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0美元獎金的奧泰格獎,查爾斯林白的聖路易斯精神號

2020-08-29 飛行世界

「網紅」可能是最近幾年瘋狂的娛樂造星運動才衍生出的新詞彙,但在沒有網絡的時代,依然有著吸引著無數紙質媒體的傳奇性人物的存在。查爾斯·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就是其中之一。

林白橫跨大西洋的紐約巴黎飛行紀念郵票

1927年5月20日,林白駕駛著他的「聖路易斯精神號」飛機,從紐約出發,橫跨大西洋,全程不間斷的飛行了33.5小時,最終在法國巴黎成功降落,成為了當時一代風雲人物,他也因此而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

林白登上美國時代周刊

至此之後,他成為了當時美國社會的全民偶像,巡迴的演講讓他家喻戶曉,也讓飛行夢想在無數年輕人中紮根,在後期美國民航業的推進,機場設施的興建,空中旅行的擴散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完成飛行的聖路易斯精神號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林白這趟劃時代的跨洋飛行最初的靈感,或者說最初的動力源自於是雷蒙德·奧泰格(Raymond Orteig)提供的25000美元的獎金。果然史詩般的旅程的開始,都有著最現實的理由。在深入了解林白和他的聖路易斯號之前,讓我們先認識下雷蒙德·奧爾泰格(Raymond Orteig)和他設置獎金的目的和故事。

雷蒙德·奧泰格:對飛行的痴迷和熱愛

奧泰格出生在法國南部庇里牛斯山脈下的一個小村莊,在12歲移民美國之前,他一直在幫忙照顧著父親的羊圈。到達美國後,他和叔叔一起在紐約市生活,機靈的他很快找到了一份酒吧搬運工作,並一步步摸爬滾打,成為紐約第九街馬丁酒店的領班。

酒店的老闆隨後決定再搬到住宅區,遠離喧鬧的生活。奧泰格抓住這次機會,依靠多年的積蓄和銀行貸款買下了這家酒店。他入住後,立即把酒店改名為拉法耶特酒店(Lafayette),起這個名字的原因是為了紀念拉法耶特這位在約克鎮戰役中擊潰英軍的美國獨立戰爭英雄。

隨後,拉法耶特酒店開始成為了一戰時期飛行員的聚集地,這讓奧泰格與許多軍官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其中就包括一名駐紮在美國訓練飛行員的法國軍官,他淵博的飛行知識激發了奧泰格對航空飛行的迷戀和熱愛,並一直伴隨了他一生。

王牌飛行員埃迪的演講深深激勵了奧泰格

1919年,在美國航空俱樂部表彰美國王牌飛行員埃迪·裡肯巴克舉辦的晚宴上,應著法美友好聯盟關係主題,這名擊落26架敵機的美國一戰英雄在演講時即興說到,航空技術在未來必定不斷的發展,他非常期待著有一天可以從紐約直接飛往巴黎。受到裡肯巴克的鼓舞,奧泰格決定為盟國第一位能直接從紐約飛往巴黎的飛行員提供25000美元的獎金,有效期為五年。

5年時間過去了,沒有人能夠完成這項挑戰,拿到這份獎金。然而,奧泰格並沒有灰心,它非但沒有撤回獎金,反而又重新設立了一次。這一次,奧泰格沒有使用航空俱樂部的名義,而是直接將這2.5萬美元交由了布賴恩特銀行管理,任何完成挑戰的人可以直接向銀行申請獎金。

查爾斯·林白:挑戰不可能

查爾斯·林白出生於密西根州底特律,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農場長大。由於父親是美國國會議員,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華盛頓特區,過著不算優渥但衣食無憂的生活。1922年從大學退學後,林德伯格參加了飛行特技訓練,並以此謀生,在美國各地巡迴表演特技飛機,以吸引更多的人購買機票,體驗這種嶄新的飛行方式。

