒不斷變異的另一項證據。

比如英國首相詹森在4月初首次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療後,11月15日唐寧街發言人表示,詹森再次因新冠而開始自我隔離。

病毒的變異,還沒有把各地區的區域差異性和不同人種考慮進去,也就是說未來生產出來的疫苗可能是以某一個地區的患者為實驗對象,這種疫苗是否可以治癒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同人種的新冠病毒,這都是未知數。

現在全世界都把消滅新冠病毒的希望寄托在疫苗身上,但是如果病毒本身具有極強的變異性,疫苗根本不可能消滅新冠病毒,我們又將怎麼辦?

和病毒共生共存或許是人類最後的選擇,但是現在看來,我們確實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了!

那人類真的就素手無策嗎?視頻上也介紹了幾個方面供大家思考:

首先,我們應該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生態,珍視動物的生命,尤其是野生動物,不能再肆無忌憚的「濫殺無辜」,枉造殺業!

如果地球上最後只剩人類,那麼動物身上的病毒是不是都會跑到人類的身上?

其次,物質的追求永無止境,欲望如果脫離理智的韁繩,必將把我們摔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物質的滿足,但更需要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或信仰,與人為善、珍愛生命也是一種信仰,如果把欲望當成是信仰,甚至是當成真正的自己,我們只會成為欲望驅使的奴隸!

第三,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的空氣,多鍛鍊身體。

世界現代化進程,無限擴展了我們的頭腦,卻退化了我們的四肢,奪走了我們健康。方便快捷的線上服務,讓我們更加懶得走出家門,當我們在面對病毒的時候,毫無還手之力。

第四,少吃加工性食品和垃圾食品,它們不僅會造成我們身體器官的負擔和損耗,甚至會導致永久性的損傷,這都會降低我們身體的免疫力。

第五,病從口入,飼養的動物餵的飼料可能不健康,野生的動物可能帶有病毒,雖然不能讓大家完全不吃肉,但是建議儘量少吃肉,尤其不要吃野生動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知易行難,2020的新冠為人類提供了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和大自然的機會!

歡迎轉發,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的行列中來!

