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制定6個(第一批)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並印發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批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單病種質量控制是規範臨床診療行為,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措施。部分地區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學(協)會結合臨床實際情況,以規範臨床診療行為為基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些單病種質量控制的研究與探索。

    在總結有關經驗的基礎上,我部委託中國醫院協會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腦梗死,髖、膝關節置換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6個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現印發給你們,供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參照執行。

二○○九年五月七日

第一批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

    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編碼ICD-10採用《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第十次修訂本第二版(北京協和醫院、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分類家族合作中心編譯)。

    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

    (一)到達醫院後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證者應給予氯吡格雷) 。

    (二)實施左心室功能評價。

    (三)再灌注治療(僅適用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30分鐘內實施溶栓治療;

    2. 到院90分鐘內實施PCI治療;

    3. 需要急診PCI患者,但本院無條件實施時,須轉院。

    (四)到達醫院後即刻使用β受體阻滯劑(有適應證,無禁忌證者)。

    (五)有證據表明住院期間使用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他汀類藥物,有明確適應證,無禁忌證。

    (六)有證據表明出院時繼續使用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ACEI/ARB、他汀類藥物,有明確適應證,無禁忌證。

    (七)血脂評價與管理。

    (八)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二、心力衰竭(ICD-10 I50)

    (一)實施左心室功能評價。

    (二)到達醫院後即刻使用利尿劑和鉀劑(有適應證,無禁忌證者)。

    (三)到達醫院後即刻使用ACEI或ARB。

    (四)到達醫院後使用β受體阻滯劑(有適應證,無禁忌證者)。

    (五)重度心衰使用醛固酮受體阻滯劑(有適應證,無禁忌證者)。

    (六)有證據表明住院期間維持使用利尿劑、鉀劑、ACEI或ARB、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拮抗劑,有明確適應證,無禁忌證。

    (七)有證據表明出院時繼續使用利尿劑、ACEI或ARB、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受體阻滯劑,有明確適應證,無禁忌證。

    (八)非藥物治療臨床應用符合適應證。

    (九)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十)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三、肺炎(ICD-10 J13-J15,J18)

    (一)符合住院治療標準,實施病情嚴重程度評估。

    (二)氧合評估。

    (三)病原學診斷。

    1. 在首次抗菌藥物治療前,採集血、痰培養;

    2. 住院24小時以內,採集血、痰培養。

    (四)入院4小時內接受抗菌藥物治療。

    (五)起始抗菌藥物選擇。

    1. 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藥物選擇;

    2. 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藥物選擇;

    3. 目標抗感染藥物的治療選擇。

    (六)初始治療後評價與處理。

    (七)抗菌藥物療程(用藥天數)。

    (八)為患者提供戒菸諮詢與肺炎的健康教育。

    (九)符合出院標準及時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四、腦梗死(ICD-10 I63)

    (一)接診流程。

    1. 按照腦卒中接診流程;

    2. 神經功能缺損評估;

    3. 完成頭顱影像學檢查(CT/MRI)、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急診生化、凝血功能檢查)、心電圖(ECG)等項檢查。

    (二)靜脈應用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或應用尿激酶的評估。

    1. 實施靜脈t-PA或尿激酶應用評估;

    2. 應用靜脈t-PA或尿激酶治療。

    (三)到院48小時內抗血小板治療。

    (四)吞咽困難評價。

    (五)血脂評價與管理。

    (六)住院1周內接受血管功能評價。

    (七)預防深靜脈血栓。

    (八)康複評價與實施。

    (九)為患者提供戒菸諮詢與腦梗死的健康教育。

    (十)出院時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十一)出院時伴有房顫的腦梗死患者口服抗凝劑(如華法林)的治療。

    (十二)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五、髖關節置換術(ICD 9-CM-3 81.51-52)

    膝關節置換術(ICD 9-CM-3 81.54)

    (一)實施手術前的評估與術前準備。

    (二)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應用時機。

    (三)預防手術後深靜脈血栓形成。

    (四)單側手術輸血量小於400ml。

    (五)術後康復治療。

    (六)內科原有疾病治療。

    (七)手術後併發症治療。

    (八)為患者提供髖、膝關節置換術的健康教育。

    (九)切口Ⅰ/甲癒合。

    (十)住院21天內出院。

    (十一)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六、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ICD 9-CM-3 36.1)