1924年,已經擁有2年飛行經驗的他決定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部隊。而這個時間段是十分尷尬的,一戰結束後飛行員一無是處,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訓練和實戰,這讓喜歡挑戰自我的林白感到非常失望。退伍後,林白找到了一份航空郵遞員的工作,成為了一名往返於聖路易斯和芝加哥之間的郵政服務員。

儘管早期的飛行員已經成功完成了橫跨大西洋的飛行,但當時還是沒有飛機能夠提供足夠的燃料來完成「紐約-大西洋-巴黎」的航線。受到奧泰格25000美元獎金的鼓舞下,林德伯格說服了聖路易斯的一些知名人士支持他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林白說服了聖路易斯的富人贊助他完成這項挑戰

之所以飛機會被命名為聖路易斯精神號,也是為了表彰和記錄在飛機建造過程中所有聖路易斯提供資金和幫助的人,是他們的精神匯集在一起,才使這次跨時代的傳奇飛行成為可能。


林白和他的聖路易斯精神號

首先當然需要一款強勁且可靠的發動機,當時提供動力的是賴特航空公司的9缸J5-C旋風發動機,能夠在1800轉/分的轉速下提供220馬力輸出,看起來轉速並不高,但實際上提高了發動機的可靠性,以保證在這麼長的航程中發動機保持穩定。

發動機問題解決後,最大的問題就是燃料。當時完成這項任務最大的挑戰在於沒有飛機能夠提供這麼的燃料,要想不間斷的完成紐約到巴黎的飛行,在現有的油箱設計基礎上根本不可能。所以,林白在飛機的機翼和機頭上增加了額外的油箱,甚至不惜犧牲視野為代價移除了前風擋,在駕駛艙前面的機身空間中還安裝了一個油箱。

聖路易斯前擋風玻璃杯拆除以額外增加油箱

這在技術發展的今天仍然是不可想像了,都看不到前方的視線,怎麼飛?然而,林白覺得這並不重要,因為他已經習慣於坐在飛機後座上,前面堆滿這郵件和貨物。

為了安全起見,一名曾在潛艇服役的工程師還是替「精神號」設計安裝了一個類似於潛水艇「潛望鏡」的裝置,以便林白在飛行途中可以看到前方的情況。

除此之外,林白擔心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自己在長達30多小時的飛行中保持清醒。所以,從起飛開始,林白就打開了飛機的一扇側窗,畢竟這次飛行不需要運送郵件,不用擔心郵件被吹跑,而窗外的風雨能讓他時刻保持清醒。

想法與實現交匯,聖路易斯精神號抵達巴黎

1927年5月20日,年僅25歲的林白駕駛著他的聖路易斯精神號從長島的泥濘地起飛,經過了33.5小時的不間斷飛行後,飛機在第二天5月21日安全地降落在巴黎附近的勒堡機場。

為了迎接這位年輕的美國人,當時巴黎有15萬人聚集在一起見證這一歷史性事件。慶祝活動是如此瘋狂和快樂,以至於一家巴黎當地的媒體寫道:人們如此瘋狂,好像林白不是從大西洋飛躍而來,而是從大西洋上踏水而來。


當時媒體的宣傳海報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當時雷蒙德·奧泰格和妻子正回到家鄉度假,突然收到了兒子的一封加急信。信上說到林白已經駕駛著聖路易斯號離開紐約飛往巴黎了。激動的奧蒂格連忙取消了所有行程計劃,前往巴黎,剛剛好在林白降落之前到達,見證了對自己來說意義非凡的時刻。第二天,奧泰格和林白在美國大使館見面,而這次見面距他萌生這個獎勵想法的晚宴,正好過去了八年整

保存在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精神號

提出設想的人與實現者中惺惺相惜,最後完成了這趟跨時代的飛行,在整個飛行史上都可以說是一次佳話。而縱觀歷史,任何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都離不開提出想法的創造者,以及實際踐行的執行者。

