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雲南石斛騙局:遊客還在百度 萬元石斛已磨成粉

2020-12-06 央廣網

  張先生在雲南大理購買的價值12600元的石斛

  揭開「石斛式騙局」

  稱重就磨粉,磨粉難退貨

  國慶大假逛景區買中藥材石斛,用手提一提,感覺只有幾兩,磨粉、過秤,幾兩變成了一斤。原以為花幾百塊,哪曉得要上萬。

  此時,商家告訴你:石斛成粉,木已成舟,不買也得買。多數遊客因身處外地,不想扯皮,大多數人都會息事寧人,乖乖交錢走人……

  華西調查

  宜賓市民魏先生在雲南瀘沽湖購買50克石斛,被要價3000元;內江的張先生在西安,買一捧瑪卡被迫交了4000元,本報連續報導遊客在景區購買中藥材「疑被欺詐」之後,迅速引發全國大量網友的熱評,一個接一個訴苦電話打到華西都市報。

  「前幾天,我在雲南也遭遇了幾乎一樣的套路,捲走我1萬多塊。」「也就一眨眼工夫,攔都攔不住,就磨成了粉,不要也得要,旁邊站著幾個大漢,只好乖乖掏錢,現金不夠就刷卡。」「下手太狠了,一把中藥粉把我玩得團團轉,讓我國慶遊變成噩夢……」

  一個案例要價1.2萬 遊客被商家追著付帳

  10月5日,廣安的張先生一家自駕出遊,在麗江到大理的高速公路劍湖服務區休息。

  一家四口上到觀景臺,後逛到三樓一家超市。

  剛走進去,就被後面一名男子撞了一下,男子自稱遊客,曾開藥方,對石斛功效很了解。另一男子還和張先生的愛人攀談起來,「我聽到他介紹石斛以前是皇帝用的,現在可以買了,有起死回生的功效。」隨後,和張先生愛人聊天的男子拿出一瓶飲料,遞給張先生,「兄弟,喝嘛。」張先生沒太想,就接受了並打開喝了。他聽到對方說,買石斛要先打粉再稱重,更划算。

  隨後,這名「遊客」和對方討價還價起來,最後石斛價格從每克35元講到每克15元,「遊客」說自己要買一點,並且開始抓藥、稱重、打粉,所有流程張先生都看在眼裡,他聽到店員提出一袋粉末給這位「遊客」,告訴他19800元。

  「我連『斛』那個字都不認識,正在用手機查這個藥是什麼。」張先生說,店員當時問「要不要?」他看到有人買了,就沒有說話。隨後,店員倒了一點石斛原型在打粉機裡,然後從臺子下提出一袋粉末,一上秤800克,「12600元。」

  「我嚇了一跳,怎麼這麼貴?」張先生一時不知該怎麼辦,老婆孩子都在,人生地不熟,周圍逐漸圍了些人上來,這時候已經看不到那位「遊客」了。

  張先生以沒有錢為藉口,往門外走,愛人拿出一張銀行卡說「錢不夠」,但最終被店員追到了汽車上,周圍圍著人,他才拿出另一張卡刷了12600元,隨後趕緊離開。

  商家回應:可憑票據退換貨

  10日下午6點30分,記者聯繫到劍湖觀景臺中藥材店鋪相關負責人劉先生。對於張先生感覺有「託兒」一說,他否定了。劉先生說,七天之內可以憑消費票據退換貨,但是如果懷疑貨品是假的,要由相關部門鑑定才能判斷。「店鋪所有藥材都經正規途徑進貨,手續齊全、合乎規範。店裡石斛價格不等,目前品質好的每克18到22元,一般的每克15元。」劉先生說。

  揭秘騙局受害遊客:被託兒一步步上套

  本報報導《雲南瀘沽湖「天價」石斛一把要3千元》之後,引起讀者廣泛關注。10月9日、10日,連續兩天,已經有上百位消費者打進華西傳媒呼叫中心028-96111投訴,他們都有類似遭遇:在景點購買中藥材,磨粉後稱重,報價令人咋舌。多位讀者致電錶示,懷疑購買過程中有託兒參與、擾亂視聽。「中槍」景點包括麗江、大理、九寨溝、瀘沽湖、內蒙古成陵、西安大雁塔等。

  10日,成都遊客陳女士致電稱,她和家人在今年8月24日自駕去九寨溝返回途中,距離松潘縣城約40公裡的一家土特產店,「被一佯裝識貨、會砍價的託誘騙、威脅購買4000元一斤的瑪卡。」