廣告推薦

相關焦點

  • 國際航協推全球版「綠碼」,能否重振洲際航空旅行?
    更令行業感到希望渺茫的問題在於,至少在有效的疫苗廣泛投向市場之前,各國仍然將嚴格的出入境管控措施作為一種主要的防控疫情手段,這也進一步澆滅了航企希望國際航空旅行業務能夠儘快恢復的希望。作為佔據了全球超過八成航空旅行市場航空公司的行業性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IATA」)自疫情以來一直在為行業的救助與復甦提供方案並遊說各國行業監管機構施加影響。
  • 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但在病毒快速傳播、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從7000萬至8000萬僅用時14天的當下,疫苗的生產依然需要與時間進行一場未知的賽跑,同時,在分配等領域又要同「疫苗民族主義」做一場或明或暗的較量。歲末年初,當《環球時報》記者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一個時間表時,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
  • 【環球深度】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但在病毒快速傳播、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從7000萬至8000萬僅用時14天的當下,疫苗的生產依然需要與時間進行一場未知的賽跑,同時,在分配等領域又要同「疫苗民族主義」做一場或明或暗的較量。歲末年初,當《環球時報》記者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和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一個時間表時,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因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
  • 阿聯官方表示:新冠疫苗對變異新冠病毒仍然有效
    的新突變不會影響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效果。,這種病毒能夠在世界一些地區更快地傳播,這個話題仍在由科學家和主管當局研究。「哈馬迪博士說:「臨床研究並沒有表明病毒的新突變有能力阻礙疫苗接種反應的有效性,研究人員在新突變出現之前已經證實,人類免疫力對抗原始病毒的突變版本比以前更有效。」
  • 中山大學發布新冠病毒納米顆粒疫苗研發成果|北京2021年美術類統考...
    28面對新冠疫情,各國做法不同,抗疫效果也大相逕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上海已取代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樞紐。目前世界上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
  • 2021國際風雲「氣象預報」
    2020年,世界在新冠疫情的狂風暴雨中蹣跚前行。展望2021年,國際風雲又將是怎樣一番模樣?一圖讀懂↓↓↓全球疫情:陰間多雲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12月26日,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8000萬。新的一年,隨著疫苗接種與藥物療法的研發推進,籠罩全球的疫情「陰雲」可望有所減少。
  • 新冠疫苗怎麼打?病毒是否在變異?張文宏回應八大關注
    張文宏稱,最近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證明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強的在人類社會中生存的能力。很多流行病學專家一致同意,它已經成為一個常駐病毒,就像大家熟知的流感病毒一樣。「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變異尚未增強感染力 疫苗仍然有效
    由倫敦大學學院病毒學家弗朗索瓦·鮑洛(Francois Balloux)教授和露西·范·多普(Lucy van Dorp)領導的病毒遺傳學專家小組,通過對新型冠狀病毒中超過12000種突變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對人類對感染方式上並沒有很大的不同。
  • 新冠疫苗開打之後,6個平行世界的2021
    2020,註定會在人類歷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這是冷戰結束幾十年來第一次全球所有國家都被捲入的同一個大事件:新冠疫情以及疫情引發的經濟、社會的動蕩。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似乎人類終於迎來的轉折點,疫苗的上市和推廣已經開始。
  • 新冠疫苗即將問世:希望?挑戰?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1月14日一期發表題為《題:新款新冠肺炎疫苗大有希望 副題:但不要低估讓眾人接種的挑戰》的文章,文章認為儘管新冠疫苗即將問世,但未來幾個月仍很艱難。全文摘編如下:從麻疹病毒1954年被成功分離,到麻疹疫苗獲批,其間過去了9年。
  • 多國發現感染病例 變異病毒讓歐洲抗疫難上加難
    瑞士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通報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有四種變體,並強調雖然初步評估顯示英國和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不會增加疾病嚴重性,但會導致更高的發病率,各國仍需採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  綜合外媒報導,出於對變異新冠病毒傳播的擔憂,全球已經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英國實施了禁止交通、人員往來的相關措施。
  • 中國新冠疫苗明年初到緬甸,國內入境和國際航班禁令再次延長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報導 12月31日,緬甸駐中國大使館發布通告稱,緬方預計於2021年年初獲得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緬方此前與中國國藥集團和科興生物科技等疫苗生產企業進行聯繫,雙方就有關問題進行了31次磋商。
  • 2021年澳洲或開放邊境,澳人可能去這些國家旅遊!
    2021年馬上就要到了,像trans-Tasman旅遊計劃的實現也就在眼前。據悉,2021年澳洲有機會對這些國家開放澳人可能走出國門雖然航空公司老闆暗示,新冠疫苗是開啟國際旅行的關鍵,同時其他的投資也都投在了旅行泡沫上,再次啟動了海外旅遊業。
  • 有關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首次研究同時帶來好消息和壞消息
    據外媒報導,關於目前正在迅速傳播的英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首次研究警告說,可能需要採取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再次大規模爆發。許多歐洲國家對英國實施了旅行禁令,以降低B.1.1.7毒株出現在歐盟地區其他國家的風險。在英國傳播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中發現了17種突變,這是首個特別值得注意的新冠病毒突變。雖然它可能不會導致更嚴重的COVID-19病例,但這些突變可能會使其更具傳染性。一些衛生專家甚至警告說,這些變化可能會使現有的疫苗效果降低,儘管其他許多人說沒有這樣的擔憂。大家的共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前進的道路。
  • 新冠疫苗、太空旅行、量子科技…2020硬科技群星閃耀
    新冠疫苗:希望之光   新冠疫苗的出現,無疑是2020年最值得銘記的科技突破。在年初疫情大爆發之時,誰也不敢預料,疫苗從研發到應用的過程,竟然來得這樣快。   而推動它在短時間內從無到有的,是全球各方凝聚起來的強大力量。
  • 新冠疫情擋不住人類向科技進軍 聚焦火星月球小行星和疫苗開發
    中國小康網12月31日訊 老馬 火星年,火星和地球距離最短、最適宜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一個時間窗口開啟,7月,阿聯、中國和美國相繼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預計2021年2月抵達目的地。歐盟和俄羅斯原計劃在這個窗口期發射火星探測器,但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時機。
  • 目前已有4種滅活疫苗和1種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目前已有4種滅活疫苗和1種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批臨床試驗 2020-06-07 14:00:36   來源:人民日報
  • 非洲驚現神秘病毒,排除新冠和伊波拉,專家警告:或比新冠更致命
    新冠疫情還沒解決,近日全球再次曝出重大消息,據外媒12月23日報導,非洲驚現神秘病毒,現在排除新冠和伊波拉,專家發出警告,該病毒或比新冠更致命。據悉,非洲剛果一名女性出現與伊波拉出血熱類似的症狀,但其伊波拉病毒檢測為陰性,當地醫生懷疑她是神秘疾病的「零號患者」。現在全球疫情形勢非常不樂觀,連續多天確診病例超過50萬,英國還曝出變種病毒,感染率增加70%,現在已經有大量民眾陷入恐慌。
  • 默沙東新冠病毒藥物和疫苗近況:具有製備上億劑的能力
    今年年底之前,我們將準備數百萬製劑的原料藥,2021年, 將有更多的原料藥。機理上該藥對多種RNA冠狀病毒都有治療效應,包括SARS,MERS和流感病毒。Molnupiravir可能在多種場合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因為口服藥物使用方便,既可以作為預防用藥,也適用於門診病人和住院病人。
  • 新冠導致智商下降8點,英國疫苗接種須知
    而且科學家還警告說,人們目前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只能持續幾個月。英國牛津疫苗即將上線,接種前你必須要知道哪些事情?倫敦國王學院的科學家,他們還發現,新冠病毒倖存者在空間定向,情緒處理和保持注意力方面的測試成績都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