如果你不能做一個創造者,不如做一個執行者,或許有一天,你會想林白一樣,駕駛著自己的精神號,抵達前方。

相關焦點

  • 首飛大西洋的「聖路易斯精神號」
    林白因此成為世界名人,獲得了2.5萬美元大獎。此舉也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美國對其航空業的投資。林白飛越大西洋的飛機正是瑞安NYP「聖路易斯精神號」,這架飛機與1903年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飛機和後來的貝爾X-1火箭試驗飛機,共同被稱作美國航空的三個裡程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將這三架飛機常年陳列在飛行大廳中。查爾斯·林白和這架瑞安飛機公司製造的NYP「聖路易斯精神號」永遠留在了世界航空史上。
  • 獎金1875萬美元,2021年突破獎花落誰家?
    每位獲獎者會獲得300萬美元作為獎金,並且參與後續系列典禮活動。突破獎獎勵金額極為豐厚,自2012年以來,該獎項已授予近3000名獲獎者超過2.5億美元。突破獎基金會宣稱,希望通過突破獎幫助科學領頭人擺脫財務上的束縛,集中精力探索思想世界,並提高基礎科學和數學領域的知名度和聲望,鼓勵人們對純智力活動的追求,同時也激勵新生代研究人員。
  • 英美6名科學家獲邵逸夫獎 今年獎金增至120萬美元
    新華社香港5月31日電(記者張雅詩)邵逸夫獎基金會31日在港公布2016年度邵逸夫獎名單,來自英國和美國的6名科學家獲獎。自今年起,每項獎金增至120萬美元。    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今年開始每項獎金由100萬美元增至120萬美元。
  • 世界第一壕獎頒發華人科學家獲300萬美元獎金,距諾獎再近一步
    今年的突破獎的獎金共計 1875 萬美元。科學突破獎被譽為全世界最慷慨的科學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金,遠超諾貝爾獎獎金,堪稱科學界「第一巨獎」。科學突破獎獎項有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以及青年挑戰突破獎,旨在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方面的成就。
  • 世界第一壕獎頒發,盧煜明獲300萬美元獎金,距諾獎再近一步
    >,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金。科學突破獎獎項有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科學突破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遠超諾貝爾獎獎金,堪稱科學界「第一巨獎」。最新一屆科學突破獎於2020年9月10日公布獲獎名單。
  • 科學突破獎揭曉:總獎金1875萬美元 盧煜明等華人學者獲獎
    獎金總額高達1875萬美元的「科學界的奧斯卡」---突破獎剛剛揭曉6項新視野獎則由12位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分享。  突破獎,已舉辦第9屆,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突破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300萬美元,包括生命科學獎(每年最多4個獎項)、基礎物理獎(每年一個獎項)以及數學獎(每年一個獎項)。
  • 黑洞照製作者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獎金300萬美元
    據法新社9月5日報導稱,合作製作出世界首張黑洞圖像的347名科學家5日榮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並獲得300萬美元獎金。該獎項被譽為「科學界奧斯卡」。今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首次公布了一個巨大黑洞被橙色白熱等離子體光環包圍的圖像,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
  • 校友陳志堅博士獲生命科學突破獎,獎金300萬美元
    當地時間10月17日,被稱為「科學界奧斯卡」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在美國舊金山揭曉2019年度獲獎名單。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教授陳志堅和其他三位(組)科學家獲得生命科學突破獎,每人獎金300萬美元,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領域做出的重大突破性貢獻。
  • 聖路易斯華大也產生千萬富翁的科學家
    被EliLilly以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收購。StanKorsmeyer當年被哈佛挖走時,St.Louis Post-Dispatch都報導了,形成社會壓力,但是我們只能為他設立一個Molecular Oncology Division, 哪裡拿得出二千或三千萬美元與哈佛競爭?現在聖路易斯華大醒過來了,迎面與Sloan-Kettering競爭把Bob Schreiber 留住,還僱了Jonathan Kipnis。
  • 霍金獲最奢侈物理學獎 獎金為諾貝爾獎的5倍