  她總結出了在購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8種手法:

  1、吹噓虛構瑪卡的功效;2、誤導消費者單價金額,讓不了解內情的人誤以為是以斤為單位,其實是以克為單位;

  3、旁邊有「遊客」裝作很識貨,極力推薦,並幫忙砍價;

  4、「貼心」為顧客著想,說打粉出來後會折好幾兩,所以必須打粉後再稱重;

  5、以手機和戒指等為介質稱重,驗證商家的秤是準確的;

  6、威脅,說是打粉後必須買,如果不買,會有幾名精壯男子圍上來,遊客一般拖兒帶女,會選擇忍氣吞聲購買;

  7、狸貓換太子,pos小票上的商家名稱為「某經營部」,商家的鋪面名稱為「大山溝土特產」,消費者想要退貨,苦於無證據,維權艱難。

  延伸閱讀消協:不建議在景區購買中藥材

  四川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肖向榮說,消費者若認為其中添加了其他東西,可以拿到相關鑑定機構進行成分鑑定,確定是否裡面添加了其他物質。

  消費者要提前和店家說好購買量,如果店家強賣嚴重超出該量的,消協支持退貨,「如果強賣的話,就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對於旅遊景區買藥材,肖向榮給消費者提出幾點建議:

  1、旅遊景區售賣的中草藥,對於不太懂行的消費者,建議不要輕易購買。旅遊景點的價格,相對市場價並沒有太大優勢。

  2、若是十分想購買的,務必在購買前與店家商量好價格,並且告訴商家你所需要的重量,或者總價。

  3、買類似中藥材的東西時,一定要先稱重,後加工,避免加工後不易退換貨。

  4、加工時,可要求店家當面加工,加工前後都要過秤,二者數據不能相差太大。

  5、提前詢問好退換貨規則和要求,保管好消費憑據,方便日後退換貨品。藥師:藥材打粉後重量只少不增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所主任藥師黎躍成說,中藥材的確經常有需要打粉的情況,通常情況下,中藥材裡都含有約10%的水分,打粉機加工過程中,水分受熱蒸發,打出的粉末基本不會比打粉前重,「如果打出來還重了,就值得懷疑。」