    (一)實施手術前的評估與術前準備。

    (二)手術適應證與急診手術指徵。

    (三)使用乳房內動脈(胸廓內動脈)。

    (四)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應用時機。

    (五)術後活動性出血或血腫的再手術。

    (六)手術後併發症治療。

    (七)為患者提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健康教育。

    (八)切口Ⅰ/甲癒合。

    (九)住院21天內出院。

    (十)患者住院天數與住院費用。

相關焦點

  • 關乎患者生存質量!國家腫瘤單病種質量控制平臺正在建設
    在今天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腫瘤專業質控中心主任赫捷表示,長期實踐證明,單病種質量控制是有效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方法,國家腫瘤單病種質量控制平臺正在建設中,未來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腫瘤單病種質控。
  • 單病種質量評價納入三級醫院評審
    「醫療治療的變化要從單純發展量轉變成『質量並重』,不僅在發展量上要限制規模,更要提高質量,這是醫療真正的發展趨勢。」在「心血管專業急性冠脈症候群(ACS)質量評價項目」活動中,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大一院心內科主任霍勇表示,提高醫療質量才是醫務工作中要做到的。
  • 2020年度第一批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下達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自然資源部2月19日消息,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按照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管理相關規定,2020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為服務企業生產,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分兩批下達,第一批指標按照2019年度指標的50%計算,全年(第二批)開採總量控制指標將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及市場情況在第二季度適時下達。2020年度全國第一批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66000噸,其中離子型(以中重稀土為主)稀土礦指標9575噸,巖礦型(輕)稀土礦指標56425噸。
  • 病種成本核算「焦點和難點」探討
    譽方醫管首席諮詢師:秦永方單病種包幹限費、DRG病種組付費,一系列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倒逼醫院從粗放式收入增長驅動模式,轉型內涵質量成本控制效益型增長模式,病種成本核算成為醫院成本管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病種成本核算中的焦點和難點,對醫院提出重大挑戰。
  • 衛生部印發愛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
    第二條 衛生部主管全國愛滋病檢測及其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主管轄區內的愛滋病檢測及其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愛滋病檢測的日常管理工作。
  • 健政周報 | 2019年版病種臨床路徑發布
    【頭條】《關於印發有關病種臨床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發布  2020-01-02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對於規範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控制不合理醫藥費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9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印發1212個臨床路徑,對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規範臨床診療行為和保障醫療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臨床實踐情況並結合醫療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對19個學科有關病種的臨床路徑進行了修訂,形成了224個病種臨床路徑(2019版),供臨床參考使用。
  • 五十二種疾病被納入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近日,根據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關於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管理辦法》的通知》(粵醫保規〔2020〕4號),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制定並發布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種準入標準(試行),通知要求各地級以上市醫療保障局開始貫徹實行。
  • 江蘇試點七種大病按病種付費 重大疾病報銷水平將提高
    記者了解到,目前先以7類重大疾病為試點,試點病種分別是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手術治療、宮頸癌手術治療、耐多藥肺結核、重性精神病和終末期腎病。  3 達到什麼標準才能按病種付費?  雖然規定了七個病種,但每個病種也列出了詳細的標準,達到了標準的病種,才能試點實施按病種付費。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新形勢下DRG運用於醫院質量安全...
    (三)調整費用結構將DRG數據細化到醫療組,從2017年開始選取5-10%的病案開展DRG付費試點,精確判斷費用異常的原因,分析至某一種藥品或耗材的費用異常,更有針對性地控制異常費用,促進科室精準管理。二、建體系,定標準,促進醫院質效提升(一)重塑質量管理體系強化院、科兩級醫療質量控制體系。
  • 衛生部關於印發處方常用藥品通用名目錄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配合《處方管理辦法》實施,推動臨床合理用藥,規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處方行為,衛生部委託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制訂了《處方常用藥品通用名目錄》,現印發給你們,供臨床工作時參考。
  • 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情況
    大家知道,乳品質量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關係到乳品產業健康發展。國家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特別是乳品質量安全工作,公布實施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制定實施了《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和《乳品工業產業政策》,全國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年的食品安全整頓工作。    根據職責分工,衛生部負責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關於印發《正電子類放射性藥品質量控制指導原則》的通知
    國食藥監安[2004]32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的規定,為加強對正電子類放射性藥品的質量管理,現將《正電子類放射性藥品質量控制指導原則》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 臺灣《按病種付費DRG原理》讀後感
    隨著第三方醫療保險制度的興起,患者看病醫保付費,醫患之間的信賴不再很重要,由於醫院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此支付模式最大產生的問題,是多服務會、多做項目多賺錢,促使「過度治療」,造成看病貴。世界各地區的經驗告訴我們,由於按照項目付費制度,各項控費措施都是「堵」也都很難奏效,導致醫保繳費標準年年提高,醫院收入年年攀升,這種後付費醫保支付制度,永遠難以控制醫院對收入的驅動。
  • 衛生部通知印發《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全文)
    食品營養標籤的管理工作受到國際組織和許多國家重視,大多數國家都制訂有關法規和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先後制定了相關標準和技術文件。世界衛生組織(WHO)2004年調查的74個國家中,沒有食品營養標籤管理法規的國家只有19個(佔25.7%),有法規的國家為55個(74.3%),其中10個國家強制性執行。
  • 衛生部發布關於印發《病曆書寫基本規範》的通知
    衛生部關於印發《病曆書寫基本規範》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醫政發〔2010〕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規範我國醫療機構病曆書寫行為,提高病歷質量,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規定,2002年我部印發了《病曆書寫基本規範(試行)》(以下簡稱《規範》)。
  • 衛生部徵求《疾病分類與代碼(修訂稿)》意見函
    為推進我國疾病分類標準化、規範化,我部組織專家對《疾病分類與代碼》(GB/ T14396-2001)進行了修訂(在原有4位ICD-10編碼基礎上擴展到6位編碼),以滿足臨床路徑管理、按病種付費、重點專科建設、醫院評價等醫改工作需要。
  • 【永州市】永州首次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六項指標全域達標
    在2019年道縣等7縣達標的基礎上,2020年中心城區、祁陽、東安空氣品質六項指標全部達標,實現了永州市首次全域達標。2020年,永州市中心城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29,同比下降16.3%,全省排名第5,空氣品質優良率94.5%,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 按病種付費緩解群眾「看病貴」
    本報訊 2019年以來,石獅市總醫院全面推行醫保基金支付總額包幹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其中,按病種付費成效明顯,截至11月16日,該院按病種付費出院病人佔比達到45.66%,相較2019年提升了12個百分點,節省患者住院治病成本,倒逼醫院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 如何提高臨床路徑病種出院人數?這家醫院有高招
    臨床路徑是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起到規範診療行為、加強合理用藥管理、控制醫療費用、縮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1]。作為診療過程標準化的質量管理工具之一,臨床路徑工作受到了各級醫院管理者的重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