    比如建樹豐富的黑洞理論提出者霍金始終與諾獎無緣。有人說這是霍金學術水平的「含金量」不夠,也有人說那是因為諾獎裡面也有「水貨」。而今霍金終於獲得了被譽為「世界上最奢侈的物理學獎」的尤裡物理學獎,獎金300萬美元,是諾獎的2.5倍。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調整獎金標準,最高獎金300萬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9月10日)舉行,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的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在大會上頒發。記者獲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今年也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突出貢獻中關村獎300萬元/人,傑出青年中關村獎5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
  • 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獎項:2位腦科學家獲突破獎,獎勵300萬美元
    在現今這個科研成就空前重要的緊迫關頭,突破獎延續其9年的傳承以表彰最深刻和最具變革性的發現,讚揚已富成就的科學家(突破獎),以及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新視野獎以及首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
  • 諾貝爾和平獎,758萬獎金,川普「落選」了
    不知道大家對諾貝爾獎有多少了解,諾貝爾獎主要分6種,分別為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就是川普和拜登前不久被提名的那個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到昨日為止,諾貝爾獎項全部揭曉,至於諾貝爾和平獎,川普和拜登都僅僅是被提名
  • 諾貝爾和平獎,758萬獎金,川普「落選」了
    而在學術界被稱之為「豪華版諾貝爾獎」的「科學突破獎」,獎金竟也高達300萬美元! 其實諾貝爾獎能夠延續至今,最大的功臣還是諾貝爾自己,他很有遠見性地選擇信託人,成立諾貝爾基金會,要求每年發出去的獎金,只能來自於遺產本金投資所得的利潤,不得動用本金。
  • 百萬美元獎金!高官獲評「未來科學大獎」的背後的故事
    高級官員也能獲評「未來科學大獎」得百萬美元獎金,小編一語驚人!在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發揭曉之時,就有這麼一位副省級官員獲此殊榮。官員與科學獎?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秘辛,小編便和各位朋友一起探究一下「未來科學大獎」官員獲獎背後的故事。
  • NASA頒獎典禮歐陽娜娜演繹see you again 獲獎者分走2200萬美元獎金
    NASA頒獎典禮歐陽娜娜演繹see you again 獲獎者分走2200萬美元獎金  黃粱 • 2017-12-04 19
  • 除了諾貝爾獎,還有很多我們不熟悉的獎,有的獎金超高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菲爾茲獎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獎一次,每次頒給2-4年輕數學家。丘成桐是該獎項的第一位華人獲獎者。菲爾茲獎的評選極為嚴格,獲獎者的年齡不超過40歲。菲爾茲獎是一枚金質獎章和15000加元的獎金。
  • 諾貝爾的遺產約920萬美元,為何獎金還沒有發完?甚至越來越多
    可是從1991年諾貝爾獎金達到600萬瑞典克朗以後,此後基本就呈現出一種逐年遞增的狀態,而且在2001年後更是幾乎一直都維持在了1000萬瑞典克朗的程度,若是折合成美元,也基本相當於「140萬美元」。而且這還是單項獎金,諾貝爾每年要頒發的獎項卻是足足物理學、醫學或生理學、化學、文學、和平獎以及後來於1969年增加的經濟學等六項。從而也就讓很多人開始疑惑,這諾貝爾的獎金到底是有多少啊,每年數百萬美金的支出,即便是座金山,也幾乎都要搬空了吧,為何這獎金怎麼還越來越多了呢?
  • 科學突破獎公布,總獎金1875萬美元,中國科學家盧煜明獲獎
    2020年9月10日,突破獎基金會及其創始贊助者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的獲得者,為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將向他們頒發總計1875萬美元的獎金。突破獎被稱為「科學界的奧斯卡」(Oscars of Science),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每年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成就。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頒給他們?獎金是多少?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微觀經濟學的「拍賣理論」,獲獎者是兩位史丹福大學的師生組合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諾貝爾經濟學獎(英語: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正式名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該獎旨在獎勵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