相關焦點

  • 揭雲南石斛騙局:遊客還在查資料 萬元石斛已成粉
    元的石斛揭開「石斛式騙局」稱重就磨粉,磨粉難退貨國慶大假逛景區買中藥材石斛,用手提一提,感覺只有幾兩,磨粉、過秤,幾兩變成了一斤。此時,商家告訴你:石斛成粉,木已成舟,不買也得買。多數遊客因身處外地,不想扯皮,大多數人都會息事寧人,乖乖交錢走人……華西調查宜賓市民魏先生在雲南瀘沽湖購買50克石斛,被要價3000元;內江的張先生在西安,買一捧瑪卡被迫交了4000元,本報連續報導遊客在景區購買中藥材「疑被欺詐」之後,迅速引發全國大量網友的熱評,一個接一個訴苦電話打到華西都市報。
  • 揭萬元石斛騙局:遊客還在查資料 石斛已成粉(圖)
    張先生在雲南大理購買的價值12600元的石斛。    揭開「石斛式騙局」    稱重就磨粉,磨粉難退貨    國慶大假逛景區買中藥材石斛,用手提一提,感覺只有幾兩,磨粉、過秤,幾兩變成了一斤。原以為花幾百塊,哪曉得要上萬。
  • 揭萬元石斛騙局:遊客還在查資料 石斛已成粉
    此時,商家告訴你:石斛成粉,木已成舟,不買也得買。多數遊客因身處外地,不想扯皮,大多數人都會息事寧人,乖乖交錢走人……  華西調查  宜賓市民魏先生在雲南瀘沽湖購買50克石斛,被要價3000元;內江的張先生在西安,買一捧瑪卡被迫交了4000元,本報連續報導遊客在景區購買中藥材「疑被欺詐」之後,迅速引發全國大量網友的熱評,一個接一個訴苦電話打到華西都市報。
  • 廣安遊客大理遭遇"天價"石斛:還在查資料 石斛已成粉
    揭開「石斛式騙局」  稱重就磨粉,磨粉難退貨  國慶大假逛景區買中藥材石斛,用手提一提,感覺只有幾兩,磨粉、過秤,幾兩變成了一斤。原以為花幾百塊,哪曉得要上萬。  此時,商家告訴你:石斛成粉,木已成舟,不買也得買。
  • 展銷會再現打粉騙局:「鐵皮石斛」被調包成不明粉末
    最近,又有市民向我們反映,在寧鄉市大璽門商業廣場,一場類似的展銷會正在火熱舉行,中藥材「鐵皮石斛」熱銷的騙局再次上演,並且已經有不少老人上當。記者接到舉報後,立即前往調查。作為經視焦點的鐵桿粉絲,對於新聞中多次曝光的展銷會中藥材掉包騙局,張先生說他是一清二楚。所以他明白那是一個騙局。得知他的奶奶也在這家攤位購買了打成粉的「鐵皮石斛」,張先生讓奶奶找攤主退貨,但遭到了拒絕。因為很多老人購買了這家攤位的「鐵皮石斛」,對此他表示擔憂「很多老人買了 ,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 遊客遭遇「天價」石斛 商家退款索要「無欺詐」字據
    《還在百度「斛」字萬元石斛已磨成粉》後續  編 前  10月9日,《雲南瀘沽湖「天價」石斛 一把要價3000元》見報。在之後4天時間內,本報接到了170個投訴在景區買到「天價」中藥的電話,並追蹤報導了遊客在西安大雁塔、雲南大理劍川景區觀景臺、雲南麗江大東鄉的三例「磨粉後遇高價」的遭遇。
  • 遊客景區買1公斤石斛花萬元 旅遊部門已協調退款
    遊客景區買1公斤石斛花萬元 旅遊部門已協調退款 2016-03-29 10:37:59張先生說,自己想買一些便宜的當地土特產,就對一種名為「石斛」的中藥材產生了興趣,講價之後以11元/克成交,「他們賣的時候很模糊地強調1克多麼便宜,當時自己抓到框裡,他們不停說1000多,讓我以為是1000多元!」  張先生介紹,當時旁邊還有一位操著北方口音的男子,向其建議打粉後再稱重,這樣更加划算,他便同意先打粉再稱重,「打粉的時候他們那兒遊客不透明的木櫃檯,是看不見操作的。」
  • 關於霍山石斛高價回收的種植騙局
    野生鐵皮石斛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清中有補,補中有清,以優於其它中草藥的獨特性,成了市場消費者的「寵兒」,同時以滋生了很多種植騙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霍山石斛種植如何防騙吧!霍山石斛霍山石斛種植騙局霍山石斛極低的繁殖力和生存力,再加之被利慾薰心之徒狂採亂伐,使得鐵皮石斛瀕臨滅絕,以優於其它中草藥的獨特性,成了市場消費者的「寵兒」。
  • 漳州南靖土樓藥託回潮 6兩鐵皮石斛賣6000元
    【遊客被騙】剛到藥攤就遇藥託磨成粉後方知被騙王女士說,昨天上午11點多,她經過步雲樓旁的「奇石茶葉店」門口,有人擺攤銷售鐵皮石斛等中藥材,攤主是一名手臂上有刺青的小夥。她剛上前看藥材,一名戴帽子、腋下夾著公文包的約30歲的陌生男子,很快上前。
  • 石斛磨粉不買不行 多地遊客訴「被購物」
    近期,多位網友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反映自己在旅行過程中「被購買」石斛的遭遇,涉及雲南、四川、青海、西藏等多個省份,而被騙的經過十分相似:在景區附近看到藥攤,這時貌似醫生、遊客的藥託出場宣傳藥草如何如何好,並假裝跟店家砍價,網友便跟著購買,先打粉再稱重,算下來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元。剛想商量不買了,商家這時就會表示藥材已經打成了粉,不買也得買。
