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湖北石首:原生地恢復野生種群...

2020-11-22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石首11月12日電(記者 付振強)碧草茵茵、鹿鳴於野。當夕陽西下,一群群麋鹿自由遊蕩在天然的棲息地,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圖景已徐徐展開。11月12日,「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帶來的生態紅利。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隨處可見麋鹿在此覓食、休息。(石首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中國三分之一麋鹿在此棲息

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環境優美、土地肥沃、水草豐盛……位於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結合部的石首,長江穿境而過,境內江河湖泊眾多,優良的溼地環境為麋鹿提供了理想的覓食、休息、繁殖和隱蔽的場所。記者注意到,保護區內的麋鹿完全依靠野生植物為食,自由生活。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口。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特有的溼地水鄉氣質,是恢復麋鹿野生種群得天獨厚的理想場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首市長江北岸天鵝洲。春秋時期《墨子·公輸》就有「荊有雲夢,麋鹿犀兕滿之」的記載,為麋鹿回歸自然,1989年中外專家進行聯合考察選址,認為地處江漢平原的石首天鵝洲水草豐茂,溼地廣闊,是麋鹿的理想棲息環境。1991年,湖北省政府批准在石首市天鵝洲長江故道建立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1998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該區域已建有麋鹿和豚類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麋鹿之鄉、中國江豚之鄉。

「大家現在去往保護區內部,所有進入的車輛都要先進行消毒。」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記者所乘坐的車輛經過專業消殺後緩緩駛入。據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英科學家在1991年按照歷史記載的麋鹿故鄉沿途考察,選定石首天鵝洲2.3萬畝溼地為首個麋鹿野化放歸基地。1993年後又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相繼引入三批94頭,目前共有麋鹿1600餘頭,建成了江北楊波坦、兔兒洲及江南三合垸、湖南洞庭湖四個野生種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

在進入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口,記者所乘坐的車輛需完成消毒後方可入內。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石首人曾為麋鹿讓地八千畝

佔地1567公頃,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高等植物321種,脊椎動物320種,鳥類220種,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是麋鹿「詩意」棲居之地,還是黑鸛、東方白鸛、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的重要棲息地。不過,如今愜意的生態環境背後,還有一段「人讓鹿地」的佳話。

麋鹿數量增多、活動區域不足……就在十年前,隨著麋鹿種群擴大,保護區原有2000畝灘涂不夠用,「人鹿爭地」矛盾突出。2007年省政府決定擴大麋鹿保護區範圍至15000畝;十年後,湖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決定給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加8000畝緩衝區,包括2300畝農田、5000畝林地、700畝魚池,涉及700戶3300人。

隨著溼地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麋鹿得到保護,百姓生活迎來升級。自此,天鵝洲長江生態文明樣本漸出全貌。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記者近距離接觸麋鹿。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麋鹿的繁衍棲息提供了生存空間,而麋鹿的歡騰,亦讓良好的溼地生態成為石首「堅持生態優先,推進長江大保護」地有力佐證。