  • 南靖土樓6兩鐵皮石斛賣6000元追蹤 攤主藥託失蹤
    【遊客被騙】剛到藥攤就遇藥託磨成粉後方知被騙王女士說,昨天上午11點多,她經過步雲樓旁的「奇石茶葉店」門口,有人擺攤銷售鐵皮石斛等中藥材,攤主是一名手臂上有刺青的小夥。她剛上前看藥材,一名戴帽子、腋下夾著公文包的約30歲的陌生男子,很快上前。
  • 遊客在江西龍虎山被"忽悠" 千元買下"天價"石斛
    看到新拿出的石斛,該女子才對石斛的品質表示滿意,隨後又主動和劉女士攀談起來,自稱是重慶遊客,熱心得給劉女士介紹起鐵皮石斛的功用,還稱自己丈夫的嚴重胃病就是堅持使用鐵皮石斛治好的,最後又推薦劉女士給父母也買一些並表示錯過這麼好品質的石斛太可惜了。
  • 乾養堂為雲南鐵皮石斛正名 只因太過優秀被「詬病」
    所以鐵皮石斛不是隨處可見,在國內僅有三大產地——雲南、浙江、霍山。三足鼎立,必有紛爭,翻看各大平臺鐵皮石斛宣傳的文案,浙江石斛與霍山石斛總是習慣拿雲南石斛來說事,以至於不知情的消費者一定會有一種印象:市場上的鐵皮石斛除了浙江的就是霍山的,雲南都是差的。實際上呢?雲南是最早開始最早開展石斛組織培養育苗、人工栽培、產品開發,並實現規模化生產的省份之一,佔有60%的市場份額。
  • 石斛:價差百倍亂象叢生 石斛好不好咬咬便知
    吳先生說,馬鞭石斛品質最差,成本最低,許多餐館用的正是這個級別。馬鞭石斛盛產於柬埔寨和越南,在當地隨處可長,粗過手指頭,能長到一米之高。光節石斛和黃草石斛也屬於粗生一類,市場鮮條收購價最多10元/斤。紫皮石斛等級一般,全國只有雲南有產,以龍陵苑最多。  當前,市面上的石斛基本上是種植而來。石斛有兩種種植方式,一是仿野生種植,二是大棚種植。
  • 鐵皮石斛你吃對了嗎?幹品鐵皮石斛怎麼吃、感冒可以吃石斛嗎
    關於吃法,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將楓鬥磨成粉,楓鬥粉是經乾燥滅菌後採用超微粉碎技術加工而成,因為是低溫狀態,所以在破壁的過程中基本上不會使鐵皮石斛的營養成分比如多糖等揮發性有效成分損失,而且細胞打破後,入口即化,更利於人體的吸收,大幅度提高吸收率。從而明顯提高生物利用度。
  • 鐵皮石斛被熱炒 價格貴過蟲草
    當前位置:首頁 >> 城事財經 2013.09.26 星期四 鐵皮石斛被熱炒 價格貴過蟲草 網上最高1克5萬元,濟南也有企業跟進種植 作者
  • 打開鐵皮石斛基地大門,讓遊客進來
    他編寫的相關鐵皮石斛種植的專著已成為一些農業大學的教材。從1997年開始,李明焱走上了「仿野生種植名貴中藥材」和「打造有機國藥第一品牌」新路。「現在都市人整天面對著霧霾,想要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想要品嘗新鮮、有機的產品,那就可以來我們的中醫藥養身基地。」
  • 還在喝石斛泡酒?石斛黑酒了解一下!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在戰國時期便已出現。只是那時期的藥酒大多是將藥物加入到釀酒原料中一塊發酵,而不是像後世常用的浸漬法,將中藥直接放入酒中浸泡。於是以石斛為釀酒原料的石斛酒應運而生。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石斛酒度數皆偏低,並不適合大眾對酒的口感追求,且由於技術限制及鐵皮石斛本身的特殊性,石斛的有效成分並未能實現有效溶解於酒體中。對此,酒界一直停止過攻克這一難題的相關工藝及技術研究。
  • 鐵皮石斛掉價超五成 「仙草」跌落神壇?
    羊城晚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鐵皮石斛的價格已不再高不可攀了。鐵皮石斛鮮條500克售價多數低於200元,有的甚至低於100元。鐵皮石斛楓鬥500g售價多為500元到800元,只有少數品牌還一枝獨秀,但價格較從前也已大降。從動輒一斤上萬到現在幾千甚至幾百元,鐵皮石斛怎麼了?
  • 鐵皮石斛崩盤價格暴跌八成浙商無奈跳樓
    為了推銷這些石斛,他已在外奔波了一整天,可是四個袋子仍是滿滿當當。  站在某家店鋪前,老石和店老闆聊了很久,態度謙恭而好學,頻頻點頭向對方表示讚許。比起推銷車上的四袋石斛,和同行學習怎樣經營這門生意,或許這才是石正才當下更為迫切的事情。因為,2年前的他絕不會想到,一向供不應求的石斛竟有賣不出去的時候。  石正才的老家是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被譽為「紫皮石斛之鄉」。