相關焦點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看,這裡有大麋鹿自由遊蕩!
    人民政協網石首《詩經》中有關麋鹿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如今再現石首天鵝洲。12日,記者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媒體採訪團來到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群群麋鹿自由遊蕩在天然的棲息地。該保護區目前共有麋鹿1600餘頭,建成了江北楊波坦、兔兒洲及江南三合垸、湖南洞庭湖四個野生種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
  • 湖北石首:和諧共生 麋鹿歡騰江豚戲水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劉建維 攝)  人民網石首11月13日電 (王郭驥)「風景如畫,夕陽西下,麋鹿歡騰,江豚戲水。」11月12日,「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湖北石首,探訪了天鵝洲國家級麋鹿和豚類兩個自然保護區。  一片芳草萋萋中,麋鹿在悠閒的尋覓著食物。佔地1567公頃的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除了1600餘只麋鹿,還有白鸛、黑鸛、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豐富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和魚類。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千年原生態風貌再現 麋鹿、江豚...
    作為長江大保護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石首奮力打造荊江生態保護示範區,積極繪就「萬裡長江、美在荊江」新畫卷。11月12日下午,「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了荊州石首市,感受水清岸綠的長江本色。  石首市地處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結合部,市內的天鵝洲長江故道是目前長江中下遊保存最完好的一塊溼地。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生態畫卷:候鳥齊飛 千鶴...
    2020年11月17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活動走進吳城,一副「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鄱陽湖生態畫卷在記者面前徐徐展開。吳城鎮佔地面積368平方公裡,其中60餘萬畝的溼地草原是世界六大重要溼地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央媒記者:重慶不僅宜居 更是一個與...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9日22時15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9)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採訪首日,第一隊採訪團成員前往兩江新區,現場走訪感受了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新區智慧城管系統、兩江新區智慧工地系統、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等,體會到重慶在智能製造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 ...質量發展】石首江豚「守護者」:不想看到「微笑天使」步白鰭豚...
    一頭小江豚在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覓食這是「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在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看到的溫情一幕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隅。人民政協網記者江豚微微上揚的嘴角像是一直掛著憨態可掬的「微笑」,被人們稱為「微笑天使」。
  • 「走」和「留」,都是生態責任的堅守——記荊州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
    長江雲報導 2018年5月16日,「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北站媒體團來到長江沿線城市荊州,探訪長江流域生態建設成果。移走人類對自然幹預 恢復森林湖泊荊州年均新增造林面積60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提高到29%;拆除洪湖、長湖圍網24.2萬畝,所有漁民均上岸安置;退漁還湖、退田還湖、退垸還湖,全市恢復湖泊22個,新增湖泊面積23.58平方公裡。
  •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此,我們要做好戰略謀劃,努力實現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一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把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
  • 應勇: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五周年之際,1月7日上午,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生態保護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觀看國家《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進一步研究部署我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任務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圖片特刊:江西冬遊打卡地...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圖片特刊:江西冬遊打卡地——「白鶴王國」 2020-11-22 09:52:34   來源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武漢江岸:在舊廠房感受歷史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昔諾】近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團來到武漢,到訪始建於1905年的平和打包廠。一百多年過去了,平和打包廠成為武漢現存最完整的早期工業建築,也是最早的大型鋼筋混凝土建築,廠房規模龐大,至今內部結構保存完好。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央媒記者:重慶不僅宜居 更是一個與科技緊密聯繫的城市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9日22時15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9)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啟動。採訪首日,第一隊採訪團成員前往兩江新區,現場走訪感受了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新區智慧城管系統、兩江新區智慧工地系統、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等,體會到重慶在智能製造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 促平衡轉動能 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長江經濟帶GDP與人口佔比高,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但當前長江經濟帶建設面臨區域發展不均衡、新舊動能待轉換等一系列問題。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未來長江經濟帶建設應按照因地制宜原則,轉換發展動力,力促平衡發展,堅守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推進長江經濟帶穩步走向高質量發展。
  • 「中國麋鹿之鄉」首次拍到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母鹿產仔影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6月4日,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開了一段麋鹿產仔的視頻,這是首次拍到的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中母鹿產仔的珍貴影像。視頻記錄的是4月4日12時左右,保護區內一頭野生雌性麋鹿自然分娩的部分過程。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麋鹿的前蹄。每年四五月份是麋鹿的生產旺季。為了記錄下麋鹿野外生產的視頻資料,今年初,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了野外麋鹿的監測力度,廣泛採用紅外相機實施專項監測。
  • 石首再現《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畫面
    石首麋鹿保護區內水草豐美,世界最大野生麋鹿種群在此繁衍、生息 記者高寶燕攝於去年6月  長江日報報導(特派記者鄭汝可 高寶燕發自石首)昨日,湖北石首天鵝洲麋鹿保護區內,從英國專程前來的英國烏邦寺貝德福特十五世公爵放下望遠鏡,驚嘆剛看到的場景——100米外,上百頭成年野生麋鹿,優哉遊哉沿江邊覓食
  • 人民論壇網評 |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
    5年來,長江經濟帶沿江11個省市漁民退捕上岸,制度法規紛紛出臺,破舊船舶與廠房不見蹤影,母親河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為新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生態環境質量是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改善和加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坐標,深切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 科普小課堂|瀕危野生物種線上科普活動(第十四期):「四不像...
    麋鹿是個傳奇的物種,幾次走到了滅絕的邊緣,又幾次發展起來,主要得益於在繁殖中能把優質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麋鹿的價值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態價值,麋鹿是典型的溼地哺乳動物。在保護生物學中,我們把它視為自然保護的旗艦物種。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大足:高質量發展在歷史傳統與現代科技中融會貫通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3日6時訊(記者 伊永軍)近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重慶行記者團第一隊走進大足區,通過採訪高新技術型企業重慶盛泰光電有限公司,以及世界文化遺產
  • 130頭野生麋鹿驚現長江兔兒洲,專家:麋鹿喜歡在風口活動
    記者迅速與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監利縣相關部門取得聯繫,麋鹿自然保護區專家迅速趕往現場,經麋鹿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現場監測,野生麋鹿並不是被江水圍困,而是在麋鹿保護區範圍內自然遷徙。「我們在長江例行巡邏中,發現建監利段兔兒洲上有100多頭麋鹿。」嶽陽海事局監利海事處工作人員鄧先生說,現在長江水位上漲,江水已滿上兔兒洲,擔心麋鹿會有危險。
  • 發揮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重要作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5月2日,司法部部長傅政華主持召開部長辦公會議,強調要發揮好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司法部工作部署,6月10日,全國律協在武漢舉辦第三屆長江經濟帶律協會長年會,就如何發揮律師行業在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舉行實務研討和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